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是否可以做一個證券投資者,其必備的基本素質不是頭腦聰明、思維敏銳,也不是股齡多長,知識多淵博、學歷多高深,而是「要有止損的勇氣和決心」。
股市中賺錢很快,但虧錢也很快,而且,每次虧錢大都是在賺了錢後洋洋自得之時發生的。-------- 股市有風險,買賣須謹慎。安全第一,賺錢第二。不帶剎車別上路,沒「設止損」不下單。因此在交易前一定要先決定退出點。
股市是一個充滿機會也充滿陷阱的地方,一定要堅決抵禦各種誘惑。「放棄一些機會」,才能抓住一些機會。如果一心追求利潤最大化,最終往往是虧損最大化。
股市不創造價值,我們財富的增值來自於對方的失誤。不同的股票或同一股票在不同階段不能有相同的預期,「出現賣出信號就立即行動」。看對不賺錢,做對才盈利。沒有成功賣出,所有利潤都是紙上富貴。
每個人都有「恐懼」和「貪婪」心理,主力專找這兩死穴攻擊。散戶卻不承認自身有此毛病。------ 主力有遠大目標,顯得大智若愚;散戶有小聰明,卻往往自作聰明。
心態比策略重要,策略比技術重要,技術比運氣重要,但有一點絕不重要,那就是「消息」。------ 四處打探消息,把道聽途說的傳言作為選股依據,最容易成為主力出逃時的犧牲品。「輿論關注的股票您最好先放棄」。
大盤的實際走勢往往超乎大多數人的預期,「自作聰明預測大盤的頂和底是愚蠢的」。行情在絕望中誕生,在猶豫(分歧)中發展,在瘋狂中結束。政策的調控,消息的傳聞,只能延緩它的運行速度,但改變不了它的必然趨勢。
股市有風險,但我們不要懼怕風險。而應了解風險,懂得風險,警惕風險,「管理風險」,「控制風險」,因而規避大風險。------ 股市最大的風險是無給我們控制風險(改正錯誤)的機會。因此,每次成功賣出(不論是止贏還是止損),我們都要感謝機會。
「人性的弱點」永遠是我們的最大敵人。恐懼、懷疑、猶豫、後悔、浮躁、僥倖、衝動、貪婪、幻想、漲喜、跌悲,------- 我們必須與之戰鬥終生!
九段老手不會走錯簡單定式,但是棋聖也有出昏招的時候,因此,「心態修煉,----- 絕不衝動,絕不浮躁,絕不貪婪,絕不幻想」要時刻銘記在心。敢於失敗,敗就敗了,失敗是成功的一部分。-----敢虧才會贏。
成功的交易者只需要反覆做好兩件事
真正的交易者,只關心兩件事:
1、我買入後走勢證明我對了怎麼做?
2、我買入後走勢證明我錯了又怎麼做?
未來的行情誰也無法精準預測,你唯一用到的東西就是一致性的交易規則,它讓你站在這場概率遊戲的大數一側。
盈利不是靠你預測行情的勝率來獲取的,而是依賴「你做錯的時候你儘可能少虧,你做對的時候你儘可能多賺」,這就是實戰家和分析師的最大差別。
你買入的目的不是為了虧錢,而是為了獲利且儘可能的獲利更多:
當走勢對你有利的時候,必須貪婪、讓利潤奔跑;當走勢對你不利的時候,停止幻想、要截斷虧損。
什麼時候大盤方向明朗?任何時候都不明朗!任何時候的行情都是拿自己的籌碼賭出來的,儘管很多朋友從來不認為自己在賭,那也只是認為概率大,算不上賭而已。
事實上,誰也不知道明天會怎麼走,交易就是下賭注,用確定的代價賭不確定的利潤,只不過當致命的風險來臨時遠離;當風險可控的時候,未來值得一睹。
交易大部分時候都是「計劃我的交易,交易我的計劃」:盤後去看走勢按規則確定怎樣做,交易時間做的就只是按規則去交易。
如果要在交易時間中的波動裡,考慮那些哪裡買進或賣出問題,相信很多時候,我同意也會讓自己不知所措。
我從來就不認為買進的具體點位在交易中佔據多大的作用,只有追求微利的買單才追求具體買入點位,非追求微利波段的交易過於注重具體買入點位,會得不償失,會損失更多的機會和利潤。
買入的具體點位不會是我交易的重點,我每天在盤後看看當天及之前的走勢,憑藉經驗判斷一個方向,找一個自以為合適的價格區,然後買入持有。
從來不會花很多精力去研究價格究竟會在幾角幾分止住,但卻有很多朋友強調,在他們的交易裡具體買入點位是多麼的重要。
如果精確的買點在你的交易中佔據了很關鍵的位置,如果你不是以追求微利波段的操作,那麼只能說明你根本不知道交易策略為何物,你甚至不理解行情走勢是怎麼產生的,更不知道你要操作的是什麼。g
