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月訊(作者:林智雙文/圖)清晨,晨霧散去後的滿眼綠意,洗刷了昨日雙眼的疲憊,帶去全新的朝氣。
沿著林蔭道緩緩走入校園,放眼望去的綠色
滿載著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芳香入鼻。
刺 桐
伴著春天的氣息
校園裡的刺桐樹
也在明媚陽光的照耀下
開始了它的一天
#來自刺桐的自我介紹#
我的學名是Erythrina variegata Lin。豆科、刺桐屬,落葉喬木,我身高20m,我有乾乾的表皮和灰色的膚色,皮膚表層具有圓錐形皮刺,觸摸我的時候,要注意別被皮刺傷到噢~我的花期是每年3月。我的莢果呈念珠狀,種子紅色。 我的源生地在熱帶亞洲及太平洋洲諸島的珊瑚礁海岸。你知道嗎?我還是中國泉州、日本宮古島市的市花、衝繩縣的縣花呢!
假 檳 榔
春天百鳥轉舌細草攢動
教學樓旁的假檳榔樹群
朝著藍天舒展身姿
屹立在碧藍海洋之下
#來自假檳榔的自我介紹#
我的拉丁學名字叫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 (F. Muell.) H. Wendl. et Drude,我屬於棕櫚科,常綠喬木,原產地在澳大利亞。我最喜歡在大晴天曬著暖暖的太陽,感受著太陽光,我喜歡高溫多溼的氣候,但是很害怕寒冷,我在華南城市常栽作庭園風景樹或行道樹。
美麗異木棉
美麗的異木棉樹叢
在秋天的風中搖曳
像是校園裡寧靜的守望者
看著學生穿梭課間,絡繹不絕
在它的樹影下微笑成長
#來自美麗異木棉的自我介紹#
你好,我是美麗異木棉。我的拉丁學名是Ceiba speciosa St.Hih。我還有好多個名字呢,比如:美人樹、美麗木棉、絲木棉。我屬於木棉科、吉貝屬植物。我的樹冠呈傘行,葉子呈青翠色,成年樹樹幹是酒瓶的形狀噢。我可是優良的觀花喬木,是庭院綠化和美化的高級樹種。
木 棉
木棉引春意 ,絲竹迎嘉賓
花開得高調熱烈
連花落都會擲地有聲
縱然撲向大地
也分外的豪氣
在經年裡流浪著唯美詩意
#來自木棉的自我介紹#
我是木棉!又名攀枝花、紅棉樹、加薄棉、英雄樹登噢,我是一種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生長的落葉大喬木,我的身高是10-25米,是枝輪生,葉互生噢。
重 陽 木
重陽木在風中聽它叮嚀
在雨中聽它敲打滴落的聲音
在靜寂的校園裡
聆聽知識的聲音
#來自重陽木的自我介紹#
我叫重陽木,為大戟科。我是中國原產樹種,產於秦嶺、淮河流域以南各地,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常見栽培,通常作行道樹和庭園觀賞樹栽培。我在華北地區有少量引進栽培。我喜光,也略耐陰,耐乾旱瘠薄,也耐水溼,而且我有很強的抗寒能力。
楊 梅
楊梅的枝葉繁茂
給人一種十足的安全感
似填滿知識的雨露
似遙望大海的明燈
#來自楊梅的自我介紹#
我叫楊梅,屬於楊梅科楊梅屬小喬木或灌木植物,我也有別的名字,叫聖生梅、白蒂梅、樹梅,而且我具有很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我在中國華東和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區均有分布。
餘 甘
樹梢輕拂微風
樹間陽鳥起伏和鳴
餘甘樹在春雲淡冶如笑
在春日金橙如意
#來自餘甘的自我介紹#
我叫餘甘,屬大戟科葉下珠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我的株高1-3m,果實有球形、扁球形、梨形等,我在10-11月成熟,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在雲貴等地我也被稱做「橄欖」,但我其實不是通常所說的橄欖。
中東海棗
溪水旁的中東海棗筆直排列
終年不變的翠綠
是它的信仰
也象徵著協和學子不變的初心
#來自中東海棗的自我介紹#
我叫中東海棗,又名銀海棗,我的根系本身都帶有很大的土球,假植時只須挖一個淺坑或不挖坑,根系周圍用磚砌一個圓形的樹池,填入泥土和黃沙(主要成分為黃沙),覆蓋住整個土球。我的植株高大雄偉,形態優美,樹幹粗壯,葉頂叢生,羽片密而伸展,大型羽狀葉片向四方開張,形態如蘇鐵,使其成為最具觀賞價值的羽狀葉棕櫚植物。
泰 竹
一抹翠綠的藍綠交映的屏風
鋥亮的竹皮,在於陽光嬉戲
秀逸有神韻,纖細柔美
長青不敗,高風亮節
#來自泰竹的自我介紹#
我叫泰竹,我的學名是Thyrsostachys siamensis,別名是暹邏竹(臺灣植物志),原產於緬甸和泰國。在我國臺灣,我是竿直立,形成極密的單一竹叢,高8-13米,直徑3—5釐米,梢頭勁直或略彎曲;節間長15—30釐米,幼時被白柔毛,竿壁甚厚,基部近實心;竿環平;節下具一圈高約 5毫米之白色毛環;分枝習性甚高,主枝不甚發達。
小葉菩提樹
一花一世界
一葉一菩提
溫柔的陽光撫摸那青翠欲滴的枝葉
微風瀰漫著迷人的芳香
令我內心的彷徨與壓抑泯滅其中
心中的空虛早以溢滿期待
#來自小葉菩提的自我介紹#
我叫小葉菩提樹,學名是Ficus religiosa L。我是榕族榕屬的大喬木植物,幼時附生於其他樹上,葉革質,三角狀卵形,基生葉脈三出;我的葉柄纖細,我的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纖細,柱頭狹窄。我的花期一般在3-4月,果期在5-6月。
每一棵樹的一天
都是寧靜陪伴我們左右
每一棵樹都是一個生命的意義
今天,我們雖然不在學校
但學院與螞蟻公益林合作
在今天推出了一系列活動
歡迎大家一起來「雲種樹」呀!
責任編輯:林智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