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大公網:
中國參加冬奧會以來總共舀到9塊金牌,其中有7枚來自短道速滑,短道之於冬奧,恰如桌球之於夏奧。遺憾的是,作為中國冰雪第一王牌項目,短道呈現嚴重的陰盛陽衰,男隊迄今還從未拿過冬奧會金牌。
上屆冬奧會王濛和周洋佛擋殺佛,幫助中國女隊包攬所有冠軍,而男隊最好成績僅僅是梁文豪和韓佳良的第六。索契冬奧之前,短道女皇王濛骨折受傷,相關領導談起濛旋風的傷勢忍不住淚流滿面,金牌任務都依仗著王濛,冷不丁損失了王濛,那光景真是晴天霹靂、心如刀絞。
索契冬奧產生的第一塊短道金牌,是男子1500米,這是韓國軍團的優勢所在,而俄羅斯的安賢洙、加拿大的漢默林、美國的塞爾斯基都身手不凡。誰會想到,整個賽季四站世界盃最好成績僅是第五的中國選手,能斜刺裡殺出,兩人聯手晉級決賽,並由17歲的韓天宇斬獲銀牌。
韓天宇並非生在冰雪世家,一開始是玩輪滑出身,後來陰差陽錯,通過隊友梁文豪父親的鼓動,離開家鄉去練短道。中國冰雪項目基本都是黑龍江、吉林開展,其它地方一則無場地,二則無氛圍。韓天宇幸運的是及早發現了自己的「短道細胞」,而更多潛在的韓天宇不幸的是,他們有短道天賦,卻一輩子接觸不到這項運動。
關上一扇門,打開一扇窗。當冰迷還沒從王濛傷離別的感傷裡緩過神來,17歲的韓天宇就一舉成為了中國奧運史上第二年輕的獎牌獲得者,僅次於花滑女單銅牌獲得者冰上蝴蝶陳露,後者在1994年冬奧摘銅也是17歲,韓天宇比當時的陳露大159天。
中國男子短道稱得上傳奇的人物只有李佳軍,他五次獲得冬奧會獎牌,14次贏得世錦賽冠軍,並且以21個世界冠軍保持中國男子運動員冠軍數紀錄,壓倒林丹和馬琳的18冠。而李佳軍第一次拿冬奧獎牌是23歲,韓天宇僅僅17歲就達到世界一流,未來超越李佳軍的成就絕非奢望。
小說《霸王別姬》和《青蛇》的作者李碧華有一次看李佳軍比賽,她把李佳軍比喻成一個靈巧的小猴子,技巧無可挑剔,但總是缺一點力量和霸氣。而韓天宇的技術類型與李佳軍截然不同,他官方資料的身高1米73,可實際上這個正在長身體的小夥子要高得多,他的滑法更飄逸,更瀟灑,滑行效果要好於李佳軍。
韓天宇的橫空出世,緩解了王濛骨折的憂傷,一個前途不可限量的年輕人的強勢,有助於短道隊信心的提振。短道男隊冬奧無金的魔咒或許該打破了,韓天宇中長距離足以叫板任何一名韓國選手,而500米梁文豪、武大靖早就拿過世錦賽或世界盃的冠軍。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女隊的窟窿,由男隊來填平?
王濛職業生涯兩次遭遇禁賽,否則她一定能刷新大楊揚59個世界冠軍的中國體育歷史紀錄,一定可以取得更為顯赫的成就和更為尊貴的江湖地位,但性格決定了她與圈養式管理模式的齟齬。如果不是被「無限期禁賽」影響,她就不會陷入谷底跟不上隊友訓練節奏,如果不是拼命的「補課」不愛護身體,她就不會身心俱疲,就不會一度想找心理醫生,就不會害怕摔倒卻真的摔傷。
如今短道隊收穫了韓天宇,惟願他別走王濛那麼多彎路,讓他有充足的馳騁空間,這才是最重要的,王濛也會為師弟欣慰。
大公體育特約評論員 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