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朋友跟我訴苦:
「兒子小時候,一直限制不讓他玩手機看電視,哪怕好奇得要命,也嚴令禁止,畢竟我和他爸都是眼鏡黨,不想他也成個近視眼,可進了幼兒園,別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接觸過,總不能一直不給他看吧?你說孩子多大能接觸電子產品呢?」
說實話,有這個困擾的父母還真不在少數,畢竟生在數字時代,一點兒不看根本不可能,連我們小時候還有過沉迷電視劇的歷史呢,更何況現在的誘惑要多得多呢~
關於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家長究竟該怎麼做呢?
多大能觀看?每次能看多久?
2018 年,美國兒科學會更新觀點:
除視頻聊天外,不要給 18~24 個月以下的兒童使用電子設備;18~24 個月的孩子,需要在大人的陪同下觀看;2~5 歲的孩子,限制每天觀看 1 小時的高質量節目。
今年五月,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主任醫師魏文斌也介紹:
學齡前兒童儘量減少電子產品使用,看動畫片時間每次不宜超過 15 分鐘,每天累計不超過 1 小時。
所以,總的來說,除了視頻聊天,兩歲以內的孩子最好不要使用電子設備,兩歲以上每天使用的時間也不能超過1個小時!
如果控制孩子使用電子設備呢?
結論很簡單,但很多父母都覺得實施起來困難重重,畢竟遇到喜歡的動畫片,孩子可是寧願撒潑打滾也要接著看,所以,想要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家長需要做到這些:
1、大人以身作則!
想像一下,如果大人整天抱著手機玩兒,長時間看電視,如何還能要求孩子嚴格要求自己呢?儘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看電視,陪孩子玩兒,他們自然就不會把主意打到電視上!
2、制定規則!
什麼時間能看動畫片、每次能看幾集,最好能跟孩子商量好,這樣每天都按章執行就可以了,而且輕易不要妥協,不然孩子又會通過哭鬧來達成多看幾集的目的,規則就立不起來了!
3、挑選高質量的動畫片,陪孩子一起看!
孩子看動畫片,大人並不是就解放了,應該提前選擇高質量的動畫片,並且跟孩子一起看,看的過程中,可以適當提出一些問題,拓展孩子的思路,把這段時間發展成親子互動的時刻!
所以,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並不是多麼可怕的事情,關鍵是家長願不願意做功課下功夫,如果能提前做好準備,甚至能把「動畫片時間」發展成課外思考時間,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