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首起走私「洋垃圾」案被公訴 涉案殘陽極逾4000噸

2020-12-04 中國青年網

  近日,浙江省溫州地區發生的第一起走私「洋垃圾」案被溫州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河南籍男子趙某明知殘陽極是國家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卻以「人造石墨材料」的名義報關企圖走私入境,被海關查獲。

  電解鋁陽極炭塊是電解鋁生產過程中的主要消耗材料之一,炭塊殘極俗稱殘陽極。趙某從伊朗購買的殘陽極都是塊狀,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小的幾十斤,大的上百斤,其殘陽極含碳量比較高,且價格遠低於煤炭,可作為燃料使用。

  受非法利益驅動,趙某等人便給「洋垃圾」換了個名,試圖矇混過關。可惜,在法律面前含糊不得,該受嚴懲的一個也不能落。經查,涉案殘陽極逾4000噸,案值約150萬元,4名涉案人員被抓獲。

  心存僥倖走歪路

  事情要從2014年年底說起。當時,趙某想多賺點錢,正好聽一個伊朗朋友說伊朗有一種電解鋁生產後淘汰下來的殘陽極「來錢快」,於是他先後5次前往對方在伊朗的公司看貨物、談價格。2016年,趙某從伊朗訂購了3萬噸殘陽極打算出售牟利。

  雖然明知進口殘陽極是違法的,但考慮到殘陽極含碳量在97%以上,比煤的含碳量高不說,價格還比煤炭便宜,趙某覺得肯定能在國內市場走俏,甘願冒險賺上一把。

  原先,趙某與伊朗公司籤訂的合同中,其籤的貨物品名為「殘極,陽極碎」,但為了更好地偽裝成貨物逃避檢查,趙某讓同夥將合同上的名稱都改為「碳素材料」,不要出現「殘極,陽極碎」的字眼。

  此外,抱著僥倖心理,趙某從伊朗採購進口殘陽極貨物時,並沒有向溫州報關行如實介紹貨物的真實情況,也未如實說明這些貨物是電解鋁廠淘汰的殘陽極貨物。「準備矇混過關」,趙某被捕後在接受審訊時坦言。

  帶上家人一起幹

  趙某的妻子範某平時在家拾掇家務,在趙某的帶動下,範某成了趙某所開公司河南大趙碳素製品有限公司的財務,主要負責公司的出納工作。

  「因為老趙不會使用微信,所以有時候他需要用微信跟別人聊天,我會根據他說的意思,幫他打字發給對方。」在丈夫的慫恿下,範某通過微信與伊朗公司方面進行聯繫,幫趙某進貨,從而走上了違法的道路。趙某30多歲的兒子也開始走私殘陽極,大好青年前途毀於一旦。

  後來,趙某還將妻子的親戚高某拉下水。趙某與範某曾因事被法院拉進誠信黑名單,沒法出國驗貨,趙某便讓高某替他前往伊朗挑貨,高某按要求挑了一些相對較好較大的殘陽極貨物。同時,趙某還讓侄子豆某在國內負責殘陽極的銷售。畢竟都是自家人,趙某對此顯得比較放心。

  進貨後,憑著曾做過增碳劑和殘陽極買賣的經驗,趙某將殘陽極直接銷售給下家,價格大約為1300元/噸,每噸淨賺約900元。

  溫州市檢察院檢察官助理吳為表示,有些不法分子為了眼前的微利,甚至利用兒女、愛人幫忙走私,自己深陷鐵窗生涯的時候,也將身邊人拉下了水。這些人從本心來說,可能是想帶領家人一起發財致富,只可惜走錯了路,導致一家人都身陷囹圄,這是非常可悲的行為。

  想方設法混進關

  趙某從伊朗訂購的3萬噸殘陽極貨物,已申報進口的共有3批。

  第一批從溫州海關申報進口,數量900多噸,大部分貨物已銷售;第二批貨物也是從溫州海關申報,數量1000多噸;第三批是從深圳海關申報,數量1000多噸,這兩批貨目前都在海關監管區,還未放行。今年4月,趙某又從伊朗進口殘陽極貨物1000多噸,該批殘陽極貨物運抵港口後還未申報即被海關查獲。

