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天文學家剛剛長出了一口氣:一顆直徑11米的小行星,以48303公裡的時速,從地球近旁擦身而過,距離最近時,不到380公裡,幾乎與國際空間站的飛行高度差不多!
這顆名為2020 VT4的小行星,是由美國宇航局位於夏威夷莫納羅阿的小行星地面撞擊最後警報系統(ATLAS)發現的,但是令人感到驚悚的是,當ATLAS發現該天體時,它已經遠離我們的地球了。根據科學家對其軌道特性的推算,小行星2020 VT4是最近幾十年來發現的距離地球最近的外來天體,11月13日,2020 VT4距離地球最近時,僅有380公裡,這大約就是國際空間站的飛行高度,讓全球的天文學家驚出了一身冷汗。
觀測表明,小行星2020 VT4是一顆阿波羅型小行星,這意味著對於地球來說有一定的威脅性。小行星2020 VT4每1.5年繞太陽一圈,但是在它高速掠過地球時,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擾動,對其軌道產生了細微影響,因此,它的軌道周期現在變小到大約10個月。
如此之大的小行星,它們會不會撞上地球?如果撞上地球,會發生什麼後果?
首先,由於小行星2020 VT4直徑很小,大約只有不超過11米,因此,如果它徑直朝地球撞來,那麼,地球的大氣層會把它體積的大部分變成絢麗的流星,也許只有很小的一些碎塊會落在地球上,成為隕石,因此,不會對地球產生任何影響。當然對於那些直徑超過100米的小行星來說,如果它們撞上地球,那將會是災難性的。
其次,大部分已經監測到的小行星都不會對地球造成直接威脅,至少在未來100年內,尚沒有任何一個小行星會對地球人類造成麻煩,或者即使它們可能撞上地球,但是由於其體積太小,要麼變成了流星,要麼被地球大氣層彈起來,又回到了宇宙空間,成為新的流浪者。
當然,也不是說這些不速之客對於地球來說毫無影響,儘管小行星直接落到地球上的概率很小,但是對於運行在300公裡高度的人造天體,特別是對於國際空間站這樣的大型人造天體來說,小行星的威脅是顯而易見的。國際空間站歷史上曾經多次發生小行星撞擊預警事件,為此,空間站不得不執行軌道機動,以躲避可能的撞擊。
地球歷史上最近的規模最大的小行星撞擊事件發生在大約6000萬年前,當時,一顆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正面撞向地球,導致當時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恐龍的滅絕。本世紀發生的最為嚴重的小行星撞擊事件發生在2013年2月,一顆小行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市升空發生爆炸,爆炸導致數千人受傷,大量建築物受損。
已故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生前曾經警告,大型小行星撞擊事件,很可能成為終結人類文明的罪魁禍首。放在宇宙的大尺度上看,霍金的這個斷言是極有道理的,這大約也是矽谷大俠埃隆·馬斯克急於「逃離」地球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