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網友對家裡的二奶機進行了升級,其中顯卡選用了目前市面上性價比還不錯的悍甲蜥HD5750,不到600塊的HD5750相對於GTS250性能優勢明顯,並且沒有外接供電讓230W電源輕鬆應對。
不到600塊的HD5750顯卡
唯獨可惜的是,顯卡沒有採用全固態電容設計,整個PCB板上布局了9顆日系電容,顯卡GPU核心供電部分採用了3顆NCC(日化)PS頂級鋁聚合物固態電容,規格為1200uF(微法) 4V;另外6顆為「M」標誌的松下高性能鋁電解電容,其中4顆體型較高的規格為470uF 16V 耐高溫105°C,兩顆較大的規格為1500uF 6.3V 耐高溫105°C。雖然對於HD5750綽綽有餘,但身為完美主意的他一直不能釋懷。
顯卡散熱器與電容
● 固態電容選擇分析
換全固態! 既然是為自己的顯卡換電容,當然要換高級貨一步到位。不然犧牲保修就非常不值得了。從網上硬體玩家的一致推崇中,目前口碑最好的電容有NCC(日化)、Fujitsu(富士通)、sanyo(三洋)、Nichicon(尼吉康)等品牌,另外香港品牌ULR(萬裕)的也不錯,最新的AMD/NV 公版顯卡都採用。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反正那幾顆電容也就幾塊。鐳風HD5750悍甲蜥顯卡上的固態電容為NCC(日化)PS頂級鋁聚合物固態電容,顯卡在出廠前都需高低溫、耐壓、溼度嚴格測試。既然工程師推薦用NCC(日化)電容,更換時,我也全部採用這種電容替換,做到清一色。可以想像如果把顯卡上所有電容更換成NCC(日化)PS系列電容是何等YY!
固態電容選擇
固態電容耐壓值保持原來電解電容就OK了!打開淘寶,找了幾個賣家,沒多久就找到了合適電容:6.3V 1500微法和16V 470微法,同規格的日系固態電容比液態電容貴1-2倍哦,看高端板卡就曉得了。由於快遞費用問題,多買了幾顆做備用。
固態電容選擇
還好價格不高,8塊錢內就搞定了。OK,電容買到了,準備對顯卡下手。鄰居是個高級電工DIYer,不容置疑的成為主刀醫生,當然請一個高級電工是需要代價的-一包煙,呵呵,不算在8塊內。
● 固態電容更換實戰
顯卡的背面,在電容的正負腳上塗上些焊錫絲(質量好的焊錫可以不用上焊錫膏和松香了)。60W的烙鐵停在錫上,錫槍儘量緊挨,把錫吸乾淨。再在焊點上加點熱,熔點殘存的錫,即可拔出電容。拿出電容後,若還有錫留在孔上,則用下圖這個方法。在拔出舊電容,並清理乾淨舊焊錫,結果不到2分鐘,我的顯卡就成「禿驢」了!(鄰居說換的不爽,一瞬間全給我拆了,包括原來那3顆固態電容,我暈。)
電容安裝過程
電容安裝過程
電容安裝過程
下面開始安裝新的固態電容了,可以從腳來判斷,長的是正極,短的是負極。 電容身上,有半邊顏色塗料的是負極。而主板是卻不是統一的,主板電容位都有半邊是白色的。 但有些主板是正極,有些是負極。 確定正負極需要參考更換之前的電容。或者看PCB上有無標明+ /- 極,PCB絲印電容的位置,有陰影的是負極。當然對於鄰居來說這個是條件反射,馬上就開始焊接了(焊電容的時候鄰居說要重新打洞,板子太多層太硬了,否則出來歪歪扭扭,我又暈。)
電容安裝過程
電容安裝過程
電容安裝過程
最後,剪掉多餘的針腳。當完成全部更換,還不算完工,重新檢查一下焊點,以及掃乾淨。怎麼說,換電容也是一門技術活,乾淨整潔的PCB看起來也更為舒心美觀。
● 經驗總結
選擇更換固態電容,一要看實際尺寸,二要看實際電壓,三要優先選擇級別高的電容,固態雖強,也分貴族和平民的不要再被那些電解原來標註的電壓,容量所迷惑,也不要老換固態想著原來電解的容量和電壓,不是一回事的啦,別以後再有兄弟找我,老問容量夠不?電壓會不會太低很暈了其實大家都可以觸類旁通,掌握些固態換電解的比值,換固體就很簡單啦,別再苦苦尋覓和電解一摸一樣的容量&電壓了,這樣就成了一個誤區了。
最終更換效果
最終更換效果
最終更換效果
最後,總結更換電容的技巧。三大步驟:取掉電容、安裝電容、焊接電容;一項注意:注意電容正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