  在矇混過關的過程中,趙某也曾被海關扣住。海關要求他提供貨物的生產工藝,趙某就手寫了一份生產工藝,最終讓同夥參考這個工藝內容和格式出一個英文版的生產工藝流程,並由伊朗公司蓋章後寄回國,交給海關。

  為了讓貨物能清關進口,趙某還跟兒子交代不能跟海關如實講這種貨物是殘陽極,要堅持說這是一種「人造石墨材料」。

  「殘陽極等『洋垃圾』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一旦進入國門,如不能正確處理會導致有害物質嚴重威脅我國空氣、水源、土壤等生態安全,因此必須嚴厲打擊殘陽極偽裝進口的不法行為。」溫州市檢察院承辦檢察官陳曉東說。(王春 溫檢)

相關焦點

  • 「藍天2019」全國海關打擊洋垃圾走私專項第二輪集中行動!
    黃埔海關一舉打掉2個走私固體廢物犯罪團夥,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9名,查獲涉案單證一批,查證涉嫌走私進口廢塑料約3.89萬噸。廣州海關分別在廣州、佛山等地開展抓捕收網行動,成功摧毀4個冒用他人許可證走私廢五金、廢塑料團夥。
  • 夜讀海關 | 上海海關查獲案值逾2億元走私高檔手錶案,象牙走私「零...
    中國海關: 象牙走私「零容忍」 男子雙腿「全副武裝」綁藏344個CPU 上海海關查獲案值逾2億元走私高檔手錶案 上海海關破獲系列走私手錶案上海海關查獲走私手錶案,案值逾2億元(視頻) 武漢海關"先放後檢" 進口貨物抵港通關驗放時長縮短80% 1月福建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首破單月300億元大關
  • 武漢海關嚴查"洋垃圾" 已立案3起 案值近億元
    昨日,武漢海關透露,該海關已立案偵查3起涉嫌走私固體廢物案,嚴查「洋垃圾」。  武漢海關介紹,國內一些不法商人為謀求利益最大化,將境外我國禁止進口的「洋垃圾」走私進境,經簡單處理後就以新品出售。境外百餘美元1噸的「洋垃圾」,通過偽報品名、偽裝貨物、偽造單證等手段走私入境後,再進行分揀加工,可產生10倍甚至更高的利潤。
  • 23餘噸1.8億元!揭秘浙江最大走私穿山甲鱗片案
    一次就查獲走私穿山甲鱗片10.65噸,價值高達1.1億元。深挖細查,全案穿山甲鱗片交易數量更是多達23餘噸。現場麻袋裝的薑片及穿山甲鱗片觸目驚心之下,令人痛惜的是數目龐大的穿山甲慘遭毒手。2021年1月5日上午,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姚某賢、王某洪等17名被告人走私珍貴動物製品一案進行公開宣判。
  • 中國各直屬海關查獲固體廢物(洋垃圾)走私案匯總
    海關開展最大規模打擊「洋垃圾」走私集中行動。5月22日晨6時,海關總署指揮開展了打擊「洋垃圾」走私集中行動。截至上午9時,已查獲廢礦渣、廢五金等各類走私廢物13.7萬噸,查證走私廢塑料、廢礦渣、廢五金共60.65萬噸,抓獲犯罪嫌疑人137名,獲取了大批走私證據,查扣、凍結了大量非法資金。
  • 交易量23噸多,涉案1.8億元,全國最大的穿山甲鱗片走私案宣判
    1月5日上午,浙江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姚某、王某等17名被告人走私珍貴動物製品一案進行公開宣判。涉案珍貴動物製品系穿山甲鱗片,交易數量累計達23噸多,涉案金額高達1.8億餘元。據悉,該案是浙江省目前偵破的最大的走私穿山甲鱗片案,也是近年來全國查獲涉案鱗片數量最多的一起穿山甲鱗片走私案。走私入境被查近年來,黑市上穿山甲鱗片價格水漲船高,這讓在奈及利亞工作的蔡某(目前在逃)嗅到了「商機」,並構建起了一個從奈及利亞到中國的產供銷一體的「走私帝國」。
  • 對走私「洋垃圾」,要「摘瓜」還要「扯藤」
