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不可不知的4個法則和效應,人生路上有方向不迷茫

2021-01-12 和風姑娘啊

平時我們常說墨菲定律,今天無意中翻起了《墨菲定律》這本書,發現除了墨菲定律,作者李原還寫到了很多定律和法則,清晰地解釋了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中存在的很多問題,是一本可以啟迪智慧、改變命運的枕邊書。

簡單來說說其中最重要的5個法則和效應,這些是不是能夠解決你現在的一些困惑呢?

01 蘑菇定律

最近和閨蜜在聊天,她剛參加工作,每天卻迷茫困惑。

想要從心而活,留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閱讀寫作;但是自己的工作又得佔用很多的時間,經常深夜失眠,在焦慮和困苦之間輾轉難眠。

其實她現在的處境可以用蘑菇定律來解釋,我們很多人處在「蘑菇」境遇中,偏偏每天幻想自己是「靈芝」,最後「靈芝」未當成,「蘑菇」也沒做好。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煩惱都可以用蘑菇定律來解釋,背後體現的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思維框式。

當我們處在「蘑菇」境遇中,我們應該做的應該是更加積極,突破「蘑菇」的境遇,先從蘑菇堆裡跳出來,變成最好的那一隻蘑菇,再去想做靈芝的事情。

未來學家弗裡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預言「21世界的核心競爭力是態度」。

積極的心態其實是個人決勝未來的最為根本的心理資本。將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轉化成主動積極喜歡的東西,也是一種能力。

02 首因效應

這個效應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就是說我們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在這裡我更想強調的則是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初始狀態很重要。

首因效應不僅僅是給別人留下印象,包括我們做事情時候的初始狀態。

我們做一項任務,開始做某件事情,一定要在開始前想好自己所要完成的結果,或者想要秉承的態度,亦或是想要以什麼樣的新方式去投入,這些都直接關乎我們做事情的結果。

別人對我們會有先入為主的印象,同樣的,我們對某一件事情任務也會有這種先入為主的印象。所以要利用好首因效應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學習和生活中。

03 自我暴露定律

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和親密的好友傾吐心聲,因為和他們交流更多的秘密,不知不覺間就建立了真友誼,這其實就是人際交往中的自我暴露定律。

研究交際心理學上曾指出:讓人家看到自己的缺點或弱點,人家才會覺得你真實可靠,不存虛假,從而產生親近感;如果把自己「藏起來」,就會使人感覺造作、虛偽,讓人有壓力。

其實,這也能夠解釋學校很多漂亮的女神級別的人物總是沒有人追,因為他們給人高高在上、很神秘的感覺而不敢靠近。

所以適當的暴露自己,會增加彼此之間的親密關係,尤其是向可以信任的人傾吐秘密,會一下子贏得對方的心,收穫友誼。

但是我們不能過猶不及,要把握合適的「度」。遵循對等原則,一個人的自我暴露與對方相當,這樣才能使對方產生好感。

我們需要記住:真正的親密關係是循序漸進的,它的建立要靠信任和與人相處的不斷體驗。

04 沉沒成本

如果你預定了一張電影票,已經付了票款而且不能退票,但是看過一半之後覺得不好看,你該怎麼辦?

你是會忍著看完還是退場做別的事情?

我想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前者。因為我們都會在意沉沒成本。

按道理我們已經買下票,不論是做哪種選擇,錢都已經花出去了,不會再收回錢。但是想到我們已經花了錢,不看完就白白浪費了這個錢,所以我們就會選擇繼續看下去。

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非常普遍,因為報了班花了錢,被迫堅持;婚姻不幸福,但是看著對方付出了那麼多,就選擇將就......

