188年跨2253公裡!磁性北極時速降到40公裡,對地球或有三個影響

2020-12-05 悟空科學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存在磁場的,而這個磁場主要空間分布模式,我們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只能夠通過儀器來進行測量才知道具體的變化情況。而這個磁場又分為南北極。但是根據科學最新研究表明,我們地球的磁性北極居然不是一個穩定的變化模式,而是在發生移動。

並且,磁場變化的速度也沒有規律,這將可能對我們的地球部分地區產生一個影響。因為,它的路徑走偏,我們依靠它來指明方向的「指南儀器」,都需要跟隨調動才可能精確。最為典型的就是導航,或者說是指南針類別的產品。所以這個需要注意下,我們來看看具體是什麼情況。

雖然說科學家們知道了地球磁性北極在發生移動,但是至今都比較困惑,因為科學家們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在推動它變化等等。它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向西伯利亞移動,與地理北部不同,磁性北極以「漂泊」為主。

並且在最近的時候,它的移動速度還出現劇烈變化,比以前慢了很多。這是要「翻轉」嗎?這可以說連如今的科學家們都無法進行確定,到底地球磁性北極會移動到什麼情況下才會停止,或者是持續的移動下去不會停止。而我們上面也說了,地球磁性北極的變化會影響導航產品,我們要時刻進行校對才行。

根據NOAA科學報告指出,地球磁性北極的起步時間是在1831年的時候,也就是至今188年了,它已經行走或者跨越了1400英裡(約2253公裡)。如果不是看到數據我們可能很多人都難以現象,我們地球磁性北極居然行走了這麼遠了。

但是,在整個過程之中,它們的速度是不一樣的。一般情況而言,它是非常緩慢的移動,但是在最近幾十年來,它的速度是出現了變化。根據WMM的2020預測數據顯示,它的速度可能會逐步降低。與過去二十年的平均時速55公裡相比,每年會降至約40公裡,相當於每年少了15公裡左右。

而根據研究者希思·蒙哥馬利(Heath Montgomery)稱,在過去的22年間,磁偏角變化了2.5度以上。所以這個跨度還是比較大的,而這個移動輸的減少,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速度。根據《英國地質調查局》研究人員表示,我們真的對推動它的核心變化知之甚少,我們不知道地球磁性北極的變化是如何在發生的,如今我們也只能以跟中預估來進行說明。

並且,為了嘗試確定正在發生的事情,研究人員繪製了地球磁場的圖,並計算了隨時間變化的速率。希望這將有助於預測未來磁北極的影響,從而給出一個初步的結論:就目前的分析來看,他們認為這種情況每幾十萬年發生一次,這也間接地說明了,地球磁性北極的變化可能會出現停止。

當然,這一切推測都是不確定的,而地球磁性北極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們大家都很懵。當然,它具體還會對地球產生什麼重大的影響,其實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科學依據。但在這份報告中,科學家們指出了三個可能性的事情發生:

第一個就是有一些專家認為,磁場的變化將使危險粒子落到地球上。他們說,磁場在翻轉過程中會完全消失,使我們變得脆弱。然而,這一理論說明存在爭議,幾位科學家表示大規模滅絕不太可能是由這次翻轉引起的,所以說專家的說法也只是一個片面的。

而第二個就是可能導致大氣層的變化,根據報告指出,它們認為地球的磁場變化後,會導致地球大氣層出現火星大氣層的情況,從而會被太陽風所影響。

第三個就是經濟可能崩潰,這種轉變可能 會導致世界各地的電網癱瘓,從而使得地球的電力無法正常的運轉,從而影響經濟。

綜合這三個可能影響的情況來看,都是比我們直接說的導航問題嚴重很多,所以大家都很想知道,這些問題到底會不會發生。當然,這些報告主要都是進行的理論性說明,但是如果真的出現了的話,那麼,我們似乎也並沒有什麼能力去改變。

以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暫時無法進行抵抗來自自然變化的災難。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一切該來的也就來了,我們也沒辦法。但是對於大多數科學家們而言,上面也說了地球的磁場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所以,影響地球的可能性不大,不然在歷史上也會有這些記錄出現。

