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瑪峰每年都在向長春移動,中國的領土也在不斷變小嗎?

2021-01-16 怪獸科普

導讀:最近幾天大家都被再次測量珠峰高度的消息刷屏了,測量珠峰既有政治意義也有科學意義,可是你知道嗎,珠峰不僅每年都在增高,而且如同「長了腳」一樣,每年都在向著長春進發。

關注怪獸科普,我們一起漲知識!

近期我國正在進行珠峰高度的再次測量,這不但宣揚了珠峰的主權,同時也表明在經歷疫情後,我國依然擁有著雄厚的經濟實力,同時我國的科技水平也足以做到再次測量珠峰的高度。

但是你知道嗎,珠峰除了每年會長高一點之外,還在以每年4.2釐米的速度偷偷向著長春移動。

會「走路」的珠穆朗瑪峰

人們常說不動如山,意思是像大山般巋然不動,可是為什麼珠穆朗瑪峰這麼不老實,會偷偷移動呢?

如果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的原因,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向來解釋。

板塊構造學說

1、魏格納最初的猜想:

在1910年,德國的氣象學家魏格納偶然發現了大西洋兩岸的大洲輪廓極其相似。在經過兩年的探尋與思考後,在1912年提出了大陸漂移說。

魏格納認為,在前寒武期時,地球上存在一個統一的大陸,他將其稱為泛大陸。

泛大陸

由於受到當時科技水平以及認識水平的限制,大陸漂移說無法正確解釋大陸漂移的動力機制,無法提供大陸拼合的最佳方案。

大陸漂移學說在當時學術界引發了很大的而爭議,因此在提出後不久,便被視為是一種荒唐的臆想。隨著魏格納本人在科學探險中獻身於格陵蘭雪原,大陸漂移說也一度陷於沉寂。

2、海底擴張概念的提出

在20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美國地震地質學家迪茨提出了"海底擴張" 的概念。緊接著,郝斯對這個概念進行了深入闡述。

迪茨提出:由於地幔中放射性元素衰變生成的熱使地幔物質以每年數釐米的速度進行大規模的熱循環,形成對流圈,它作用於巖石圈,成為推動地殼運動的主要力量。總的看來,洋底構造是地幔對流的直接反映,洋脊是地幔物質上湧的部位,海溝是地幔物質的下降部位。

海底擴張假說

郝斯認為大洋中脊是地幔對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質不斷從這裡湧出,太平洋周圍分布島嶼與海溝、大陸邊緣山脈以及火山、地震就是這樣形成。

3、板塊構造學說的誕生

由於海底擴張學說給出了大陸漂移的動力來源的解釋,加上新的證據(古地磁研究等)出現,表明大陸很可能真的發生過漂移,從而使得已經沉寂了很久的大陸漂移學說重獲新生,新大陸漂移學說也被稱為板塊構造學說。

六大板塊

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理論基礎上,又根據大量的海洋地質、地球物理、海底地貌等資料,經過綜合分析而提出的學說。因此有人把大陸漂移說、海底擴張說和板塊構造說稱為全球大地構造理論發展的三部曲,板塊構造學說是近代最盛行的全球構造理論。

珠穆朗瑪峰為何會移動

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的主峰,在藏語裡是第三女神的意思,海拔高達8844.43米。想要了解珠峰「走路」之謎,還需要明白喜馬拉雅山脈形成的原因。

1、喜馬拉雅山的形成

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澳板塊(印度-澳洲板塊是兩塊板塊的合稱,現在已經融合為一個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印度板塊現在仍然以每年大於5cm的速度向北移動,因此持續的擠壓使得喜馬拉雅山每年不斷上升。

喜馬拉雅山來源於板塊之間的碰撞

自始新世以來,印度洋板塊向北俯衝,產生強大的南北向擠壓力,使得青藏高原地區快速隆起,形成喜馬拉雅山地,這次構造運動被稱為喜馬拉雅運動。

2、珠穆朗瑪峰的移動

由於印度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的擠壓一直在進行中,所以珠峰位置也在一直在受到影響。

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稱,珠峰移動速度是每年 4.2 釐米,移動的方向是朝著東北方,可以說是對著長春。

