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成功中標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工作區設計項目,持續拓展我院民航和大型基礎建設領域業務。
項目概述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位於廣州北部,白雲區人和鎮和花都區新華街道交界處,距廣州市中心(海珠廣場)直線距離約28公裡,白雲國際機場是中國三大國際樞紐機場之一,更是亞洲乃至全世界最為繁忙的機場之一。白雲國際機場擴建是提升廣州國際航空樞紐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三期擴建工程近期在T3航站樓南部區域規劃東工作區,在西二跑道西側和大廣高速之間規劃西工作區,布置綜合業務用房、生活服務設施、生產業務用房、遠距停車樓、旅客過夜用房、特種車庫、維修用房等公用配套及生產輔助設施。終端規劃南工作區、東工作區連片結合產業升級發展。建成投運後,將在機場周邊聚集起以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的產業區、物流區、會展區、商業區、居住區、酒店娛樂區。本期東工作區設計,全面融入「四型機場」理念,立足航站工作區打造新型「雲芯」總部聚集地。
規劃要點
東工作區位於T3航站樓前,是重要的景觀節點控制區域。片區規劃面積約76.8公頃,共有12塊用地,起著城市形象逐漸導入三期擴建主體工程航站樓核心區的鋪墊作用。作為機場前奏區,把握住「一軸、一核、多點」的綠地結構,採用中央公園與「校園」模式相結合,打造人性化的半開放花園式辦公。
總體規劃以近遠期結合、分期開發、節約用地的思路為主,全面考慮、優先打造、充分預留。結合可研批覆功能與使用單位需求,調整地塊功能布局和開發節奏。目前設計一期開發的地塊為進場路東側三個地塊,最北側地塊比鄰南垂滑,視線可及東二東三跑道、T3航站樓,景觀資源豐富。中部地塊位於片區中心,重點打造為輻射周邊地塊的綜合服務中心,集中高效。旅客離開機場二高收費站進入主進場路後,該些地塊亦為旅客主要視線可達面,需要重點打造,保持城市形象延續性。
「一軸、一核、多點」的綠地結構,即沿著主進場路打造核心景觀軸,設置慢行步道系統,片區中心設置集中綠地或者文化公園,與地塊內部園區綠化和屋面綠化相結合,綠化層次豐富。「窄路密網」式的開放式街區與片區綠化結構相結合,打破傳統大院式工作區布局,通過連續的綠化步行體系將整個工作區各個地塊有機串聯在一起,打破相互之間的壁壘。
東工作區沿著主進場路兩側為重要建築形態控制區域,在確保建築高度不超越航站樓的前提下,高低錯落。建築風貌以藍天白云為整體建築色彩,兼顧局部抽象嶺南地域特色,延續城市文脈。在天際線控制中,以機場業務辦公大樓等重點建築為重要制高點引導整體建築形態。
重點塑造
在片區中心設置的生活服務配套中心,集合餐飲、零售、銀行、康體、娛樂、快遞寄取等多種服務配套功能。機場業務辦公大樓、員工倒班宿舍、遠距停車樓、旅客過夜用房等圍繞生活服務配套中心展開布置,營造機場5分鐘工作生活圈,塑造具有歸宿感凝聚力的共融社區。抽象嶺南元素的設計,有效延續地方文脈特色,區別於其他機場工作區設計,給人留下美好印象。服務中心未來輻射周邊產業功能,塑造聯繫機場空地協同的「共振磁場」,建設平衡工作生活功能的「共融街巷」。
機場業務大樓為白雲國際機場有關單位提供現代化、智能化、人性化的辦公場所。建築本身不追求自身的形式出位,專注平實的語言塑造優質、穩定、大氣的空間氛圍。藍白為主的建築色彩,暗含著藍天白雲的印象。景觀設計融入嶺南地域特色,營造可持續辦公氛圍,多層次屋面綠化設計,在裙房屋面、塔樓屋面,提供給員工更多休憩場所。
拓展預留
本期規劃範圍外西側均為遠期預留用地,結合機場總規遠期規劃,南工作區與東工作區未來連片發展,期待連結遠期會展發展區域,助力空港經濟。
項目簡介
項目名稱: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工作區設計
項目地點:廣州市白雲區白雲國際機場
業主單位: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建設指揮部
設計單位: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核工業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生產部門負責人:王珏
項目總負責人:郭穎,鄧智敏
項目經理:鄭霖強
設計團隊:吳偉傑、範朝、王詩旭、黃思、廖文彰、謝曉宇、宋德運、張欣、邢銀行、陳自清、張正、徐金棟、劉璐、王錫桂、代華陽
設計內容: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東、西工作區房建工程、市政工程、園林工程、裝飾裝修等
總用地面積:160公頃
總建築面積:20.6萬㎡(地上建築面積16.7萬㎡,地下建築面積3.9萬㎡)
本文資料來源:中建西南院廣東分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