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鳳翎團隊:有機化學新探索打開高效「氟」門

2020-10-14 科學中國人scichi

在有機化學學科中,元素有機化學領域一直都是科學家們研究的一方重地,而含氟有機化合物作為廣泛用於製備含氟藥物、農藥、功能材料的重要合成物質,更是元素有機化學領域研究的重中之重。在目前的研究中,含氟基團修飾雖然成為發現藥物的重要策略,但由於其反應條件苛刻且效率低,以致探索高效的將氟烷基引入有機分子的反應成為有機化學領域的研究熱點與難點。應此時境,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及東華大學教授卿鳳翎及其團隊圍繞含氟基團的高效引入這一挑戰性課題發起攻關,從2003年起就開展氧化氟烷基化反應研究。行進之路不乏荊棘叢生,可他們能以創新和磨礪為劍刃披荊斬棘,讓一切成果得以破土迎新,獨秀於林。時至今日,他們不負眾望,載譽而歸,「氧化氟烷基化反應」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理論創新與技術攻堅

含氟有機化合物的合成研究遍及世界,眾多化學家也在含氟基團如何高效引入這面峭壁上不斷攀援,此時卿鳳翎及其團隊進行的「氧化氟烷基化反應」項目為含氟基團的高效引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首次提出了「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的新概念,發展了一系列氧化三氟甲基化、氧化三氟甲硫基化、氧化二氟亞甲基化及烯烴氧化三氟甲基雙官能團化等新反應,取得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原創性研究成果。

項目首次提出「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新概念,並被國內外同行廣泛應用。該反應突破了傳統三氟甲基反應中親核三氟甲基化試劑只與親電底物反應的限制,為含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合成開闢了一個新方向,極大地拓展了底物類型,豐富了官能團兼容多樣性,提高了反應效率。

宇宙萬物創由三生,科研創新亦是如此。所謂概念生一,一推二,二及三。卿鳳翎及其團隊進一步拓展了「氧化氟烷基化反應」概念,成功解決了親核三氟甲基硫試劑難製備及不穩定等難題,實現了溫和反應條件下炔烴硼酸等底物的氧化三氟甲硫基化反應,為將有機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提供了新策略和新方法;實現了銅參與炔烴等氧化二氟亞甲基化反應,高效構建了系列含二氟亞甲基有機化合物。

關於烯烴氧化三氟甲基雙官能團化方面的研究,項目發展了銀催化烯烴氧化氫化三氟甲基化反應,實現了高度專一性烯烴淨氟仿加成反應;發展了銅催化未活化烯烴的氧化脫氫及氧化羥化三氟甲基化反應,實現含三氟甲基基團的複雜烷烴化合物的高效合成。

學術積澱與人才培養

科學不分國界,學術上的成果由項目團隊傾盡心血積澱而成。該項目引領了近幾年國內外三氟甲基化反應及三氟甲硫基化反應的研究,被國內外30多個課題組應用於含氟化合物合成及發展新氟化試劑,被美國化學會期刊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以封面文章進行了重點介紹,「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被其稱為「卿氟化反應」。8篇代表性論文在重要國際學術期刊Acc.Chem.Res.(1篇),J. Am. Chem.Soc.(3篇),Angew.Chem.Int.Ed.(3篇),Org. Lett.(1篇)上發表。8篇代表性論文他引1519次,篇均189.9次,單篇他引最高284次;7篇代表性論文為ESI高被引論文。

「氧化氟烷基化反應」項目的成功來自每一位團隊成員的傾力投入,更為青年人才的成長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項目執行階段培養博士22名,1人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第二完成人儲玲玲博士在博士研究期間做出突破性工作,她的博士論文獲中科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項目第一完成人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作大會或邀請報告50次,並獲得中國科學院-拜爾青年科學家獎和中國化學會黃維垣氟化學獎等獎項和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

卿鳳翎及其團隊在浩瀚的科學星宇中喚醒了「氟」這片久違的星光,為所有投身有機氟化學及藥物化學領域科的人提供了新方向,推動了有機化學學科的研究和發展。

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示意圖 圖源: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官網

