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車頭部品牌發出漲價通知,行業內不少廠商跟漲
河南商報記者王訪賢/攝
「金九銀十」,電動車也迎來一波漲價潮。
近日,鄭州部分電動車經銷商稱,已接到廠家漲價通知,9月15日起,各大品牌將統一上調電動車售價。
其中,預計兩輪電動車漲幅在60~100元,三輪電動車漲幅在150~300元。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吳軍
市場
頭部企業發聲漲價,多個電動車品牌跟漲
繼7月底愛瑪電動車發出漲價通知後,9月4日,金彭電動車也給經銷商發出了調價通知函。
金彭電動車生產廠家稱,近期鋼材、玻璃、輪胎、控制器、倒車影像等原材料和零部件價格持續上漲,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為了保證電動車品質和企業永續經營,9月15日前後,公司將上調旗下所有品類的電動車價格。
具體漲多少,金彭沒說明。但7月27日即發出漲價通知的愛瑪則表示,8月份起,上調簡易款和豪華款價格,分階段分別上漲0~60元和0~80元。
據了解,2019年,電動車銷量前三名分別為雅迪、愛瑪、臺鈴。
業內有關人士透露,愛瑪漲價通知發出後,海寶、盛昊、牛電等多個品牌跟漲,沒有漲的,預計9月15日起也將集體漲價,漲幅在60~100元。
除了兩輪電動車,電動三輪車漲價幅度預計為150~300元,篷車上漲幅度為300~600元。
溯因電池、鋼材、輪胎等原材料上漲,推漲整車售價
中鋼網運營負責人薛贏稱,8月底較年初,冷軋板卷1噸上漲了180元左右,熱軋板卷1噸上漲140元左右。
超威電池鄭州代理商周順安稱,6月底7月初時,12安的電池還是200元,到了8月份,進貨價一下子漲到了260~280元。
做輪胎代理的鄭州真誠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俊江稱,前幾天已接到廠家通知,輪胎9月15日開始漲價,漲幅10%。
漲價讓今年本已下滑50%的輪胎銷量更加不景氣。劉俊江稱,以前一聽說輪胎要漲價,下面縣市的經銷商就說「我先給你打錢,先(預)訂住貨」,一打就是5萬、10萬元的,今年倒好,一聽說要漲價了,經銷商的回應變成了:「要漲價呀,那我先不訂,等等再說。」
變化1
雜牌車出局,品牌車拼價格,今年車價普遍不高
小刀電動車鄭州代理運營總監李漢平稱,從長期來看,漲價其實對於知名品牌車的銷售影響並不大。比如今年以來,雅迪、愛瑪、小刀、五星鑽豹等品牌,銷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60%。
李漢平稱,年初突發的疫情推遲了行業復工時間,有些小的生產企業、經銷商抵抗不了壓力,要麼轉行,要麼關門歇業,這就給大品牌留下了更多的市場空間。為了搶佔更多市場份額,品牌商也開始打價格戰,今年和往年相比,一輛車普遍降了200~500元,因此儘管廠商要漲價,但是價格戰又讓車價普遍不高。
變化2
受市場拆遷等因素影響,電動車銷售進社區
今年鄭州電動車市場還有一個新變化,即多家品牌搶佔社區市場。
河南省電動車商會常務副會長劉相申稱,2019年年底前,全國三大電動車市場之一鄭州宛航電動車和隔壁的聖福電動車市場整體拆遷,後因找不到合適的承接市場,800多家電動車商戶被打散經營,一部分去了美林河畔的電動車市場,一部分去了華南城電動車市場,還有一部分乾脆退出了電動車行業轉行了。
為了搶佔市場份額,在原有的大型市場拆遷及疫情衝擊下,各品牌電動車選擇了進社區銷售。
比如,愛瑪電動車已經連續幾個月在前進路的中原新城廣場進行銷售;採訪時,李漢平也正帶領團隊在高新區一小區進行外場銷售。
「社區外場銷售,為商家省下了門店租金,也為消費者提供了上門服務。」李漢平稱,或許正是這種一舉兩得的銷售模式,助推了今年的銷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