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斯蒂娜和丈夫基什內爾在一起,兩人是對方不可或缺的左右手。
2003年10月9日,阿根廷總統基什內爾準備登機,前往烏拉圭訪問。不知什麼原因,基什內爾竟穿著兩隻顏色不同的襪子。新華社發
人物檔案1950年2月25日生於阿根廷聖克魯斯省裡奧加耶戈斯市。
1987年至1991年任聖克魯斯省首府裡奧加耶戈斯市市長。
1991年首次當選聖克魯斯省省長,此後兩次獲得連任。
2003年5月25日就任阿根廷總統。
對華友好。有一子一女。據新華社
編者按在主要競選對手先後承認失敗後,阿根廷執政聯盟候選人、現任總統基什內爾的夫人克裡斯蒂娜・費爾南德斯10月29日宣布在28日舉行的總統選舉中獲勝。夫妻兩人將於今年12月10日「交接班」。
現年54歲的克裡斯蒂娜說,她本人與美國總統女競選人、前第一夫人希拉蕊・柯林頓有諸多相似之處:兩人都是參議員,都從事過律師行業,都曾協助過擔任總統的丈夫,也都參加總統競選。不過,在奔向總統寶座的路上,克裡斯蒂娜搶了先;與之相應的,基什內爾也會比柯林頓更早當上第一先生。
不能忽視的是,克裡斯蒂娜之所以能順利當選,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基什內爾在執政期間成功引領阿根廷經濟走出金融危機低谷,贏得了多數選民的支持和信任。然而,基什內爾2003年上臺時,還是個「無名小輩」。
生於南部 父母分為兩國郵局職工1950年2月25日,基什內爾出生於阿根廷南部偏遠的奧加耶戈斯市。基什內爾的父親、阿根廷籍的老基什內爾是瑞士移民的後裔,母親則是智利籍的克羅埃西亞移民。那時,他們分別是阿根廷和智利邊境兩邊的郵電局普通職工。結婚後,老基什內爾把家安在了裡奧加耶戈斯。在到處都是雙重國籍家庭的阿根廷南方,他們這種情況再普通不過了。對於這些家庭,穿越邊界如同穿街走巷。直到1957年,阿根廷政府才在這裡建立了聖克魯斯省,確定了裡奧加耶戈斯為該省首府。
童年的小基什內爾雖然不是那種可以上掛曆的漂亮小孩。而且痙攣性咳嗽還給他留下了斜眼的遺患,但卻被公認為是個十分懂事的孩子。上中學時,基什內爾就立志將來當律師。
中學畢業後,他進入國立拉普拉塔大學攻讀法律。那時,他加入阿根廷正義黨。在拉普拉塔大學讀書時,他和法律系的漂亮女生克裡斯蒂娜・費爾南德斯相識相戀。1975年5月,他們結為伉儷。1976年大學畢業後,基什內爾回到家鄉開辦了「基什內爾律師事務所」,開始了他的律師生涯。1983年至1984年,30多歲的基什內爾就任聖克魯斯省社會福利銀行行長,掌管全省的社會福利稅收。
小省省長 連續主政12年政績優良1985年,基什內爾在正義黨內創立了自己的派別「庇隆會」,並決定以此為政治後盾出山競選市長。於是,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選票上。功夫不負有心人,1987年,37歲的基什內爾終於當上了聖克魯斯省首府奧加耶戈斯市市長。1991年12月,他又順利當選為聖克魯斯省省長。此後,由於政績優良,兩度連任,主政該省12年,被譽為「從來沒輸過的候選人」。
在阿根廷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時期,聖克魯斯省成功地實現了財政盈餘,貧困率只有9%,失業率始終在3%以下。這個人口不過20萬的偏遠小省由此成了阿根廷最富裕的省份之一。基什內爾還非常有先見地將省財政的大部分轉換為美元存在國外,逃過了阿根廷為對付經濟危機而於2001年年底開始實施的金融管制,這令其他各省甚至中央政府都羨慕不已。基什內爾的治政秘訣是:有效地利用該省的石油和漁業資源致富,同時大規模興建基礎設施和居民住宅,以保證就業和人民生活。
基什內爾因此積累起雄厚的「政治資本」。此外,他還曾任正義黨聖克魯斯省委員會主席、該黨全國委員會政治行動書記等職。
無名小輩 戰勝老政治家當上總統2003年5月14日,阿根廷總統侯選人梅內姆宣布退出大選,根據阿根廷選舉法,另一位總統侯選人基什內爾自動當選阿根廷新總統。2003年5月25日,基什內爾正式宣誓就職。與曾經盤踞阿根廷總統寶座10年的老政治家梅內姆相比,基什內爾只能算是個無名小輩。
基什內爾第一次在電視上向全國觀眾說自己想當總統時,他的夫人克裡斯蒂娜只說了一句:「他一定是瘋了。」而法新社更是稱他為「一個沒人知道的總統候選人」。那麼,這個「沒人知道的總統候選人」是如何登上總統寶座的呢?
