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國產化扶持新政倒計時 16股重大機遇

2020-12-03 同花順

  晶片國產化成安全根基 集成電路設備迎契機

  據資訊獲悉,國家集成電路扶持細則即將出臺,晶片安全作為作業系統和伺服器的根基,有望受到政府更大力度的投入和支持。近期,國家層面在信息安全問題上推出密集政策,釋放出政府對於整個IT 產業,從硬體到軟體,再到晶片層面國產化的積極信號和決心。

  我國政府在信息安全方面日趨重視,去「IOE」的浪潮此起彼伏。5月25日,《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政府已經下令國有企業切斷與美國諮詢公司的業務來往,信息僅能提供給中國本土諮詢服務企業。5月26日,網際網路新聞研究中心發表《美國全球監聽行動紀錄》,確認美國「稜鏡」項目對華竊密行為屬實。5月27日,彭博社報導,中國出於國家金融安全考慮,要求金融機構儘可能使用國產伺服器產品,降低對IBM伺服器的依賴。

  信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前哨陣2地,在國家和企業的緊密互動下,受益於「去IOE」的公司中,中國軟體和浪潮信息等公司已經迎來行業的春天。簡單來看,2013年浪潮集團的伺服器銷售量大幅增長85%,市佔率超過IBM產品,一季度x86伺服器銷量翻番,市場份額達到30%,Oracle產品在國內的銷售亦有下降。

  隨著各種信息源互聯滲透和融合,我國以往採取的限制、隔離等簡單安全策略已經難以保障信息安全,硬體層面的晶片國產化等治本性措施將成為主流。

  實現晶片國產化是我國信息安全的必經之路。2013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總額為2322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20%。國內近八成的晶片依賴於進口,其中高端晶片進口率超過九成。晶片的國產化將徹底扼住美國挖掘我國情報的最重要渠道,無論從國家信息安全還是市場空間角度,集成電路的國產化都將是國家重點投入推廣的方向。

  晶片國產化將成為保障信息安全的根基,將大幅提高我國信息安全水平,有效的掃除國家信息安全的「芯」病,國產晶片的需求亦將逐步釋放。

  上市公司方面,大唐電信主營業務包括集成電路設計以及自主軟體的開發和應用,有望直接受益於晶片和軟體系統的國產化過程。公司旗下的聯芯科技擔負著保障軍工信息安全方面的重任,在軍用終端晶片市場具有較大的市場份額。晶方科技是國內具有晶圓級封裝核心技術的企業,公司在影像傳感器 CMOS 晶片和MEMS傳感器晶片方面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光迅科技是我國有源無源光模塊和子系統的龍頭企業,在上遊晶片領域,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和收購兼併,實現了對我國光通信產業安全的保護,打破國外廠商在中高端晶片的壟斷地位,在40G/100G核心光電子晶片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晶盛機電:擬合資建設光伏電站

  9月30日晚間,晶盛機電公告稱,公司29日與朔州市平魯區人民政府、安沃國基投資有限公司就共同設立朔州市(平魯)光電信息產業園,併合作開發建設光伏電站、高性能雲計算中心等配套項目,達成了三方合作框架協議。

  據協議,將由平魯區政府設立朔州市(平魯)光電信息產業園區,按進度逐步提供建設光伏電站、高性能雲計算中心等配套項目用地。由安沃國基投資公司負責引進建設2GW光伏電站,分期建設。平魯區政府指定朔州市平魯區經濟技術開發公司與安沃國基投資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朔州市(平魯)光電信息產業管理有限公司。晶盛機電與朔州市(平魯)光電信息產業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合資組建項目公司,在朔州市(平魯)光電信息產業園內參與光伏電站建設。

  晶盛機電稱,公司與平魯區政府、安沃國基投資公司合作參與光伏電站項目的建設,為公司拓寬產業鏈和做優做強實現長遠的發展戰略打好堅實基礎;同時進一步增強公司的行業競爭力,並預計對公司未來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天龍光電

  公司2013年年度業績有所好轉,其中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影響金額約為6000 萬元-7000 萬元,主要為公司土地轉讓收益及政府補貼收入。2013年下半年以來光伏行業下遊客戶形勢逐漸好轉,公司加大力度處理庫存,並通過各種途徑解決應收帳款,處置部分閒置資產。

