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新鮮出爐!

2020-12-22 科學+

《自然》評選2020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

新鮮出爐!

究竟有哪些發現?

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一看吧!


01

宇宙中物質起源之謎的首個佐證

粒子-反粒子鏡像對稱性也被稱為電荷共軛宇稱反演對稱(CP對稱)。被稱為費米子的基本粒子群包括含有電子、μ子、τ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的輕子。日本T2K中微子合作組研究發現,輕子中存在CP對稱性破缺。該破缺難以捕捉觀察,但可用中微子來搜索。中微子有三種類別(「味道」),這取決於其相關的帶電輕子(電子 (e)、繆子 (μ)、陶子 (τ)),它們可以在傳播過程中從一種「味道」轉變為另一種「味道」。研究證明,繆子型中微子轉變成電子型中微子的概率高於繆子型反中微子轉變成電子型反中微子的頻率,有跡象顯示正反中微子行為存在差異。這可能是解釋宇宙中物質稍多於反物質起源的第一個佐證。

(日本神岡天文臺的地下探測器探測到了穿越地球295公裡的中微子(或反中微子))


02

《蒙特婁議定書》「癒合」臭氧「傷口」

20世紀80年代中期,南極上空春季大氣臭氧層出現空洞的發現表明了消耗臭氧層物質的人為排放對臭氧層構成的威脅。南極臭氧層空洞位於大約10-20公裡的高度,不僅影響了南半球的大氣環流,還使中緯度急流和熱帶邊緣的乾旱區域向南極方向推移。1987年的《蒙特婁議定書》及其隨後的修正案禁止生產和使用消耗臭氧層的物質。因此,大氣中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濃度正在下降,臭氧層恢復的初步跡象已經出現。研究顯示,自臭氧恢復開始以來,與空洞相關的環流效應已經暫停,這種作用是各國履行《蒙特婁議定書》的直接結果。


03

「貴圈真亂」:愛爾蘭史前精英墓地發現亂倫

愛爾蘭的紐格萊奇墓已有5000年的歷史,這座大型精美古墓被認為是給一位權貴精英建造的。蘿拉·M ·卡西迪等人研究了農耕聚落的社會結構,並把重點放在了埋葬在通道墓穴中的人。建造紐格萊奇墓採用了複雜的工程,以確保在每年冬至日前後,在長長的石砌通道盡頭,一間墓室會被朝陽照亮幾分鐘。在那裡發現的人類遺骸中的古代DNA揭示了一種出乎意料的極其罕見的亂倫事件。大約5000年前,一名男子被埋葬在紐格萊奇墓中,他是一級亂倫婚姻的後代:他的父母要麼是親兄弟姐妹,要麼是母子或父女。這一發現讓研究小組推測,長眠在這座宏偉的古墓中的精英們將亂倫作為維繫王室血統的一種方式。

(愛爾蘭紐格萊奇墓)


04

衛星可能很快就會繪製出地球上每一棵樹

馬丁·勃蘭特等人報告了對覆蓋西非撒哈拉和薩赫勒地區130多萬平方公裡的高解析度衛星圖像的分析,他們繪製了大約18億個樹冠的位置和大小。而在此之前,科學家從未在如此大的區域內以如此詳細的程度繪製過樹木的地圖。商業衛星已經開始收集數據,能夠捕獲一平方米或更小的地面物體。這使陸地遙感領域開始了一次根本性的飛躍:從專注於綜合景觀尺度的測量,到有可能在大的區域或全球尺度上繪製每棵樹的位置和樹冠大小的地圖。這一進展無疑將推動我們思考、監測、建模和管理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的方式發生根本性變化。


05

「激活並殺死」潛伏在細胞中的HIV病毒

HIV病毒可能以一種潛伏的形式隱藏在細胞中,幾乎不轉錄或根本沒有轉錄,因此免疫系統無法檢測到它。科學家設計的「激活並殺死」療法旨在逆轉這種潛伏期並增加病毒基因的表達(激活),使隱藏著病毒的細胞容易被免疫系統殺死。兩篇研究論文描述了對動物模型的獨特幹預。其中一篇由尼克森等人完成,他們使用了一種名為AZD5582的藥物,該藥物可激活轉錄因子NF-κB(HIV-1基因表達的主要促進劑)。另一篇由麥克布萊恩等人完成,他們將兩種免疫幹預相結合:抗體介導的CD8+淋巴細胞(降低病毒轉錄水平的免疫細胞)和一種名為N-803的可激活HIV-1轉錄的藥物。這兩種幹預治療方式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強勁和可再現的病毒潛伏期中斷。此外,該研究還展示了與藥理潛伏期逆轉相關的概念和技術挑戰。


