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視頻《明日之子》啟動全球招募 未來偶像將誕生在網際網路

2021-01-10 donews

來源:傳媒內參節目研究組

文/朝明

日前,由騰訊視頻推出的全新節目《明日之子》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啟《明日之子》全球招募,該節目由企鵝影視、哇唧唧哇、東方娛樂、新浪微博聯合出品,致力於以音樂為載體,用創新的網際網路形式,面向90後、00後,開啟未來偶像誕生新路徑。

騰訊視頻總編輯、影視業務部總經理王娟,騰訊視頻綜藝業務部總經理兼企鵝影視副總裁馬延琨,《明日之子》監製、哇唧唧哇娛樂文化有限公司首席內容官馬昊,上海東方娛樂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勇,微博副總裁曹增輝等四大出品方代表及《明日之子》首席星推官楊冪悉數到場助陣。

四大出品方代表及首席星推官楊冪現場啟動全球招募

用什麼方式引爆、助推、擁簇偶像的誕生?

網際網路時代到底有沒有可能產生自己的全民偶像?用什麼樣的方式引爆、助推、擁簇偶像的誕生?

騰訊視頻綜藝業務部總經理兼企鵝影視副總裁馬延琨指出,網絡聚集著中國乃至全球最具活力和創造力的年輕人,他們的核心訴求除了有好的產品體驗之外,急需要一個個青年偶像成為他們點燃精神夢想的火種,而現在很多內容沒有滿足多元化的價值需求,有些內容缺乏代際溝通,審美也不符合年輕人的思路,生搬硬套一些國外的模式或者想法。

「我們就是想用網際網路的手法打造一個屬於年輕人的未來偶像。」馬延琨表示,用網際網路的手法打造偶像是《明日之子》不同於以往傳統偶像養成的創新驅動力。

馬延琨坦言,這個目標看上去其實並不簡單,當決定要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其實壓力是很大的。在追求自我個性、分眾日益激烈、垂直細分明顯的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偶像,全民還會為一個偶像而去愉悅嗎?如果是打造自己的偶像,可能生搬是更大的壓力。

騰訊視頻綜藝業務部總經理兼企鵝影視副總裁馬延琨

網際網路的普及應用早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讓人們享受極大信息量和收視便利的同時,也使得節目的傳播從原來的「點對面」的單向傳播,拓展到了「點對點」的交互參與傳播,用戶可以通過多種終端形態隨時隨地點擊節目交流信息,發表意見,傳播渠道更加多元與綜合,接受時空更加拓展,互動參與性更強。

對於《明日之子》的邏輯起點,馬延琨介紹,與其說在打造偶像,不如說是跟我們的用戶和那些需要偶像的人一起共創打造偶像的內容,包括從節目的形式、觀看方式及參與途徑等層面,我們把這些參與開放給我們的用戶,過程裡面所有核心內容、流程環節全部交給用戶來完成,通過真正網際網路深度互動、競技、參與的方式產生一個青年偶像。

「誰也沒有辦法預測未來全網民的偶像到底是誰,這個答案可能只能交給網際網路的產品和技術,以及用戶共創來產生,我們能做到的是什麼呢?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年輕人的意願,尊重多元化的價值觀,用內容把多元化的價值觀浮出水面,讓真正具備偶像氣質和偶像特色的人浮出水面,只有跟用戶的共創和全網民的共創可能才有未來。」馬延琨說。

馬延琨強調,《明日之子》是匹配網際網路屬性下全民見證的年輕偶像產生的過程,它不是一個節目,是在全民見證狀態下的一個產生的過程。明日之子是什麼?是年輕人多元化價值觀的理解和堅持,是全部項目成員在對年輕人多元化價值觀的理解之下的內容堅持;是自我選擇、即時互動、內容共創。

堅持用戶選擇為邏輯,堅持讓他們去選擇屬於他們未來的偶像,這將成為《明日之子》全團隊乃至全產業鏈自始至終的動作,而這樣打造未來偶像模式,在馬延琨看來,是全新的顛覆。

不打擾、不評論、不諂媚,讓年輕人自定未來

「我得把曾經我血液裡面的所有東西打碎、扔掉,然後用網際網路邏輯去重構一個偶像養成過程。而這個過程的關鍵就是要拋棄單一的價值,拋棄那種強勢邏輯,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多元共生的邏輯。」

