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日本的《昆蟲記》你一定要帶孩子讀一讀

2020-08-28 書念的婦人

「山巖間的野山羊幾時生產,你知道嗎?

母鹿下犢之期,你能察定嗎?

它們懷胎的月數,你能數算嗎?

它們幾時生產,你能曉得嗎?

它們屈身將子生下,就除掉疼痛。

這子漸漸肥壯,在荒野長大,去而不回。「

這是聖經《約伯記》裡上帝問約伯的話。自然界的繁複浩渺是人類窮盡一生也無法測度的,現代科學在探索自然上走出了一小步,可以讓我們略微窺到自然界一些有趣的奧秘。

我上初中那會兒,有一個男生痴迷於各種昆蟲和小動物,經常在上課時偷偷擺弄小蟲子,因此還被老師批評不好好學習。我想,那個男生要是當時就有一本叫《自然圖鑑》的書,他就能知道怎樣科學地觀察研究昆蟲和動物了,又不耽誤學習了。

《自然圖鑑》是一本暢銷日本30年的觀察自然的入門手冊,全書圖文並茂地介紹了昆蟲、鳥類、哺乳類、爬蟲類、兩棲類、魚類、貝類和植物類等8大類常見生物,針對不同種類的生物介紹了觀察它們的具體方法,教大家在哪些場所、哪些時段,穿怎樣的衣服、選擇什麼工具能夠高效的觀察到生物,可以說是一本關於自然界的小百科全書了。

《自然圖鑑》的文字作者裡內藍曾從事過兒童讀物的編輯工作,她十分熱愛自然,曾到北美、南美、東歐、東南亞等地旅行觀察動植物,在她做了自由撰稿人後,她創作面向兒童的科學讀物。

松岡達英是《自然圖鑑》的繪畫作者。他畢業於東京設計學院,曾從事設計製作工作,現在以插畫家的身份活躍於業界,他的插畫作品主要集中於自然科學領域。等你翻開《自然圖鑑》,看到裡面栩栩如生的昆蟲手繪,你就會明白,松岡英達的繪畫水平是多麼高超,他對自然界的觀察是多麼細緻入微,他對繪畫的態度是多麼精益求精了。

打開這本《自然圖鑑》,就好像進入了與自然交界的田間巷頭,它之所以能夠暢銷日本30年,是因為,它兼具以下幾個難能可貴的特點:

  • 嚴謹的科學態度
  • 簡明易懂、生動有趣
  • 溫暖的人文情懷
  • 極具實用性

嚴謹的科學態度

打開《自然圖鑑》,我們首先會被書中纖毫畢現的生物手繪圖驚到。全書1000多張生物手繪圖,把生物的每一部分的器官都清晰地描繪出來,仿佛是用極高倍像素的相機透過顯微鏡拍下來似的。喏,就像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很多生物手繪圖旁都用線段標註了這個生物的實際大小。

比如吶、蠓、日本蝨、白線斑蚊這幾種吸血昆蟲,它們的形體都極小,松岡達英為了清晰地圖解它們的構造,把它們畫大了,但出於嚴謹的態度,在旁邊標識了它們的實際大小,以免讀者被誤導。


讀《自然圖鑑》的文字部分,你會感覺到就像在讀中學時的生物書。它用科學的術語介紹生物和觀察而得的自然現象。

比如,它介紹金龜時就用圖表的方式列出了金龜所屬的科目和分類。

通過《自然圖鑑》裡對蜘蛛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蜘蛛不是昆蟲,而是和昆蟲並列屬於節肢動物門下的單獨一類生物。也並不是所有的蜘蛛都會結網的。

如果不是事先就了解裡內藍是個自由撰稿人,我簡直都要認為她是一個生物學家了。

在《自然圖鑑》最後的附錄資料部分,有一個生物分類表,


還有按首字筆畫來排序的書中生物索引,可以說是十分科學周到。這不由得讓我想起咱們中國的《本草綱目》也是用類似的索引和分類表。不知道《自然圖鑑》這樣的編排方式是不是借鑑了《本草綱目》呢?

在《自然圖鑑》封底裡,作者還貼心地畫出了觀察筆記的範例和「了解自身尺寸」示意圖,便於我們觀察自然時用自身的尺寸做參照物,快速了解生物地大致大小。



簡明易懂、生動有趣

儘管《自然圖鑑》如此地科學嚴謹,可它卻一點兒也不難讀懂.

