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韓佳人每年都在填充,你們卻每年都看不出?

2020-12-04 新氧APP

有沒有發現,在判斷一個人有沒有整形,不看對比圖,我們看不太出鼻頭動沒動、下頜削沒削,但我們能很容易的分辨出,這個人到底填沒填充。不信來做題!

初級題,太明顯嘞!臉都填得油光發亮的,下一個。

中級題,雖然磨過皮了,但還能看出臉頰、額頭輕微的腫脹感。

高級題,雪梨很美,也是網紅中少有的自然款,但我滴眼睛還是注意到了額頭鼓鼓的、蘋果肌也···

羊之前寫過,為什麼填充容易被看出?

因為填充是在皮下組織的各個層次,不同間隙,可以腦補成填充物把皮撐起來。一旦填多了,把皮膚撐得緊崩發亮,自然會有腫脹漂浮感,同時還會有阻礙了肌肉與皮膚的連接,會笑不動、笑起來僵。

為什麼要去填?

那為啥填充的人層不出窮嘞?並且無論是東西方人都在填。因為填充能變好看唄!

1、東方人—顯年輕。

對於東方人來說,很容易出現眶骨下方的那塊骨頭長得平平的(畫框的地方)。

體現到臉上的觀感就是下圖,眶骨下面癟癟的、肉都往下走。

再結合起來看,能get到因為眶下骨平導致臉部扁平、蘋果肌沒有承託力、進而又散又垂的堆在上牙處,形成法令紋不?

不止是因為衰老哦,再看一個例子,能感受到眶下骨木有支撐力,中間癟癟的,還有被拉扯的紋路嗎?

鞠婧禕同理,她一直被說是「限定美女」,只有在限定的角度才好看。主要還是眶下骨。

眶下骨扁平側面影響倒不大,一到正面顴弓顴骨就會變得格外明顯、外擴。

不是因為顴骨凸出,鞠婧禕的顴骨和太陽穴的來看不凸,再推就會凹陷遼。

(笑一笑,把蘋果肌堆上去也能緩解很多)

這個時候填充就格外適合她,把癟癟的那塊骨頭填起來,輪廓銜接流暢。

2、西方人——增強顴骨

按理說西方人眶下骨不癟,為什麼他們也要填?

因為他們的顴骨、脂肪墊很薄,但歐美審美又格外喜歡顴骨存在感強的。強烈懷疑大眾審美就是在追求本人種沒有的。

也就是肯豆這種,顴骨、蘋果肌飽滿的美國網紅風。

假體填充面頰

但都是一樣的填充,歐美怎麼就填得這麼自然???

比如肯豆這個蘋果肌就看不出一絲一毫的腫脹感,也太飽滿緊實了吧!不如說是她自己揉大可能性更高。

因為他們猛,填的是假體,矽膠、膨體、人工骨等。

假體質地比脂肪、玻尿酸更堅硬,更有型,填充之後會貼合面部,不會被像脂肪、玻尿酸被擠壓擴散。

也就是說:填完不會移位、不會把皮膚撐得腫脹。反而有豐滿顴骨、臉頰、減輕紋路的作用。

再者假體填充的層次也比脂肪、玻尿酸更深,是放在骨頭上方,由鈦釘固定。

也就是說:對軟組織沒有任何影響,不妨礙表情肌運動,不會笑不開。鈦釘固定的,也永遠不擔心下垂的問題。

(這種就笑起來迷之僵硬)

ps:有沒有覺得這也太適合鞠婧禕了,上鏡不會有任何的不自然,還把凹進去的眶骨填起來了,再也不怕被罵照騙、限定角度美女了。

說回假體填充,因為是鈦釘固定的,也永遠不擔心下垂的問題。

玻尿酸和脂肪植入,會隨著原本的組織運動,且會對負責拽軟組織的筋膜網造成壓力。

它還有最後一個優點,是永久性的,不需要多次填充!

這麼一看,假體填充也太好了吧,怎麼還沒有在國內火起來啊!搞快點,快點引入。

其實假體填充在歐美有幾十年歷史了,但在國內就一直火不起來,做過的案例少得可憐。

第一個原因:打針更方便。

假體填充是要從口腔切開,剝離顴骨上的軟組織,把假體塞入,再打鈦釘。

而打玻尿酸和脂肪填充比較而言就方便太多,手術程度小太多了。

第二個原因:

假體填充雖然效果好、永久維持,但恰恰就是因為假體永久維持,皮膚和軟組織在歲月流逝中慢慢變薄、組織萎縮。

但假體還堅挺的存在,此時就容易和臉無法融合,造成不自然的感觀。

為啥歐美人不在意?因為去做的大多是骨吸收嚴重、正在衰老的中年人。

歐美人骨頭薄、長得深邃,就格外容易因為骨吸收而衰老嚴重。可以看下非西方人,但骨骼立體的小澤真珠。

假體質地比脂肪硬、不會被吸收,就恰好可以彌補他們因為衰老發生的骨吸收。

想要填充要怎麼辦?

那我們想要填充怎麼辦?