06

果蠅為何挑食?基因編輯工具「破案」

名為Drosophila sechellia的果蠅是黑腹果蠅的近親,它只以有毒的諾麗果(海巴戟果)為食。

與它的食物多面手親戚相比,是什麼讓這個物種如此挑食呢?託馬斯·O·奧爾等人使用基因組編輯工具CRISPR-Cas9破獲了這起案件。研究發現,這種果蠅的一種表達氣味受體蛋白Or22a的感覺神經元比其他果蠅種類更豐富,該種蛋白的胺基酸序列的微小變化導致了果蠅對諾麗果的偏愛。研究人員還確定了其他一些進化變化,這些變化可能導致這種看似簡單的行為轉變。看來,即使是喜歡惡臭水果的小蒼蠅也能為我們了解大腦是如何進化來塑造複雜行為的而提供強大見解。

(果蠅)


07

銀河系未解之謎:快速射電暴來源首次確定

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三篇論文科學家首次確定了一個快速射電暴(FRB)在銀河系內的起源。有趣的是,快速射電暴還伴隨著一連串的X射線。這一發現是通過將多臺天基和陸基望遠鏡的觀測拼湊在一起而獲得和理解的。「快速射電暴」這個名字很好地描述了它們的含義:持續時間大致在毫秒級的明亮無線電波爆發。快速射電暴首次發現於2007年,它們的短命特性使得探測它們和確定它們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得十分具有挑戰性。這是第一個探測到無線電波以外的輻射的快速射電暴,且是第一個在銀河系中被發現的,同時也是第一個與被稱為磁星的恆星殘留物有關的快速射電暴,這證明了磁星可以是快速射電暴的起源。


08

裡程碑:低溫電子顯微鏡打破原子解析度的障礙

結構生物學的一個基本原理是,一旦研究人員能夠直接觀察到足夠詳細的大分子,就應該有可能理解它們的三維結構是如何賦予它們生物學功能的。科學家在《自然》上發文報告了使用名為單粒子低溫電子顯微鏡(Cryo-EM)而獲得的最清晰的圖像,這使得首次確定蛋白質中單個原子的位置成為可能。研究人員推動了低溫電磁硬體的發展,也推動了單粒子低溫電磁解析度的重大進步。每個研究團隊都使用硬體來處理低溫電磁成像的不同方面,以前,這些方面限制了可達到的解析度。利用這些技術,低溫電磁圖像信噪比的提高將擴大該技術的適用性。也許這些技術的融合將使我們甚至能以超過一埃的解析度來確定低溫電磁結構,而這在以前看起來似乎是不可能的。

(用單粒子低溫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的蛋白質細微結構)


09

幹擾素缺乏可能導致新冠重症

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論文揭示了一個威脅生命的新冠肺炎是否繼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這些研究表明,幹擾素蛋白,特別是I型幹擾素(IFN-I)存在缺陷可能是由於編碼關鍵抗病毒信號分子的基因發生遺傳突變,或由於抗體與I型幹擾素結合併「中和」幹擾素而導致的。

I型幹擾素的應答缺陷是如何導致危及生命的新冠肺炎的?最直接的解釋是I型幹擾素缺乏導致了病毒複製和傳播失控。然而,I型幹擾素缺乏也可能對免疫系統功能產生其他後果。

在幹擾素誘導途徑中有基因突變的個體將從提供幹擾素的治療中受益。此外,擁有幹擾素-α和幹擾素-ω中和抗體的人可能會從提供其他類型幹擾素的治療中受益,如幹擾素-β和幹擾素-λ。


10

「壓力山大」之下,頭髮真的會變白

一夜白頭或許確有其事,人們通常認為這極有可能是由壓力引起的。頭髮的顏色是由黑素細胞決定的,黑素細胞來自毛囊中被稱為毛囊凸起部分的黑素細胞幹細胞(MeSCs)。張冰(音譯)等人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報告表明,去甲腎上腺素(一種參與對壓力的「戰鬥或逃跑」反應的神經遞質分子)是從支配突起的交感神經系統神經元中釋放出來的。極端壓力下或暴露於高水平的去甲腎上腺素時,黑素細胞幹細胞的增殖和分化顯著增加,導致黑素細胞大量遷移而離開凸起,並且沒有剩餘的幹細胞來替代它們,這導致了幹細胞的衰竭,從而引起頭髮變灰進而變白。這一發現首次揭示了壓力引起白髮這一現象的具體機制。除了抗衰老療法的開發,該團隊的研究工作將有望更好地幫助理解壓力是如何影響其他幹細胞池及細胞龕位置的。