相關焦點

  • 科學網—實現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和東華大學
  • 有機氟化學又添新磚
    原標題:有機氟化學又添新磚 氟元素就像磚瓦,用它可以搭成各式各樣的房子。對研究人員來說,這個成天打交道的小元素不僅寄託著他們的個人理想,還承載著心中的強國夢。 氟化學界的變化和元素周期表老九——氟一樣活躍。 「在所有元素中,氟元素的原子半徑很小,電負性卻最大。
  • 上海有機所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由於三氟甲基(CF3-)的獨特性質,將其引入到有機化合物中能夠顯著改變化合物的酸性、偶極距、極性、親脂性以及其化學和代謝穩定性。因此含三氟甲基的化合物已在醫藥、農藥和材料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如治療精神抑鬱的藥物Prozac、治療關節炎的藥物Celebrex和治療II型糖尿病的藥物Januvia等都含有三氟甲基。
  • 探索新一代物質轉化的途徑:北大「有機合成化學與方法學」創新研究...
    21世紀,合成化學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環境科學、材料科學和生命科學的發展對合成化學提出了高效、高選擇性及環境友好等更高要求,但現行的方法遠未達到這樣的理想境地,化學家尚需從理念、原理和方法上進行不斷的變革與創新。
  • 上海有機所發現新的高通量有機合成方法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有機氟化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董佳家課題組在尋找新的SuFEx反應砌塊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一種安全、高效合成罕見的硫(VI)氟類無機化合物FSO2N3(氟磺醯基疊氮)的方法,他們同時發現該化合物對於一級胺類化合物有極高的重氮轉移反應活性和選擇性。
  • 我國有機氟精細化學品及氟化工現狀
    2008年07月16日 收藏    有機氟化學品主要包括基本氟碳化合物、氟聚合物和有機氟精細化學品,以及重要生產原料氫氟酸。保守預測,目前國內氟聚合物需求量為PTFE0.5萬t、PVDF 0.05萬t、FEP 0.06萬t、ETFE0.02萬t、PFA 0.02萬t、氟橡膠0.10萬t以及其它氟聚合物,潛在市場十分巨大。  在氟聚合物研製方面,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上海市有機氟材料研究所、四川晨光化工研究院等單位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工業化試驗成果,有些正趨向產業化。
  • Commun.杭州師範大學葉飛課題組在快速構建含氟螺環化合物...
    導讀  近日,杭州師範大學有機矽化學及材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葉飛博士與德國萊布尼茨催化研究所Matthias Beller教授合作在快速構建含氟螺環化合物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我校為第一通訊單位發表在國際化學領域頂尖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Nat.
  • 高效氯氟氰菊酯與氯氟氰菊酯,兩個字之差,活性相差4倍
    菊酯類殺蟲劑的發現,是殺蟲劑的一次質的飛躍,將殺蟲劑由以劇毒、高毒為主的有機磷類殺蟲劑向以高效低毒的菊酯類殺蟲劑轉變,也使新農藥種類更加多樣,使得大量有機磷類殺蟲劑逐漸退出市場。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推出,由於其具有許多優點,很快成為市場上銷量最大,用途最廣,最受歡迎的菊酯類殺蟲劑,徹底取代了氯氟氰菊酯。