我們會在意很多沉沒成本,所以很多時候糾結不舍,難以果斷地做出決策,更願意沉浸在過去。

每做一次選擇我們都會付出行動,每一次行動都會投入,不管我們投入有沒有回報,做出下一個選擇的時候,難免會考慮到這些。

但其實,那樣會把我們困於逼仄的境地中,不要那麼在乎那些無法改變的「錯誤」,才能輕裝上陣,贏得新的一片天地。

最後

這本書中包含了我們不可不知的黃金法則和人生定律,也是我們不可不用的生存利器和成功方法。打開書頁,或許會解決你的很多困惑。

5本書,原價99,折後優惠只要49,兩頓飯錢,但是能讓你受益一生。

相關焦點

  • 《墨菲定律》:助益人生的100個經典法則
    1949年,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愛德華墨菲和他的上司,在一次火箭減速超重實驗當中,因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愛德華墨菲發現一個技術人員將16個加速度計全部裝在錯誤的位置。墨菲定律由此誕生:如果做某項工作有多種方法,而其中一種方法將導致事故,那麼一定有人會按照這種方法去做。你的生活中有過這樣的事情嗎?
  • 學習各種定律,為我們人生加油,看《墨菲定律》一書
    墨菲定律是由愛德華·墨菲提出,其本意是我們處理的任何事情都是複雜而多變,處理事情的時間因而比我們想像中的長,處理事情如果有一個條件會使事情變壞那麼事情變壞的方向就有可能發生。這條定律也被稱為二十世紀西方三大發現。
  • 什麼是馬蠅效應?墨菲定律中這些必知的生存競爭法則,引人深思!
    「墨菲定律」誕生於20世紀中葉,是由美國一個叫「愛德華·墨菲」的工程師提出的,它也可以解釋為一種心理學效應。近半個世紀以來,「墨菲定律」曾經攪得世界人心神不寧。它提醒我們:「錯誤」與我們一樣,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狂妄自大只會使我們自討苦吃。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
  • 《墨菲定律》:4大心理學效應,教你洞悉人性的本質
    首先讓我們看看墨菲定律是什麼。我們所謂的墨菲定律實際上是很偶然的。這是墨菲和一些同事進行實驗時得出的結論。在此過程中,只有一個小環節出了錯,並且該實驗完全失敗,因此墨菲得出結論,只要一件事出錯的可能性大於零,那麼它一定會出錯。今天,這四個最重要的規則和效應能否解決你當前的一些困惑?
  • 讀書會推薦《墨菲定律》之決策定律,帶你走進本書
    《墨菲定律》是一本揭示人類潛在種種心理效應的心理學通俗讀物,其中最有代表的即「墨菲定律」,該書從萬千變化的生活中提煉總結了200多個經典定律,包括了管理、經濟、心理、人生、教育、事業、家庭等多個領域的經典定律、法則和效應,全方位地掃描人生全過程。
  • 《墨菲定律》到底講什麼?幫你快速get!
    抖音、火山小視頻中無論5本、10本還是15本的人生必讀書海量推薦《墨菲定律》,表示讀完能改變思維甚至人生,你還能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嗎?但是,整天忙得跟狗似的,為節省上洗手間那點時間你恐怕連水都不敢喝,半夜回到家估計也常累得攤成一團泥,看書,想說愛你真的不容易。
  • 人生一大魔性定律:越怕出事,越會出事。如何破除墨菲定律?
    當你選擇其中一條隊伍時,你總會發現另一條隊伍移動的速度更快,那邊已經動了 3 個身位,這邊還一動不動。自從有了墨菲定律這一論斷,人類似乎更加心安理得地接受了人生中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不如意的狀況然而,人生果真如此嗎?一旦面臨新的境遇,一定會是不安的挑戰,一定是會失敗的嗎?我想有許多人是不接受這樣的推斷的。
  • 《墨菲定律》:巧用4招人際關係法則,婆媳間的親密關係雷打不動
    01你不可不知的「人際交往」?人際交往也稱人際溝通,是指個體通過一定的語言、文字或肢體動作、表情等表達手段將某種信息傳遞給其他個體的過程。你不可不知這4大高情商的人際交往法則1、掌握需求定律,有付出才有回報曉靜的婆婆在她懷孕8個月的時候,開始照顧她們的生活。由於兩代人的觀念不同,相處不是很融洽,特別是生完孩子後,曉靜一邊享受婆婆帶娃的便利,一邊卻又無情的吐槽婆婆。
  • 神奇的墨菲定律究竟解釋了怎樣的人生法則,盤點那些小概率事件
    「墨菲定律」誕生於20世紀中葉,是由美國一個叫「愛德華·墨菲」的工程師提出的,它也可以解釋為一種心理學效應。其中墨菲定律的經典內容是: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譬如你很討厭一個人非常不想看見他,那麼有可能這一天他都會圍著你轉。如果有一個你很喜歡的人非常想看到他,那麼可能你把世界翻個底朝天頭都未必能夠碰見。再有比方在你排隊的時候,有可能你那隊就是最慢的。還有你開車的時候看到旁邊車道比較快,等你插隊過去後發現原來的車道才是最快的。
  • 讀書會推薦《墨菲定律》之經營定律,帶你走進本書!
    《墨菲定律》是一本揭示人類潛在種種心理效應的心理學通俗讀物,其中最有代表的即「墨菲定律」,該書從萬千變化的生活中提煉總結了200多個經典定律,包括了管理、經濟、心理、人生、教育、事業、家庭等多個領域的經典定律、法則和效應,全方位地掃描人生全過程。下面是從該書中提煉總結了本書中經營定律的18條定律,進行一一解讀。
