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m是什麼存儲器_FRAM技術特點

2020-12-04 電子發燒友

fram是什麼存儲器_FRAM技術特點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03 11:53:16

  fram是什麼存儲器

  鐵電存儲器(FRAM,ferroelectric RAM)是一種隨機存取存儲器,它將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的快速讀取和寫入訪問——它是個人電腦存儲中最常用的類型——與在電源關掉後保留數據能力(就像其他穩定的存儲設備一樣,如只讀存儲器和快閃記憶體)結合起來。

  由於鐵電存儲器不像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和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RAM)一樣密集(即在同樣的空間中不能存儲像它們一樣多的數據),它很可能不能取代這些技術。然而,由於它能在非常低的電能需求下快速地存儲,它有望在消費者的小型設備中得到廣泛地應用,比如個人數字助理(PDA)、手機、功率表、智慧卡以及安全系統。鐵電存儲器(FRAM)比快閃記憶體更快。在一些應用上,它也有可能替代電可擦除只讀存儲器(EEPROM)和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RAM),並成為未來的無線產品的關鍵元件。

  FRAM技術特點

  首先要說明的是鐵電存儲器和浮動柵存儲器的技術差異。現有快閃記憶體和EEPROM都是採用浮動柵技術,浮動柵存儲單元包含一個電隔離門,浮動柵位於標準控制柵的下面及通道層的上面。浮動柵是由一個導電材料,通常是多晶片矽層形成的 (如圖2所示)。浮動柵存儲單元的信息存儲是通過保存浮動柵內的電荷而完成的。利用改變浮動柵存儲單元的電壓就能達到電荷添加或擦除的動作,從而確定存儲單元是在 」1」或「0」 的狀態。但是浮動柵技術需使用電荷泵來產生高電壓,迫使電流通過柵氧化層而達到擦除的功能,因此需要5-10ms的擦寫延遲。高寫入功率和長期的寫操作會破壞浮動柵存儲單元,從而造成有限的擦寫存儲次數(例如:快閃記憶體約十萬次,而EEPROM則約1百萬次)。

  鐵電存儲器是一種特殊工藝的非易失性的存儲器,是採用人工合成的鉛鋯鈦(PZT) 材料形成存儲器結晶體,如圖3所示。當一個電場被施加到鐵電晶體時,中心原子順著電場停在低能量狀態I位置,反之,當電場反轉被施加到同一鐵電晶體時,中心原子順著電場的方向在晶體裡移動並停在另一低能量狀態II。大量中心原子在晶體單胞中移動耦合形成鐵電疇,鐵電疇在電場作用下形成極化電荷。鐵電疇在電場下反轉所形成的極化電荷較高,鐵電疇在電場下無反轉所形成的極化電荷較低,這種鐵電材料的二元穩定狀態使得鐵電可以作為存儲器。

  特別是當移去電場後,中心原子處於低能量狀態保持不動,存儲器的狀態也得以保存不會消失,因此可利用鐵電疇在電場下反轉形成高極化電荷,或無反轉形成低極化電荷來判別存儲單元是在 」1」或 「0」 狀態。鐵電疇的反轉不需要高電場,僅用一般的工作電壓就可以改變存儲單元是在 」1」或 「0」 的狀態;也不需要電荷泵來產生高電壓數據擦除,因而沒有擦寫延遲的現象。這種特性使鐵電存儲器在掉電後仍能夠繼續保存數據,寫入速度快且具有無限次寫入壽命,不容易寫壞。所以,與快閃記憶體和EEPROM 等較早期的非易失性內存技術比較,鐵電存儲器具有更高的寫入速度和更長的讀寫壽命。

  FRAM讀寫操作

  FRAM保存數據不是通過電容上的電荷,而是由存儲單元電容中鐵電晶體的中心原子位置進行記錄。直接對中心原子的位置進行檢測是不能實現的,實際的讀操作過程是:在存儲單元電容上施加一已知電場(即對電容充電),如果原來晶體的中心原子的位置與所施加的電場方向使中心原子要達到的位置相同,則中心原子不會移動;若相反,則中心原子將越過晶體中間層的高能階到達另一位置,則在充電波形上就會出現一個尖峰,即產生原子移動的比沒有產生移動的多了一個尖峰,把這個充電波形同參考位(確定且已知)的充電波形進行比較,便可以判斷檢測的存儲單元中的內容是「1」或「0」。

