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宇宙,十大最大,顛覆認知?

2020-12-04 蒼山負雪灬

人們常常感嘆自己的渺小,比如:站在金字塔旁邊,人們不禁驚嘆於它們的大小;站在半英裡高的杜拜塔(Burj Dubai),升入雲層時同樣令人驚嘆。

但是,與我們宇宙中存在的某些事物相比,它們絕對是渺小的。今天,我們將根據它們的相對大小探索宇宙中最大的事物。

10.最大的星球

TRES4行星位於海格力斯星座,直徑比木星大70%,但僅佔木星質量的80%。由於它與太陽的軌道距離非常近,人們認為強烈的熱量會使構成這個星球的氣體膨脹,從而導緻密度幾乎像「棉花糖一樣」。它擁有迄今為止我們發現的最大行星的稱號。

更新:科學從未完成。由於已經編制了這份清單,對一個名為WASP-17b的系外行星的觀察表明,它比TRES4還要大。儘管它的半徑是木星半徑的兩倍,但質量只有一半。這使其比TRES4更「蓬鬆」。

9.最大的星星

VY Canis Majoris是我們所知道的最大的恆星(直徑)。它是被稱為「紅色超巨人」的一類恆星。它是太陽半徑的1,420倍,將需要世界上最快的賽車2,600年才能繞太陽一周。如果用VY Canis Majoris代替我們的太陽,其表面將延伸超過土星。(請參閱右圖以與我們自己的太陽進行比較)。

更新:2013年,NML Cygni被確認為已知的最大恆星。這是我們太陽半徑的1,650倍。這麼大 一束光需要6小時40分鐘才能繞圈一次。

第二次更新:科學繼續使我們震驚!UY Scuti現在擊敗NML Cygni,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恆星的領先候選人。在我們太陽半徑的1,708倍的情況下,如果地球大小只有籃球大小,那麼UY Scuti的高度將達到125,000英尺!

8.最大的黑洞

黑洞並不是物理上較大的空間區域。但是,如果將它們的質量包括在內,它們將是宇宙中最大的物體的頂級競爭對手。類星體OJ287是我們發現的最大黑洞。<

估計它是太陽質量的180億倍,並且是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從一個角度來看,它是一個比我們整個太陽系還大的天體。黑洞到底有多大?根據科學家的說法,沒有理論上限。

更新:2012年11月28日–科學永遠不會因其最新發現而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Hobby-Eberly望遠鏡發現了他們所謂的迄今為止最大的超大質量黑洞。黑洞,擁有高達170億個太陽質量,位於銀河系NGC 1277的中心。它是如此之大,佔整個銀河系質量的14%。事件視界是海王星繞太陽公轉軌道直徑的11倍-半徑超過300 AU。

7.最大的銀河

超級星系是已經與許多其他星系合併的星系,它們位於星系團的中間。迄今為止,我們發現的最大的是IC1101超級銀河系。這是600萬光年。相比之下,銀河系只有十萬光年。IC1101比我們的產品大60倍。

6.無線電波瓣

無線電波由超大質量黑洞的吸積盤驅動。這些超大質量黑洞可以在大多數星系的中心找到。隨著物質被黑洞消耗,一些能量和物質以高速度甩掉,這發生在黑洞的極點。

這些輻射以無線電能量射流的形式出現,可以用射電望遠鏡看到。位於星系中最大的是3C236,位於小獅子座。它的噴氣機跨越了4000萬光年。從頭到尾的射流遠大於任何星系。

5. Lyman Alpha斑點

這些斑點是星系團誕生的短暫生命期。它們是充滿氣體的非晶物體,尚未完全聚結,並且尚未受到重力束縛或凝固。隨著這些斑點的老化,它們將凝結並最終形成巨大的星系集合。

Lyman Alpha斑點形狀類似於變形蟲或水母。我們發現的最大的一個是2億光年寬,位於水瓶座。

4. Shapley超級集群

Shapley超級集群是大約400+百萬光年長的星系的集合。我們自己的銀河系大約小4,000倍。超級集群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我們最快的太空飛行器將花費數萬億年試圖穿越它。