作為《明日之子》的監製馬昊表示,《明日之子》最大挑戰是製造網際網路偶像,沒有任何現成的模式可以參考,團隊必須要打破以往固有思維模式及做法,將曾經的輝煌推倒重來,得把自己打碎了,這也是非常難的事情。

馬昊指出,《明日之子》的意義在於開創網際網路偶像養成時代全新模式,團隊必須再造一個模式,而這個模式的核心一定是精準把握網際網路新生代的喜好,用典型的網際網路手法打造極致的網際網路偶像。

對此,馬昊進一步解釋道,大家熟知傳統的偶像養成節目中,選手來自不同的渠道劃分賽區,比如有廣州唱區、成都唱區等,用地域給年輕人做一個劃分,但是不管你從哪裡來,最終只會有一個入口,用一個標準、一個價值觀去評判,這是傳統的做法,現在,這種模式絕不是網際網路的手法。

《明日之子》監製、哇唧唧哇娛樂文化有限公司首席內容官馬昊

用典型的網際網路手法首先就是不能再用地域或者來源渠道劃分選手,不能再用單一的價值觀和標準選拔偶像。《明日之子》引入多元價值觀,全新開啟「三大賽道」模式。

據馬昊介紹,《明日之子》以音樂為載體,為全球年輕人開闢三條獨具創新的賽道:盛世美顏、盛世魔音、盛世獨秀。這三條「賽道」首次嘗試按照「偶像」最大的魅力點和技能進行選拔,首次集中展現年輕人的多元價值觀,讓每一個參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喜好選擇某一條賽道報名參賽。

「大家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決定踏上怎樣的一段徵程,這一次不是我選你,而是你先選。」馬昊強調,《明日之子》的理念就是要讓年輕人的多元價值觀肆意飛揚,對年輕人的態度是:不打擾、不評論、不諂媚,讓年輕人自定未來。

怎麼選?誰來選?決定勝負和進程的權利如何釋放?

在明確了選人標準的問題之後,在網際網路上怎麼選偶像?誰來選?如何把決定勝負和進程的權利釋放給更多人?傳統偶像選秀的三種力量,即選手、評委、觀眾,選手負責表演,觀眾負責觀看,評委負責點評和決定,大家各司其職,但這顯然不符合網際網路的思維邏輯。網際網路要的是什麼?要的不再只是圍觀,而是全程操盤。

《明日之子》從年輕人最喜歡的遊戲當中獲得啟發,具體做法是全新重構網際網路偶像養成體系的人物關係,用遊戲的邏輯思維,玩家的玩法,把選手、觀眾、評委更新為選手星推和粉推。在馬昊看來,《明日之子》像是一場真人版的大型偶像養成的全民聯機遊戲,有三層力量角逐組成。

馬昊介紹,第一層力量來自選手:他們從散落在網際網路各種圈層裡面誕生,《明日之子》的三大賽道,每一位選手為自己的旗幟吶喊,爭奪《明日之子》的至高榮耀;第二層力量來自網際網路數以億計的網民:他們再也不是圍觀者,而是推動整個賽事進程,冠軍歸屬的決定性力量,也就是粉推,粉絲的力量可以改變皇冠的主人,包括以微博、彈幕、道具、評論轉發等形式支持心中的偶像;第三層力量來自成名的巨星:明星將為網民提供戰略與戰術,成為夏日戰役的號令者,也就是星推,而明星的選擇是深受網際網路用戶喜愛的年輕偶像。

「致所有活在當下,但嚮往明天的年輕人:請在這裡展示自我,堅持自我,再造自我。我在這裡等你宣言:你就是未來,你就是明日之子!」這是發布會上,人氣偶像楊冪以首席星推官的身份現身並發布的代表當代年輕人態度的《明日宣言》。作為首席星推官,楊冪將擔任其中一條賽道的「領隊」,而另外兩條賽道的「領隊」也將由她來發出邀請。

《明日之子》首席星推官楊冪

「在設計這款內容產品的時候,最核心的是希望它就像網際網路的遊戲一樣,真的是一個真人版的遊戲,不再是圍觀的關係,所有的人都能夠參與進去。」

馬昊特別指出,以往傳統偶像養成節目裡,評委和選手的關係是仰視順從,《明日之子》希望星推和選手的關係是同心協力,不再只是點評與被點評的關係,更是合伙人、同路人。馬昊希望藉由《明日之子》創造一個新的粉推生態,建立未來年輕偶像和粉絲之間全新的互動關係。