  無論是2T2C還是1T1C的FRAM,對存儲單元進行讀操作時,數據位狀態可能改變而參考位則不會改變(這是因為讀操作施加的電場方向與原參考位中原子的位置相同)。由於讀操作可能導致存儲單元狀態的改變,需要電路自動恢復其內容,所以每個讀操作後面還伴隨一個「預充」(precharge)過程來對數據位恢復,而參考位則不用恢復。晶體原子狀態的切換時間小於1ns,讀操作的時間小於70ns,加上「預充」時間60ns,一個完整的讀操作時間約為130ns。

  寫操作和讀操作十分類似,只要施加所要方向的電場改變鐵電晶體的狀態就可以了,而無需進行恢復。但是寫操作仍要保留一個「預充」時間,所以總的時間與讀操作相同。FRAM的寫操作與其它非易失性存儲器的寫操作相比,速度要快得多,而且功耗小。
責任編輯:YYX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化前景的高密度存算一體化非易失性鐵電單晶疇壁存儲器和電晶體
    根據國際半導體技術藍圖預測,對於5nm以下技術節點工藝,現有存儲技術將不能滿足晶片高性能、低功耗的要求。因此,高密度、低功耗的新型存儲器亟待開發。當前計算機架構基於「馮•諾依曼」體系,計算與存儲相互分離,二者間的數據反覆交換和速度差異佔據了大量冗餘時間,被稱為「存儲牆」,直接導致整個晶片系統運算速度下降和功耗增加。
  • 關於0.13μm非易失性FRAM產品的增強的耐久性能
    鐵電RAM或FRAM是一種快速,非易失性和低功耗的存儲器,與其他基於浮柵或相變技術的非易失性存儲器相比,它具有高耐用性是其主要優勢之一。FRAM的「耐力」定義為疲勞後的記憶狀態保持能力,或在許多開關周期後維持鐵電開關電荷的非易失性部分的能力。 學術領域已經進行了長期而深入的研究,以識別經過大量開關循環後材料中開關電荷(極化)損失的根源。
  • 只讀存儲器與隨機存儲器的區別是什麼
    打開APP 只讀存儲器與隨機存儲器的區別是什麼 百度知道 發表於 2020-12-03 10:17:17   只讀存儲器與隨機存儲器的區別
  • 存儲器卡及半導體存儲器的分類介紹
    因此各種IC卡的應用特點主要體現在IC卡存儲器的類型,存儲器容量的大小和卡片電路的附加控制功能等幾個方面。   在IC卡中使用的存儲器類型主要分為兩大類:易失性存儲器和非易失性存儲器。   易失性存儲器:指當電源被關斷之後,數據隨即消失的存儲器(如.RAM隨機存儲器)。這種存儲器的特點是一般採用CMOS技術,以降低功耗。
  • 帶你了解一下什麼叫相變存儲器
    以相變存儲器為代表的多種新型存儲器技術因具備高集成度、低功耗等特點而受到國內外研究者的廣泛關注,本文介紹相變存儲器的工作原理、技術特點及其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  圖1: PCRAM結構示意圖  二、相變存儲器的技術特點  相變存儲器具有很多優點,比如可嵌入功能強、優異的可反覆擦寫特性、穩定性好以及和CMOS工藝兼容等。
  • 新興存儲器鐵電RAM嵌入式應用的優勢是什麼
    打開APP 新興存儲器鐵電RAM嵌入式應用的優勢是什麼 是酒窩啊 發表於 2020-11-20 13:56:05 存儲器IC市場一直是動態的,但是隨著邊緣計算,人工智慧(AI),5G和自動駕駛的興起,對存儲器技術的需求正在不斷擴大和發展。
  • 美商應材宣布推出新存儲器技術
    打開APP 美商應材宣布推出新存儲器技術 發表於 2019-07-12 16:51:20 美商應材公司(Applied Materials
  • 五種新興的非易失性存儲器技術介紹,哪個可能是未來主流?
