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變蓄熱」打開高寒地區清潔供暖市場(城市清潔高效供能紀實報導...

2020-12-01 人民日報人民網

  一進入冬季,各種便捷式取暖神器便會在市場上火熱起來,其中一種叫「掰掰熱」的暖手寶已在市場暢銷很多年。這種暖手寶只需輕輕一掰即可均勻發熱,冷卻後變為固態,在熱水裡一泡又恢復為原來的液態,供重複使用。

  誰曾想,這種基於「相變蓄熱」的小小暖手寶同類技術理念竟已用在了更大的取暖舞臺——相變蓄能電供暖(下稱,電蓄熱「熱池」技術),為東北地區清潔取暖提供了新思路,也為促進新能源利用開闢了新路徑。

  於2017年投運的長春理工大學基礎實驗實訓中心分布式蓄熱供暖項目(下稱,長春理工大學實訓樓供熱系統),作為迄今國內緯度最高、東北地區在案統計規模最大的相變蓄能電供暖項目,以及吉林省電供暖產業的重點示範項目,已經成功運行了4個供暖季。事實證明,其經受住了東北嚴寒地區的環境考驗,成為高寒地區實施清潔取暖的有效可行方案。

  發力谷電供暖

  最大化提升電採暖經濟成效

  11月的長春,溫度已低至零下9℃,寒意甚濃。作為典型的東北高寒地區城市,長春按統一規定已於10月20日正式啟動冬季供暖。

  11月13日下午,在長春理工大學實訓樓供熱中心,辦公區暖意融融。在與辦公區僅一門之隔的機房,電鍋爐正在帶動整個供暖系統有序運轉。耳邊雖有機器轟鳴,卻讓記者感受到暖暖的安心。

  據項目運行方——賀邁新能源科技(長春)有限公司(下稱,長春賀邁新能源)副總經理關景偉向記者介紹,供熱中心設備總投資760萬元,配置3臺760kW電鍋爐,與100臺HM-059H500型熱池系統、相應控制系統,以及電力設施熱力管網建設等。

  供熱中心所服務的長春理工大學實訓樓總高42.6米,包含地上10層、地下局部一層,建築面積近3.9萬平方米,實際供暖面積超過4.8萬平方米。項目於2017年供暖季投入運行,當年即通過吉林省能源局等五廳局聯合審核,被列為吉林省電供暖產業的重點示範項目。四年來,該供熱項目高效、經濟保障了整棟建築的冬季獨立穩定用熱。

  「我們採用電蓄熱『熱池』替代市政熱源,以末端散熱片或地暖進行供暖。白天峰電時段由熱池給建築供熱;夜間谷電時段,電鍋爐在給建築供暖的同時,也為熱池充熱。在緊急停電時,也可啟動後備電源給系統和循環泵供電,由熱池直接給建築供暖。」關景偉說。

  記者了解到,根據吉林省物價局發布的蓄熱式電採暖價格政策,長春理工大學實訓樓供熱項目電價在平時段每度電為0.54元,峰電時段每度電為0.78元,谷電時段0.28元,在此基礎之上,作為大用戶,通過市場化交易,每度電還能再降5分錢。

  「長春市集中供熱採暖費每平方米31元,作為示範項目,我們向學校按每平方米29元收取費用。除先期一次性獲得每平方米28元、總計108萬元的省級示範項目補貼外,我們最大化依靠採用谷電供暖,平抑電網的峰谷電價差,同時深度挖掘學校自身的行為節能,如在白天供暖8小時,寒假(48天)及夜間只需維持保溫運行,系統整體節能降耗成效明顯。在清潔供暖領域創新求變的同時,實現了既定的校企共贏目標。」關景偉指出。

  整體測算,按現行政策價格機制,項目8年內即可收回投資。4年實踐探索表明,未來如若服務同樣的採暖面積,項目在設備與電力設施投資、系統優化運行、電價以及人工等方面還有進一步下降空間,即便供暖費標準上漲已成必然趨勢,仍可有望將投資回收期控制在5年左右。「我們對這項技術在清潔供暖領域的推廣前景充滿信心。」關景偉說。

  「熱池」電供暖脫穎而出

  為東北地區清潔取暖闢新路

  在我國北方地區全面強調清潔取暖的當下,解決方案是否高效、經濟、穩定,直接影響居民冬季生活的質量。然而在東北地區,冬季漫長嚴寒,晝夜溫差大,溫度常常低至零下30℃,可選清潔高效取暖技術路線非常有限。因此,當前東北地區不少小城鎮還處在小煤爐供暖的階段,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更是基本空白。

