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港國家安全立法具有不可挑戰的地位和權威
金羊網 2020-06-16
全國港澳研究會15日在深圳舉辦「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紀念香港基本法頒布30周年」國際研討會。
紀念香港基本法頒布30周年國際研討會現場
全國港澳研究會舉辦紀念香港基本法頒布30周年國際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表示,涉港國家安全立法是對基本法頒布30周年最好紀念,是破解香港亂局的良方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董柳 沈婷婷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王磊
全國港澳研究會15日在深圳舉辦「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紀念香港基本法頒布30周年」國際研討會。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內地、香港、澳門以及來自俄羅斯、英國、德國、西班牙、印度近200位專家學者參加。因疫情原因,香港、澳門和外國專家學者通過視頻連線的形式進行研討。
涉港國家安全立法權威不可挑戰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鄧中華表示,香港回歸後,得益於基本法的制度設計,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經濟、民生、政製得到穩步發展,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香港市民也享有了比回歸前更為廣泛的權利和自由。
「在當年制定基本法的時候,如何維護國家安全也是各方高度關注的立法內容。基於當時的實際情況和中央對未來特別行政區的充分信任,中央通過基本法第23條將國家安全立法的部分責任交給香港特別行政區。」鄧中華說,回歸23年來,這份憲制責任長期沒有得到落實,由此導致國家安全風險在去年「修例風波」期間集中凸顯。面對嚴峻形勢,中央經過反覆、慎重研究,作出了從國家層面直接出手推動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的重大決定。
鄧中華說,全國人大作出的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將要出臺的有關立法,是對香港基本法頒布30周年的最好紀念。
鄧中華表示,有關立法將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挑戰的地位和權威,任何香港本地法律均不得與該法相牴觸。要使這部法律發揮實效,必須按照全國人大有關決定建立強有力的執行機制,包括明確國家安全的中央事權屬性,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都設立維護國家安全機構並賦予其必要的執法權力。香港特別行政區對在本地維護國家安全負有主要責任,香港本地絕大部分維護國家安全工作,包括執法和司法工作,應當也必須由特別行政區承擔。同時,中央應當保留在極其特殊情況下對香港發生的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案件實行管轄的權力。這不會影響特別行政區依據基本法享有的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香港社會聚集起主流支持民意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陳冬表示,在香港基本法頒布30周年之際,中央出手補齊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短板,是「一國兩制」實踐和基本法實施中,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的大事。有關消息公布後,香港社會迅速聚集起支持國家安全立法的主流民意。他舉例,香港各界組織開展了「撐國安立法」籤名行動,短短8天就收集到超過292萬個籤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各級政協委員紛紛提出意見建議,香港社會各界積極遞交書面意見。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都有一個共識:人大決定正當其時,很有必要;涉港國安立法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陳冬說,涉港國家安全立法為「一國兩制」進行了制度加固。回歸23年來,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基本法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一國兩制」由科學構想變成生動現實。香港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法治指數全球排名由回歸前的60多位躍升到第16位。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外交國防顧問查爾斯·鮑威爾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回歸後香港享有的自治程度,遠超英方預期。「可以說,除了中國的香港、澳門,世界上很難再找出一個主權國家的地方行政區,享有如此之廣的自治權利和如此之高的自治程度」。
陳冬表示,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是「一國兩制」的制度加固,是破解香港亂局的良方。有關立法完成後,將有效清除影響香港發展的政治病毒,香港必將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國兩制」又一次創造性實踐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勇表示,全國人大作出的涉港國家安全立法決定,是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面臨的新形勢和實踐需要,行使憲法賦予的職權,就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作出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是依憲治國又一次生動實踐。全國人大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根據憲法和基本法有關規定作出決定,具有堅實的法律基礎和不容置疑的法律效力。
張勇表示,全國人大根據新的形勢和需要,最終採取「決定+立法」的方式,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就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制定相關法律,而不是簡單地將有關全國性法律列入基本法附件三適用於香港,是經過仔細權衡慎重作出的重大決策,既充分考慮了維護國家安全的現實需要,也充分考慮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具體情況。這是「一國兩制」方針又一次創造性的實踐,體現了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度信任和對兩種制度的尊重。
張勇表示,下一步,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相關法律過程中,將會按照憲法和立法法的要求,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原則,兼顧兩種法律制度的差異,確保有關法律能夠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切實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權益。
