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逃離北上廣」是現在很普遍的一種叫法,它代表的是一種常見的社會現象,那就是大城市的人口反向流動。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他們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村或者小鎮,懷著對繁華大城市生活的嚮往和一腔熱情,到頭來卻發現喧囂的都市生活中沒有自己的容身之地。離開大城市,回到平靜的小城,生活歸於平淡,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點。2015年10月2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的溫情電影《回到被愛的每一天》,講述了一個年輕女孩離開北京回到故鄉小城所經歷的一系列故事。跨越兩座城市的空間距離,在時間的流逝中面臨著親情和愛情的雙重人生困境。通過這個看似老套實則有幾分新意的故事,我們對生活的殘酷和人性之脆弱又有了幾分清晰的認知。
一部平靜且寫實的電影,看似波瀾不驚,卻能夠在北漂一族的心裡泛起一陣陣漣漪。不管是感同身受也好還是心有餘悸也罷,電影所描述的生活與很多人的現實遭遇如出一轍。它並沒有將重點放在如何逃離大城市,而是細緻描寫回到朝思暮想的故鄉之後由嘈雜到安靜的變化給人帶來的那種不適感。
電影反映了這個時代年輕群體所面臨的普遍問題,是前往大城市追尋夢想,還是在故鄉堅守自己的初衷。它見證了一代人在成長過程中的陣痛,在擁有更多發展機遇的大城市和闊別已久、朝思暮想的故鄉之間做出選擇,在漸生裂痕的親情和經歷時空考驗的愛情之間面臨抉擇,而這些往往讓人左右為難。
作為導演何平時隔六年的新作,他通過對社會的細微體察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北漂題材,從而折射出「漂泊」在北上廣深大城市的年輕人群體。電影用平淡自然的語言描繪了北漂一族返回故鄉後的真實生活狀態,從行為和心態上反映出他們的迷茫。
該片的難得之處在於不單單是停留在逃離北上廣口號層面,而是更深入背井離鄉一代年輕人的內心,從真實的生活中去剖析在大城市與故鄉之間做出抉擇的社會難題。出色的演員加上不錯的劇本,讓這部電影很真實貼切反映出城市漂泊一族的心聲。
01「北漂」一族的情感困惑和夢想憧憬:大城市和故鄉該如何抉擇
有一句歌詞曾這樣寫道:「故鄉容不下肉身,他鄉容不下靈魂。若能一生安穩,誰願顛沛流離」。其實這部電影所表達的是對這句歌詞的影像化表述,更有畫面感且有說服力。年輕人在大城市打拼,在那些一線城市中都能找到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的真實生活狀態卻很少有人去關注。
的確,大城市聚集效應帶來的各種資源,成為實現夢想的首要條件,這也是很多年輕人在完成學業之後不約而同地流向大城市的原因之一。這裡的世界充滿繁華和喧囂,也承載了他們的夢想憧憬。然而,巨大的工作競爭壓力還有高昂的生活成本,讓他們不得不停下追逐夢想的腳步,並逐漸迷失了自己。
「滬漂」、「北漂」、「深漂」這樣的字眼往往是形容特定城市的流動人口群體,他泛指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群體。他們隨波逐流,跟隨者老鄉或者是同學朋友的步伐,背井離鄉地來到大城市安營紮寨,雖然表面光鮮,卻往往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遠離故鄉的人,看到這部電影一定會心有體會。
相對於直觀的薪資收入,讓北漂年輕人更加捉摸不透的是情感困惑。對他們來說,故鄉的家離他們越遠,對家鄉的眷戀和對父母的想念就越強烈。一方面是難以立足的大城市,另一方面卻是回不去的故鄉,這樣的兩難境地讓人很難做出抉擇。就像電影的片名一樣,它給出了一個明確的人生方向,那就是回到被愛的人身邊。
02年輕人身邊不同群體的眾生相:誰才是你最愛的人?