眾媒時代的內容盛宴

「新物種」是新消費精神的崛起之路,也是全新連接技術的多樣性創造,而「新」在於有別於以往的造物邏輯。本質上,《明日之子》將針對傳統的偶像產生模式進行顛覆式創新,而實質是多方力量的共創,也體現出網際網路思維。正如馬延琨所說,「未來必須是共創的,共創將成為內容競爭的勝負手之一」。

微博副總裁曹增輝表示:「微博擁有和這個節目非常匹配的年輕消費人群,會充分利用好微博的傳播和粉絲優勢,助力《明日之子》。」 作為出品方之一,東方娛樂將調動多渠道、多媒體資源,以及相應的產業鏈矩陣,激發全民參與。上海東方娛樂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勇表示,在第一次聽說節目概念時便要求參與投資:「希望《明日之子》能成為這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回憶。」

微博副總裁曹增輝

據悉,《明日之子》將從節目形式、觀看方式、參與途徑等方面全面開放,而四大出品方將用經驗、技術和資源搭好框架,其中的所有核心內容、流程環節,將全部交給用戶完成,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參與。騰訊視頻總編輯、影視業務部總經理王娟表示,騰訊視頻將從資源、產品、運營三個層面全方位支持《明日之子》。

而作為出品方之一的東方娛樂也將調動多渠道、多媒體資源,以及相應的產業鏈矩陣,激發全民參與。為此,李勇表示:「希望《明日之子》能成為這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回憶,成為網綜的標杆。」

  騰訊視頻總編輯、影視業務部總經理王娟

  上海東方娛樂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勇

步入2017,網綜市場的戰火繼續在偶像養成類節目蔓延,各大平臺相繼推出造星節目向全球招募選手,隨著電視選秀市場黯淡無光,業界普遍認為素人成名出道的機會將在網際網路,正如馬昊所說,在與國際造星公司老闆交流時,這位老闆認為,未來十年,下一個世界級的偶像一定產生在中國。如果產生在中國,產生在中國的哪呢?這個偶像一定會產生在中國的網際網路嗎?