  氣代煤作為北方地區推進清潔取暖工作的主流技術路線之一,因東北地區天然氣普及率低,採暖成本過高、政府補貼不堪重負,工作推進非常緩慢。

  以吉林省為例,有測算顯示,且不提建設成本,該省「煤改氣」鍋爐供暖運行成本平均每平方米就超過53元,比本省當前居民供暖高出近一倍。僅就長春而言,如果大面積採用天然氣採暖,每年僅補貼運行費用政府就要拿出2—3億元。

  在此背景下,電代煤成為東北地區開展清潔取暖替代工作的主要方向。記者了解到,比較成熟的技術路線有電直熱、耐火美磚固體蓄熱鍋爐、空氣源熱泵(熱風機),以及蓄熱式電鍋爐採暖等。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吉林、遼寧、黑龍江東北三省均已出臺了電採暖的價格支持政策與補貼政策。

  相比較之下,電直熱是公認的效率最低、成本最高取暖方式;固體美磚蓄熱鍋爐所需儲熱溫度高達700—800℃,不僅安全性無法保證,且固體材料蓄熱性能衰減很快;其他如熱風機、空調等,在東北地區也極易「水土不服」,特別是在冬季極寒天氣情況下,實際成效常常難以達成預期。

  反觀分布式電蓄熱供暖技術,其規模大可到一棟樓宇,一個小區,甚至一片區域,小可至一戶人家,最大特點就是熱能就近利用。「由於可最大化使用低價谷電,經實踐證明,『熱池』電供暖技術將成為經濟可行的東北地區清潔取暖方式。」長春賀邁新能源經營策劃經理馬牧天對記者說。

  不僅如此,據測算,相變儲熱投資僅為蓄電池的20%。伴隨虛擬電廠、源網荷儲協調運行的深入發展,蓄熱式電供暖技術在為用戶暖冬的同時,其在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價值還將進一步釋放。

  在馬牧天看來,特別對於熱需求比較大的東北地區而言,相變蓄熱電供暖技術如果得以推廣使用,對於發展提高清潔電利用比例,促進新能源發展,減少棄風棄光具有裡程碑意義。

  與此同時,結合東北農村地區已經建成的大量光伏扶貧項目,未來,如果能將「熱池」技術與光伏扶貧電站相結合,也將有望填補東北地區農村清潔取暖市場空白,實現農民增收與生活改善雙贏。

  自主研發相變蓄熱材料

  創新多領域熱利用解決方案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長春理工大學實訓樓供熱系統所採用的「熱池」電供暖技術由賀邁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自主開發。截至目前,相關發明專利已申請20餘項。

  「正如電池的充放電一樣,『熱池』技術可實現熱能的儲存和可控的釋放。」長春賀邁新能源總經理靖繼賢向記者介紹,「熱池」相變材料可根據不同氣候環境的需要,靈活設置材料組合配方,溫度區間可根據不同場景需要設定在-112℃—1000℃之間,且能夠突破6500次充放熱循環,確保20年以上使用壽命。目前通過測試的材料組合配方已有50多種。

  據介紹,長春理工大學實訓樓供熱系統採用的蓄熱材料就將相變溫度設定在86℃,當熱池溫度氏於86℃時由電鍋爐為熱池充熱,這時蓄熱材料由固態轉為液態;高於86℃時,熱池為採暖水加熱供建築用熱,這時蓄熱材料由液態轉為固態。實踐表明,該相變材料熱轉換率超過96%。

  從實際表現看,近年來,蓄熱式電暖器、蓄熱式電鍋爐等產品已在全國多地獲得廣泛應用,技術可靠性在高寒高海拔的青海、西藏地區也已經得到驗證。

  「『熱池』技術在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餘熱回收以及大自然晝夜溫差利用等方面,均可提供突破性節能減排解決方案。」靖繼賢指出,清潔供暖領域之外,在工業領域蒸汽、烘乾、冷鏈冷庫、以及電力調峰、光電光熱、航空航天等領域,該技術均有望開創全新時代。

