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抗美援朝英模部隊 讓「白雲山團」戰旗高高飄揚在雪域之巔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10月24日上午,雄壯有力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迴蕩在西藏軍區某旅營區上空。當天,該旅隆重舉辦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活動,並邀請到3位志願軍後代代表參加此次活動。

該旅作為西藏軍區唯一一支參加過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部隊,前身為中國人民志願軍50軍149師。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中,149師447團奉命堅守白雲山,連續打退美軍對白雲山陣地發動的10餘次進攻,殲敵1400餘人,成功守護漢江防線咽喉要道。戰後,志願軍總部授予447團「白雲山團」榮譽稱號。

2019年10月1日,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白雲山團」戰旗光榮地接受了祖國和人民檢閱。

從抗美援朝戰場回國後,該部歷經4次換防,最後駐防雪域高原。70年來,「英勇、頑強、鏖戰、堅守」的「白雲山團」精神一直激勵著該旅官兵紮根高原,守好祖國的邊防線。

「『白雲山團』精神永不磨滅。」該旅政委戴志國說,「我們要高舉『白雲山團』這面偉大的旗幟,用青春和熱血讓它永遠高高飄揚在雪域之巔。」

今年8月,該旅在海拔5600米的雪域高原組織跨晝夜偵察演練,在高寒缺氧的惡劣環境中,官兵們攀雪山、渡冰湖,挑戰心理和生理極限,連貫展開引導打擊、敵後破襲等一系列戰術課目。

參訓隊伍行進在「雪山無人區」,冰裂、暗溝、雪崩等時刻威脅著官兵的安全。隊員們很快被一道80多米高、山勢陡峭的自然崖壁擋住了去路,為了按時到達指定地域,官兵們果斷採取索降的方式通過。偵察分隊隊長馬乾叮囑隊員們說:「各隊注意!馬上就要衝頂雪山了,隊員之間要嚴格保持好間距,看清腳下,防止掉進冰裂縫,防止發生雪崩!」

幾年前,馬乾親眼目睹了雪山的威力。他隨登山隊進行訓練,剛出發不久,腳下一條不起眼的雪縫突然一震,經驗豐富的領隊嘶吼著大喊,雪崩了!只見前面隊員由垂直站立的狀態變為「一幀一幀」向後傾斜,超過45度後轟然倒地,10名隊員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隨著雪崩向山腳跌落,好在雪崩點落差不大,隊員們滾了幾十米就停住了。回想起這驚險一幕,他至今心有餘悸。

翻過陡峭的崖壁後,面前是一片湖泊,武裝泅渡訓練隨即展開。高原湖泊河流大多是融雪水,水溫很低。隊長馬乾制訂了詳細可行的訓練方案,帶領官兵們一舉攻克了高原湖泊武裝泅渡、水面射擊、重裝渡水等多個訓練難題。

官兵們勇敢無畏的精神與當年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先輩們何其相似。在該旅軍史館,一座座英模人物雕像、一張張老照片、一件件鏽跡斑斑的戰利品,講述著「白雲山團」官兵在朝鮮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故事。1951年1月至3月,在漢江南北兩岸50個晝夜的防禦作戰中,美軍自恃擁有飛機、大炮、坦克等現代化裝備,用猛烈的炮火逐點進攻。447團官兵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天寒地凍的環境裡依託臨時構築的簡單工事,用刺刀、槍託、鐵鍬、十字鎬、石塊作武器,與美軍展開了殊死搏鬥,終於打退了美軍猛烈進攻,守住了白雲山主峰,打出了國威、軍威。

旅政委戴志國介紹,在該旅,新任職的幹部上任第一件事,就是過「歷史關」,必須講得清「白雲山團」歷史。新戰士來報到第一天,都要參觀旅史館、榮譽室。

去年,該旅開展「尋根紅色血脈,對話老革命、激勵新一代」主題活動,安排官兵代表走訪慰問16名「白雲山團」老兵。把老兵們的感人事跡和戰鬥經歷錄製成視頻,讓年輕官兵從老英雄身上感受戰鬥豪情,從而在全旅形成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爭做英雄的濃厚氛圍。