  東晶電子:

  東晶電子8月12日晚間公告,公司擬投資1880萬美元收購Rakon HK Limited持有的銳康晶體(成都)有限公司80%股權。

  銳康成都投資總額1.2億美元,註冊資本5000萬美元,經營石英晶體元器件的製造及銷售。截至2013年6月30日,銳康成都的總資產為2.58億元,負債合計1.56億元,所有者權益1.02億元,上半年營業收入3937萬元,淨利潤-2891萬元。

  東晶電子稱,此次股權收購,系公司出於做大做強石英晶體業務之目的。通過收購銳康成都股權,公司將實現與Rakon HK Limited戰略合作,進一步提升生產工藝技術水平,持續強化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鞏固並增強公司在電子元件市場的領先地位。收購也有利於公司培養高端石英晶體元器件業務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促進公司進一步發展。

  目前,全球整體半導體行業仍處於景氣期,SEMI 的B/B(訂單/出貨比)指標6 月份為1.19,表明市場還處於景氣當中,而下半年將進入行業的傳統旺季,公司的新型產品也將在下半年逐步上線,所以我們認為下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將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態勢。但是,下半年一系列不確定因素預期正在逐步加強,比如國際金價繼續上漲,將提升公司的金線成本,內地工資上漲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等因素,都可能給公司的利潤率水平帶來壓力,如何來化解這些不確定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將考驗公司的管理層水平,綜合考慮給予公司「謹慎推薦」評級。(長江證券 陳志堅)

  聯創光電:股權轉讓提升盈利 具有極大空間

  8月2日,聯創光電公告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公開掛牌出讓公司控股股東江西省電子集團公司全部股權,並且披露了轉讓條件等相關事項。其中受讓條件中要求,受讓股權後10年內不讓渡控制權,保持電子集團核心人員穩定,管理團隊5年內保持穩定,最為關鍵的是要求受讓方在取得控制權內5年,通過不同的融資渠道為電子集團籌集資金28億元,前三年投入電子集團的LED、線纜和專用通信項目資金10億元以上,5年內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

  此次股權轉讓打破了國有控股卻無力扶植上市公司的尷尬局面,有望成為上市公司快速發展的「破冰之旅」。對於受讓方的要求中雖然只是提出要在3年發展電子集團的三項重點業務,其業務完全映射到公司的主營業務中來,政府此次轉讓的目的首先是要發展上市公司的產品和業務;其次,未來發展電子集團的其他業務的近18億資金也為公司儲備更為優質的產品和項目,相較於2009年11億的銷售額,其100億的銷售目標更是為公司的發展提升了巨大的戰略空間。

  7月14日,公司還發布公告,上半年公司業績同比大幅上升,預計2010年上半年度實現的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700%。一方面由於公司去年同期的淨利潤基數較低的原因,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公司產品的盈利能力逐漸恢復,產品綜合毛利率觸底回升。從公司公布的1個季報看,單季度盈利接近2200萬,是最近3年公司單季度盈利的高點,同時銷售毛利率同比提升近4%,扣除掉軍品高毛利率年底結算因素的影響,公司的電子類設備的盈利能力逐步提升,趨向於行業平均水平。

  公司的LED項目盈利能力略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未來技改有望繼續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目前,公司的LED項目毛利率不足20%,同類型上市公司士蘭微、三安光電等毛利率接近40%。公司的項目處於整個LED產業鏈的下遊,導致公司盈利能力低於市場平均水平,也正是由於大股東無力扶植致使投資不足,此次改換門庭之後,隨著對公司投資的增加,公司現有資產盈利能力仍具極大提升空間。(宏源證券 荀劍)

  士蘭微:積極看好LED業務 買入

  今年6臺新採購設備將獲得補助 公司今年6月向AIXTRON新訂購6臺MOCVD設備,據了解,訂購設備均為AIXTRON最新設備,每臺設備每爐可生產55片2英寸/13片4英寸外延片。6臺設備中,預計今年11月第一臺設備到貨,其餘5臺明年1季度到貨,即6臺設備均在資助範圍之內,資助總金額應為652萬美元(6臺設備總價款1630萬美元),約4434萬元人民幣。