相關焦點

  • 地球磁北極每年64公裡速度移往俄羅斯方向
    科學家表示,位於加拿大寒冷地區已有2個世紀的磁北極,目前正以每年大約40英裡(64.37公裡)的速度移向俄羅斯。過去10年間磁極的移動速度已經增加了三分之一,這促使科學家做出大膽推測,認為地球磁場可能會發生「逆轉」,到時候指南針是指向南方,而不是北方。據悉,地球每百萬年會發生3到7次磁極逆轉現象。磁極移動已經給航空業造成很大影響。
  • 地球磁場移動越來越快,1年從15公裡增長到55公裡,有影響?
    在科學中,對於地球磁場變化,可能我們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說了,根據美國NOAA發布的最新科學報告顯示,我們的地球磁場移動速度越來越快了,科學家們通過跟蹤2015年的世界磁場模型顯示,給予了至2020年的磁場模擬變化初步預估,科學家們發現,除了北極磁場的變動之外,他們還意外的在遠離加拿大的北極地區出現變動,並且磁場的變化比預期更加快的向西伯利亞遷移
  • 地磁北極將運動到中國境內?90年漂移2250公裡,磁極將翻轉
    90年漂移2250公裡,磁極將翻轉大家都知道,地球能夠誕生出生命,和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有這很大的關係,當然同時也和地球內部的整體環境有著極大的聯繫,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地球磁場也是其中之一,正是因為地球磁場的存在,很大程度的阻擋了太陽風對於地球的襲擾,同時也很大程度的保護了地球的大氣層,讓地球能夠衍生出一個適合生物生存的生態圈。
  • 地球怎麼了?北極磁性開始偏移,地心內部正在發生變化
    與固定的地理北極位置不同,磁性北極(也就是北極的磁性)一直處於不斷徘徊的狀態。自1831年首次對磁性北極測量以來,科學家還繪製了一副北極磁性緩慢漂移的地圖。1990年以前,北極磁性只會以每年0-15公裡的速度移動,但隨著時間推移,現在的北極磁性卻加速到每年50-60公裡的速度。這樣的速度變化就意味著科學家必須定期用磁極的當前位置更新「世界磁性模型」,因為這對手機和車載導航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 188億公裡之外,失控7個月的旅行者2號給地球發來信息:你好
    時至今日,旅行者1號地球的距離已經高達226億公裡,成為了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而旅行者2號也遠在188億公裡之外。,事實上,從2020年3月開始,旅行者2號就進入了失控狀態,並且持續了7個月的時間,直到10月底,失控7個月的旅行者2號才給地球發來信息:你好。
  • 188億公裡之外,失控7個月的旅行者2號給地球發來信息:你好
    大名鼎鼎的旅行者1號和2號探測器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射的,它們於1977年發射升空,在經過長達43年的漫長飛行之後,現在早已進入了星際空間。時至今日,旅行者1號地球的距離已經高達226億公裡,成為了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而旅行者2號也遠在188億公裡之外。
  • 旅行者2號已失控7個月,飛行了188億公裡後,給人類傳回兩個字!
    根據科學家的最新消息來看,美國NASA在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2號已經離開了太陽系,成功進入星際空間,目前距離地球188億公裡。這個結果在我們看來是非常驕傲的,但實際上從今年3月份開始,旅行者2號就已經脫離了控制,但是他並不知道自己的狀況仍然還在宇宙中翱翔。
  • 已飛行43年:距離地球188億公裡,還有電
    編者按:NASA已經和旅行者2號取得了聯繫,目前該探測器已經飛行43年,距離地球188億公裡。,那麼兩個運行43年的探測器,已經不能用奇蹟來形容,至少NASA當年的技術在產品質量控制上做的非常優秀,設備能用40多年。
  • 距地球380公裡處,一顆小行星高速掠過,時速48000公裡
    全球的天文學家剛剛長出了一口氣:一顆直徑11米的小行星,以48303公裡的時速,從地球近旁擦身而過,距離最近時,不到380公裡,幾乎與國際空間站的飛行高度差不多!根據科學家對其軌道特性的推算,小行星2020 VT4是最近幾十年來發現的距離地球最近的外來天體,11月13日,2020 VT4距離地球最近時,僅有380公裡,這大約就是國際空間站的飛行高度,讓全球的天文學家驚出了一身冷汗。
  • 距地球380公裡處,一顆小行星「擦身而過」,時速48000公裡
    全球的天文學家剛剛長出了一口氣:一顆直徑11米的小行星,以48303公裡的時速,從地球近旁擦身而過,距離最近時,不到380公裡,幾乎與國際空間站的飛行高度差不多!
  • 時速1000公裡 10年內, 杭州至上海將建「超級高鐵」?