2015年,跨區實兵演練任務中,該旅官兵從高原轉戰平原,歷經7天6夜的長途跋涉抵達演練地,未作休息立即投入「作戰」。

某高地是此次演習的決勝點,藍軍在高地前沿設置大量的鐵絲網、混合雷場等障礙物。「就是爬,也要爬到前沿去!」該旅二營官兵在被導調員裁定只剩8人的情況下,硬是以全程匍匐前進的姿態破除近千米鐵絲網障礙,成功佔領某高地。

10月24日,受邀參加完旅裡舉辦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活動,「白雲山團」首任團長之子張志輝說,「這裡的每一名戰士,渾身都充滿朝氣和鬥志。在他們的眼睛裡,我看到了戰天鬥地的血性膽魄、不懼艱險的壯志豪情,他們是當之無愧的『白雲山團』精神傳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裴楠 通訊員 楊凱 益西平措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0年11月13日 08 版)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閱兵式上飄揚的「白雲山團」戰旗 背後有著這樣的生死故事
    96歲的老人呂品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身經百戰的他,不知道多少次在夢裡回到漢江南岸的白雲山。那是抗美援朝戰爭中一場慘烈的戰鬥。戰鬥結束後,呂品所在的中國人民志願軍50軍149師447團被志願軍總部授予「白雲山團」榮譽稱號。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從哪裡來
    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從哪裡來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側記■解放軍報記者 汪 娜 通訊員 羅裡威排隊走進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湖北省漢川市人武部幹事陶成龍是為了尋找一個答案:「在那個『最寒冷的冬天』,在陌生的異國戰場,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敵人,志願軍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從哪裡來?」
  • 戰旗美如畫,天兵鑄忠誠!空降兵主題晚會再現70年經典瞬間
    楚天都市報9月20日訊(記者陳倩 通訊員鍾榮鵬 席偉 劉治鑫 閔宇祥 王彬 宣世豪)記者今日從空降兵駐鄂部隊了解到,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暨慶祝空降兵成立70周年主題晚會《戰旗美如畫 天兵鑄忠誠》日前在鄂東某地上演。
  • 【戰「疫」逆行者】王立家: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戰鬥第一線高高飄揚
    【戰「疫」逆行者】王立家: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戰鬥第一線高高飄揚 2020-05-06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特種部隊「老A」有什麼特別之處?「海鯊」特戰旅官兵說出了關鍵
    在高手如雲、群英薈萃比武賽場上摘金奪銀展現了「中野虎師」的優良傳統堅韌不拔、以一勝百的「旅魂」精神「海鯊」戰旗揚威國際、傲立山巔將士逐夢賽場 精武勇冠陸軍「金牌教練」孫萌為備戰「特戰奇兵—2018」和「精武—2018」比武競賽,尖子集訓隊在他帶領期間,人均減重8.5公斤,遊泳距離人均400多公裡,人均跑量將近800公裡……這些數據的背後隱藏著隊員們無數的血汗史。
  • 西青區精武鎮小南河村: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堅強的戰鬥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飄揚的旗幟。在疫情面前,小南河村黨委在疫情面前迎難而上,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疫情防控中的政治引領和戰鬥堡壘作用。小南河村於正月初二開始對全村區域內的19個路口進行了封堵,在津淶公路進村口大牌坊處設置管控關卡,由「兩委」班子成員帶隊,對所有進出人員及車輛進行測量體溫和信息登記,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毒殺菌,確保24小時無縫隙監管。
  • 這部抗美援朝電影一定要看
    70周年,中國電影資料館在北京小西天藝術影院隆重舉行「重溫經典 致敬英雄——新中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電影《上甘嶺》4K修復版專場放映」活動,使這部紅色經典煥發新生、重返銀幕,以此向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向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致敬。