  白光LED開發正在積極準備中 公司目前已在積極準備白光LED晶片的開發,採用藍光LED激發螢光粉的方法製作白光LED。據了解,公司正與Veeco洽談MOCVD設備採購,一方面是為白光LED開發做準備,另一方面也可以與公司現採購的AIXTRON設備做性能對比,為後續設備採購提供參考。我們預計2010年公司將向Veeco採購2臺MOCVD設備,也將享受政府資助。

  遞延收益確認將提升公司業績 公司此次享受到財政資助購買MOCVD設備並非業內首次,三安光電、乾照光電在蕪湖、揚州均享受到相似政府資助。預計該次財政資助將以遞延收益計入公司利潤表(參考乾照光電2000萬元設備採購補貼會計處理辦法)。假設MOCVD設備使用年限10年,僅考慮目前6臺新購設備採購金額,則每年公司盈利將增加443.4萬元,按最新股本計算,提升每股收益約為0.01元。而後續MOCVD設備採購將進一步提高業績,假設每臺設備採購價2000萬元,則資助金額為800萬元/臺,仍採用10年使用年限計算,則每年增加遞延收益80萬元,相應增厚EPS為0.002元。

  風險因素 行業波動風險,產能擴張風險,新產品開發風險。

  盈利預測 我們預測2010-2012年士蘭微營業收入將達到14.66億元、20.09億元、24.9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47億元、3.53億元及4.81億元,按公司現有股本計算,對應EPS為0.612、0.874及1.193元,維持公司「買入」評級。我們看好公司LED業務長期競爭力主要基於以下3點:準確把握髮展節奏,務實經營深耕市場,高效管理豐富經驗。此外,我們也看好公司分立器件業務,公司有望成為國內最大的MOSFET器件供應商。(湘財證券 江舟)

  LED 項目進展慢於預期的風險;計算機業務下滑過快的風險。(廣發證券 惠毓倫)

  ITO玻璃市場需求旺盛,承接全球LCD產業鏈轉移

  ITO行業發展已經較為成熟,我國是中低端ITO導電玻璃的主要生產國,隨著平板顯示器件向低成本地區轉移,日韓廠商紛紛淡出TN/STN-LCD市場,產業鏈上遊的ITO導電玻璃也相應的向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轉移,國內的LCD市場供不應求。

  處於成長期的車載顯示器、家電液晶顯示面板等持續發展使ITO玻璃市場本身就在增長,而隨著3D眼鏡等新興應用的興起,ITO玻璃市場需求旺盛。而隨著觸控螢幕市場的火爆,部分鍍膜生產線轉向觸控螢幕領域的鍍膜工藝,導致ITO玻璃的產能收到影響。

  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ITO玻璃生產商,近幾年一直處於產能擴張期,至2009年底共擁有7條ITO導電玻璃生產線,月產能約200萬片,ITO導電玻璃的產銷量均為全國第一。隨著公司在2010年上市,進入加速發展期,未來幾年將強化公司在ITO玻璃市場的領先地位。

  產能實現快於預期,ITO玻璃實現產品結構升級,產能擴張強化市場優勢

  公司的產能擴張速度快於預期,今年上半年有2條募投項目的ITO玻璃生產線投產,上半年平均達到每月250萬片的出貨量,按照目前的市場趨勢,預計下半年將保持每月300萬片的出貨量。

  預計到明年,公司繼續有3條ITO玻璃的生產線投產。到明年,公司將形成4條STN、5條TN 和3條TP(觸控螢幕)的生產能力,共計12條生產線,達到每月400萬片的產能。由於國內主要競爭對手蚌埠華益、萊寶高科、南玻等公司都無大規模擴產計劃,公司在ITO玻璃的市場優勢在明年將更加突出。

  傳統上公司的產品以TN-LCD用ITO玻璃為主,2007年從德國引進第一條STN-LCD用ITO玻璃生產線,2010年依靠自主研發升級實現一條STN用ITO玻璃生產線,目前可以保持每月50萬~60萬張STN的出貨量,明年4條STN線全部投產以後,STN將成為公司主流的產品。

  由於TN市場相對比較穩定,STN市場增長更為迅速,而3D眼鏡的興起成為STN市場增長的又一動力,公司目前的3D眼鏡片用STN-ITO玻璃主要供給天馬、信利等LCD廠商,客戶質量良好。