除此之外,有資料顯示在2005年到2015年的10年間,珠峰地區以每年約為4釐米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並且以每年0.3釐米的速度上升。在這10年裡,珠峰大約位移了40釐米,上升了大約3釐米。

珠峰十年運動情況

黨亞民還說:「假如將長春市看成原點,那麼珠峰每年都在朝著長春移動,二者的距離在縮短,就是地球表面的一個運動。」

為什麼選擇長春作為原點

1、這條移動的線路確實經過長春

這個看起來十分敷衍的理由確實是選擇長春作為原點的必要條件,下面我們來看一幅圖:

相信大部分人都能看懂,圖中箭頭的方向是板塊運動的方向,箭頭的長度表示運動的速度。

通過力的合成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得知合力的方向,沿著受力方向畫一條線就會經過長春。

不過在地圖上不應該是直線,應該是一條曲線。

地球是圓的,而地圖是平面,所以為曲線

2、所經過的地區長春較為出名

除了長春,這條線還經過了許多其他的地區,但是那些地方的知名度遠遠不如長春。

比如說專家稱珠峰每年都在向小荒地村移動,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莫名其妙,小荒地村是什麼地方?但是一說向長春移動大家腦海裡就有畫面了。

小荒地村離長春很近

長春是科學家測出的準確方向上,國內儘量遠的地方最知名的城市,如果選離珠峰太近的地方誤差太大,所以對外宣稱的都是珠峰每年向東北長春移動 4.2 釐米。

珠峰移動對我們的影響

1、我國國土面積是否會變小

按照道理來說,珠峰的移動的確會影響到我國的國土面積,不過相比起一年移動4.2釐米的珠峰,我國的造島工程才是大頭。

2009年全國圍填海造地確權面積近1.8萬公頃,為歷史上圍填海造地面積最大的一年。而根據國家海洋局《海域使用管理公報》公布的數據,近年來全國每年的填海量都在1萬公頃左右,2015年全國共計填海造地11055.29公頃,同比增長13.19%。

中國的南沙造島規模是史無前例的

如此來看,珠峰每年4.2釐米的移動也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2、國境線是否會改變

曾經關於珠穆朗瑪峰的劃分問題,中尼兩國客觀上存在不同認識,在經過協商之後,中國與尼泊爾在關於兩國邊界問題的協定的基礎上,締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王國邊界條約》。

而現在每年4.2釐米的移動對於當時國界的劃分起不到很大的影響。不過如果界標存在問題,需要雙方代表均在場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恢復原狀的維護。

寫在最後

有人說,按這個速度來算,91259523.8年之後,就可以在長春看到珠峰了。只是那個時候珠峰還是珠峰,長春卻不一定是長春了。

和山相比,人類不論是體型還是壽命,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人類文明也僅僅是存在了數千年,10萬年前我們才剛剛進化成智人,100萬年前我們還是猿人,而山卻在歲月的長河中一言不發。

在時間與歲月之中,人類顯得如此無力,但是我對人類的未來抱有很大希望,我們科技發展迅猛,也許有一天人類也能達到永恆。

這裡是@怪獸科普,關注我,每天給你帶來不一樣的科普!

