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重慶銀行發布A股首次公開發行初步詢價結果公告,宣布發行價格為10.83元/股。同時,公告表示,原定於12月31日的進行的重慶銀行網上、網下申購將推遲至2021年1月21日。
根據重慶銀行公告,其此次發行股份數量為3.47億股,全部為新股,網下初始發行數量2.43億股,佔本次發行數量的70%;網上初始發行數量為1.04億股,佔本次發行數量的30%。
按此結果計算,若發行成功,重慶銀行預計將募集資金37.6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預計募集資金淨額為37.05億元。
根據10.83元/股的定價,發行後,此價格對應的市盈率為8.97倍,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截至2020年12月25日,中證指數發布的銀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為6.37倍。
而重慶銀行此番推遲發行也正與此有關。
公告內容顯示,由於此次發行價格對應市盈率高於中證指數發布的同行業上市公司二級市場定價日前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存在未來估值水平向行業平均市盈率回歸,股價下跌造成損失的風險。
因而根據證監會相關規定,重慶銀行需在網上申購前三周連續發布投資風險特別公告,公告的時間分別為2020年12月30日、2021年1月6日和2021年1月13日,其發行時間安排也正因此而遞延。
重慶銀行調整後的時間表
公開資料表明,重慶銀行成立於1996年,是西部和長江上遊地區成立最早的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早在2007年,重慶銀行就曾向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並一度進入IPO排隊名單,但最終轉道港股,於2013年11月6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也是國內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城商行。
2016年,重慶銀行A股上市計劃再次啟動,並於同年10月8日,獲當時重慶銀監會的批覆,表示同意重慶銀行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且發行規模不超過7.81億股。
2018年6月11日,重慶銀行正式遞交A股上市招股書申報稿,並獲證監會受理,再次開啟了A股IPO排隊進程。
直至2020年8月27日,證監會發行部發布公告宣布,重慶銀行首發過會,其A股上市計劃方才邁出關鍵一步,成為2020年「過會」A股的第二家銀行。
重慶銀行延遲發行後,將從2020年第二支A股上市銀行,變身為2021年首支上市銀行股。同時,重慶銀行也將成為第38家A股上市銀行,國內第15家「A+H」銀行和第3家「A+H」上市城商行,此前兩家分別為鄭州銀行和青島銀行。
至此,2020年銀行業僅有三家成功上市。渤海銀行7月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實現年內銀行股上市「破冰」;10月12日,威海銀行歷時七年圓夢港股;同月27日,廈門銀行終於達成年內A股銀行類IPO「零的突破」。
此後,隨接連有中小銀行順利過會,但除重慶銀行外,均未能在年內實現進一步進展。
上海農商行、齊魯銀行已分別於11月26日、12月10日順利過會,而原應在12月30日上會、趕上年底中小銀行「扎堆」過會末班車的廣州農商行則在上會前日宣布撤回A股發行申請。
截至目前,正在A股排隊等待審核的銀行仍有14家,包括5家城商行、9家農商行。其中,湖州銀行、重慶三峽銀行和廣州銀行均為今年新加入審核隊伍的銀行。
在這14家銀行中,蘭州銀行排隊時間最長。公開資料顯示,蘭州銀行早在2016年6月就已被受理,最新公告時間為2018年4月,從申報至今已有1600餘天。
此外,12月25日,上市輔導已近十年的漢口銀行,已獲得湖北銀保監會批覆,同意其申請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上市,並規定發行規模不得超過13.76億股。
(編輯:王欣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