  從產品價格上來說,STN用ITO玻璃比TN和TP用玻璃價格更高,毛利率也更高,STN比例的增加將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加速公司業績增長。

  電容式觸控螢幕順利籌備中,有望在2012年體現業績

  公司於8月公告利用超募資金投資3.3億元建設中小尺寸電容式觸控螢幕生產線,設計產能為每年2000萬隻。公司將先從電容式觸控螢幕的Sensor著手。Sensor要求的關鍵技術為鍍膜和光刻,公司在真空鍍膜領域有較強的技術優勢,而電容式觸控螢幕的光刻技術與目前STN/CSTN用的光刻技術較相近,只是精度更高,線束更窄。目前,已有一個10人左右的技術團隊,團隊成員具備從CSTN轉做電容式觸控螢幕的經驗。

  雖然目前投射式電容觸控螢幕的主要技術路線是由蘋果公司主導的,產品應用效果最好的也是蘋果公司主導的技術路線,但是市場上也有其他的一些技術路線,例如用2層玻璃做Sensor、將Sensor的X方向與Y方向鍍在Sensor玻璃的單側等,與蘋果主導的X方向與Y方向鍍在Sensor玻璃兩側的技術路線都有少許差異。

  公司在產品研發的過程中,將綜合考慮市場需求、技術難度及成本等因素,生產電容式觸控螢幕。按照我們的預計,在相關設備到位之後,公司的電容式觸控螢幕Sensor在2011年下半年實現出貨具有較高概率。

  按照公司的可行性分析預計,項目投產後,電容式觸控螢幕的年銷售收入為30769萬元,投資淨利潤率23.46%,預計2012年就會體現出可觀業績。

  強化ITO玻璃市場優勢,進軍觸控螢幕市場空間大,給予公司「推薦」評級

  隨著今年的2條生產線和明年的3條生產線陸續投產,公司的ITO玻璃產能有60%以上的提升,由於市場需求旺盛,產能利用率持續保持90%以上的水平。隨著STN-LCD用ITO導電玻璃在產品結構中的比例上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更強,產品結構得到較大改善。而籌備階段的電容式觸控螢幕將使公司的業務在2012年之後實現再次的飛躍。預計公司2010~2012年的攤薄後的每股收益為0.69、0.92和1.57,對應2010年~2012年市盈率為45、34和20倍。基於公司良好的發展前景,給予公司「推薦」評級。(國信證券 段迎晟)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不考慮配股的攤薄影響,預計公司2010-2012年EPS分別為0.30元、0.43元和0.60元,動態PE分別為44.8、31.3和22.4,我們給予公司「增持」評級。(萬聯證券 馮福來)

  投資亮點:

  1、公司以集成電路設計開發為主導,以集成電路製造生產為支撐,自主設計、自主製造,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從2002年以來至今共申請和授權的智慧財產權總數已經超過220項。

  2、形成了晶片代工、設計、應用,系統設計的產業鏈。(頂點財經)

  風險提示。公司的主要風險在於近期部分原材料(MCU、鉭電容等)出現了供應緊張的問題,如果下半年這些材料供應不能得到保障,公司業績有達不到預期的風險。如果公司動力電池等相關產品產業化進展不達預期,則存在公司估值中樞下降帶來的風險。(安信證券 侯利)

  公司重組完成,成為國內最大的數位電視接收設備研發製造基地和機頂盒龍頭企業

  公司在本報告期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後,數字機頂盒是公司的主營產品之一,其中,控股子公司深圳九洲電器主要負責國際市場的開發和銷售,控股子公司九州股份主要負責國內市場的開發和銷售。深圳九洲電器和九州股份現已合計形成了年產1,100 萬臺數字機頂盒的生產能力,是國內最大數位電視接收設備研發製造基地。近三年來,年銷售量均保持高速增長,市場佔有率保持行業前三,已發展成為我國數位電視機頂盒龍頭企業。

  機頂盒國際國內市場穩步增長,彰顯公司競爭力

  國際市場方面:2010 年1-6 月,深圳九洲電器出口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約27%;九州股份的出口業務也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本報告期其所佔比重不到九州股份總體指標的5%,對其業績影響較小。金融危機下,一

