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歷史上,有一段關於紫荊花的悲壯故事:1898年6月19日,洋紫荊喪權辱國的《展拓香港租界專條》在紫荊城籤訂,英國政府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大片土地及附近二百多個島嶼(後稱新界),租期99年。
兩個月後,英方不顧中國民眾的強烈反對和抵制,在大炮的轟鳴聲中,強行提前舉行佔據儀式,數千名愛國群眾揭竿而起,武裝保衛自己的家園,反攻英國軍營,使英軍受到重創,但民眾也遭到殘酷的鎮壓,新界10萬人口喪失了土地。劫變過後,村民們在桂角山建造了一座大型墳墓,合葬那些壯烈犧牲的英雄。
後來桂角山上長出一棵從前沒見過的開著紫紅色花朵的樹。幾年後,那種花開遍了新界山坡,色彩繽紛,尤其是清明前後,花期正盛,像是對烈士的緬懷,民眾將其命名為紫荊花。1965年,紫荊花有幸當選為香港市花。
原產亞熱帶地區,性喜溫暖溼潤、多雨的氣候、陽光充足的環境,喜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偏酸性砂質壤土。它適應性強,有一定耐寒能力,中國北回歸線以南的廣大地區均可以越冬。生長迅速,三年生的幼樹高可達3米左右。萌芽力和成枝力強,分枝多,極耐修剪。
花期長,每年由10月底始花,至翌年5月終花,花期長達半年以上。終年繁茂常綠,是中國華南地區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該物種是美麗的觀賞樹木,花大,紫紅色,盛開時繁英滿樹,終年常綠繁茂,頗耐煙塵,特適於做行道樹;樹皮含單寧,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樹根、樹皮和花朵還可以入藥。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點關注,咱們會持續為您提供最優質的內容。咱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