相關焦點

  • 2020盤點 關於城市清潔高效供能,有哪些典型項目值得關注?
    在此背景下,「清潔、高效」供能成為各地高質量發展應有之義。  2020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下,在各地密集部署「新基建」的發展當口,加之「碳中和」發展大勢,城市在清潔高效供能方面收穫了怎樣的碩果,有哪些重大項目誕生?  《中國城市能源周刊》立足客觀、公平視角,評選出2020年度突破性強、有行業重大影響力、有代表性或者先進示範意義的典型城市清潔高效供能項目。
  • 國內太陽能跨季節蓄熱供暖技術廠商一覽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清潔、廉價、易獲取,但太陽輻射存在季節性不均,即夏季過剩,冬季不足的問題。為克服這一矛盾,具有「夏蓄冬用」特點的太陽能跨季節蓄熱供暖技術引起人們廣泛關注,該技術可將春、夏、秋三個季節的太陽能熱量儲存於地下的水池或土壤中,以供冬季供暖之用,實現低能耗無煤化清潔供暖。
  • 特刊丨北方地區冬季清潔供暖工作綜述
    清潔供暖  情系民生——北方地區冬季清潔供暖工作綜述  中電傳媒記者 王怡 鄭徐光   「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等6個問題,都是大事,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  從四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北方採暖地區城鎮清潔供暖的指導意見》到《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落地實施;從開展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到出臺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價格政策;從「2+26」首批試點城市發布,到第二批23個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名單公布……一攬子系統性政策文件搭建出清潔取暖的「四梁八柱」,良好的社會氛圍、良性的工作態勢逐步形成
  • 清潔供暖行業空間巨大,相關上市公司業績提升
    2018年清潔供暖工作發展勢頭良好,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預計北方地區新增清潔供暖面積約15.5億平方米,清潔供暖率約達46%。隨著清潔供暖市場進一步打開,行業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也有所提升。同年,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10 部委發布《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對北方地區「2+26」城市供暖總體方案做出了具體安排,明確生物質供暖、燃煤清潔集中供暖等作為主流技術方案發布實施,到2021年清潔燃煤供暖面積達到110億平方米,複合增速達26%。
  • 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解讀
    在我國當前國情下,清潔取暖絕非簡單的「一刀切」去煤化,而是對煤炭、天然氣、電、可再生能源等多種能源形式統籌謀劃,範圍也不僅僅局限於熱源側的單方面革新,而是整個供暖體系全面清潔高效升級。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實現霧霾嚴重城市化地區的散煤供暖清潔化,形成公平開放、多元經營、服務水平較高的清潔供暖市場。此外,鑑於北方地區冬季大氣汙染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最為嚴重,「2+26」重點城市作為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且所在省份經濟實力相對較強,有必要、有能力率先實現清潔取暖。
  • 張北縣蔡腦包村使用太陽能土壤蓄熱供暖
    張北縣蔡腦包村使用太陽能土壤蓄熱供暖 2021-01-02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高效開發利用地熱資源推進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國家關於北方地區冬季清潔供暖政策及《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有效推進洛陽地熱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優化調整地區能源結構,提升洛陽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促進節能減排與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高質量開展,5月31日,洛陽市地熱開發及應用高峰論壇舉行。
  • 華天成空氣能深耕市場,助力山東2021年清潔取暖比例達到70%
    近日,從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今年山東將以更大力度推進清潔取暖建設,推動清潔取暖向非通道城市延伸,大幅提升覆蓋範圍,確保農村地區「氣代煤」「電代煤」等清潔取暖比例達到70%。  2020年,山東在城市(縣城)新增集中供熱面積7817萬平方米,農村地區完成「氣代煤」「電代煤」等清潔取暖改造216.4萬戶。
  • 北京2022年清潔供暖8%靠「地熱」 化石能源將少耗近百萬噸標準煤
    清潔供暖,守護藍天,北京剛剛又推出一項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新舉措。北京市發改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等8家單位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熱泵系統應用推動清潔供暖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將熱泵等作為北京清潔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進行大力推廣。到2022年,北京利用熱泵系統供熱面積累計將達到8000萬平方米,佔全市供熱面積的8%左右。