在「當下」等候「機會」,每一刻都獨一無二
當你做好利用機會的準備時,不會對市場行為做出任何限制或期望,你會對市場的自主行動絕對滿意。然而在市場自主行動的過程中,市場會產生一些你視為機會的狀況。你會盡力利用這種機會,並且採取行動。但是你的心態不會由市場行為決定,也不受市場行為的影響。
如果你學會創造不受市場影響的心態,就不會再有辛苦奮鬥。內心的奮鬥消失後,一切都會變得很容易。這時你可以充分利用你所有的分析技巧和其他技巧,全力發揮你的交易潛力。
最高明的交易者都處在『當下』的狀況中,因為這種情況中沒有壓力。沒有壓力是因為除了他們願意花在交易上的金額之外,沒有其他風險。最高明的交易者不會設法追求正確,或是設法避免錯誤,也不會設法證明什麼東西。
最高明的交易者與其他人不同,他們已經把頭腦訓練成相信每一刻的獨一無二特性。這種信念成為反作用力,中和自動聯想的機制。
你真正相信每一刻都獨一無二時,那麼根據定義,你心中不會有任何東西讓聯想機制跟這一刻聯想在一起。這種信念會變成內心的力量,促使你把『當下』這一刻與保存在心中過去的任何一刻脫鉤。你越相信每一刻都獨一無二的特性,越不可能聯想;你越不可能聯想,心胸會越開放,越會樂於從市場觀點認知市場提供的東西。
失敗之因,在於思考方式的封閉循環
大部分人不知道我們身邊充滿了看不見的機會,這些機會藏在我們碰到的信息中。由於我們沒有學過與這些機會有關的知識,因此看不出這些機會。問題當然是除非我們處在完全新奇或獨一無二的狀況中,或是根據真正開放的態度操作;否則我們就看不出沒有學過的東西。
要學習某樣東西,我們必須能夠用某些方式體驗這種東西。因此我們碰到的是封閉循環,使我們無法學習。每一個人身上都有觀念上的封閉循環,因為這種循環是心智能量用我們的感官自我表達的自然功能。
每個人都聽過『大家看他們想看的東西』這句話,我要用略為不同的方式表達這句話。即大家看到他們學會看到的東西,其他的一切都看不到;除非他們學會怎麼對抗阻止他們了解什麼東西有待學習、有待發現的能量。
我們心裡不斷把身體以外的東西(信息),與我們心裡已經知道的東西聯想在一起,以至於外在情勢看來和這些情勢聯想在一起的記憶、特性或信念完全相同。
如果你剛剛碰到兩三次交易虧損,市場發給你和告訴你機會出現的下一個信號會讓你覺得風險太高。你的頭腦會下意識地自動把『當下』狀況,與你最近的交易經驗聯想在一起。
這種聯想會使你想到虧損的痛苦,產生害怕的心態,促使你從負面觀點看待你收到的信息。這種情勢就像市場表達帶有威脅性的信息一樣,因此你猶豫不決當然有理。
如果你剛剛連續3次交易獲利,同樣的過程會促使你看待這種情勢時變得過度樂觀。『當下』和過去3次交易獲利產生的歡欣鼓舞會聯想在一起,從而產生過度樂觀或欣喜若狂的心態,情形會變成好像市場提供你毫無風險的機會,這種情形當然會證明過度投入有理。
促使交易者虧損和犯錯的心智形態都是極為不證自明的心態。但卻極為深入地銘刻在我們心裡,因此我們絕對不會想到,我們不能創造長期成就的原因竟然在於自己的思考方式。
了解、刻意認清並再學習怎麼克服心中自然聯想的傾向是創造長期成就重要的一環,要培養和維持能夠看出市場機會流程的心態,卻不受痛苦或過度自信造成的問題影響,你必須花費精力刻意控制聯想過程。
等待下一個優勢出現,並重複這種程序
我發現我們的思考方式有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我們的頭腦運作方式中天生就有一些方式與市場展現的特性不符合。
交易者如果對自己的交易有信心,相信自己會毫不遲疑做該做的事情就會成功。他們不再害怕規詭譎多變的市場,學會注意那些能夠幫助他們看出獲利機會的信息,而不是注意那些強化他們心中恐懼的信息。
簡單地說,就是要學會相信下列重點:
(1)相信要賺錢,不需要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情。
(2)相信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3)相信每一刻都獨一無二,也就是每一種優勢和結果都是獨一無二的經驗。