阿根廷此次總統大選是在經歷了一年多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動蕩以後舉行的。阿根廷傳統的兩大政黨正義黨和激進公民聯盟都發生了嚴重分裂,這為基什內爾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由於時任總統杜阿爾德自知無力連任,又決心阻止其過去的盟友、現在的死敵梅內姆當選,於是他便將目光轉向政壇新秀基什內爾。在競選活動中,杜阿爾德頂住多方壓力,不惜動用政府力量支持基什內爾,杜的夫人及幾位重要部長也加入了他的陣營。
阿根廷選舉法規定,總統選舉可進行兩輪。在第一輪選舉中,候選人在獲得45%以上選票或得票率超過40%並高出第二位候選人10個百分點以上時,可直接當選,否則將舉行第二輪投票。第一輪選舉結果顯示,梅內姆和基什內爾分別獲得24%和22%,是得票最多的前兩位。該結果一公布,政治分析家即普遍預測基什內爾將贏得第二輪,因為所有在第一輪中屬於其他候選人的選票,在第二輪選舉中大都將歸於基什內爾。主要原因是梅內姆曾當政10年,雖然培養了一批鐵桿支持者,卻也造就了大量的政敵,而這些人是「無論誰贏,也不願意看到梅內姆贏」的。正是梅內姆的這些不利因素把本處於弱勢的基什內爾推上了總統寶座。
親民總統 就職儀式上被蹭破頭皮作為一名政治家,基什內爾有自己的特點。比如說,也許是來自民間的緣故,他習慣於同民眾直接接觸。
這一點,在他2003年總統就職儀式上得到充分表現。他因為要「貼近」群眾,不顧保衛人員阻攔進人群中,在混亂中腦袋被記者的攝像機蹭破了皮,結果只能貼著創可貼出現在宣誓儀式上。2003年底,阿根廷總統府玫瑰宮前出現失業群眾的示威遊行,他與示威群眾一一握手,一下子讓在場的人改變了態度。而面對「口無遮攔」的記者,他一貫堅持不躲不避,直面媒體,充分利用媒體的影響為政府作正面宣傳,他甚至成為這麼多年來,惟一一位出席阿根廷「記者日」活動,並在總統府招待各路記者的總統。
不過,基什內爾對內閣成員「並不和善」,動輒呵斥辱罵,甚至大打出手。有一次,他竟然在一個公開場合兩度痛擊國防部長約瑟・龐普洛的頭部。後來雖然一位總統發言人稱,這個小插曲不過是一個玩笑而已。
綽號企鵝 戀家總統從未有過緋聞大腹便便、邁著八字步走路的企鵝看起來總是讓人忍俊不禁,企鵝的各種卡通形象也廣為流傳,其可愛形象深入人心。可是如果一國總統被起了個「企鵝」的綽號,並在漫畫中被描繪成企鵝,他可能不會感到很舒服。但阿根廷總統基什內爾不然。
基什內爾的家鄉是阿根廷南部一個以企鵝著稱的小省,他本人步態不佳,不是很靈便,有些人因此給他起了個外號叫「企鵝」,並時不時以此來嘲笑他。但基什內爾「反以為榮」。
早在2001年,基什內爾還是聖克魯斯省省長時,就曾在公開致辭時說:「我以一個聖克魯斯人的名義、以一隻企鵝和一個公僕的名義向大家表示感謝。」2003年總統大選時,競選對手稱他為「企鵝」,對此基什內爾回擊道:「我是企鵝,是一隻誠實的企鵝」。當選後,他多次在公眾場合說:「我仍然是一隻企鵝。」有人問他,被比作一隻海鳥會不會很生氣。基什內爾回答說:「一點都不,有人這麼叫我是我的驕傲。我是一隻想讓我們的國家變得與眾不同的企鵝。」
有人說,其實基什內爾不光在外表上看起來與企鵝有幾分「神似」,在其他很多方面與企鵝也有一些共同之處。企鵝有著諸如忠誠、「戀家」、執著、不畏艱險等習性和品質,而基什內爾呢,他是一個從未有過緋聞的總統(企鵝一般是一夫一妻制);他留戀家鄉,即使當總統後還時常回家鄉看看;他很務實,不屈不撓,面對政治上的爛攤子和諸多威脅,他毫不畏懼。這樣的總統願拿企鵝自比其實是不難理解的。
而對阿根廷人來說,他們喜歡企鵝不僅是因為它們身上這些優秀的品質,還因為它們給阿根廷帶來了巨大財富。阿根廷的一個重要旅遊資源就是那些分布在南部幾省的企鵝。基什內爾的家鄉南方小省聖克魯斯就是因為擁有瑰麗的大冰川和可愛的企鵝而每年吸引著大批海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一號球迷 上任之前先看場足球賽在阿根廷,總統被稱為「第一號球迷」。在這個國家,總統必須關心足球,不管他懂不懂足球。
上任前一天,基什內爾就拋開各種繁雜的事務,特意前往競技隊主場觀看了一場聯賽。基什內爾是競技隊球迷,但這支球隊卻不爭氣,以0比2敗在弱旅奧林波隊腳下。次日各大媒體都刊登了新總統十分難過的照片――輸球的瞬間雙手掩面。
在歷屆總統中,基什內爾與體育的淵源最淺。他只在中學時代參加過體育活動,包括籃球、足球等。最好的成就是入選校籃球隊,但始終不是主力。身高1.87米是他最大的優勢,可惜技術不怎麼樣。
打過籃球的基什內爾必須關注足球,哪怕是象徵性的,因為直到卸任總統的那一天,他始終都得戴著「第一號球迷」的帽子。
本版文字均據新華社、《世界新聞報》、《當代世界》和《體壇周報》
[責任編輯:wj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