    編者按:新興的非易失性存儲器技術主要有五種類型:快閃記憶體(Flash),鐵電隨機存取存儲器(FeRAM),磁性隨機存取存儲器(MRAM),相變存儲器(PCM)和RRAM。
  • 新型存儲器的發展方向在哪裡
    MRAM、ReRAM 和 PCRAM 等下一代存儲器技術興起,便是晶片與系統設計人員致力研發的重要成果之一。 這些新型存儲器或者具有更快的存取速度,或者具有更高的耐用性,或者具有更小的裸片尺寸、成本和功耗,甚至有可能為未來存儲器內計算 (In-Memory Compute)的開發提供支撐。
  • 帶你展望六大「未來式」存儲器的技術趨勢
    MARMMRAM是一種非易失性的磁性隨機存儲器,以磁性方式存儲數據,但使用電子來讀取和寫入數據。磁性特徵提供非易失性,電子讀寫提供速度。MRAM擁有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的高速讀取、寫入能力,以及DRAM的高集成度,而且基本上可以無限次地重複寫入。
  • 世界上最堅固的木質帆船——FRAM「前進號」
  • 電子式電能表使用鐵電存儲器(F-RAM)的緣由
    本文將以存儲器為重點說明為何電子式電能表需要使用鐵電存儲器(F-RAM)。  鐵電存儲器的技術特點  首先要說明的是鐵電存儲器和浮動柵存儲器的技術差異。現有快閃記憶體和EEPROM都是採用浮動柵技術,浮動柵存儲單元包含一個電隔離門,浮動柵位於標準控制柵的下面及通道層的上面。浮動柵是由一個導電材料,通常是多晶片矽層形成的 (如圖2所示)。浮動柵存儲單元的信息存儲是通過保存浮動柵內的電荷而完成的。利用改變浮動柵存儲單元的電壓就能達到電荷添加或擦除的動作,從而確定存儲單元是在 」1」或「0」 的狀態。
  • 可穿戴技術重大突破:有機納米材料製成柔性存儲器
    有機納米材料,作為一項常規技術突破,已廣泛應用於柔性電子領域,例如製成柔性邏輯電路或者顯示器。但是,目前的可穿戴電子設備中,有機納米材料並沒有得到更廣泛應用,主要是因為它們無法產生柔性、非易失、具有實用的讀寫速度的存儲器。最近,一組國際研究人員團隊的突破性研究,解決了這一問題。
  • 新一代鐵電存儲器的發展勢頭正在形成
    「我們也可以使用納米線,因為該存儲器基於氧化鉿(hafnium oxide)。」 FMC的FeFET利用氧化鉿的鐵電特性(通常在CMOS中作為絕緣體進行部署)將標準CMOS電晶體轉換為存儲單元。它們還可以根據摩爾定律進行縮放,同時具有低功耗和溫度穩定性的特點。與磁性RAM相比,這還提供了不需要在工廠中使用其他材料的優勢。除了這些特性,FeFET還具有抗磁性和高抗輻射性。
  • Sidense 推出超低功耗非揮發性存儲器
    與所有 Sidense OTP 儲存器產品系列一樣, ULP 宏系列產品是基於公司的專利技術 one-transistor (1T-單個電晶體) 分道架構 (1T-Fuse),無需另外的 掩膜工藝,不會增加生產成本。
  • 較低的電流可帶來更高效的存儲器
    研究人員離實現一種新型的存儲器又近了一步,這種存儲器的工作原理是類似於電子學但又不同於電子學的自旋電子學。他們獨特的砷化鎵基鐵磁半導體可以在低功率的誘導電流存在下快速切換其磁態,從而起到記憶作用。以前,這種電流誘導的磁化切換是不穩定的,而且會消耗大量的功率,但這種新材料既抑制了不穩定性,也降低了功耗。
  • 帶存儲器的電晶體:FeFET
    最近在氧化鉿(HfO2)中發現了鐵電相,這重新引起了業界對鐵電存儲器的興趣。鐵電存儲器的一個示例是基於HfO2的非易失性鐵電場效應電晶體(FeFET),它在類3D NAND的存儲應用和內存計算上顯示出有趣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