交易不是成功就是失敗,無論如何,你都必須等待下一個優勢出現並重複這種程度。這樣你會用有秩序和非隨機的方式,學到什麼東西有用、什麼東西沒有用。同樣重要的是,你會建立自信,從而在具有無限特性的市場環境中不會傷害自己。
大部分交易者在交易上碰到問題時,不相信原因出在其交易思考方式上,更確切地說,就是不相信問題是交易時思考方式的結果。
市場是無休無止的機會流程
從市場的觀點來看,每一刻都是中立的。對於旁觀者的你,每一刻和每一個價格變化可能都有意義,但是這些意義存在什麼地方?意義是以你所學到的東西為基礎,存在你的內心裡,而不是呈現在市場上。
市場對自己產生的市場信息不會賦予意義,或是加以解讀(不過要是你樂意聽的話,總是有人會提供解讀);此外,市場不知道你如何定義機會或虧損;不知道你是否把市場視為無休無止的流程。因為你時時刻刻進行交易,追求利潤或虧損。也不知道你是否把市場視為貪婪的怪獸,隨時準備吞噬你的金錢。
如果你認為市場是無休無止的機會流程,可以讓你在沒有自我批評和後悔的情況下進行交易,那麼你就是處在最好的心態架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最大利益和從經驗中學到的東西,並且採取行動。
另外,如果你認為市場信心多多少少會讓你痛苦,那麼你自然會設法避免這種痛苦,你會在有意或無意之間阻止自己了解這種信息。在阻止這種信息的過程中,你會有系統地阻止自己利用很多致富的機會。換句話說,你會把自己排除在機會流程之外。
此外,你之所以會認為市場與你作對,完全是因為你預期市場會替你做什麼事情,或是你認為市場對你有什麼虧欠。如果有人或有什麼事情跟你作對,造成你的痛苦,你可能會有什麼反應?
你會有一種必須起而奮戰的感覺,但是你到底跟誰奮戰?市場的確沒有跟你作對。不錯,市場希望拿走你的錢。但是市場也提供你機會,讓你儘量賺錢。
市場的確具有一種流程,流程經常很怪異。在比較短的時間架構中更是怪異,但是市場確實會有系統地展現一再重複的形態。與你對抗的東西逆勢而行,顯然是一種矛盾。
堅定不移地順應一個既成趨勢,直至有反向的徵兆為止。這就是趨勢順應理論的源頭。
道氏的趨勢定義是,只要相繼的上衝價格波峰和波谷都對應地高過前一個波峰、波谷,那麼市場就處在上升趨勢之中。換言之,上升趨勢必須體現在依次上升的峰和谷上。相反,下降趨勢則以依次下降的峰和谷為特徵。
趨勢線的重要性越強,由其引發的信心就越大,那麼它的突破也就越具重要影響。
反轉日發生在市場頂部或者底部。頂部反轉日有個通行的定義:在上升趨勢中,某日價格達到了新的高位,但當天收市價格卻低於前一日收市價。
在市場底部發生的雙日反轉與上述情況恰好相反。同樣,如果這兩天的價格波動範圍越大、交易量越重則該反轉也越有影響力。
成交量迅速放大代表多空雙方在這個價位上的分歧很大,持倉量又稱持倉興趣,持倉量迅速放大代表外圍資金對此品種的行情有很大的預期。放量增倉上漲,一般來講都有一波可觀的多頭行情。
投資在術的層次上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充分了解基本面情況的基礎上,通過技術分析找到一個單邊的趨勢。在道的層次上要達到的目的就是無為,此心不動,隨心而動。也就是說要完全摒棄自己的主觀思想,每一按用一顆平常的心去感受市場,傾聽市場的聲音,依據市場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對策。
能不能在交易市場賺大錢更多的是看他的心胸和目標,如果只有杯子那麼大,平時下點小雨總是能裝一點水,如果遇到大暴雨,裝滿也就是那麼多而已;如果是遊泳池那麼大,平時下點小雨什麼也得不到,但遇到暴雨,裝滿就是暴利。
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就像人的兩條腿,缺一不可,都要精通。技術分析的目的是找趨勢,基本面分析的目的是找錯誤。技術分析是門概率的科學,沒有100%的正確率的技術分析,所以必須要和風險控制以及資金管理結合起來。技術分析只適合於單邊市,不適合震蕩市。技術分析不適合浮贏加倉,只有結合基本面分析才能浮贏加倉。
