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穆朗瑪峰每年都在向長春移動,中國的領土也在不斷變小嗎?
近期我國正在進行珠峰高度的再次測量,這不但宣揚了珠峰的主權,同時也表明在經歷疫情後,我國依然擁有著雄厚的經濟實力,同時我國的科技水平也足以做到再次測量珠峰的高度。但是你知道嗎,珠峰除了每年會長高一點之外,還在以每年4.2釐米的速度偷偷向著長春移動。
-
人在家中坐,珠峰西邊來!別笑,珠峰正以每年4.2釐米的速度移動
說起珠穆朗瑪峰,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是世界第一高峰,不過你肯定想不到的是,珠峰竟然還會「走路」,並且每年都朝著長春方向移動。昨天,據央視新聞報導,珠穆朗瑪峰相對位置每年都會發生變化。珠峰乃至整個青藏高原,都是由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擠壓而成,擠壓一直在進行,導致珠峰位置也在一直變化。
-
據科學家計算,1億年後珠峰移到長春!那邊境線怎麼算?
珠峰每年約以4cm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是珠峰不是豬蜂:我所在的喜馬拉雅山脈和整個青藏高原,都是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這些年來,擠壓一直沒斷,所以我每年都會長高0.3cm。「走」大概4cm,朝著東北方向,那裡有長春。
-
長春,一座珠穆朗瑪峰都暗戀的城市!
原因竟是#珠峰每年都在向長春移動#有多少人和小吉心情一樣心中充滿了問號你知道嗎?看似靜止的珠穆朗瑪峰每年以4.2釐米的速度朝著東北方位移動相關專家介紹: 「運動方向就是對著長春「」珠峰每年都在向長春移動」得知這一消息後腦洞大開的網友們
-
8848.86米的珠峰還在長:垂直方向每年隆升約4毫米
來源:新華社原標題:8848.86米的珠峰還在長:垂直方向每年隆升約4毫米新華社北京12月8日消息,8848.86米!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當日公布,而且仍在不斷成長。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科學性、可靠性、創新性較2005年明顯提高,主要原因包括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首次應用於珠峰峰頂大地高計算,國產儀器擔綱高程測量,國產重力儀首次登頂實測峰頂重力值,同時融入國產航空重力儀測量數據,大幅度提升珠峰地區重力似大地水準面模型精度等。作為世界最高峰和最年輕山峰之一,珠峰造山運動仍在持續。
-
往更高處長 往長春北京方向移動
01測量精度:「最好的一次」「我們這一次珠峰高程測量,精度在歷史上是最好的。」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說。珠峰測高的精度,最主要的就是「從頭到腳」的起算面。這一次通過航空重力測量,精度提高到5釐米,上一次是15釐米左右,提高了3倍。「這一項就提高了10釐米精度,所以說這一次精度非常高。」黨亞民說。
-
往更高處長、往長春北京方向移動——來自海拔8848.86米的報告
上一次在珠峰峰頂用GNSS測雪面高,精度約幾釐米,這次為1到2個釐米,也提高很多。此次觀測,我國首次把航空重力引入到珠峰測量,在珠峰地區觀測了1萬多平方公裡的航空重力,精度比世界最高水平還要好,保證了珠峰海拔起算面精度大幅提升。「測量珠峰,一個是測珠峰的頭;一個是測珠峰的腳,這就是確定起算面。這次兩個精度都提高了,就能說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精度是歷史上最好的一次。」黨亞民說。
-
珠峰:你一生的故事
圖源@文獻[3]頂部的珠峰組,主要是一些灰色調的石灰巖。它們形成於距今大約4.7-4.6億年前(奧陶紀早-中期),富含多種海洋生物化石[1-2]。在2019年國慶檔電影《攀登者》中,由吳京飾演的方五洲在登頂珠峰後採集到一塊三葉蟲化石。雖然攝製組用錯了三葉蟲的品種,但這個鏡頭卻並非空穴來風。
-
珠峰:你一生的故事
這一版古地理復原圖繪製時間較早,與其他學者的觀點存在出入,僅作為一家之言參考。圖源@Christopher Scotese[8],板塊和海洋名稱參考[9]隨著岡瓦納古陸的緩慢移動,這片海域所處的緯度也在南半球一直變化。大概從距今3億年前開始,岡瓦納古陸的邊緣開始分裂,一個名為「新特提斯洋」的新生海洋開始形成並迅速擴大,孕育珠峰的那一片海洋則繼續著它的漂泊。
-
珠峰最新「身高」是如何算出來的?
上一次在珠峰峰頂用GNSS測雪面高,精度約幾釐米,這次為1到2個釐米,也提高很多。此次觀測,我國首次把航空重力引入到珠峰測量,在珠峰地區觀測了1萬多平方公裡的航空重力,精度比世界最高水平還要好,保證了珠峰海拔起算面精度大幅提升。「測量珠峰,一個是測珠峰的頭;一個是測珠峰的腳,這就是確定起算面。這次兩個精度都提高了,就能說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精度是歷史上最好的一次。」黨亞民說。
-
我們為什麼要測量珠峰?