裡內藍的文字十分平實,用最簡明的語言結合科學術語,把生物的生命特徵、生產周期、活動特點等娓娓道來。當然,松岡達英的手繪插圖也功不可沒,裡內藍幾乎每介紹一種生物,松岡達英就會畫上一副插圖來配合文字。整本書幾乎都是以一面文字一面圖片這種1-2、1-2……的節奏來呈現的。就是這樣的,


我們可以一邊看文字一邊看插圖,這樣就脫離了文字的抽象,生物的樣子在我們的腦海裡馬上有了生動的具體形象。

松岡達英還在每類生物介紹的結尾部分畫了以三個孩子為主人公的觀察生物的漫畫故事,增加了書本的趣味性,打開了孩子們的幻想空間。全書共有5個這樣的漫畫故事。漫畫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三個孩子結伴去野外觀察,他們自主準備、整理去野外觀察的專用衣物,一起收集生物標本,記錄生物行蹤,一起在山林裡過夜,一起在夜間出遊觀察夜遊生物。


很早以前,就聽說日本孩子的獨立性極強,小學高年級開始便可以獨自出門旅行。《自然圖鑑》裡的野外觀察漫畫故事證實了這一點。我想,這對中國孩子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儘管就目前的環境來說,家長們可能還不放心幾個孩子獨自結伴出門,但家長們可以陪著孩子們一起,學著漫畫裡的樣子,和孩子來一次在野外宿夜觀察哦!

溫暖的人文情懷

法國博物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之所以聞名於世,在於它裡面流露出對每個生命種類的尊重、對大自然的敬畏,充滿了溫暖的人文情懷。

《自然圖鑑》也是如此,我甚至想說,《自然圖鑑》可以被譽為日本的《昆蟲記》。

看看裡內藍在《自然圖鑑》裡是怎麼說的吧:

當她說到觀察哺乳動物時,她讓我們用謙虛低調的態度造訪。

當她教我們翻開水邊的石頭尋找水生昆蟲時,交代我們一定要記得把移動過的石頭放回原處。這種對自然界極盡細緻的保護態度令人動容。

她還教我們如何餵食從窩裡掉下來的麻雀雛鳥,充滿了對弱小生命個體的悲憫情懷。

說到從籠子裡逃走的寵物鳥時,她說:「要儘量避免犯下讓寵物鳥逃跑的疏忽,因為既然照顧了,就應該要負責到底。」因為這些寵物鳥沒有覓食能力,也很容易被貓等動物吃掉。

極具實用性

我本來以為《自然圖鑑》既然叫「圖鑑」,就是一本大開本的帶插圖書籍,可當紙質書到手時,我才發現,這是一本厚厚的380頁的32開小開本圖書。

等到我看了書之後,才明白作者和編輯用小開本來印製《自然圖鑑》的用心良苦。因為《自然圖鑑》裡不僅介紹動植物,還針對每種類的生物介紹了具體的觀察方法。所以,這本書的最妙之處,就在於,你帶著它去觀察生物,一邊對照書裡的描繪尋找相應生物,一邊照著書裡提供的觀察方法來觀察生物。這樣,你既不會認錯生物,又可以以最高的效率取得觀察成果。

既然是要觀察時隨身攜帶的手冊,當然是小開本來得方便實用啦。

書中提供的觀察工具也非常實用,都是簡單、容易製作、容易買到的東西。比如要引鳥到身邊來時,作者教我們用牛奶空盒製作鳥兒的食物臺。


想要錄鳥的聲音時,裡內藍和松岡達英圖文配合地教我們如何用雨傘製作集音器。


我感覺這已經不僅僅自然觀察,這簡直就是陪著孩子一起玩充滿樂趣和成就感的手工製作遊戲了。

兩位作者還很貼心地用文字和圖解的方式詳細介紹了雙筒望遠鏡的用法,就是為了讓我們購買時選對品牌,不花冤枉錢,同時能高效觀察動物,充分地彰顯了日本人事無巨細精益求精的民族精神。

而且,《自然圖鑑》裡介紹的生物觀察場所也儘量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避免需要長途跋涉、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才能進行觀察的情況出現。

比如飛蛾、蒼蠅、蚊子、蜘蛛之類的昆蟲,在咱們家裡就可以觀察的到。家樓下的水溝裡也可以觀察到好多昆蟲。郊區的河岸便和小樹林時觀察鳥類的好場所,家附近的草叢裡也可以觀察到田鼠之類的哺乳動物。


莊子說:「夏蟲不可以語冰。」自然界的生物多麼奇妙,我們很多人經過中學、大學,直至人生過半可能都被忙忙碌碌的學習、工作、生活所填滿,從未停下腳步看一看與我們共處同一世界的生物。其實,對自然界不同的生命個體的了解,何嘗又不是一種學習呢?