行情趨勢在持續和發展過程往往是進三退二、進三退一,首先是不斷創新高或創新低,同時,它也要站穩立腳點,立腳點就是之前的漲幅或者跌幅能夠保留一部分成果。就像走路時兩條腿的相對運動一樣
立足點和創新高(新低)是跟蹤趨勢的兩個主要線索。當行情停頓,但立足點穩固時,很可能趨勢持續,下一步一旦創新高(新低),則一切正常,趨勢將持續到下一階段。
在市場連續發展過程中,判斷趨勢持續有兩個要領:創新高(或新低)站穩腳跟,兩者形成一定節奏;判斷趨勢反轉只需一個要領,即市場明確地朝相反方向創新低(或新高),打破前者的節奏。
第一,採用簡明的工具,避免複雜化,保持直觀和樸素;第二,橫向形態是趨勢演變的過渡階段,其目的正在於尋找方向,除非確有證據表明趨勢反轉,否則堅持原有方向;第三,看不清楚,不做。
人活一口氣。氣,就是運動的連貫性、連續性。市場趨勢的核心就在連續性上。連續性沒了,趨勢就沒有了。
建立頭寸之前,一般人能夠保持相對客觀,但不可能絕對客觀。人就是過去所有經驗積累的產物,每個人受過去的經驗、積累制約。有人偏樂觀,或偏悲觀。樂觀的人擅長做多,悲觀的人則熱衷於做空。
水面平靜時相當於鏡子,這就是心如止水的意思。如果水在加熱沸騰的情況下就會失去鏡子的功能,無法清晰映照事物的真實面貌。這時的鏡子如同哈哈鏡。一切反映在裡面的事物都被扭曲。
在交易過程中常有這樣的現象,我們事先對這次的交易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推理,制定了周密可行的策略,但真正落實到交易活動過程中卻變得面目全非。 因為我們對於無意識的衝動給交易活動帶來的衝擊還沒有充分的認識。
幾乎每個人對自己的定位都偏高,因為他們與自己有意識的頭腦認同,他們壓抑,迴避自己本性中那些陰暗,負面的東西。
把單次交易的結果看得過重,圖謀在一次交易中暴富。或者拒絕在明顯看錯市場的情況下止損離場,像守寡一樣堅守虧損的頭寸。
從事金融交易,你必須徹底了解自己。為了在交易與生活中取得勝利,你必須了解自已如何思考、自己相信什麼、以及你對於生命的看法。很少人了解或認知交易的微妙之處。在其他行業中,你可以混日子;但在交易中,你可能被立即地摧毀。最悲哀之處是:大多數人並不理解他們何以失敗。
當倉位被證明是正確的時候才持有,永遠不要等待市場提醒你是錯誤的。在市場證明我們的交易是正確的之前,已建立的倉位必須不斷減少和清除。
「正確的 」意味著你必須有一個合理的計劃,當趨勢確認後,你才能合理的增加籌碼。加碼的方法是否合理,則取決於你交易計劃的時間跨度。
交易的真正目的,不僅僅是賺錢的錢越多越好,最重要的事情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到這一點。如果能這樣做,可能會使交易如履平地。
在交易中唯一應該經常提醒自己的念頭應該是:我會在交易中損失一大筆錢。這個念頭,就是可以幫助你跳五英尺高的魔力鞋。你必須時時刻刻集中注意力,關注如何使自己的損失降到最小。
並不是在交易中停留的時間越長就越好,而是在單位時間內你創造的利潤要遠遠大於你的損失,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
主要走勢:主要走勢代表整體的基本趨勢,通常稱為多頭或空頭市場,持續時間可能在一年以內,乃至於數年之久。正確判斷主要走勢的方向,是投機行為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沒有任何已知的方法可以預測主要走勢的持續期限。
主要的多頭市場:主要的多頭市場是一種整體性的上漲走勢,其中夾雜次級的折返走勢,平均的持續期間長於兩年。
在上升趨勢中,如果價格已經穿越先前的高價而未能持續挺升,稍後又跌破先前的高點,則趨勢很可能會發生反轉。下降趨勢也是如此
保障資本是最核心的原則。換言之,在任何潛在的市場活動中,風險是我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在我問「可以實現的潛在利潤如何?」之前,我會先考慮「我所可能遭逢的潛在虧損如何?」就風險/報酬的角度思考,最大的可接受比率為1 :3。
最後,在投機市場,最重要、最容易被人忽視、最難以真正做到的是「交易紀律」!