作為老戲骨,在這部充滿生活氣息和接地氣的電影裡,王志文全身上下都是戲。實力派演員的代表,演繹各種角色都是遊刃有餘。在本片中,他飾演的是女主角的父親艾中華,一個不善於表達愛意的中老年人。
其實對於這樣的角色而言,感情戲份是很多的。特別是將親情的隔閡用最自然真實的方式展現出來,這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演員的個人生活閱歷和對細節方面的掌控。很多人對於王志文的老年人扮相津津樂道,王志文演技好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對平常生活的還原,沒有刻意編排的痕跡。
王佳佳飾演的艾玲,典型的北漂女孩,勇敢倔強,在她身上充滿了青春的氣息和努力奮鬥的拼搏精神。從小地方來到大城市打拼,見證了幸福的瞬間和心酸的淚水,對這種生活的感觸很深。電影的情節主線主要是圍繞艾玲來展開,當她回到故鄉,面對逐漸老去的父親和遠隔千裡的戀人,矛盾的生活才剛剛開始。那麼,面對親情和愛情,誰才是你最值得去愛的人呢?
實力演員張譯在本片中依然奉獻出精彩的演技,雖然角色有所限制,但是亮點還是不少,特別是與艾玲見女方家長的戲份,特別真實。一個憨厚老實的城裡男孩,在一次偶遇中邂逅了心愛的女孩,從熱鬧喧囂的大城市追隨所愛之人來到寧靜的山區小城。在這裡,他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生活真諦,也更加珍惜這份感情。
劉儀偉在本片中戲份不算多,但他扮演的角色卻讓人印象深刻,那就是滬漂一族,他們用自己最好的青春年華在大城市裡拼搏,在人到中年這個年齡不得不無奈離開大城市,回到故鄉創業。這樣的一類人算不上很成功,只是在積攢了一定的人脈和資本後,對原本那種生活感到厭倦。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一位疼愛女兒的父親,劉儀偉和他的女兒本色出演父女檔,讓原本更加微妙的關係變得更加真實。
03親情和解,愛情升華,理想的結局是對「返璞歸真」生活本身的詮釋
愛的力量是可以傳遞的,在被愛的人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父母給予我們的親情的關愛是最樸實的,不管是父母正在老去還是我們已經成年。一頓晚飯,一次陪伴,一聲笑語,再冷漠的親情關係也會和解。
回到現實生活中,面對生活和婚姻,重組家庭中的親情矛盾更加突出。其實我們更要做的是理解為人父母的苦衷,沒有哪個父母不想自己的兒女過得幸福,只不過是表達方式不恰當罷了。在異鄉討生活的同時,不能忘記父母對自己的愛和牽掛。
愛相通,意相隨,當你深愛著的那個人不遠千裡,跨越時空的距離回到你的身邊,一如既往地陪伴著你為你分憂,你應該會感到無比幸福。即便自己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迷茫過,但是在愛人的陪伴下,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也對眼前的那個他愛得更深,愛情就這樣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升華。
平常的生活本身就包含了很多第一次,其中第一次見女方家長對每一個男孩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像一個世俗禮節更是一種責任擔當。漂泊的生活總會有穩定下來的時候,相對於大城市居無定所的狀態,一旦你決定回到故鄉發展,感情之類的終身大事也會隨之塵埃落定。靦腆、緊張,略顯尷尬的氣氛,其實這是一種親情託付愛情的一場見證儀式,而參與者就是彼此被愛的那個人。
返璞歸真,是一種理想的生活狀態,如若你真正回歸生活本身,遠離各種誘惑和喧囂的紛擾,你才會真正達到其中的人生境界。
04領悟生活的本質,在外漂泊的人生不應該忘記故鄉和親人
真實的生活是具有多重性的,它既產生甜蜜難忘的幸福瞬間,也能流下辛酸傷痛的無奈淚水。不能盲目樂觀,也不要過於悲觀,面對生活的各種順境和逆境,我們要做到坦然面對,深刻領悟生活的本質。
現在的這個社會,要生存,往往很多時候家和工作的地方是不可兼得的,這就誕生出各種在城市漂泊的群體,覆蓋了年輕人和中年人這兩個龐大群體,他們或追逐夢想,或養家餬口,為城市的繁榮和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即使在外漂泊,故鄉始終是自己魂牽夢繞的地方,而親人則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做人不能忘本,看透生活本質回到理想的生活本身上來,人生才能少走彎路。
作為一部文藝氣息很濃厚的電影,《回到被愛的每一天》用看似老套的劇本譜寫出真實殘酷生活的新篇章。實力演員加上唯美的色彩畫面,輔之以極具話題性的社會題材,讓很多人在靜下心來欣賞電影的同時內心也得到了安慰。北漂生活不完全都是辛酸的眼淚,回歸故裡才能體會淚水中的艱辛。電影平淡如水,但值得人深思,這就是關注生活本身的小清新電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