  • 上海有機所在鈀催化芳基二氟甲基化反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年來,發展與之相關的高效引氟方法和手段,受到了合成化學家們的高度關注。儘管在過去的十年中,大量高效、新穎的氟化方法和反應相繼被報導,但大多使用的是商品化的「明星」氟化試劑,通常價格昂貴,而對於大量存在的含氟工業原料小分子氟烷烴的高效轉化卻鮮有報導。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有機氟化學領域,主要開展氟化方法(其中包括高價金屬氟化,電化氟化和氣體直接氟化的手段改進和更新),少氟化合物的合成(如將一氟、二氟或三氟引入天然產物,或以砌塊合成含氟生物活性物質),合成特定性能的含氟單體製備特種材料,以及有機氟化學中亞磺化脫滷反應、電子轉移反應的研究;有機磷化學方面,開展生命有機磷化合物的研究,有機磷化學反應的研究和有機磷萃取劑的研究;有機硼化學方面,開展了過渡金屬及其他元素化合物催化促進下的有機硼的高選擇性新反應的研究
  • ...含氟工業原料一氯二氟甲烷合成二氟甲基芳香化合物—新聞—科學網
    張新剛團隊首次應用含氟工業原料一氯二氟甲烷合成二氟甲基芳香化合物   本報訊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有機氟化學院重點實驗室張新剛團隊經過努力,首次成功實現了利用廉價工業原料一氯二氟甲烷(ClCF2H)製備含二氟甲基的芳香化合物。
  • 「氟」vs. 「氯」取代?14%效率有機光伏材料體系的研究
    有機太陽能電池(OSCs)具有輕質、柔性、低成本等優勢,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
  • 我科學家獲有機化學領域國際重要獎項
    有機化學領域最有影響的國際獎項之一、2020年「亞瑟·科普學者獎」(Arthur C. Cope Scholar Awards)日前揭曉,西湖大學理學院化學講席教授鄧力成為獲獎者之一。傳統的化學催化劑是含金屬的小分子,依賴於金屬形成強健的能力來促使化學反應的發生。而自然界原本就存在一種最強大的催化劑——人類體內的生物酶。它可以促使人體內各種化學反應發生,把食物分解成營養物質,使細胞產生能量等等。並且它只需通過溫和的弱鍵作用,就能「催生」化學反應按照我們生理需要快速而精準地發生。鄧力團隊一直在尋找這樣一種自然而高效的催化劑。
  • 南開團隊研發新三氟甲氧基化試劑 有望廣泛應用於軍工等領域
    南開團隊研發新三氟甲氧基化試劑 有望廣泛應用於軍工等領域 2017  含氟有機化合物在醫藥、農藥和材料領域應用廣泛,為人們所熟知的降膽固醇藥物立普妥、抗腫瘤藥物5-氟脲嘧啶和抗愛滋病藥物依法韋侖等藥物都是含氟有機化合物。其中,由於三氟甲氧基具有強吸電子性和高脂溶性,在新藥和農化產品中引入三氟甲氧基越來越多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 科學家發現新的高通量有機合成方法—新聞—科學網
    Barry Sharpless教授慶祝生日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有機氟化學院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董佳家課題組在尋找新的SuFEx反應砌塊過程中,發現一種安全高效、從大量可得的一級胺化合物出發直接合成疊氮化合物庫的方法。10月3日,該工作以《應用於功能篩選的,基於一種重氮轉移試劑的模塊化點擊化合物庫》為題發表於《自然》。
  • 科學網—首次應用含氟工業原料一氯二氟甲烷合成二氟甲基芳香化合物
    首次應用含氟工業原料一氯二氟甲烷合成二氟甲基芳香化合物
  • 青島農大科研團隊在應用化學一區雜誌發表封面文章
    青島農大科研團隊在應用化學一區雜誌發表封面文章 近日,由青島農業大學化學與藥學院肖建教授領銜的分子催化與轉化團隊,在應用化學一區期刊《高等合成與催化》(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IF=5.7) 上發表有關綠色高效合成吲哚衍生物的重要論文
  • 不一樣的元素故事: 有「氟」同享|《自然-化學》專欄
    由於氟極小的原子半徑和共價性,在有機分子上用氟取代氫或氧能構成極其穩定的碳-氟共價鍵,這往往能夠產生大量具有奇妙特性的新化合物。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不粘鍋上廣泛使用的特氟龍(聚四氟乙烯)。在設計具有藥用活性的分子時,這種穩定的碳-氟鍵的應用也帶來了巨大的成功。
  • 吡氟硫磷殺蟲劑市場分析
    吡氟硫磷是韓國化學研究院(KRICT)發現,並由Sungbo Chemicals Co。 Ltd。主導開發的新型吡唑有機磷類殺蟲劑,1996在韓國登記上市。並已於2017年6月26日國內化合物專利期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