相關焦點

  • 長春,一座珠穆朗瑪峰都暗戀的城市!
    長春,一座珠穆朗瑪峰都暗戀的城市!原因竟是#珠峰每年都在向長春移動#有多少人和小吉心情一樣心中充滿了問號你知道嗎?看似靜止的珠穆朗瑪峰每年以4.2釐米的速度朝著東北方位移動相關專家介紹: 「運動方向就是對著長春「」珠峰每年都在向長春移動」得知這一消息後腦洞大開的網友們
  • 珠峰每年向東北移動4.2釐米,選擇長春作為參照物是否正確呢?
    由於地球內部能力不斷聚集釋放,地球板塊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變化,只是有些變化我們難以覺察罷了。比如,印度板塊仍以每年 3.5-5.0 釐米的速率向北運動,既推動著珠峰以每年 4.2 釐米的速率向東北方向移動,也使珠峰以每年 2 釐米的速率繼續抬升,這些數據只有科學工作者了解,我們普通百姓難以覺察。
  • 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每年增高1.2釐米,就在中國!
    在自然的發展中會有很多的東西,山川,湖泊,海洋都是自然賦予我們寶貴的財富,我們雖然可以改變,但是卻無法複製一個完全一樣的,由於地質環境的複雜,所以也會存在比較多的差異性,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就在我們國家,它就是西藏地區的珠穆朗瑪峰。
  • 為何珠穆朗瑪峰一半是中國,一半是尼泊爾,說出來你都不相信
    眾所周知,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它是十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山脈之一。無數人希望攀登珠穆朗瑪峰的頂端,希望能欣賞山川如畫的美景。如果要想去珠穆朗瑪峰,有必要在出發前對珠穆朗瑪峰的情況有一定的了解。
  • 珠穆朗瑪峰處於兩國的邊境線上,為什麼全世界都認為是中國的?
    說到珠穆朗瑪峰,大家再熟悉不過了,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這是中國的第一高峰,同時也是世界最高峰。但是珠峰在中國和尼泊爾的邊界線上,嚴格地說,珠穆朗瑪峰是中國邊界線的一半,另一半應該在尼泊爾。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確信珠穆朗瑪峰屬於中國?母庸質疑,珠峰屬於中國,這應該是地球人都確信的事情。
  • 隨著傷亡率的不斷飆升,為什麼珠穆朗瑪峰的挑戰者還是絡繹不絕?
    根據了解,珠穆朗瑪峰截止到目前的最高記錄為海拔8848米,為什麼說截止到目前呢?因為地殼運動,所以導致了珠穆朗瑪峰每年的高度都在變化,而在2019年的時候它就達到了8848米。由於每年的5月份是珠峰的旺季,所以各個國家的旅行者們都匯集於此,但是這可算不上什麼好事,要知道攀爬這樣的險峰每多一個人就會多一分風險,所以珠穆朗瑪峰的5月份也被稱為「新手禁區」。同時根據最新消息,截止到目前整個春季,珠穆朗瑪峰上已經出現了19人死亡,他們無一不是經驗老道的登山者,但是面對珠穆朗瑪峰還是缺少了一顆敬畏的心。
  • 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為8848.86米
    2008年拍攝的珠峰攝影/本報記者 崔峻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在珠峰峰頂開展測量工作供圖/新華社 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高程。習近平指出,去年,我們就中國和尼泊爾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達成共識。
  • 別笑,珠峰正以每年4.2釐米的速度移動
    說起珠穆朗瑪峰,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是世界第一高峰,不過你肯定想不到的是,珠峰竟然還會「走路」,並且每年都朝著長春方向移動。昨天,據央視新聞報導,珠穆朗瑪峰相對位置每年都會發生變化。珠峰乃至整個青藏高原,都是由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擠壓而成,擠壓一直在進行,導致珠峰位置也在一直變化。
  • 往更高處長 往長春北京方向移動
    8848.86米:作為世界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12月8日公布。自然資源部權威人士說,同上一次測量結果相比,此次測量數據的科學性、可靠性、創新性都達到一個新高度。這次兩個精度都提高了,就能說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精度是歷史上最好的一次。」黨亞民說。02科技創新:最多的「第一次」相隔15年,科技世界換了人間。
  • 珠穆朗瑪峰是哪個國家的?曾經完全屬於中國,現如今少了點東西
    只不過曾經的珠穆朗瑪峰是沒有邊界之說的,因為整個珠穆朗瑪峰都是完全屬於中國,而這就得從中國的歷史說起了。中尼之間有著上千的友好交往歷史,從唐朝開始,尼泊爾公主與吐蕃贊普松贊幹布聯姻,之後松贊幹布又娶了赤尊公主,接連娶了兩位尼泊爾王國公主,這足以見得關係之友好。
  • 珠穆朗瑪峰長草了, 專家: 這是條壞消息, 可能有10億人因此遭殃
    作為世界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以往報導最多的就是某某探險隊登頂這類的消息,而在今年,珠穆朗瑪峰先後兩次上了熱搜卻都和登峰無關。一次是專家發現珠穆朗瑪峰竟然會「走路」,穆朗瑪峰每年都會以一定的速度向長春方向移動,這是因為印度板塊和歐洲板塊的運動造成的。