這些有趣又真實的發現

你都了解了嗎~


來源丨科技日報

撰文丨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欣

編輯丨陳振宇

相關焦點

  • 《自然》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出爐
    當地時間12月14日,《自然》通過其官網公布了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其中 9 個科學發現的論文發表於《自然》,1 個科學發現的論文發表於愛爾蘭史前貴族墳墓中發現亂倫證據6 月 17 日,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研究團隊發表論文,該團隊對一座位於愛爾蘭且具有大約 5000 年歷史的史前陵墓中埋葬的人類遺骸進行了基因測序,發現了墓中所埋葬之人是一級亂倫的後代:他的父母要麼是兄弟姐妹,要麼是父母和孩子。研究團隊推測,這座陵墓中所埋葬的貴族,通過亂倫來維持貴族血統。4.
  • 2020中國人工智慧教育十大事件新鮮出爐
    在傳統教育中,學校、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現在的AI教育,更多的是知識層面,卻難以在簡單快速的網際網路學習場景中得到思想層面的升華。教育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科學。就像這個世界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葉子,但是葉子與葉子之間也存在著共性。每個學生都不一樣,正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同樣,技術是輔助老師更好展開教育的工具,切忌不能捨本逐末。
  • 《環球科學》2020年十大科學新聞出爐,這些值得銘記
    2020年,我們經歷了一個特殊的年份。在新冠病毒的陰影下,科學雖會遭遇波折,但前進的步伐從未停滯。從第一次室溫超導到實現量子優越性,我們為未來構築起更多可能;從第一張人類細胞圖譜到破解蛋白摺疊難題,人類也在重新認識生命的本質。
  • 「2019中國十大特色休閒湖泊」獎項新鮮出爐
    、衡水湖等全國二十餘個休閒湖泊單位齊赴盛會,上百位休閒、規劃、度假等領域的領導、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媒體朋友共聚一堂,為休閒湖泊-長蕩湖的發展獻計獻策,力促讓湖泊從單純的發揮生產功能變成人們美好生活方式轉變的重要載體,滿足人們「慢生活、深呼吸、發發呆」的健康休閒方式。
  • 2020年第6期《國際問題研究》新鮮出爐!
    2020年第6期《國際問題研究》新鮮出爐! 2020-11-26 15: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十大破紀錄科學發現出爐:最長閃電長約700公裡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人類因新冠疫情自我隔離之際,宇宙以及其間的萬事萬物並不吝於向人類展示其博大、深邃、可愛與神秘,有些被敏銳的科學家捕捉到,成為破紀錄的發現。
  • 2020新鮮出爐的分體式集成灶十大品牌排行,看看有哪些?
    分體式集成灶十大品牌的網絡評選活動嚴格遵循評選規則,憑藉強大的品牌資源資料庫,結合企業信息,媒體報導,百度品牌指數熱度、專賣店數量、榮譽專利、售後口碑等參數綜合考量進行綜合評審,打造分體式集成灶行業中品牌美譽度高、產品質量優、企業信用好的「分體式集成灶十大品牌」,為消費者選購和經銷商加盟提供品牌參考
  • 「諾貝爾獎」新鮮出爐,川普、莫迪「榮獲」同一獎項,外媒:實至名歸
    「諾貝爾獎」新鮮出爐,川普、莫迪「榮獲」同一獎項,外媒:實至名歸 本月初,川普因為再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而興高採烈,在半個小時內連發了17條推文慶祝,歌頌自己的「豐功偉績」,白宮還因此特意召開新聞發布會,生怕有人不知道這一「喜訊」。
  • 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爐!安慶這個地方上榜!
    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爐!安慶這個地方上榜! 安徽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眾多文物資源富集近年來我省重要考古新發現、新成果不斷湧現1月13日由省文物局主辦的安徽省
  • 《自然》評出2020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
    來源:科技日報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或許讓我們放慢了腳步,但科技的發展永不止步。轉眼間,2020年已接近尾聲,英國《自然》網站在近日評出了今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其中最後一項是本年度最受歡迎的科學發現。
  • 科普|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和十大科學突破分別是……
    時近年底又是評選"年度十大"的日子《自然》選出了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科學》選出了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它們分別是什麼?小科這就為親們細細數來《Nature》: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自然》(Nature)雜誌盤點了今年發表的科學新聞和研究觀點,從中選出了十項最為重大的科學發現,既包括新冠病毒研究、壓力如何導致白髮、HIV治療等醫學方面的研究,也有銀河系快速射電暴等天文學發現,甚至有一項研究在古代陵墓中發現了亂倫的證據。