現在看來,隨著各方推波助瀾,一場接一場轟轟烈烈的網絡選秀即將打響,而《明日之子》用網際網路思維,遊戲邏輯,玩家玩法,直播的羽翼打造的全民偶像養成選秀,能否成為網絡巨星誕生的臨界點,隨著節目的正式啟動,層層推進,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關於偶像製造 《明日之子2》驗證了三個方法論
    而對於騰訊視頻來說,經過了去年第一季《明日之子》的摸索和今年第二季度熱播的《創造101》的市場化驗證,使得第二季的《明日之子》有了更加規範的操作以及對偶像製造更準確的理解。  其實《明日之子2》的上線時間並不算最好,無縫連接在《創造101》之後,網友的疲勞感是非常明顯的。但好在節目穩紮穩打,逐漸收穫到了這個夏天應該有的關注度。
  • 《明日之子2》收官 騰訊音樂娛樂打造「音樂+網綜」新範本
    作為《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聯合出品方之一,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也帶著以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大平臺為主的生態化產品矩陣,以及融合數字專輯的多維升級整合玩法,以突破10位數的試聽量,全程見證了學員們「帶領、衝撞、正流行」的明日精神。
  • 蔡維澤與李宇春、華晨宇、毛不易同框,明日之子未來將走向何方?
    在節目總監製龍丹妮看來,現象級偶像的出現充滿巨大的偶然性,而《明日之子2》需要尋找一套在網際網路平臺上能夠更加穩定運轉的偶像生產機制,打造一個具有持續影響力的偶像生產平臺。在9月14日騰訊視頻《明日之子2》收官之戰的現場,和新晉的最強廠牌蔡維澤同框而立的,有李宇春、華晨宇、毛不易三位偶像界的「前輩」,他們分別於2005、2013和2017年在選秀節目出道,成為中國本土打造的偶像在不同時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 《明日之子2》流行音樂要靠原創帶領
    然而,站在音樂產業改革發展、偶像市場洗牌加快、視頻網站競爭白熱化的當下節點,一檔主打音樂偶像的原創節目應當何去何從?比賽結束後,選手是否會面臨「選星容易造星難」的問題?當下時代,人們究竟需要一個怎樣的「明日之子」?總決賽前,節目的幕後團隊高層——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馬延琨、哇唧唧哇總裁龍丹妮,哇唧唧哇首席內容官馬昊等人向記者解析了節目製作思路以及選手打造路徑。
  • 「明日之子」logo含義釋出 上帝粒子加持三大賽道
    《明日之子》這波6我服」,「一個圓外加三條線,線條有起點卻沒有終點,象徵著無限可能」,「這麼明顯的放射性元素,說明《明日之子》這個節目『有毒 』啊」。而如果說《明日之子》以全新的網際網路邏輯在選未來偶像,那麼網際網路的開放包容顯然已經滲透到了對logo的討論之中。
  • "明日之子"logo含義釋出 上帝粒子加持三大賽道
    《明日之子》這波6我服」,「一個圓外加三條線,線條有起點卻沒有終點,象徵著無限可能」,「這麼明顯的放射性元素,說明《明日之子》這個節目『有毒 』啊」。而如果說《明日之子》以全新的網際網路邏輯在選未來偶像,那麼網際網路的開放包容顯然已經滲透到了對logo的討論之中。
  • 人氣與水準間,《明日之子》本末倒置
    在騰訊視頻近日播出的《明日之子樂團季》總決賽中,實力在四支樂團中明顯墊底的「氣運聯盟」憑藉超高人氣奪得冠軍,讓許多觀眾大跌眼鏡,紛紛質疑這檔音樂節目的專業性和合理性。然而他們可能忘了,《明日之子樂團季》並不是像《偶像練習生》《創造101》那樣的偶像選拔節目,製作這檔節目的宗旨,是選出新生代樂團。大部分參加該節目的選手都有較高的樂器演奏水平,一些選手在音樂上還表現出有相當潛力的原創能力,由郎朗、樸樹、梁龍、鄧紫棋組成的導師團陣容強大,專業性更是毋庸置疑。
  • 偶像觀察:當偶像成為商品,誰說了算?|2020盤點系列
    如果不把偶像當成商品,而是把偶像當成一份職業,身為打工人,這段討論引發的思考卻既讓人無奈,也充滿了辛酸。 回顧2020年的偶像市場,在節目方面,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的王牌網綜偶像選秀節目繼續PK,芒果TV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紅大紫,帶動股價一路上漲,優酷的《以團知名》則一路糊到底。跨年之際,青春有你、創造營和明日之子新一季已經在籌備錄製。
  • 《明日之子2》星推官驚豔亮相,多元碰撞將會帶領怎樣的正流行?
    現象級綜藝《明日之子》第二季回歸在即作為2017年最火爆的現象級音樂偶像養成節目——《明日之子》在那個夏天培養出了最「平凡」、最具影響力的新興音樂偶像毛不易,整檔節目更是通過不同音樂與文化的碰撞,不斷製造話題,引發不同圈層尤其是青少年人群的思考與討論,成為圈粉年輕受眾最多的網絡綜藝。
  • 《明日之子》第二季奪冠的熱門人選!田燚在快手留下「出圈」伏筆
    各種各樣花式的短視頻,不管是單純的記錄生活,還是講給粉絲的情話段子,都像是住在隔壁的鄰家偶像,有一天突然敲開了粉絲家的門,走進了他們平凡的生活之中,扮演著難以替代的關鍵角色。當「記錄與分享」成為「明日之子」小哥哥身上的華麗標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快手,在與偶像們拉進距離的同時,也用短視頻讓更多的人看見自己獨一無二的精彩生活。