  些小型的國內同行出口企業由於外部環境的變化,有大批的倒閉或轉向;國際上一些同行企業放棄中低端產品的技術投入實行技術外包;一些發達地區的市場由於受經濟危機的影響,高端產品的市場消費受到限制,以上各種因素,為公司出口業務的拓展帶來了新機會。

  國內市場方面:為促進我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九州股份面臨很好的發展機遇。2010 年1-6 月,九州股份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72%。

  控股母公司九洲集團就重組承諾盈利補償,至少可保證三年淨利潤增速15%

  九洲集團對四川湖山2010年至2012 年盈利補償做出保障承諾:假設2009 年1月1日已經完成本次重大資產臵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以經審計的四川湖山2009 年度備考合併利潤表中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3945 萬元為基礎,2010 年至2012 年實現經審計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遞增速度不低於15.00%,即2010 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不低於4537萬元、2011年不低於5217 萬元、2012年不低於6000萬元。若四川湖山實現經審計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在2010 年至2012 年中的任何年度出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低於上述承諾值時,本公司在四川湖山相關年度審計報告公告的20個工作日內,以現金補償四川湖山實現的經審計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與達到增長率要求所對應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的差額。

  消極因素:

  10年上半年,公司國外收入佔據了公司營業收入的58%。08年經濟危機對公司的機頂盒和EMS業務出口造成了巨大影響。當前,國際經濟形式今後走勢並不十分明朗,如果全球經濟在下半年或明年出現滑坡,出口將受影響,拖累公司業績。但公司控股股東承諾了盈利補償,極大降低了風險。(東興證券 銀國宏)

  華天科技:具有三大亮點 買入

  今年上半年表現非常優異,毛利率上升,管理費用率下降。

  上半年公司實現總收入5.5 億元,同比增長82%,更為關鍵的是毛利率同比提升近一個百分點。同時規模效應帶來管理費用率同比大幅下降超過4 個百分點,使得淨利潤同比上升190%。上半年實現每股收益0.16 元,其中第一季度0.065 元,第二季度0.095 元,環比增長近50%。

  第二季度的良好趨勢將在下半年得以延續單看第二季度,毛利率達到25%,環比一季度上升近6 個百分點,我們認為這主要是產品結構提升(亦即高端產品佔比提升)所帶來。隨著下半年西安天勝生產線的逐漸投產,我們預測單季度收入及毛利率仍將進一步上升。

  公司將伴隨國內IC 設計公司的高速成長而迅速壯大我們在前期的報告及推介中多次強調,華天科技在同業內的最大優勢即在於其良好的客戶質量。公司超過90%訂單來自於國內主流IC 設計公司,而我們預測國內IC 設計行業未來三年收入複合增速將達40%~50%。伴隨著客戶的高速成長,公司如能解決自身的產能瓶頸,亦將獲得高速的發展。

  公司的產能穩健擴張,新產能將進一步提升產品結構在擴產的過程中,公司並不激進,穩紮穩打,既保證了產能的有效增加,亦不做盲目的投入。其結果是,在過去的三年裡,公司的產能擴張了近兩倍,同時新擴充的產能也提升了公司的產品結構,使得在電子產品價格不斷下跌的大前提下,公司的毛利率得以維持大體穩定,並在未來有上升的空間。

  三大亮點助我們堅定地看好公司股價走勢我們再次強調:良好的客戶結構、遠高於同行業的盈利水平和安全的低估值是我們看好公司未來股價走勢的三大理由。

  上調2010 年EPS 預測0.01 元至0.37 元,維持「買入」評級二季度良好表現令我們上調公司2010 年全年業績預測至0.37 元(上次預測0.36元),預計2011 年和2012 年EPS 分別為0.51 元和0.66 元,淨利潤三年複合增速達47%。今年25 倍和明年18 倍的動態PE 在行業內均屬於極低水平。再次強調對公司的「買入」評級。(光大證券 趙磊)

  0.91、1.41元,維持「強烈推薦-A」評級。我們認為公司的合理估值是11年30-35倍PE,上調6個月短期目標價至42元。(招商證券 張良勇)

  我們認為2010 年公司業績高增長是大概率事件,EPS 為0.45 元,對應PE 為26.16X,PEG 為0.59,處在估值水平低洼。基於公司未來高成長性和可比公司估值情況,建議給予33-35X 市盈率,目標價格為14.85-15.75 元,給予「推薦」評級。(南京證券 尹建輝 周飛)