上文其實將假體填充的優缺點說得很明顯了,怎麼選可以看你更看重哪個因素,是永不下垂,還是吸收可逆?

如果不能接受手術,又有需要填充的困擾。選玻尿酸or脂肪填充也是可以的。秘訣就是:少量多次!慢慢的精細的去填,就不容易填多了,也不容易被看出。

保留骨點,避免軟組織過分的覆蓋骨骼輪廓,這樣極易有整形感。

(錯誤示範)

像韓佳人這樣,每年都在填充每年都看不出。

最後,羊想向傳統審美反抗,蘋果肌薄、扁平的也不一定就醜,像章子怡這樣,面中平、脂肪墊均勻分布,反而透出一股穩定、冷靜的美感。

相關焦點

  • 物理老師:每年高考都出電場、磁場知識點,為什麼你不會?
    翻開2008年到2018年的全國高考理綜試卷,你會發現理綜物理試卷有個共同點:粒子在磁場、電場運動相關的選擇題、計算題是每年必考的知識點,如2008年全國理綜1卷第25題、2018年全國理綜1卷、2卷第25題,都是考查粒子在磁場、電場運動軌跡及時間。
  • 每年最先到來的流星雨,你們看到了嗎?
    每年的12月28日至次年1月12日,是象限儀流星雨的來臨時間,此次中國觀測象限儀座流星雨的最佳時間就在1月4日凌晨1點至天亮,每小時能目睹到的流星數量大約為60顆。象限儀座流星雨是世界最大的流星雨之一,是1月份的流星雨,每年的大型流星雨月份除了1月份的象限儀座流星雨外,還有4月份的天琴座流星雨、5月份的寶瓶座流星雨、11月份的獅子座流星雨和12月份的雙子座流星雨。
  • 我們每年都來 可你們總傻傻分不清楚
    天氣轉冷,樹葉開始枯黃,人們也變得不愛動彈了,但薩拉烏蘇溼地公園卻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又到了每年的候鳥遷徙季,眾多候鳥開始從寒冷的北方向溫暖的南方遷徙。今日,小編從溼地公園了解到,今年南遷的第一批候鳥已經抵達薩拉烏蘇了。
  • 延政勳是富二代,韓佳人19部禁止電影大全
    女神容顏不老,她一直是我精神支撐,前兩年因為自己寶寶的原因隱退了很久,但是最終還是復出了,當時就各種找她原韓佳人《情婦》劇照時隔6年,升級為辣媽的韓佳人終於回歸了!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女神一復出就演懸疑19禁韓劇,莫名讓人有些期待。?
  • 為什麼每年特定時期都有流星雨?太空中就那麼多灰塵嗎?
    每年7月17日到8月24日這段時間,英仙座流星雨都會降臨地球。英仙座流星雨不僅數量多,而且幾乎從未缺席夏天的星空。非常適合業餘流星觀測者!如果你一年只看一場流星雨,那麼英仙座絕對是首選。流星雨其實流星體的碎片、宇宙塵埃微粒撞擊地球大氣層形成的,一般這些撞擊物比沙礫還要小。下面我們就來說下,為啥每年會定期有流星雨?地球軌道特定位置的宇宙塵埃碎片哪裡來的?
  • 每年地球有很多氣體逃逸,為什麼大氣壓基本保持不變?
    可是每年都有很多的氣體逃逸出大氣層,為什麼地球的大氣壓依舊穩定呢?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嗎?花一分鐘看看小媒介吧!說道氣體逃逸到太空,必須先來說說大氣層的構造,大氣層分為很多層,從下晚上說分別是對流層、平流程、中間層,熱層和逃逸層,其中平流程就是飛機常行駛的高度。言歸正傳。聽到逃逸層這個名字或許很多朋友已經知道大氣層的氣體從哪裡開始逃逸了。
  • 你知道地球母親為什麼每年的體重都在增加嗎?
    其實從古到今,科學家們都在想辦法為我們的地球「母親」稱重,可能有點無聊!地球由於地球「母親」龐大的體積和重量,所以到現在都沒有能夠得到一個準確的數據,所有人的說法和看法都不一樣。地球「母親」從誕生之日,從來都沒有停止給自己「增肥」。每年我們為地球母親穿上的「衣服」,外太空為地球母親送的「禮物」比如彗星、隕石。每年他們都會送。
  • 23歲正當紅嫁富豪,住60億別墅生活幸福,韓佳人老公背景驚人
    哈嘍大家好,娛樂圈女明星一般都喜歡嫁入豪門,但是看多了女星嫁豪門,最後卻以離婚。慘澹收場的例子,今天我們就來看點不一樣的。在韓國娛樂圈有一位大美女,她也加入了豪門,但是人家的生活簡直羨煞旁人。她就是媚鼻女王韓佳人。
  • 美國的「加州」,為什麼每年都會發生大規模山火?
    為什麼美國加州的森林火災不斷,而且大多發生在夏天呢? 首先我們看一下加州的具體情況。 然而,加州東部是綿延的山區,每年夏天的時候,這裡總會發生持續性的山火,大火往往會持續好幾個星期,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實際上跟加州的氣候有直接關係,加利福尼亞州所處的位置,剛好是在北緯三四十度的大陸西岸,它的氣候大家估計都想到了,那就是地中海氣候。
  • 鼠疫算什麼,這種傳染病每年都流行,全球死亡人數幾十萬