    記者近日從昆明海關獲悉:按照海關總署「藍天2018」第5輪集中打擊行動的統一部署,去年12月19日6時,昆明海關共出動警力40人、出動警車10餘輛,在河口邊防檢查站大力協助下,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縣對以方某為首的走私固體廢物團夥開展收網行動。首輪預定抓捕的主要犯罪嫌疑人6名全部到案,現場查扣固體廢物30餘噸,運輸工具1輛。
  • 全國查獲涉案數量最多的一起穿山甲鱗片走私案件在浙江溫州中院...
    1月5日上午,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姚某賢、王某洪等17名被告人走私珍貴動物製品一案進行公開宣判。涉案珍貴動物製品系穿山甲鱗片,涉案交易數量累計達23餘噸,涉案金額高達1.8億餘元。據悉,該案是浙江省目前偵破最大的走私穿山甲鱗片案件,也是近年來全國查獲涉案數量最多的一起穿山甲鱗片走私案件。經法院審理查明,2018年年初,被告人姚某賢、王某洪和蔡某練(另案處理)等人商議,由蔡某練從非洲奈及利亞收集穿山甲鱗片,在境外採購裝櫃並委託走私凍品團夥走私入境,運送至國內後由姚某賢、王某洪負責收貨、銷售。
  • 禁令發布後,「洋垃圾們」怎麼樣了?
    數據顯示,國內絕大部分地區的固廢進口總量大幅下降,部分地區列入禁止進口固廢名錄的「洋垃圾」幾乎禁絕。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儘管在2018年以來的強監管政策下,「洋垃圾」進口管控成果豐碩,但一些地區在「洋垃圾」監管中出現「螞蟻搬家」、「偷梁換柱」等走私新趨勢,值得有關部門關注。
  • 「很多都還帶著血跡……」23噸穿山甲鱗片被走私,檢察官查看現場震驚
    一次就查獲走私穿山甲鱗片10.65噸,價值高達1.1億餘元。進一步深挖,全案穿山甲鱗片交易數量累計超過23噸。涉案鏈條之繁密、案情之複雜、人員之眾多,走私又呈現「去中心化」的新樣態……撥開層層「迷霧」,檢察官精細辦案,又揪出3名同案犯。近日,由浙江省溫州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姚某等18人走私珍貴動物製品案公開開庭審理。據悉,該案系公安部和海關總署督辦案件,也是浙江省目前偵破的最大的走私穿山甲鱗片案件。
  • 全國查獲涉案數量最多穿山甲鱗片走私案在溫州一審宣判
    1月5日上午,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姚某賢、王某洪等17名被告人走私珍貴動物製品一案進行一審宣判。一審宣判現場。溫州中院供圖姚某賢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400萬元;王某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300萬元。
  • "洋垃圾"口岸現形記:電解鋁陽極炭塊冒充人造石墨
    2017年5月23日,杭州海關對外宣布查獲今年最大一起「洋垃圾」走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在浙江溫州口岸、廣東深圳口岸分別查獲電解鋁陽極炭塊殘極1075噸、2008.37噸。  報關單裡發現疑點  從今年初起,杭州海關按照海關總署等四部委嚴厲打擊「洋垃圾」違法專項行動的要求,加大對重點商品的監管力度,對轄區主要口岸報關單證開展一輪專項風險排查。其中,一票從溫州口岸進口的報關單引起杭州海關隸屬溫州海關關員的注意。  報關單顯示,一家河南公司以每噸62美元的價格申報進口一批「人造石墨材料」。
  • 海關總署開展打擊洋垃圾走私「藍天2019」專項第二輪集中行動