  公司發展勢頭良好,技術儲備豐富,我們維持盈利預測及推薦評級,預計10-12年EPS分別為0.89、1.78和3.45元,對應市盈率為58倍、27倍和14倍。(國信證券)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相關焦點

  • 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 打造MEMS產業鏈國產化的中國...
    8月10 日,科創板半導體晶片設計領域再添一黑馬公司,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作為中國MEMS產業鏈中唯一一個全國產化平臺,這家具備半導體基因的研髮型公司成功登陸科創板,再次彰顯了科創板助力「中國芯」持續發展的又一力證。敏芯股份是誰?為何能成為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
  • 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打造MEMS全產業鏈國產化平臺
    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打造MEMS全產業鏈國產化平臺
  • 晶片國產化勢在必行:安防行業勇當先鋒
    顯而易見,我國晶片進口依賴依然居高不下。晶片作為關係到下一代信息技術成敗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過分依賴美日韓廠商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因此國家不斷出臺政策,大力扶持國內相關產業,力圖加快晶片國產化步伐,打破技術壟斷,避免受制於人。
  • 我國LED製造裝備國產化現狀分析
    其一是《關於調整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對符合規定條件的國內企業為生產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而確有必要進口部分關鍵零部件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在這方面,集成電路、LED、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中的16項關鍵設備被列入其中。此項政策一出,也為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在裝備產業發展提供了便利,也加速了裝備國產化的進程!
  • 科創板半導體晶片領域再添黑馬 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上市
    MEMS晶片第一股,全球出貨量第四8月10日,——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敏芯股份」、股票代碼」688286″)成功登陸科創板,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 1330萬股,發行價62.67元/股,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為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 王東新:推進半導體靶材國產化破解晶片安全隱患
    新華網銀川3月10日電(記者 楊穩璽)「目前我國晶片製造的物質基礎中,非常關鍵的金屬靶材主要依賴進口。雖然部分靶材實現了國產化,但12英寸鉭靶材幾乎全部依賴進口,這使我國的晶片自給安全存在重大隱患。」全國人大代表、中色(寧夏)東方集團(600811)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鈹材研究所所長王東新建議,多措並舉推進半導體靶材國產化,破解晶片自給安全存在的隱患,為實現技術先進、產業發達、應用領先、網絡安全堅不可摧的戰略目標奠定基礎。
  • 國產替代已成必然趨勢 晶片概念新一波行情或來襲
    ,半導體設備材料、關鍵元器件的國產替代機遇正在受到各方重視。高通的份額下滑了16.1%。數據顯示,華為去年第三季度交付的智慧型手機中有74.6%使用了自己的麒麟系列,比一年前的68.7%有所增加。  據悉,去年4月份成立的華為子公司上海海思將在公開市場上銷售其晶片產品。另一方面,深圳海思將負責為其母公司供應晶片。  個股方面,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此次大會上,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據不完全統計,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單位中涉及了多家上市公司。
  • 科創板迎來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上市首日暴漲269%
    科創板今日迎來又一家晶片公司,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上市首日暴漲近三倍。敏芯股份發行價格62.67元/股,發行市盈率為65.46倍。該公司股價今日盤中一度大漲290%,收盤漲幅為269.4%,報231.5元,總市值達123.16億元。MEMS,全稱 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即微機電系統,是微電路和微機械系統按功能要求在晶片上的集成,通過採用半導體加工技術將電子機械系統的尺寸縮小到毫米或微米級。
  • ...已成為國家重大戰略。這表明將有更多扶持政策出臺,哪些科技股...
    習近平演講透露出創新驅動發展已成為國家重大戰略。這表明將有更多扶持政策出臺,哪些科技股將率先受益?如今決策層已充分認識到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並且已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國家重大戰略,這意味著將有更多的科技扶持政策出臺,國內的科技股,也將迎來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因此可以說,國內科技股的投資氛圍將會十分樂觀。