  • 天韻 太陽能+清潔能源供暖(熱)系統優秀服務商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在建設節約型社會方針提出後,國家層面及人們的環保意識日益增強,太陽能+清潔能源供暖(熱)系統作為一種較為簡單、經濟、環保、可靠的改善建築環境的方法,是一種很適合我國目前經濟和環境狀況的採暖及供熱方式,在未來,這種節能環保的採暖方式將會被大範圍的推廣和使用。
  • 城鎮及農村山區清潔取暖推廣太陽能+電磁加熱輔助系統更划算
    今年全國「兩會」有代表提出,各省在推行清潔供暖這項民生工程中,應堅持因地制宜原則,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煤改電」「煤改氣」,要根據農村實際,多元發展,結合農村地區當地資源條件與經濟狀況穩步推進。近年來,隨著煤改電工程的全面推進,在我國北方地區城鎮及山區推廣安裝「太陽能+電磁輔助」清潔取暖系統,既安全又節能,是替代燃煤鍋爐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該系統包括一組屋頂集熱管、一臺室內400升蓄熱水箱、電磁採暖爐和客廳、臥室的水暖氣片等。政府補貼7400元的設備補貼費,個人掏一小部分,裝上就能洗澡、用熱水做飯,冬天再也不用為取暖發愁了。
  • 農村清潔取暖爐具「領跑者」行動:節能爐具能否藉助清潔取暖涅槃
    在暫不具備「煤改電」「煤改氣」的地方應用潔淨煤和高效清潔採暖爐具是最現實的選擇。一位長期從事農村能源工作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技術路徑包含清潔能源替代、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從我國農村能源稟賦、能源基礎設施條件、百姓採暖習慣和採暖需求的現狀來看,「燃料適配爐具」是現階段實現農村清潔取暖最經濟、有效的措施之一,也是一條事半功倍的道路。
  • 烯旺石墨烯供暖技術助力黑龍江清潔採暖!
    現場勘查,解決供暖痛點時間進入11月,全國都將陸續進入寒冬模式。而東北地區則更是如往年一樣,早早入冬。然而由於各地的供暖情況不一,很多地區供暖條件不足。項目安裝完成後,同學們在充滿溫暖的教室與宿舍中學習和生活,老人們感受到隨時處在溫暖環境中的幸福感,經反饋,石墨烯供暖方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而該項目也獲得當地電視臺的新聞報導!
  • 洛陽:挖掘地熱能源 發展清潔供暖
    5月31日,李寧波作為演講嘉賓,出席我市地熱開發及應用高峰論壇,結合我市的地熱資源稟賦,為我市開發利用地熱、發展清潔供暖等建言獻策。   嘉賓講述:  我認為洛陽具有發展地熱資源的天然優勢:地下水資源豐富,地熱資源儲藏量大,開發利用地熱資源的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 加大特高壓輸送清潔能源! 提升群眾綠電獲得感
    近年來,國家電網加快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累計完成「煤改電」清潔取暖改造1063萬戶,電供暖面積合計8.26億平方米。張家口位於京津冀重點地區,是推廣清潔取暖的關鍵地區。當夜幕降臨,在張家口崇禮區豐匯熱力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每天晚上8時至次日上午8時,62臺電鍋爐開足馬力,蓄水加熱。
  • 太陽能資訊:農村清潔取暖如何借力京津
    「無論哪種形式的清潔取暖,都需從當地特點出發,做到因地制宜。」在展示交流活動期間舉行的清潔能源專題講座上,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環境與節能研究院院長徐偉表示,要尊重能源發展規律和市場規律,因地制宜、綜合施策,探索符合各個地區特點的清潔能源供暖之路。由北京金柿子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北京房山的採暖案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讓高質量發展「風光無限」——酒泉市清潔能源發展紀實
    讓高質量發展「風光無限」——酒泉市清潔能源發展紀實圖為敦煌百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航拍圖。 周斌全敦煌百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吸熱塔。近年來,面對新能源產業發展困境,酒泉市重新審視清潔能源發展目標,先後完成了酒湖直流輸電工程及配套調相機工程、河西750千伏第三回線加強工程、肅州區微電網示範項目、清潔能源供暖工程;組織實施了新能源企業大用戶直購電交易、甘肅電投常樂電廠一期2×100萬千瓦調峰火電項目、國家首批光熱示範項目、中能智慧網域大規模儲能電站等重大能源項目。
  • 北方清潔供暖有了新選擇:核能供熱,暖和又乾淨
    記者 徐佩玉攝北方清潔供暖有了新選擇!以往北方地區的供暖方式以燃煤為主,不穩定又汙染嚴重。如今,隨著山東省煙臺市海陽核電廠核能供熱項目的成功商用,核能這種清潔供熱方式將逐步走進千家萬戶。什麼是核能供熱?安全性與經濟性如何?
  • 「太陽能+多能互補」清潔取暖受推崇
    比燃煤還省錢  有與會專家指出,相比傳統供暖,太陽能供暖不僅清潔,更有運行費用低的最大優勢。  圍繞清潔能源的綜合利用,業內亦將太陽能與公認清潔的醇基燃料加以整合,以農業日光大棚為載體,開發出了初投資低、熱效率高,且溫度可控、可自動運行的「光醇互補」日光大棚供暖系統,並在山東省臨沂市農業科技園產業扶貧示範基地開展了試驗。「目前,我們的『光醇互補』大棚供暖項目中,光、醇供熱各佔一半,今後稍加改進,光、醇貢獻佔比將達到6:4,節能效果更好。
  • 山東煙臺「煤改電」清潔供暖加速發展
    1月12日,在煙臺市福山區高疃鎮小學,儘管室外寒風凌烈,但明亮的教室內卻暖意融融,400多名老師和學生,包括15個教學室以及多功能教室,感受「煤改電」供暖帶來的舒適。「現在每個教室供暖溫度在20攝氏度左右,每個教室都很溫暖,學生和教室可以在溫暖的教室上課,極大的保障了教學和學習效果。」福山區高疃鎮小學副校長趙志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