    根據世衛組織(WHO)所說,每年流感季節全球有重症病例300-500萬,流感相關死亡人數達25-50萬,比鼠疫要高出無數倍,中國每年因為鼠疫病死的數量不超過個位數,是不是出乎意料?  為什麼威力更小的流感反而死亡數量這麼高呢?第一,大家重視不夠,成年人抵抗力高,感染機率小,即使發燒了,一般吃幾天藥就能自己好,所以大家都當作了普通感冒。
  • 為什麼現在有越來越多奇觀,感覺每年都有月食、日食或其他天象?
    為什麼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奇觀被人們發現,似乎每年都有月食、日食或其他天象?眾所周知,像日食、月食這樣的現象,其本質上都始於太陽、月球和地球之間的運動位置變化。但是,似乎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並沒有頻繁的經歷過這樣的場景,而是當時間軸拉到近幾年才變得更常見。
  • 冬至每年都是12月22號嗎?每一年冬至都有固定日期嗎
    為什麼冬至每年都是12月22號?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23日。
  • 人類每年都要吃掉,將近兩億噸的磷蝦,為什麼還沒有被吃光?
    磷蝦是一種海洋生物,喜歡吃海鮮的人肯定都是知道這種動物的,人們對於它可以說是青睞有加,因為它實在是太好吃了。磷蝦生活在海洋之中,它們平常吃的食物就是海洋裡的浮遊生物。而這種生物,也成為了許多海洋生物的主要食物,就像一些海豚以及企鵝,它們都是主要以磷蝦為食的。再加上人類也是比較喜歡使用這種美味,所以每年都將近有一一半的磷蝦就這樣直接被吃掉了。但是它的數量上卻並沒有因為這些原因而減少,仍然保持著它龐大的數量,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是什麼原因讓它們能夠如此頑強的生活下去,並且總量上並沒有太多的減少。
  • 是不是每年冬至都是22號 進九從冬至開始嗎
    其實每年的冬至時間是不一定的,沒有固定的時間,但是有個區間在12月份的21號到23號之間,很多好奇為什麼冬至每年都在那個時間段上,不會有其他天?進入冬至就是進九了嗎?那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答案吧!是不是每年冬至都是22號  不是。
  • 地球每年吞下上百億噸水,為何海平面卻不降反升,最終都去哪裡?
    我們學過地理也都知道,地球上70%面積都是海洋,水雖然在地球上隨處可見,但也並不是永遠都不消失的。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地球每年吞下上百億噸水,為何海平面卻不降反升,最終都去哪裡?顯然,石油以及瀝青都是從地下來的,正好人們也不能解釋為何石油會產生於地球。當然,網友也給出相應的猜測,那就是認為地下可能存在一個黑洞,海水都被吞進了黑洞中,過一陣子就會再吐出來。
  • 珠穆朗瑪峰每年都在向長春移動,中國的領土也在不斷變小嗎?
    導讀:最近幾天大家都被再次測量珠峰高度的消息刷屏了,測量珠峰既有政治意義也有科學意義,可是你知道嗎,珠峰不僅每年都在增高,而且如同「長了腳」一樣,每年都在向著長春進發。會「走路」的珠穆朗瑪峰人們常說不動如山,意思是像大山般巋然不動,可是為什麼珠穆朗瑪峰這麼不老實,會偷偷移動呢?如果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的原因,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向來解釋。
  • 它們每年都來杭州,我們卻連名字都叫不出來……
    每年這時,杭州會迎來一撥又一撥的小客人,它們會到我們這座城市待上兩三天,落個腳、喝口水、吃點東西,悄悄來,又悄悄地走。 這些小客人是誰?過境鳥。 作為一座鳥語花香的城市,杭州有很多小鳥居住生活在這裡。
  • 地球每年逃逸數十萬噸大氣到太空,為什麼大氣層沒有變薄?
    雖然大氣層都是由氣體組成,但是它的總質量卻極為驚人,大約為5.5千萬億噸,這些氣體分子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絕大部分都被「囚禁」在20到30公裡的高度上。因此離開地表越遠大氣分子受到的地球引力影響就越小,物理學家統計每年都會有數十萬噸的外層大氣被「剝離」,更重要的是這種「大氣剝離」已經持續了數十億年。
  • 香格裡拉最不爭氣的雪山,每年積雪不到半年,四季都適合遊玩
    這座雪山很多人還不知道,它的名字叫做石卡雪山,雖然稱為雪山,其實僅在每年11月至來年4、5月間有積雪,其餘時間都是山巖裸露,所以冬季來此是最佳的季節,只有這個時節才可以遠眺那綿延無邊的雪山群。天氣好的時候甚至連麗江的玉龍雪山都能看得見。
  • 每年都有人把高考失利歸咎於腦控
    每年都有人把高考失利歸咎於腦控 作者:公路商店 發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