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供暖 情系民生
——北方地區冬季清潔供暖工作綜述
中電傳媒記者 王怡 鄭徐光
「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等6個問題,都是大事,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在寒冷的冬季向廣大北方百姓傳遞出溫暖與力量。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的基本原則、思路方法與工作要求就此明晰。
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經濟分析會召開,再次強調冬季民生保障工作,「特別要保障好群眾溫暖過冬。」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以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國家能源局等部門情牽百姓、心繫民生,科學統籌、系統編制,密集發布了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系列政策文件,為各地開展清潔取暖工作劃定路徑。能源電力行業不忘初心、勇挑重任,為清潔取暖工作貢獻動力之源。
承載著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的民生情懷,堅定著大氣汙染防治攻堅的必勝信念,北方地區清潔取暖———這場兼顧溫暖與藍天的 「雙民生」行動全面啟航。頂層設計不斷完善、地方推進紮實有力、企業落實不遺餘力,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規劃引領 重點推進
加快提高清潔供暖比重
兩年過去,一份令人欣喜的民生成績單擺在我們面前:
2017年,北方地區共完成「煤改氣」「煤改電」578萬戶,新增清潔取暖面積20億平方米,完成五年規劃目標的17%;京津冀區域PM2.5平均濃度64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下降7微克,降幅近10%……這份充滿綠意的民生答卷,鐫刻出能源電力系統堅毅有恆的改革足跡。
清潔取暖是一項系統性工程。
2016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召開後,多部委明確分工、擔綱履職,共商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共謀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國家能源局牽頭編制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組織建立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部級聯席會議機制,督促各省編制清潔取暖實施方案,紮實有效推動相關工作。
從四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北方採暖地區城鎮清潔供暖的指導意見》到《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落地實施;從開展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到出臺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價格政策;從「2+26」首批試點城市發布,到第二批23個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名單公布……一攬子系統性政策文件搭建出清潔取暖的「四梁八柱」,良好的社會氛圍、良性的工作態勢逐步形成。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下,在清潔取暖五年規劃的清晰路徑下,由省級統籌、市級協調、縣級主導的政府推動責任體系在北方各地加速構建。山西省組織「煤改電」企業與省、市直有關部門對接洽談,試點「煤改電」採暖用電與新能源企業市場化交易;河北省加快建設天然氣主幹管網、儲氣調峰設施,切實做好氣源保障……圍繞清潔取暖涉及的熱源、熱網、用戶3個主要環節,各地區科學分析、精心比選,為清潔取暖市場體系的建立創造良好條件。
一點一滴的民生情懷,體現在細緻入微的政策推動中,更滲透在供氣供熱企業的點滴工作中。2017年以來,以「煤改氣」「煤改電」為核心的散煤替代方式,在推進我國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治理大氣汙染方面效果顯著。能源電力企業擔當了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的主力軍。以群眾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為出發點,國家電網公司加快配套電網建設、加強設備運維、提高故障搶修速度、強化客戶服務質效,全力做好「煤改電」供電服務。在圓滿完成去年近200萬戶「煤改電」任務的基礎上,2018年國家電網公司又完成新增224萬戶「煤改電」確村確戶工作。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和調峰能力建設加速推進,能源央企切實擔負起社會責任,確保氣源電源穩定供應。
積極的成效已經展現。2017年,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完成「雙替代」394萬戶,削減散煤1000餘萬噸;首批12個清潔取暖試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3%,重汙染天數同比減少57%……抬頭所見,持續偏藍的色號已愈發定格在京津冀的上空,寒冷冬季的溫暖情懷也已融入百姓的心田。
因地制宜 居民可承受
著力保障群眾溫暖過冬
兩年過去,一張溫暖人心的供暖圖景呈現在北方地區:坐標河北張家口,大風颳來了零下8攝氏度的室外溫度,康保縣張紀鎮互助幸福院內卻溫暖如春。經過「煤改電」改造,幸福院室內溫暖如春,老人們身著薄毛衫,盤腿坐在炕上聊著家常。
坐標吉林長春,當教室電暖氣散熱片緩緩釋放熱氣的那一刻,德惠市邊崗鄉太興村小學教師菜秀麗的臉頰上淌下了兩行熱淚。以往安裝在教室中的小火爐今年被電採暖設備所取代,每逢供暖季令她擔心的學生煤氣中毒隱患被徹底消除……
這份令人動容的民生答卷,浸透著能源電力系統情誼融融的民生情懷。
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對於北方溫暖過冬、減少霧霾天具有重要意義,是北方地區廣大群眾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必須堅定信心、明確方向、全力推進。
穩抓散燒煤替代的關鍵核心,各地「宜」字當先、多元舉措漸顯成效。雄安、瀋陽等城市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地熱資源發展地熱供暖;山東省妥善發揮農林生物質資源優勢,探索生物質能清潔取暖;內蒙古、東北等地風能資源豐富充沛,風電供暖蓄勢待發……堅持從實際出發,北方各地兼顧統籌能源資源供應、環境約束要求、經濟承受能力和取暖用熱特點,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的原則確定取暖方式。
守牢百姓溫暖過冬的民生底線,各地以氣定改、以電定改的原則更為堅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在今冬明春的清潔取暖部署中,堅持先立後破,強調在氣源電源未落實的情況下,原有取暖設施不予拆除。各地深刻認識到現階段煤炭清潔利用的主體地位和「兜底」作用,持續推進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促進清潔煤電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力爭以最少的排放實現最高效的大面積供暖。
銘記居民可承受的工作方針,各地綜合運用財政補貼、峰谷價格、階梯價格、市場化交易等政策措施,支持清潔供暖普及推廣。天津市對於不同「煤改電」設備的採用給予市、區兩級補貼;吉林省鼓勵利用谷段低價電供暖;陝西省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建立採暖用電市場化競價機制……用合理的經濟代價獲取最大的整體汙染物減排效果,成為各地探索清潔取暖新的課題。
「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清潔取暖尚在進行時,面對到2019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50%,到2021年達到70%的目標,需要供暖各方凝心聚力、勇破藩籬,用更精準的技術路徑,用更睿智的政策保障,大力提升供暖清潔率,千方百計保障百姓溫暖過冬。民生改善只有進行時,只有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用能問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才能把能源領域的民生工程辦成民心工程。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