  • 《高山之巔》編劇毛劍鋒:走進王新法的內心世界 用藝術的力量感染...
    原創大型話劇《高山之巔》根據王新法的真實先進事跡改編,深入挖掘了王新法「薛家村脫貧戰」背後的故事。紅網時刻記者 王嫣 長沙報導2018年開始籌備,2020年4月正式建組開排,歷時近兩年,數次打磨劇本。如今,這部根據王新法真實先進事跡改編的原創大型話劇《高山之巔》首演進入倒計時階段。
  • 巡禮抗美援朝英雄部隊:新興裡戰鬥模範連,全殲「北極熊團」
    【編輯/周曉宇 統籌/王梅梅】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聚焦抗美援朝英勇戰鬥事跡。紅船編輯部推出特別策劃:巡禮抗美援朝英雄部隊。追憶崢嶸歲月,用回溯的方式,重溫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輝煌業績。 本期巡禮:新興裡戰鬥模範連。
  • 英雄兒女驅虎豹——致敬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青春方陣
    我們是正義之戰,全國支持,這個他們更不能跟我們比!」  抗美援朝,全國人民的捐款折合戰鬥機3710架。面對一場立國之戰、崛起之戰,一個民族的愛國熱情空前奔湧,一支軍隊為祖國、為正義、為和平而戰的血性空前迸發。  血性,是勝利的刀鋒。靠著敢於空中拼刺刀的血性,年輕的中國空軍打出了一片英雄的天空。
  • 海門老兵鍥而不捨,揭開抗美援朝特等功臣塵封往事……
    現場彩旗飄揚,白鴿飛翔盤旋,駐地部隊官兵向「爆炸英雄羅亮泗銅像」敬獻花圈。隨著一聲巨響,號稱流動鋼鐵碉堡的重型坦克被瞬間炸毀,為部隊追擊敵軍打開了通道。羅亮泗隻身炸坦克的壯舉,極大鼓舞了部隊士氣。時任345團三營教導員、後任瀋陽軍區白城守備區副司令的王少伯說:「兵貴神速,我的命令剛發出口,羅亮泗就衝出去了,他冷靜地選擇了位置,準確地實施爆破,取勝之道突出了一個快字。」
  • 拉薩供電讓雪域燃起青春之「光」
    拉薩供電讓雪域燃起青春之「光」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09-08
  •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成長的中國空軍
    這支英雄部隊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五次入朝作戰,1956年3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一師」榮譽番號。我們來看看傳承這支英雄部隊的年輕飛行員們現在的日常訓練和執行任務情況。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的姚凱來自我國第一支航空兵部隊,它的前身就是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戰成名的空4師。
  • 10張地圖,帶你回顧抗美援朝
    2 1950年·凜冬來臨 10月25日,我國抗美援朝的第一戰,在東、西兩線戰場同時打響。這一天也因此被確定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紀念日。
  • 傳承紅色基因,強化紅色血脈,弘揚抗美援朝革命精神
    為進一步幫助指戰員打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想信念,激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呼倫貝爾市森林消防支隊紅花爾基大隊以觀看抗美援朝作戰70周年為契機,強化自身紅色血脈,激發強大戰鬥力。
  • 走進西沙群島守備部隊:沙灘是攻不破的防衛線
    1959年3月,人民海軍奉命派兵進駐西沙群島,五星紅旗從此在這裡高高飄揚。  西沙群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它處於我南下太平洋、西出印度洋的必經之地,與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一起,環峙南海,是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的重要戰略支撐點。  海島是水兵不沉的戰艦,礁盤是衛士光榮的戰位。駐守在這裡的海軍官兵強化主權意識,忠於職守,不辱使命,譜寫了感人肺腑、波瀾壯闊的英雄篇章。
  • 公安英模事跡研討會在青山召開,社會各界熱議「一所三英模」現象
    省政府諮詢委員、省社科院二級研究員秦尊文發揮英模引領示範作用,促進市域治理現代化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首次把安全單列成一部分,統籌發展與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當下最重要的兩個主題,一個是發展,一個是平安,二者是「車之雙輪」。經濟要行穩致遠,社會要安定和諧,後面這個重任主要由我們公安部門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