與會專家指出,中央果斷出手建立健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十分必要
涉港國家安全立法是香港年輕人未來所系
是深入理解「一國兩制」重要步驟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發言時說,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國兩制」的首要宗旨。
譚惠珠說,基本法的「一國」原則集中體現在憲法與基本法的關係上、香港的高度自治權來自中央的授權以及特區不享有剩餘權力等方面。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規範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秩序,這個憲制基礎和憲制秩序共同指向一點: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基本法的本質是授權法。根據憲法第三十一條,全國人大制定基本法,授予香港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不存在法無禁止即可為或剩餘權力。
譚惠珠表示,「一國兩制」實踐23年來,取得了公認的偉大成功,無論內地還是香港,對「一國兩制」的理解都在不斷深化。「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其中一個重要精神就是允許和而不同,允許求大同、存大異,但是「不同」和「大異」都要在擁護「一國」的前提下才能存在。如果拋開「一國」談論「不同」「大異」,則是本末倒置,與「一國兩制」方針政策、與基本法完全背離。這次全國人大通過涉港國家安全立法決定,正是我們深化對「一國兩制」的正確理解,充分體現「一國」原則的重要的步驟。
為基本法實施提供有效法律保障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韓大元表示,基本法作為「創造性傑作」,從法律上解決了「一國」與「兩制」的關係,使「一國兩制」法律化、制度化。在基本法中,「一國兩制」是一個完整的概念,要始終準確把握「一國」和「兩制」的關係:「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能枝榮。
韓大元說,涉港國家安全立法決定是全國人大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而採取的必要舉措。全國人大作出決定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維護香港法治秩序與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切實保障香港居民的權利與自由。國家安全立法要懲治的只是極少數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並且所有立法內容與程序嚴格遵循法治原則,在憲法、基本法框架內合理平衡自由與秩序、自由與安全的關係,把維護國家安全與人權保障有機結合起來,為基本法的全面準確實施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為香港構築實現長治久安的條件
香港中文大學榮休講座教授劉兆佳表示,全國人大作出涉港國家安全立法決定,為香港構築了一系列能夠實現長治久安的有利條件。
他說,涉港國家安全立法可以大幅壓縮外部勢力在香港的活動空間,削弱其幹預香港事務的能力,減少其聯同香港內部敵對勢力在香港製造鬥爭和動亂的機會。在失去外部勢力的支持和保護下,香港反對勢力的政治能量會大幅萎縮,其在香港的社會基礎會愈趨狹隘,而其招募和培訓人員的能力也會不復從前。涉港國家安全立法的實施,將進一步鞏固和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服務中心的地位,有利於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從而實現香港的長治久安。
為國家安全補上漏洞和短板
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法學院教授王振民說,香港回歸23年來,中央很少就香港維護國家安全事宜實施立法、釋法,更沒有執法和司法,實際上把維護國家安全主要責任「託」給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然而,迄今香港沒有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使得香港內部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長期處於「不設防」狀態,成為全國安全巨大的漏洞和短板,嚴重危害全國安全和整個民族復興進程。
王振民說,在國家安全遭遇重大、清晰、現實威脅並已經造成嚴重損害情況下,從國家層面為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立法,不僅不是「一國兩制」的終結,反而是「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的發展完善,是香港年輕人未來所系,是香港的新生。既有無可置疑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也具有堅實、充分的法律和法理依據。
涉澳國家安全立法已實施11年,有關專家表示——
國家安全得以保障 澳門才有社會發展基礎
就澳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情況,記者採訪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澳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中山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王禹。
羊城晚報:涉澳國家安全立法已實施11年,目前基本沒有發現有關判刑案例。澳門是怎樣設立相應的機構去落實國家安全立法的?是否有助於打消香港部分人的顧慮?
王禹:在「一國兩制」制度體系中,「一國」是「兩制」的基礎和前提,這個不能停留在思想觀念上,還必須有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確保,涉澳國家安全立法就是從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上確保「一國兩制」的實施。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2009年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法》,該法在平衡和維護澳門基本法所規定的澳門居民所享有的各項權利和自由的情況下,根據澳門的實際情況,對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刑罰須反映該等行為的嚴重性和危害性作出刑事立法。此後,澳門又不斷推進了維護國家安全的系列配套措施,比如,2018年設立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2019年澳門立法會還修改了司法組織綱要法的規定,只允許中國籍法官及檢察官處理涉違反《維護國家安全法》的案件。
從澳門的實踐看,只有國家安全得到切實保障,澳門社會的各項發展才能有比較堅實的基礎。我原來長期在澳門工作,從澳門的情況看,我覺得部分有顧慮的香港人其實沒有什麼好擔憂的。
羊城晚報:那麼,香港進行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的複雜性在哪裡?