而現在的孩子,由於從小生活在城市,他們更缺乏對自然的親近。帶上這本《自然圖鑑》,帶著你的孩子,一起進入自然界神奇的生物世界,感受在和自然生命個體互動過程中的親子樂趣吧。

多說一句,這本書適合家長帶著低年級的孩子一起閱讀使用,也適合高年級以上孩子或成年人獨自閱讀,如果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那這本書一定正是你所需要的!

相關焦點

  • 讀《昆蟲記·蟬》有感
    來之不易的幸福——讀《昆蟲記·蟬》有感        中山路小學五(7)班 李若妍
  • 2019年50本計劃讀一讀的書單(下)
    掃碼文末二維碼即可加入羅輯醫療知識星球19年連結1500位醫健精英2019年50本計劃讀一讀的書單看懂臺灣生技股的第一本書 全新正版 繁體19癌症是一種代謝病——論癌症的起源、治20癌生物學(原書第二版)  對未來腫瘤研究21醫療的背後:那些關於生命、健康和醫療的真相22從前哪,後來呀 漫話醫史23打開一顆心:一位心外科醫生手術臺前的生死故事24生命的未來(精裝)  媲美薛丁格《生命是什麼》25遺傳的革命2019年50本計劃讀一讀的書單
  • 一定要儘早帶孩子,見這三種世面
    那其中的故事就多了,我們可以隨便揀幾個跟孩子講一講孔子的故事,這樣的旅行孩子就受益了。如果孩子大了,那旅行和讀書結合起來是最好的學習。比如有一個朋友的兒子,非常喜歡水滸傳,他就一直希望爸爸帶他去水泊梁山看看。
  • 扎克伯格給孩子讀科普繪本,那些「高冷」的繪本該怎麼讀?
    孩子尚且未滿月,而這繪本的名字更是著實把大家嚇了一大跳——當我們都還在給孩子講小動物的時候,小扎同學竟然在給新生兒女兒讀「Quantum Physics for Babies」,翻譯過來就是「給寶寶的量子力學」。給低幼小朋友讀這麼高冷的科普書?許多國內父母感到迷惑了。其實,歐美國家在早教啟蒙方面,一直很重視科普,科普繪本比比皆是。
  • 讀書快樂——給4-8歲孩子推薦一套繪本書:法布爾昆蟲記
    在孩子四歲左右時,我買了一套10冊的美繪版《法布爾昆蟲記》,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韓國人高蘇珊娜改編,金成榮繪圖,李明淑翻譯。這套書用簡潔的語言、可愛的彩繪、生動的故事,以童話的形式,描繪出法布爾先生原著中的一些昆蟲。講述它們的生活,展現它們的個性,其間還運用一些兒歌,來敘述昆蟲們的特點,非常受孩子喜歡。
  • 想了解日本的世界觀,知道日本對世界的看法,就一定要讀這本書
    日本對於外國人來說,一直是個有些神秘的國家,不止是西方國家,就連它的近鄰,也不敢說真正了解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讀這本書——《日本的世界觀》。《日本的世界觀》作者馬裡烏斯.詹森是哈佛大學博士、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日本史、中日關係史專家,他對日本歷史的見解不會流於表面,也很少使用空泛的理論和深奧難懂的道理,所以,當你讀這本書時,不用擔心它過於艱深。
  • 你在給孩子多選繪本讀繪本,可能讀的越多毒害越多
    為了確定我自己沒有判斷錯,我還特意問了《彩虹色的花》出版方朋友,從而確定了這就是本如假包換的盜版書!在確準這一情況後,我第一時間給那位寶媽留言,讓她不要再給孩子讀這本了,因為這書讀的越多,越是毒害孩子。 看到這裡,或許會有寶媽覺得我小題大做,會說「只是讀本盜版書,無非質量沒有正版書這麼好。
  • 了解人工智慧,這15本書你一定要讀
    埃隆·馬斯克也曾推薦過這本書。《人工智慧:一種現代方法》(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作者Stuart Russell,Peter Norvig這本書可以說是人工智慧領域的《聖 經》,這是一本全面介紹人工智慧知識和內容的書籍,任何從事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
  • 《昆蟲記》來了!快帶孩子來看變色龍,和玉米蛇一起玩耍,DIY大紫蛺蝶標本,送可愛的角蛙萌寵…
    要問最近什麼親子活動最受歡迎這個《昆蟲記》能名列前茅不光是孩子們喜歡爸爸媽媽們也是童心滿滿
  • 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與《昆蟲記》
    《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佔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法布爾在19世紀中期,於學校教課之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間觀察各類昆蟲,為之定名,為之謳歌。