▲ 珠峰大本營是北半球觀賞星空的最佳地點之一。圖/視覺中國而且,地震對珠峰高度也會有影響。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了8.1級大地震,震中距珠峰僅有220公裡。本來,印度板塊每年會向東北方向推進5釐米,受擠壓作用,珠穆朗瑪峰也在朝東北進發。前進的方向,正是我國東北的長春。大地震影響了珠峰向東北方向的水平移動進程。地震發生之後,珠峰反而向西南方向平移了4釐米。
-
一文讀懂珠峰測「身高」:測量工作已完成 珠峰新高度兩三個月後公布
6600-7000米的北坳大冰壁,抵達海拔7028米的一號營地4、途經大風口 抵達7790米二號營地從一號營地出發,途徑海拔7500米的大風口,到達海拔7790米的二號營地5、抵達8300米三號營地從二號營地出發,到達海拔8300米的三號營地6、經過8700米第二臺階 向峰頂發起衝擊視天氣情況,擇機向珠峰頂峰發起衝擊
-
...珠峰高度為什麼一直在變?從專業角度解讀珠峰新身高地理意義!
為什麼要給珠峰重測身高,一是因為珠峰的身高隨時在變化(原因見下文),二是珠峰測量技術有了大的飛躍,新技術可以明顯提升珠峰測量精度。。 地殼抬升 珠峰位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處消亡邊界帶上,還在隆起抬升。長期來看,珠峰以每年4.4毫米的速度緩慢升高,這就意味著10年會升高4釐米左右,30年升高13釐米多。
-
每年漂移11釐米,能源星球泰坦星每年在向外移動,比預想快100倍
在太陽系中,很多行星都有自已的衛星,地球衛星是月亮,火星衛星有火衛一和火衛二,木星衛星有木衛一,木衛二等,土星衛星有土衛一,土衛二等,這些衛星都在一條「固定」軌道上,圍繞主行星運轉,說是固定軌道,其實每年都在變化,比如,38.4萬公裡外月球以每年3.8釐米速度向外漂移,火衛一正在靠近火星
-
專家詳解珠峰高程測量15問
更為重要的是,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了發生8.1級地震,這次地震對珠峰高程的影響在國際上引發爭議,重測珠峰高度也成為全球一個新的熱點話題。作為珠峰主權國家之一,中國有責任和義務平息這種爭議。澎湃新聞記者王萬春 圖 澎湃新聞: 2015年的尼泊爾大地震對珠峰有哪些影響? 黨亞民: 2015年尼泊爾8.1級地震肯定會對珠峰高度有影響,綜合國內外研究成果,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尼泊爾地震使得珠峰高度降低了2.5-2.6釐米。
-
珠峰測量的背後是一部科技進步史|讀+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的高度呢?珠穆朗瑪峰是我們這顆行星的重要標誌之一。青藏高原作為地球「第三極」,被稱為地球演化天然實驗室。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了8.1級大地震。這次大地震對珠峰高度是否產生影響、有多大影響,在全球存在爭議。此外,珠峰也一直在發生長期性和隨機性的變化,有必要及時更新相應的數據。對珠峰每年幾毫米幾釐米的變化要定期測量,這是科學的要求,也是我國測繪法對國土測繪的要求。
-
專家詳解珠峰高程測量15問
另一方面,從我國 2005 珠峰高程測量至今已過去15年了,在此期間的地殼運動,可能會對珠峰高程變化產生影響。更為重要的是,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了發生8.1級地震,這次地震對珠峰高程的影響在國際上引發爭議,重測珠峰高度也成為全球一個新的熱點話題。作為珠峰主權國家之一,中國有責任和義務平息這種爭議。
-
為什麼隔一段時間,就要測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頂上到底是啥樣?
電影《攀登者》為什麼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要測量珠峰的高度呢?大約在7000萬年前,印澳板塊開始在地球表面移動,它移動速度非常快,每年向北漂移15釐米。由於印度板塊的快速移動,到了2500萬年前,它幾乎完全封閉了中間的海洋,擠壓了洋底的沉積物。
-
網友問:既然有大陸漂移說,為什麼近代不見板塊在移動?
地球板塊隨時都在移動,只是短時間內移動距離不明顯而已,比如珠穆朗瑪峰每年會向東北方向移動4cm,高度也會上升0.3cm。我國的珠穆朗瑪峰,受到印度洋板塊移動的影響,正以每年4釐米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這也使得附近地區的地殼活動較為頻繁。地質學家在珠峰斷裂層採集到的巖石樣品,存在嚴重的擠壓變形,經過分析發現,在1300萬年前,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曾達到12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