為什麼交易紀律最重要?因為,交易紀律是在市場生存的基礎保證:對於交易員,交易紀律就像汽車的剎車、飛行員的降落傘、海輪的救生艇,關鍵的時刻能夠使你控制風險並保住性命;對於交易員,交易紀律還是真實的監管者,使你嚴格執行自己的交易計劃,不至於被盤中眼花繚亂的日間雜波所迷惑而情緒性地進行交易。
為什麼交易紀律最容易被人忽視?這是由於價差收入取得的表面特徵使人們產生的心理誤區所致:價差收入取得的前提是頭寸方向和價格趨勢變化的一致性,於是,人們當然認為對未來價格趨勢的預測是交易中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環節,人們也就自然地將絕大部分甚至全部注意力放在對未來價格趨勢的預測上,殊不知,預測本質上只能是一種概率的遊戲,優秀的預測確實可以大大提高勝算,但我也確實見過十次交易九次預測正確卻最終虧損的交易者,其虧損原因就在於沒有交易紀律對虧損的那筆交易進行風險控制,我們也常常看到一些「說得好做得臭」的人們,主要原因還是「交易心理」包括交易紀律之類的問題沒有徹底解決好。
為什麼交易紀律最難以真正做到?因為,交易紀律常常是和人性相矛盾的:追求個人主觀意願、依個人情感行事而不願意有所束縛是人性使然;潛意識中認為自己個人機巧的作用可以做別人做不了的事、可以做對別人是紀律的事或者對自己的交易行為總是心存僥倖等本質上的自大心理也是人之常情;做事情只考慮好的一面,對不利的一面本能地不願意承認、不願意考察的「駝鳥心理」也確實能夠使人獲得心理愉悅或心理麻醉;市場短線波動的一些隨機性特徵使交易紀律的執行似乎失去一些「市場機會」的表面現象也確實足以使人迷惑甚至「後悔」,殊不知,「交易紀律」才是交易員最重要的法寶。
一個缺乏基本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的民族一定是一個沒有凝聚力、沒有戰鬥力、一盤散沙的民族;一個紀律約束甚少的公司一定是一個內部管理水平低下、無法持續贏利的公司;一個對基本的「戒律」都無法遵守的修行人,也肯定無緣體驗到「定」的快樂和「慧」的歡欣;一個忽視「交易紀律」、不能很好遵守「交易紀律」的交易者,則一定不能持續穩定地在市場賺錢!
交易紀律能夠使我們確保不進行有極端風險的交易;「交易紀律」能夠使我們避免沉淪於不利交易中而不能自拔;交易紀律能夠使我們的交易計劃真正得以貫徹,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交易紀律」能夠使我們能以更安詳的心態進行交易,從而具有更好的交易心理並因此具有更好的判斷能力和市場感覺……「交易紀律」是交易員在投機市場生存的基礎、持續穩定贏利的保證。
作為一個職業炒手,我們一定要讓交易紀律進入我們的血液、深入我們的骨髓,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如此,面對潮起潮落、雲捲雲舒的市場,我們就可以毫無恐懼地注視著、微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