  • 《自然》評出2020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
    來源:中新網《自然》評出2020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宇宙物質起源、果蠅挑食、一夜白頭……這些都有「解」了實習記者 張佳欣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或許讓我們放慢了腳步,但科技的發展永不止步。轉眼間,2020年已接近尾聲,英國《自然》網站在近日評出了今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其中最後一項是本年度最受歡迎的科學發現。1.宇宙中物質起源之謎的首個佐證粒子-反粒子鏡像對稱性也被稱為電荷共軛宇稱反演對稱(CP對稱)。
  • 2020年「3大流行色」新鮮出爐,今年這樣穿,從年頭美到年尾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每一年的流行色都不同,而流行色幾乎決定了那一年的時尚方向,像去年就很流行霧霾色,比如,霧霾灰、霧霾藍,那時候的流行款衣服都是霧霾色,發色也比較流行霧霾色,霧霾色相當於就是那段時間的時尚標誌了。那今年流行什麼色呢?2020年「3大流行色」新鮮出爐,今年這樣穿,從年頭美。
  • 2020全國大學排行榜新鮮出爐
    2020全國大學排行榜新鮮出爐(盤點前40),高考又來了,想好如何填報志願了嗎?蘇州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天津大學、廈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31-40大學排名依次是:大連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忠農業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江蘇師範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在2020
  • 自然評出2020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 宇宙物質起源、果蠅挑食、一夜白頭……這些都有「解」了
    【自然評出2020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 宇宙物質起源、果蠅挑食、一夜白頭……這些都有「解」了】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或許讓我們放慢了腳步,但科技的發展永不止步。轉眼間,2020年已接近尾聲,英國《自然》網站在近日評出了今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1.宇宙中物質起源之謎的首個佐證; 2.《蒙特婁議定書》「癒合」臭氧「傷口」; 3.衛星可能很快會繪製出地球上每一棵樹;4.
  • 「2020十大消費創新案例」入圍名單出爐 公益、吃貨、年輕市場創新...
    原標題:「2020十大消費創新案例」入圍名單出爐 公益、吃貨、年輕市場創新倍增 摘要 【「2020十大消費創新案例」入圍名單出爐 公益、吃貨、年輕市場創新倍增
  • 《自然》《科學》分別公布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和十大科學突破
    年十大科學發現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自然》(Nature)雜誌盤點了今年發表的科學新聞和研究觀點,從中選出了十項最為重大的科學發現,既包括新冠病毒研究、壓力如何導致白髮、HIV治療等醫學方面的研究,也有銀河系快速射電暴等天文學發現
  • 2020年中國十大醜陋建築出爐
    ► 文 觀察者網 張照棟 今年份的中國十大醜陋建築出爐了。 12月23日,建築暢言網第十一屆中國十大醜陋建築評選(以下簡稱「醜建」)年終評審會在北京召開,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與藝術史學者王明賢、著名建築評論家顧孟潮、中房集團建築設計事務所(綜合甲級)主要創建人布正偉、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周榕等多位業界權威專家依照評選標準,經過多輪細緻斟酌,最終評選出2020年第十一屆中國十大醜陋建築榜單:
  • 《自然》評出2020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或許讓我們放慢了腳步,但科技的發展永不止步。轉眼間,2020年已接近尾聲,英國《自然》網站在近日評出了今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其中最後一項是本年度最受歡迎的科學發現。1.宇宙中物質起源之謎的首個佐證粒子-反粒子鏡像對稱性也被稱為電荷共軛宇稱反演對稱(CP對稱)。
  • 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出爐,第一名果然是它!
    12月20日,《科學》雜誌公布了2019年的十大科學突破,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突破具體都是什麼吧(其中有一些突破還有中國科學家參與其中哦)。首張黑洞照片2丹尼索瓦人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陳發虎院士、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張東菊副教授等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對一塊發現自青藏高原的人類下頜骨化石進行了對比檢測。他們發現,這塊化石屬於丹尼索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