  • 12歲前,一定要給孩子讀點這種書,腦洞大開又有營養
    我也試讀了很久,覺得真的很不錯,因為我自己也非常喜歡科幻小學和這類型的電影。只是當時這套書的團購價一直要128元,雖然書很好,卻也一直在猶豫著,要不要開團。因為8冊書算下來稍微有一點貴。但是,這次出版社朋友跟我說,年末做活動,只要99就能開團了。
  • 日本原版銷量200萬科普圖鑑,帶娃探索妙趣橫生的昆蟲世界
    但是城市裡能夠驚遇這些已經很難得,已經很難探尋到我兒時一些形態獨特的昆蟲了。為了滿足兒子們探索昆蟲的奧秘,以及解開他對昆蟲各種疑惑,我搜羅了這本《MOVE 圖鑑昆蟲》。書本到手,隨手翻開,果然值得。兒子們也第一時間查詢了它們最喜歡蜘蛛,開始「為什麼「模式。《MOVE 圖鑑昆蟲》是由日本最大的出版社講談社聯合打造的MOVE系列圖鑑之一。
  • 讀《法布爾昆蟲記》,感受生命科學
    大家好,我是華陽小學二年級三班的葉嶸江,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書是《法布爾昆蟲記》,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作者法布爾。法布爾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他用一生的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這部昆蟲學巨著——《法布爾昆蟲記》。
  • 這本書帶你領略神奇又強大的昆蟲家族
    年齡較小的讀者可以看書中高清全彩圖片,了解昆蟲的名稱和樣子;年齡大些的讀者可以仔細研讀書中的知識點、比較每一類昆蟲的差異性,深入掌握昆蟲知識。這本書的作者團隊十分豪華:審訂者養老孟司是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解剖學專家、科普作家;特邀攝影師海野和男,是日本自然科學寫真協會會長、日本昆蟲協會理事,有非常豐富的昆蟲攝影經驗;中文版審訂張巍巍,則集昆蟲學者、科普作家、生態攝影師於一身。
  • 如果你對天體物理感興趣,一定要讀一讀這本:《七堂極簡物理課》
    在這本只有一釐米厚的小書裡,我可以把科普當自助旅行,不必完成任務式地機械化遊覽,記不住廣義相對論的方程式並不影響什麼。去感受一遍肉眼不可見的微觀世界的玄妙和肉眼無法企及的宏觀宇宙的浩瀚,嗅一嗅字裡行間優美與幽默的味道,不管對物理學幾乎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或者讀過其他著作,我們都可以給心情放個小假。
  • 手機鏡頭裡的昆蟲記
    最近三聯書店推出了盧躍剛別開生面的套裝新書《下裡巴蟲》,一本「圖卷」,一本「文卷」;因為「圖卷」是用蘋果手機拍攝的,相較法布爾,被他的朋友稱為「iPhone時代的昆蟲記」。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愛好昆蟲的孩子(二)
    一草一木一蟲,世間萬物皆有天賦才能。翻開法布爾的《昆蟲記》,品讀他的童年故事,願你發掘潛能,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愛好昆蟲的孩子(二)節選自《昆蟲記》不久我又回到了我父親的屋子裡。那時候我已經七歲,到了必須進學校的年齡了。
  • 昆蟲的秘密你了解多少呢?《MOVE圖鑑昆蟲》給你完美的答案
    汪曾祺的《昆蟲備忘錄》被選入部編本小學語文課本三下,孩子們非常喜歡這篇課文,學完之後總感覺意猶未盡。我當時給孩子們推薦法布爾的《昆蟲記》作為拓展閱讀,法布爾是孩子們喜歡的昆蟲學家,他的文章孩子們也喜歡讀,我們都感覺挺好的。直到遇見講談社的這本《MOVE圖鑑昆蟲》,簡直閃瞎了我們的雙眼,也太太太棒了!
  • 昆蟲世界那麼大,你該去看看《MOVE圖鑑 昆蟲》
    文/石墨楊1879年世界上第一本有關昆蟲的生物學著作誕生,距離今天已經141年過去了。這本書叫《昆蟲記》又稱《昆蟲世界》《昆蟲學札記》,它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愛好昆蟲的孩子(一)
    愛好昆蟲的孩子(一)作者:法布爾節選自《昆蟲記》現在,有許多人總喜歡把一切人的品格、才能、愛好等歸於遺傳。也就是說承認人類及一切動物的智慧都是從祖先那兒得來的。我並不完全同意這種觀點。我現在就用我自己的故事來證明我那喜愛昆蟲的嗜好並不是從哪個先輩身上繼承下來的。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從來沒有對昆蟲產生過絲毫的興趣和好感。關於我的外祖父,我不大知道,我只知道他曾經歷過相當苦難的日子。我敢說,如果要說他曾經和昆蟲發生過關係的話,那就是他曾一腳把它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