  • 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
    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打造MEMS全產業鏈國產化平臺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敏芯股份」、股票代碼「688286」)成功登陸科創板,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 1330萬股,發行價62.67元/股,截止收盤,敏芯股份報收231.5元,較發行價上漲
  • 質子治癌國產化取得重大進展(股)
    該設備由中核集團原子能院自主研發,突破國外在這一重大醫療裝備領域的壟斷地位,逐步實現我國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診斷和治療的回旋加速器設備國產化。 癌症是全球性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質子治療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被廣泛證明、科學有效的最先進的癌症治療手段之一。質子治療適用於黑色素瘤、顱內腫瘤、眼癌、前列腺癌、肺癌、肝癌等疾病的治療,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 掩膜版國產化領軍者 清溢光電加速國產化進程
    其產品主要應用於平板顯示、半導體晶片、觸控、電路板等行業,是下遊行業產品製程中的關鍵工具。 1 掩膜版:光刻工藝的「底片」 掩膜版是半導體集成電路、顯示屏製造中圖形底片轉移用的高精密工具。
  • 半導體晶片概念股大解析
    國產晶片領域機遇與挑戰並存,是A股市場短中長線資金重點關注品種即使A股三大股指上周周K全線下跌,但晶片國產化概念仍是最大的亮點。有報導稱中國行業和監管機構將商討推進本土晶片產業發展措施,上周五華鋒股份四連板,弘信電子、國民技術漲停。
  • 國產化,中國科學家研發量子晶片,美國不再是獨一無二
    而這時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傳回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中國籍科學家的研究團隊獲得重大研究成果,量子晶片已被研發出,這種晶片最大的特點是體積非常小,只有普通晶片的千分之一,它能夠為手機釋放出更大的空間。若是未來進行量產,前景非常可觀,中國或在這方面領先世界。
  • 被動元件兩大領域國產替代機遇初現
    打開APP 被動元件兩大領域國產替代機遇初現 何律衡 發表於 2020-12-04 10:16:24 據媒體報導,當地晶片電阻供應鏈交期近期再次延長,從8-10周延長至12周以上,即廠商收到訂單後三個月後才可交貨。
  • 模擬晶片供應商力芯微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模擬晶片供應商力芯微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據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106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無錫力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力芯微)科創板IPO成功過會。力芯微致力於模擬晶片的研發及銷售,主要通過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電源管理晶片為客戶提供高效的電源管理方案,並積極研發和推廣智能組網延時管理單元、信號鏈晶片等其他類別產品。力芯微基於在手機、可穿戴設備等應用領域的優勢地位,成為了消費電子市場主要的電源管理晶片供應商之一,並持續在家用電器、物聯網、汽車電子、網絡通訊等領域進行布局。
  • 新電改新政進入倒計時 11股潛力無限
    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意味著發用電計劃放開進入具體操作層面,一個電力交易的批發市場即將形成,這對深化電改、加快電力交易市場化都有著重大意義。公司計劃16年實現營業收入107億元,同比增長10%,發生營業成本81億元,期間費用11億元。  集團承諾16年解決同業競爭,資產注入值得期待。
  • 估值重於業績 江豐電子是晶片國產化的主角嗎
    從2014-2016年間,江豐電子的高純濺射靶材主要應用於半導體晶片等領域,這期間,半導體晶片領域的收入佔據了江豐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7.04%、81.78%、69.90%。所以由於老闆就是自帶技術的,這也不難理解創辦了江豐電子後在在16納米技術節點實現批量供貨,成功打破了美、日跨國公司的壟斷格局,同時還滿足了國內廠商28納米技術節點的量產需求,填補了我國電子材料行業的空白。
  • MOCVD試產效果理想 LED設備國產化提速
    為打破國內LED產業受制於人的局面,《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將「實現大型MOCVD設備及關鍵配套材料的國產化」。2015年將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LED設備國產化的目標能否按時實現?
  • 5納米晶片國產化?為之喝彩但別被誤導!
    起步晚,底子薄,造成了民用領域的國產晶片製造很長時間以來都處於一種落後的狀態。而紫光國芯的DDR4內存晶片更是很快就將面市。但說到晶片製造就不能不提到光刻與蝕刻這兩個關鍵的工藝,目前世界上先進的晶片工藝已經進入了7納米製程,甚至5納米製程,但是光刻、蝕刻作為晶片生產的最關鍵步驟,技術要求非常之高,頂尖的光刻機、蝕刻機的生產與製造都集中在荷蘭ASML等幾家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