    【環球時報-環球網綜合報導】8月20日6時,隨著海關總署署長倪嶽峰一聲令下,海關打擊洋垃圾走私「藍天2019」專項行動第二輪集中打擊啟動。截至發稿,一舉打掉走私犯罪團夥2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58名,查證廢塑料、廢礦渣等各類破壞生態環境涉案貨物11.12萬噸。這是繼去年連續5輪次高密度、集群式、全鏈條的集中打擊後,海關總署今年開展的第二輪集中查緝行動。今年以來,全國海關緝私部門將嚴禁洋垃圾入境作為重中之重,連出滾動打擊、深入打擊和以打促投等狠招實招,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打私成績。
  • 南京海關破獲涉案逾1噸抹香鯨牙走私案
    原標題:南京海關破獲涉案逾1噸抹香鯨牙走私案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巖紅記者5月18日從南京海關獲悉,該關所屬張家港海關緝私分局在打擊瀕危物種走私專項行動中,成功破獲2起走私珍貴動物製品案件,抓獲走私犯罪嫌疑人
  • 查獲走私象牙、帝王蟹、古柯鹼……青島海關公布2020年十大打擊...
    在首個警察節到來之際,青島海關發布了一年來其在偵辦走私犯罪案件上的成果,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打擊走私典型案例。2020年,青島海關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國門利劍2020」聯合專項行動,共立案偵辦刑事案件192起,創歷史新高,其中海關總署緝私局掛牌督辦案件11起,查獲了一批走私固體廢物、走私象牙等瀕危物種製品案件。
  • 中國堅決向「洋垃圾」說「不」
    5月22日,汕頭海關開展代號「1801」的打擊固體廢物走私「藍天」專項行動,摧毀一個走私廢五金等固體廢物入境的犯罪網絡。經初步查證,該案涉及固體廢物約20萬噸,案值約22億元人民幣。
  • 溫州中院宣判穿山甲鱗片走私案 累計交易超23噸
    新華社杭州1月5日電(記者吳帥帥)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5日宣判一起走私珍貴動物製品案。涉案珍貴動物製品為穿山甲鱗片,涉案交易數量累計超23噸。  經法院審理查明,2018年年初,被告人姚某賢、王某洪和蔡某練(另案處理)等人商議,由蔡某練從非洲奈及利亞收集穿山甲鱗片,在境外採購裝櫃並委託走私凍品團夥走私入境,運送至國內後由姚某賢、王某洪負責收貨、銷售。  2018年11月、2019年4月,被告人姚某賢、王某洪兩次將蔡某練收集並走私入境的穿山甲鱗片運送至廣西玉林,販賣給袁某明、張某。
  • 18億元化妝品、82公斤黃金……2020年青島海關十大打擊走私典型...
    2020年,青島海關緝私局以農產品為重點,嚴厲打擊涉稅走私犯罪,共立案偵辦農產品涉稅走私犯罪案件33起,案值9.54億元,涉案農產品5萬餘噸;堅決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嚴厲打擊涉槍涉毒走私,立案偵辦武器彈藥走私犯罪案件3起,立案偵辦毒品走私犯罪案件32起;維護國家外貿管控政策,嚴厲打擊非設關地偷運走私,立案偵辦海上偷運走私犯罪案件6起,涉案凍品、電子垃圾、成品油、
  • 防城港:兩個走私團夥被檢察院提起公訴!
    近日,防城港市檢察院依法分別對兩起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製品罪提起公訴,分別為李某某等3人走私象牙、食蟹猴案;唐某某等9人走私穿山甲案,該兩起案件均為海關總署一級督辦案件。
  • 為牟利邊境走私紅豆杉木材7.7噸 5人被公訴
    10月14日,雲南省保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這起走私珍稀植物製品案依法公開開庭審理。  被告人劉德行、徐兆德、李增蘭,均系雲南省騰衝縣人,農民。被告人郭天培,農民,為雲南省永勝縣人。被告人蘇龍劍,經商,系四川省仁壽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