  • 明日之子X快看漫畫
    今夏,號稱「史上最二次元」的綜藝節目來襲,《明日之子樂團季》每周六晚在騰訊視頻開唱。追溯起來,大陸最早的綜藝大概是1990年央視一套播出的《綜藝大觀》。至今,綜藝走過30年,觀眾不可避免地審美疲勞。眼下,各平臺紛紛尋求破局,走到第四年的「明日之子」另闢蹊徑,把目光瞄向二次元。
  • IP+莫比烏斯環形成背後:騰訊視頻的「營銷即投資」
    今年的營銷峰會上,騰訊視頻將「價值營銷」再度全新升級為「價值營銷IP+」,此次升級又將如何攜手品牌重塑內容,實現情感共振,完成商業雙贏,讓品牌真正「被看見、被喜歡」?價值營銷再升級:IP+莫比烏斯環形成6月12日,傳奇風險投資人、有「網際網路女皇」之稱的瑪麗·米克爾(Mary Meeker)公布了2019年《網際網路趨勢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網際網路用戶增長為6%,全球新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下降4%,與此同時全球網際網路用戶達到了38億,滲透率超過了50%,新的增長點仍然難以尋覓,
  • 明日之子毛不易抄襲真的嗎 首次回應抄襲質疑
    最近綜藝節目《明日之子》不太平,先是有薛之謙摔話筒質疑黑幕,再有熱門參賽選手毛不易被質疑抄襲許巍。《明日之子》毛不易抄襲是真的麼?毛不易是怎麼回應這次抄襲質疑的?    《明日之子》是騰訊視頻推出的一檔全新偶像養成類娛樂選秀節目。該節目由《超級女聲》、《快樂男聲》節目導演馬昊的團隊打造。
  • 《明日之子樂團季》收官 「氣運聯盟」樂團奪冠
    《明日之子樂團季》收官,「氣運聯盟」奪冠「畢業大考」選出最強「明日之子」羊城晚報記者 王莉經過近兩個月的激烈角逐,由騰訊視頻打造的樂團選拔真人秀《明日之子樂團季》於9月12日晚收官。總決賽的原創比拼環節,「午睡留聲機」樂團帶來歌曲《I will miss you》,這首歌曾在《明日之子》第一季中被廖峻濤、鍾易軒演唱過,熟悉的旋律引發全場大合唱。加上前三季的最強廠牌毛不易、蔡維澤、張鈺琪亮相助陣,勾起了不少老粉絲的「回憶殺」。
  • 除了《藍色星球2》,你還能在騰訊視頻看到哪些厲害的紀錄片?
    2017年12月22日,騰訊視頻紀錄片「紀錄生活的美」發布會在上海舉行,會上發布了2018年騰訊視頻紀錄片頻道全球戰略布局和整體商業規劃,並啟動了品牌夥伴全球合作招募計劃。騰訊視頻總編輯、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王娟表示, 2018年,騰訊視頻紀錄片將在2017年的基礎上再度加碼,圍繞用戶需求進行全球戰略布局,攜手全球合作夥伴從國際和國內兩個維度打造精品紀錄片節目,不僅繼續引進國內外優質紀錄片,還要加強聯合出品及自製,研發屬於騰訊視頻的紀錄片IP,讓每一位用戶都能在紀錄片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之美。
  • 明日之子第四季官宣,三年後周震南重回明日之子
    而相比於這種團體類的選秀節目,明日之子就應該算是一個個人類的選秀節目了,最近明日之子第四季也是官宣了,即將開始拍攝,今天也是官宣了周震南即將擔任明日之子第四季的說唱導師。非常多的人認識周震南可能是在創造營上認識他的,但是在參加這個綜藝節目之前,周深喃也是參加了明日之子第一季的這一個綜藝節目,並且在最後的角逐中也是獲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
  • 虛擬演唱會這門生意,騰訊和B站為什麼搶著做?
    為什麼騰訊和 B 站要搶著做? 風頭正勁,虛擬演唱會崛起 虛擬演唱會的興起源於虛擬偶像在中國的爆紅。 誕生於日本的 " 虛擬偶像 " 並非真實存在,而是通過一系列科技手段將人們想像中的某個形象具現出來,虛擬歌姬、虛擬形象、動漫角色等都可以被劃分到這一範疇。
  • 《明日之子》播了三季,為何只有第一季的毛不易最火?
    2017年後除了團體偶像還能火爆的素人選秀綜藝,只剩下挖掘音樂類型垂直的綜藝。如2017年嘻哈樂的《中國有嘻哈》,2018年音樂劇的《聲入人心》,2019年搖滾樂的《樂隊的夏天》。同時區別偶像團體還成功的素人選秀節目,選來選去唯獨只有《明日之子》一檔了。
  • 首播當日導師陣容引爭議《明日之子》第四季還會被看好嗎?
    2020年,選秀類節目依舊勢頭強勁,騰訊視頻為代表,其出品的《創造營2020》剛剛落下帷幕,《明日之子》第四季又粉墨登場。在原有音樂元素的基礎上,第四季定名為《明日之子樂團季》。相比以往,本季在賽制和評委團設定上都有較大改變。
  • 偶像公司招募騙局:6.8萬包出道,10萬演女二
    我們發現,大量所謂經紀人或藝人管理在貼吧或微博超話進行的招募本質是一種「釣魚式」騙局。「經紀人們」先是慫恿年輕人來參加線下面試,再以甜言蜜語使之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待他們成為藝人的欲望達到頂點,動輒十萬八萬、看似有理有據的收費便從天而降。這些公司往往以《明日之子》、《創造101》等大熱選秀節目為幌子,有的甚至以承諾影視資源來籤約付費性質的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