    未來幾年,如果「超級高鐵」的技術條件成熟、成本可控,這條磁懸浮線路有可能會被改造成「超級高鐵」的線路。  按照他的估算,杭州火車東站和上海虹橋火車站的距離約150公裡,以平均時速1000公裡/小時計算,「超級高鐵」跑完全程僅需9分鐘。
  • 有了高鐵,為何還要研製時速600公裡磁浮列車?
    從時速200公裡到今天的350公裡,到正在研發中的時速400公裡高速列車項目,我國在高鐵領域已經形成了先進的技術裝備和運用經驗。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最新消息,截至2020年7月底,全國高鐵運營裡程已達3.6萬公裡。  有了高鐵,為什麼還要研製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懸浮列車?
  • 每年50公裡!地球磁北極正快速移動,科學家:2040年北極將偏東
    一直以來,地球的磁北極一直在引導科學家們進行某種徒勞無益的探索,在過去的40年裡,我們所有的羅盤指向的點以平均每年50公裡的速度移動。9月,磁極在經過本初子午線時,與地理北極短暫地對齊,但隨後它繼續前進,從它之前在加拿大努納武特的位置向西伯利亞快速移動。
  • 仿生鴕鳥靴穿著者健步如飛 時速可達40公裡[圖]
    原標題:仿生鴕鳥靴穿著者健步如飛 時速可達40公裡[圖]   利用大而彈跳力強的步伐,鴕鳥邁出一步能有16英尺遠,時速高達40英裡。這種動物似乎毫不費力就能達到驚人的速度和敏捷度,這使得它們成為地球上跑得最快的鳥類,令小時候的基希·西摩著迷不已。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日前報導, 如今,這位住在舊金山的發明者研製出一雙樣鞋,號稱可以讓人類體驗到這種驚人速度的實現過程。   報導稱,這雙名為「仿生靴子」的鞋在後面安置了彈跳裝置,模擬鴕鳥或袋鼠的跟腱,讓穿戴者在奔跑時擁有更大的下壓力。
  • 失控7個月,188億公裡外旅行者2號傳回Hello,怎麼了?
    仰望星空數十萬年,那裡到底有什麼?佔據地球表面積70%的海洋,深海世界裡有何不同?人類只生活在地球陸地表面,那麼直徑1.2公裡的地球內部又是怎樣的世界?,美國率先完成了載人登月計劃,把人類的足跡印到了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而1977年發射的星際探測器旅行者一號,成為距離地區最遠的探測器,飛行43年距離地球225億公裡。
  • 失控7個月飛了188億公裡旅行者2號傳回兩個字,究竟怎麼了?
    美國宇航局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2號太空飛行器,目前已離開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距離地球約188億公裡。月到9月,兩艘飛船間隔16天,先後離開地球,向著兩個不同的方向進發。多年,離地球兩百億公裡左右了,究竟是如何與地球保持聯繫,並傳回數據的呢?
  • 有了高鐵,為什麼還要研製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懸浮列車?
    從時速200公裡到今天的350公裡,到正在研發中的時速400公裡高速列車項目,我國在高鐵領域已經形成了先進的技術裝備和運用經驗。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最新消息,截至2020年7月底,全國高鐵運營裡程已達3.6萬公裡。6月21日我國研製的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上海同濟大學磁浮試驗線上成功試跑。
  • 碰撞時速超過80公裡,多好的車也難保命!
    目前,無論是美國的IIHS,還是歐洲的E-NCAP,還有中國的C-NCAP,在汽車正面碰撞測試時,最高時速設定到40英裡(64公裡)。如果得到5星安全的成績,意味著駕駛人的受傷程度較輕,可以自行從車裡出來,儘管可能鼻青臉腫十分狼狽。
  • 百公裡高空時速四千公裡,這樣的太空跳傘或出現在未來太空旅行!
    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將登上火箭,坐在開放的平臺上,升空近200公裡高空直接進入環地軌道,穿上高科技的太空衣和石英塗層的頭盔,可以在太空中一覽無餘,
  • 地磁北極高速向中國漂移,科學家坦言:到2040年,指南針可能作廢
    但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它的移動速度從每年10公裡躍升至50公裡。到2040年,所有的指南針都可能指向北偏東方向,對一些行業來說可能作廢。磁北是導航系統的關鍵地球的磁場是地磁能量的鞘層,保護地球免受致命的破壞性太陽輻射。沒有它,太陽風可能會破壞地球的海洋和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