  • 創業路上必須知道的12個定律法則
    本文的這12條定律法則來自於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對於創業者而言是必知的,了解它們不但可以讓你對創業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也可以讓你在和圈裡人閒聊的時候多些聊天的資本。1. 馬太效應。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
  • 《墨菲定律》:10個愛情法則,讓你學會不在愛情裡受傷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在面對愛情的時候總是遊刃有餘,不管對方是什麼樣的性格特點,他都能夠掌握對方最真實的心理,所以,他們的感情總是非常的甜蜜和恩愛呢,而且他也不會在一段感情當中受傷害,如果他發現這一段感情出現了某一些異樣,他也會全身而退,其實他只不過是掌握了在愛情當中的一些墨菲定律罷了
  • 墨菲定律
    什麼是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亦稱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減速超重試驗中,因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墨菲發現,測量儀表被一個技術人員裝反了。
  • 墨菲定律——為什麼總是怕什麼來什麼?
    墨菲定理由愛德華·墨菲於20世紀中葉提出,是一種心理學效應,它也被稱為墨菲法則、墨菲定律。墨菲定律起源愛德華·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有一次,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參加一項實驗,其中有一個項目是將16個火箭加速度計懸空裝置在受試者上方。
  • 不可對自己的意外心存僥倖——墨菲定律
    ,他們的貢獻就是在1949年共同創立「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將原先的的基本工程法則「如果有兩種或更多種方式做某事,其中一種能導致災難,有人將會採取這種方式」,換取另一種方式來表述:「有可能出錯的事情,均會出錯」。
  • 《墨菲定律》:看了這麼多書,人生過好了嗎?
    關於墨菲定律,之前在看《愛情公寓》的時候偶然了解過,但在這本《墨菲定律》裡,作者對這個定律做了更精準的描述:越怕出問題,問題就越可能發生。我們很多人想必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上學的時候沒完成作業,希望老師別檢查自己,可最後偏偏被抽中了。
  • 墨菲定律:工作不順利,教你職場3條法則,助你在職場中反敗為勝
    為了養家餬口,買房和買車,那麼你怎麼能在工作場所笑到最後呢? 《墨菲定律》為我們總結了工作場所的幾條法律。一.蘑菇定律:新人,想成蝶先破繭該規則主要警告工作場所的新人如何表現,避免在工作場所過早暴露,為他們留出空間,使他們擁有強大的才能。
  • 《墨菲定律》|告訴你為何越擔心什麼,就越可能發生什麼
    趕著要打的去參加一個重要會議時,結果好巧不巧,計程車要麼是有客,要麼就不搭理你;若是坐上車,也很可能路上堵車導致遲到。當你平常不需要打的時,大街上反而隨處可見空車經過。上課老師點名回答問題的時候,自己總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是點自己,結果就是點自己回答問題。每次排隊,總感覺自己所在的隊只是很緩慢。
  • 元認知訓練營系列專題(7)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所有認知養成中最為重要的認知之一,所以我用兩個章節來講,其實還遠遠不夠。讓我們再讀一遍「墨菲定律」的原意: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錯誤的選擇。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 不可不知的人生贏家《80/20法則》
    有這麼一個法則,被廣泛運用於社會學和企業管理學領域,那些商業和社會精英都深諳其精華,這個法則就是80/20法則,又名二八定律、帕列託法則、也叫巴萊特定律、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不可不知的人生贏家《80/20法則》本文已獲授權轉載,來源於無書  (ID:nonobo)我們的生活中,人生贏家畢竟是少數,但少歸少,他們確實存在著。他們和我們的區別在哪裡呢?或許就在於,他們永遠知道生活的重點是什麼。他們沒有刻意去追求平衡,而是早早參透了生活的某些玄機,而在每一次的選擇中逐漸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