  • 往更高處長、往長春北京方向移動——來自海拔8848.86米的報告
    8848.86米:作為世界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8日公布。自然資源部權威人士說,同上一次測量結果相比,此次測量數據的科學性、可靠性、創新性,都達到一個新高度。測量精度:「最好的一次」「我們這一次珠峰高程測量,精度在歷史上是最好的。」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說。
  • 珠穆朗瑪峰一半在中國一半在尼泊爾,但是屬於我國,猜猜為什麼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是屬於中國的山峰,我們為此感到自豪,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最高峰,總高度在8000米左右,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問:珠穆朗瑪峰的一半在尼泊爾,一半在中國,為什麼屬於中國?
  •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峰頂是屬於尼泊爾還是中國?
    自從騎行過拉薩後,最近一段時間想的最多的運動就是徵服一下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我們都知道珠穆朗瑪峰的整個山體呈一個巨大的金字塔狀,由於海拔高,所以地形非常陡峭,而且終年覆蓋冰雪,但這並不影響肆海雲遊徵服大自然的絕心。
  • 珠穆朗瑪峰明明只有一半在中國,為何談起最高峰都說是中國的?
    說是珠穆朗瑪峰,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世界最高峰,它每年都會吸引很多登山愛好者前去攀登,在攀登者眼中,這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山峰,登上它是他們的理想。不過,由於氣候惡劣,海拔又極高,因此極少有人能登頂成功。
  •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未來能成為萬米高峰嗎?
    珠穆朗瑪峰位於喜馬拉雅山脈,除去山頂上覆蓋的積雪,珠穆朗瑪峰山體的海拔高度為8844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如果喜馬拉雅山脈繼續抬升,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能夠超過1萬米嗎?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世界第一高峰的發家史。地殼板塊碰撞擠壓,喜馬拉雅山脈成就珠峰世界第一高的寶座山脈是連綿不絕的群山,山峰就是山脈上獨立凸起的尖狀部分。
  • 《中國測繪》雜誌丨珠穆朗瑪峰新高程數據向全世界公布:8848.86米...
    中國測繪學會為廣大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工作者提供新聞瀏覽、科學普及和交流的移動媒體平臺。12月8日,冬日暖陽下,這位高冷範的女神掀開了她神秘的面紗,向萬千傾慕者展露出她秀麗的面容:8848.86米,這是中尼兩國共同公布的珠峰新高程,自此,珠峰有了科學、權威的新高度。2020年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後至今半年多來,珠峰「身高」就像哥德巴赫猜想一樣,人們的猜測推斷一直都在持續,甚至有的網站還設置了「珠峰長高了,還是變矮了」的競猜彩蛋。
  • 8848.86米的珠峰還在長:垂直方向每年隆升約4毫米
    來源:新華社原標題:8848.86米的珠峰還在長:垂直方向每年隆升約4毫米新華社北京12月8日消息,8848.86米!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當日公布,而且仍在不斷成長。由於印度板塊「鑽」到歐亞板塊底下,喜馬拉雅山不斷隆升。「處於碰撞前沿的珠峰整體向長春或北京方向每年移動約3釐米;在垂直方向,珠峰地區每年隆升約4毫米。」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說,珠峰需要進行定期測量,理論上10到15年重測一次比較理想。
  • 真實體驗,徵服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到底有多危險?
    據考察,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因為印度板塊仍在以每年大於5釐米的速度向北移動,所以喜馬拉雅山脈還在不斷的上升中,這也是珠穆朗瑪峰每年增高1釐米的原因。喜馬拉雅山的驟然隆起,還阻擋了印度洋暖溼氣流的北上,造成了青藏高原的乾旱氣候。
  • 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為什麼一直在變?
    印度首先開展了4次珠峰高程測量,中國測量了5次珠峰高程。2005年,中國珠峰複測採用了衛星定位與雷達測深技術,發布了珠峰巖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中國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開展了6次,其中有獨立測量,也有與外國合作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