它是我們目前所知的最大的引力束縛物體。受萬有引力的束縛意味著隨著宇宙的不斷膨脹,該星團之間的星系之間的引力足夠強大,足以克服該膨脹,使它們永遠保持在一起。

3. KBC虛空/Botes虛空

星系通常位於星團中。這些星團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與時空本身一起成組地擴展。

但是這些人不居住的地區呢?輸入BotesVoid。這個「虛無」的區域橫跨2.5億光年。這是2,500個並排放置的銀河系。空洞就像我們宇宙中的空洞,而BotesVoid最大。

雖然這些空洞並非完全是空的,有些星系確實存在於其中,但它們所包含的物質比宇宙中其餘部分少得多。

2017年2月2日更新: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了2個比BotesVoid大得多的空隙。第一個被稱為Canes Venatici Supervoid(或簡稱為「巨型虛空」)。這個空洞是13億光年。第二個是迄今為止我們發現的最大空白。當您得知銀河系和我們的當地居民居住在這個空隙中時,您會感到非常震驚。它被稱為KBC虛空,它的測量時間為20億光年。

2.巨大的LQG

Huge-LGQ(巨大的大型類星群)於2013年1月被發現,被認為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

Huge-LQG是73個已確認類星體的集合(類星體是非常活躍的星系)。天文學家發現,受引力約束的類星體是如此之大,以光速行進需要40億年的時間才能從頭到尾遍歷。

它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它的存在使它與愛因斯坦的宇宙學原理相矛盾。宇宙學原理說,從足夠大的角度觀察宇宙時,無論從何處觀察或從何處觀察,它都應該看起來完全相同。巨大的LGQ對該假設進行了調整。可以理解的是,研究人員對發現很著迷,並渴望繼續進行研究。

1.宇宙網

大多數天文學家都認為宇宙中最大的事物是宇宙網。它是由暗物質包圍的無盡銀河星團的腳手架,類似於三維蜘蛛網。星系團和暗物質組成了「中心點」,星系的細絲連接了這些中心點,形成了類似網狀的外觀。(見側面圖)

