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切變指在很小區域內,風速風向突然、劇烈的變化,大致意思如下。
風切變可能發生在任何高度,但低空風切變危害尤其大,因為此處航空器距離地面近。低空風切變可能伴隨風向180°、風速50節或更大的改變。
一般而言,最嚴重的低空風切變與雷暴產生的對流性降水或降雨有關聯。與對流性降水有關的一種重要風切變類型稱為「微下擊暴流」。
典型微下擊暴流發生在水平1英裡以內,垂直1000英尺以內的範圍內。持續時間大約為15分鐘,能夠產生高達6000英尺/分鐘的下沉氣流。它還能在幾秒的時間內,產生45°或更大的風向改變,對飛行造成危險。
風切變會使航空器遭受猛烈的上升和下沉,以及航空器水平運動的突然變化。飛行員必須時刻準備好對風切變做出快速響應,保持對航空器的操縱。
2018年8月28日,國內某航空航班在澳門機場著陸時遭遇風切變,雙發不同程度受損、前起落架斷裂情況下復飛備降深圳。
2009年3月23日,聯邦快遞80號班機在日本成田國際機場降落時,因風切變墜毀。
風切變產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天氣變化,比如雷暴等強對流天氣發生時,就會產生強下沉氣流。
第二種是地理環境,比如在高大的山體附近,容易產生氣流的切變。
第三種是人為因素,比如前一架飛機起飛後產生的擾動亂流引發的風切變,如果間隔時間過短,可能對後一架飛機造成影響。美國航空587號班機2001年11月12日從甘迺迪機場起飛後在紐約市貝兒港墜毀,據事後調查,就是因為前一架747飛機起飛後1分46秒它就起飛,捲入了亂流之中使飛機失控墜毀。
可以說低空風切變成為了飛機看不見的「隱形殺手」。雖然目前的地面雷達和機載氣象雷達能夠探測到風切變,但對於風切變最好的辦法就是識別並躲開它,實在是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