王禹:澳門原來適用的是1886年葡萄牙刑法典,這部刑法典中有一章專門規定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但在1995年,葡萄牙的刑法典實行本地化,「過戶」為澳門刑法典。在「過戶」過程中,危害國家安全犯罪這一類罪名被刪掉了。實際上,澳門回歸後直到2009年前,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也存在法律真空。
香港和澳門的社會情況確實不太一樣。個人覺得,澳門社會的愛國愛澳基礎比較雄厚,這就為澳門「一國兩制」的實施打下了深厚的社會基礎。香港有著相對複雜的國際背景,加上外國勢力的幹預,另外,香港原來有一些個別的法律規定沒有很好地激活,所以涉港國家安全立法與涉澳國家安全立法情況有些不同。
羊城晚報:這次研討會就是為了紀念香港基本法頒布30周年。當前,香港有部分人對基本法的理解存在偏差、誤解甚至謠言。在香港基本法頒布30周年之際,您覺得應該怎樣去向香港這部分人正確地普及基本法?
王禹: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光從基本法裡學基本法,而是要從憲法的角度去學習基本法,要在中國憲法的框架下去理解基本法,這才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我們現在講,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所以,如果不從憲法的角度去理解香港基本法,那麼對基本法的理解就容易產生偏差、誤解甚至謠言。
來自英國、西班牙、德國、俄羅斯、印度等國專家介紹各自國家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的經驗,並表示——
對外部勢力幹涉香港行為 中國採取的措施符合國際法
「對於外部勢力幹涉香港事務的行為,中國採取的措施符合國際法。」作為一名國際法教授,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安東尼·卡蒂和其他五名來自西班牙、德國、俄羅斯、英國、印度的專家,以視頻的方式「隔空出席」國際研討會,介紹了各自國家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的經驗。
安東尼·卡蒂表示,國際法明確禁止任何武裝幹涉或以任何形式幹涉他國內政的做法。「它的表述很明確:完全禁止通過提供軍事、金融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援助來顛覆他國內部秩序的一切嘗試。」這種禁止是完全的、絕對的。
西班牙聖帕布洛大學法學院歐盟與國際關係法系教授耶羅尼莫·梅洛,介紹了西班牙如何處理加泰隆尼亞試圖脫離西班牙的問題:自2012年以來,有人刻意在加泰隆尼亞宣揚「獨立」,還在2017年舉行了一次非法「公投」,單方面宣布「獨立」。耶羅尼莫·梅洛表示,數名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政府前主要官員和民族主義運動領導人最終於2019年在最高法院接受刑事審判,被判處9年至13年監禁,並剝奪擔任公職的權利。
印度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斯瓦蘭·辛格介紹了印度維護國家安全的相關做法。斯瓦蘭·辛格說,香港不斷發生的抗議活動,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打亂了正常的生活。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背景下,這些引起了人們對社會疏離規範的擔憂。在過去的23年中,歷屆香港立法會均未能按照香港基本法第23條的規定,制定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這促使中國全國人大承擔這項任務。涉港國家安全立法旨在取締諸如顛覆國家安全、恐怖主義和外國幹涉香港等活動,這顯然屬於「一國兩制」的範疇。
「確保國家安全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優先任務。大多數國家都制定和實施關於確保國家安全的法律法規,俄羅斯聯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例外。」俄羅斯聯邦政府立法和比較法研究所研究員舍瓦涅夫·維亞切斯拉夫介紹,目前俄羅斯法律體系中關於國家安全共有250多項聯邦立法和約1000項聯邦及政府部門級法規條例。
英國杜倫大學法學院教授艾琳·麥克哈格,受邀討論了英國在維護和保衛國家統一方面的經驗以及地方自治的原則和邊界。「在英國,權力的地域分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而地方自治和國家統一之間的平衡是當前充滿大量爭議和緊張的一個問題」。
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技大學公法教授來漢瑞,介紹了德國基本法和德國法律體系特別是刑法在遏制分裂聯邦行為方面的規定:「聯邦各州沒有退出權,即不得自行離棄德國基本法的適用範圍,不得宣布獨立或加入其他國家。聯邦憲法法律在2017年的一項決定中明確否定了各個州的這種分離權。因此,在某個聯邦州就退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進行全民投票是違憲的。單一各州不是『德國基本法的主人』,也不能自主決定是否退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此外,聯邦憲法法院也將試圖分裂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行為視為違憲。」
編輯:鄭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