網絡有多大?如果銀河系是罌粟種子,那麼可觀察到的宇宙的宇宙網就是玫瑰碗體育場的大小。

由NASA和Wikicommons拍攝的照片,可根據知識共享署名許可使用。

相關焦點

  • 宇宙最大謠言!地球不是圍繞著太陽公轉,真相可能顛覆常人認知!
    宇宙對於人類來說一直是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原因就是宇宙太過於浩瀚的,它不能像某個具體的物體被搬到實驗室中
  • 被稱為「大一統」的理論,解釋了宇宙本質,內容顛覆認知
    物理學是人類探索宇宙的基石,只有在物理學上不斷突破,我們才能逐步認知這個神秘的宇宙,從地心說再到日心說,人類一步步地認識到了宇宙的浩瀚無窮,在宇宙的尺度對比下,銀河系都十分的渺小,面對這個浩瀚的宇宙,人類只能從微觀入手,畢竟宇宙本身也是從一個
  • 宇宙究竟有多大?哈勃望遠鏡告訴你答案,看完顛覆認知
    自人類對整個世界有清晰的認知開始,對滿天星辰中也有人類生活的幻想就從未停止過,由此誕生了許多優美、讓人心弛神往的神話故事。到了科技發達的近代,人類對於世界的認知範圍已經從小小的地球拓展到浩瀚的宇宙。然而,視野的開闊並沒有影響人類對於「同伴」的渴望。
  • 恆星最大能有多大?科學家發現的這顆恆星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宇宙浩瀚廣闊,自138億年前大爆炸以來一直都在加速膨脹,無人知道現在的宇宙到底有多大。浩瀚的宇宙中,最基本的天體就是恆星,每一顆恆星都是一個火爐,能夠發出光和熱,給黑暗冰冷的宇宙帶來了些許陽光和溫暖。恆星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種天體,直徑10多萬光年的銀河系中,有著恆星數千億個。它們有大有小,小一點的恆星如紅矮星,質量只有太陽質量的8%左右,比太陽大的恆星有很多,有的質量能夠達到太陽質量的百倍以上。在我們的認知裡,不管是世界萬物,還是宇宙天體,它們都有質量上限和下限,恆星自然也是一樣,那麼最大的恆星會有多大?
  • 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樣的?科學家的回答顛覆人類認知
    浩瀚的宇宙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很多神秘感,於是人類開始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宇宙,隨著人類對宇宙的認識越來越多,我們越感到人類是多麼的渺小,不得不敬畏宇宙。要問人類對宇宙最感興趣的可能就是宇宙的起源了,宇宙是如何來的?
  • ​宇宙最大謠言!地球不是圍繞著太陽公轉,真相可能顛覆常人認知!
    宇宙對於人類來說一直是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原因就是宇宙太過於浩瀚的,它不能像某個具體的物體被搬到實驗室中,供科學家們好好研究一番
  • 宇宙浩瀚難以用詞語形容,科學家用這些數據,讓人類重新認識它!
    宇宙到底有多「浩瀚」?大量數據表明,可能會顛覆大家的認知!人類依靠科技的扶持成功進入了外太空,正所謂沒見過大海怎知大海的遼闊?進入宇宙後才知道人類根本不起眼,沒有任何一個詞可以用來形容宇宙的浩瀚,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或許這輩子都沒有機會進入宇宙內,也無法親眼目擊宇宙的浩瀚,接下來小編就用幾組數據,來證明宇宙的浩瀚,甚至可以顛覆大家對宇宙的認知。
  • 宇宙真的沒有邊界?科學家的回答,再次顛覆人類從前認知!
    文/行走天涯宇宙真的沒有邊界?科學家的回答,再次顛覆人類從前認知!一直以來人類都非常好奇自己究竟是怎麼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也很好奇地球上有這麼多千奇百怪的生物,他們又是怎麼來到地球上的?可是人類由於技術比較落後,文明等級也比較低的緣故,就促使的人類一直陷在地球上,無法獲得更多的認知!
  • 一種顛覆認知的理論,宇宙本質是二維,人類感知的三維只是投影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在地球上有著廣闊的海洋和陸地,充足並且恰到好處的太陽光給生命提供了延續的動力,人類認知中的一切,都停留在地球上,可是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一顆不起眼的行星,就連我們賴以生存的太陽,在宇宙中也不算特殊,如果把宇宙比作地球,那麼太陽這樣的恆星連一顆小小的砂礫都算不上
  • 實力堪比黑洞的星系,直徑400萬光年,它的存在顛覆人們認知
    然而在宇宙中除了小星系外,還存在著最大星系,最大星系距離地球大概有10.7億光年,直徑高達400萬光年,可以說顛覆了人們的認知。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星系,有的星系比太陽系還要小,有的星系比仙女座星系還要大,甚至有的星系還包含著一個質量巨大的黑洞。
  • 科學界三大謎團,每一個都有可能顛覆人類的認知,讓人類文明飛躍
    由此可見,科學力量的強大是超乎我們想像的,而科學跟宇宙一樣,到底有沒有盡頭,仍然是一個未知數。科學是一門浩瀚偉大的學問,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們難免會遇到很多的難題和謎團,其中有三大謎團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它們每一個都有可能顛覆的認知,讓人類文明飛躍。
  • 美國宇航局傳回照片,顛覆以往認知!
    美國宇航局傳回照片,顛覆以往認知!地球是人類認知中唯一一顆擁有生命的星球,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周圍有很多的保護星,曾經有隕石向地球衝擊時,被木星的引力吸了過去,如果不是木星的保護,或許地球早就毀滅了,有人一直堅信宇宙中有其他文明的存在。隨著宇宙億萬年的演變,或許那些史前文明都已化作塵土,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 與太空相關的7個冷知識,每一個都能顛覆你認知
    「宇宙」一詞,最早大概是出自我國古代著名哲學家墨子之口,他用「宇」來指東、西、南、北,四面八方的空間,用「宙」來指古往今來的時間,和一起便是指天地萬物。從科學家最新的觀測資料來看,人類已經能夠探索觀測到130億光年的星系了,什麼概念呢?假如有一束光以每秒30萬公裡的速度從該星系出發,那麼要經過130億年才能到達地球。
  • 宇宙中可能存在二種奇特的天體,每一個都可能顛覆我們的認知
    宇宙自138億年前誕生以來,在漫長的歲月裡誕生了無數的天體。這些天體有恆星,行星,黑洞,中子星等。宇宙到底有多大無人知道,同樣的宇宙到底有多少種天體,我們也很難知道。雖然科學家目前觀測發現的宇宙天體,主要是集中在恆星,行星,黑洞,中子星等天體,但是我們卻無法保證宇宙中還有其它的超出我們認知的特殊天體。
  • 科學家觀測到宇宙最大天體,質量約有1000萬億個太陽
    宇宙浩瀚廣闊,有著無數的天體,這些天體有恆星,行星也有比較特殊神秘的天體如中子星,黑洞等。宇宙就像一個空間網絡一樣,一環套一環。以恆星為主體,形成了小星系,數量不等的行星圍繞它運行,比如太陽系。可能有人會說,要問宇宙中最大的天體是哪一類,可能有人會回答是黑洞。事實上,黑洞的質量雖然巨大,但是它還不是宇宙中最大的一類天體,宇宙真正的巨無霸天體就是類似於室女座超星系這樣的星團,它由數不盡的各類大星系組成,黑洞也只是它的一部分。
  • 宇宙之外是什麼樣的世界的?科學家的回答,顛覆你的認知!
    宇宙之外是什麼樣的世界的?科學家的回答,顛覆你的認知!從古代開始,人類的探索一直都在進行中。
  • 中國發現銀河系最大恆星級黑洞!顛覆認知
    這一中科院領銜的最新發現,顛覆了過往對恆星演化模型的認知。要知道,此前,按照天文學家的推演,銀河系中單個恆星黑洞的質量不超過太陽的20倍。這是因為,銀河系中質量非常大的恆星,隨著壽命的臨近,在坍縮成黑洞之前,會因為爆炸和強大的恆星風而失去大部分質量。留下太陽近70倍質量的餘量,完全超出了科學家們的想像。
  • 人類觀測到目前最大的恆星,相比之下太陽很渺小!顛覆我們的認知
    當我們在夏日的夜晚仰望夜空時,就會看到漫天的繁星無比耀眼,感嘆宇宙的浩瀚,同時也不由得嘆息我們人類自身與茫茫宇宙相比之下的渺小。自從我們人類有史以來對於宇宙、星空就有了非常好奇的嚮往了,人類就是從不斷地探索中迎來發展的,在當今人類科技巔峰狀態下,我們要想迎來下一次的飛躍,探索宇宙十分必要。
  • 如何認識宇宙的浩瀚?帶你了解大量數據,重新認識宇宙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宇宙是浩瀚到沒有邊際的,地球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人類就更渺小了。可是這種「渺小」沒有辦法切身體會到,畢竟我們又不是太空人,不能去到太空,親眼看到無邊無際的宇宙。我們也不是科學家,整天研究宇宙,時刻感受著宇宙的浩瀚。
  • 宇宙到底有多「浩瀚」?驚人數據,讓你深刻感受人類的渺小
    得益於不斷進步的科技力量,人類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終於實現了夙願,擺脫了地球的桎梏,進入了浩瀚的星海。,「浩瀚」也僅僅是個普通的形容詞而已,根本無法讓人在心中體會到宇宙的波瀾壯闊。那如何才能讓沒去過宇宙的普通人,感受到宇宙直擊心靈的浩瀚呢?我們就需要將這種「浩瀚」進行類比量化,用驚人的數據感受人類的渺小,從而襯託出宇宙的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