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郭書海研究員

2021-01-08 東北新聞網

  郭書海,男,1964年生,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入選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計劃(特聘核心骨幹)。1986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專業,後於瀋陽農業大學土化系、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獲碩士、博士學位,1999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進行博士後研究,並作為訪問學者於1999-2000在柏林工業大學參加歐盟TNT汙染土壤修復項目。

  主要從事汙染土壤、汙水和汙泥治理與修復技術研究。在重金屬汙染土壤的有效態組分的清洗分離、重金屬汙染物電動分離的阻聚方法、低濃度有機烴汙染物的生物降解、中濃度有毒有機汙染土壤的電動-生物強化、高濃度石油組分中溫減壓的熱解析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原創性研究。作為環保部專家,全程參與《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與修複試點》專項,出版專著《中國土壤環境區劃》;作為科技部專家,主持資源環境領域土壤汙染防治子領域技術預測,完成《土壤汙染防治技術競爭力分析》報告,參與並完成了國家「十三五」土壤環境科技專項規劃。作為國家863計劃汙染土壤及場地修復重大項目組專家,現主持「半揮發性有機物汙染場地物化與生物修復技術」課題。受聘遼寧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會員,2010年起陸續組建了汙染土壤物化-生物協同修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遼寧省土壤汙染控制與風險評估重點實驗室和遼寧省石油汙染控制與環境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帶領科研團隊在有色金屬礦區、大型油田區進行了治理修復研究,在全國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汙染土壤修複方面具有較為全面的技術基礎。先後主持國家973、863課題、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國科學院重大項目及遼寧省課題等20餘項,共取得發明專利34項(PCT1項),軟體著作權4項,發表論文93篇(SCI 33篇),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51人,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朱李月華獎)。獲得省部級獎勵9項,被授予「遼寧省職工十大創新能手」和「遼寧省優秀科技創新帶頭人」等10項榮譽稱號,榮獲「遼寧五一獎章」,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9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瀋陽計算技術研究所
    中科院瀋陽計算機技術研究所2007年研究生進修班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瀋陽計算技術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之一,有"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三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1978年以來。
  •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關於舉辦2020年「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通知   為讓大學生了解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在機器人、智能製造和光電信息技術等領域的研究特色和科研實力,感受科研氛圍和研究生培養特色,引導與激發大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熱情。
  • 劉連慶 研究員/ 焦念東 副研究員 --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機器人...
    劉連慶研究員 (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機器人學研究室) 電子郵件:lqliu@sia.cn類生命機器人 微納機器人 先進儀器裝備 教育背景: 2006-07--2007-12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 聯合培養博士生 2002-09--2009-01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土壤動物多樣性...
    東方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受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的委託,就「中國科學院土壤動物多樣性監測專項網群落特徵監測平臺採購項目」項目(項目編號:OITC-G190310480)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OITC-G190310480
  • 喜訊||瀋陽化工大學將與中國科學院旗下六家學院、研究所聯合培養...
    中國教育在線 訊 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緊密合作、共謀發展」的原則,瀋陽化工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為充分整合雙方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優勢,建立共贏合作聯合體,經友好協商,達成了一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瀋陽生態所揭示超級抗原激活T細胞免疫應答的分子機制
    瀋陽生態所揭示超級抗原激活T細胞免疫應答的分子機制 2020-09-29 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生態課題組研究員徐明愷,依託「瀋陽市超級抗原研究重點實驗室」,聯合運用脂肪酸代謝質譜、海馬生物能量代謝分析等方法,首次從分子到細胞水平揭示超級抗原SEC2及其改構體ST-4可通過激活mTOR/SREB/PPAR信號途徑,增強CD8+ T細胞的脂肪酸合成和脂肪酸攝取能力;通過激活p38-MAPK信號通路,增強線粒體能量代謝過程,從而為CD8+
  •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與華為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成立
    近日,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與華為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籤約暨揭牌儀式在瀋陽舉行。雙方將依託聯合創新中心,聚合產學研優勢資源,優選產業夥伴,在5G+工業網絡場景探索、技術研究、標準定義、原型驗證和應用推廣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深度合作,推動5G+工業網絡及工業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
  • 華為與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成立
    集微網12月23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與華為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籤約暨揭牌儀式在瀋陽舉行。圖片來源:華為官網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所長於海斌和華為雲核心網研發總裁王洪利共同為「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揭牌。
  • 中國科學院泛在信息化製造學術研討會在瀋陽自動化所召開
    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趙淑玉老師出席了大會。瀋陽自動化所研究人員和研究生等160多人參加了主題報告會。主題報告會由研討會秘書長朱雲龍研究員和梁煒博士主持。大會分為主題報告會、參觀與主題討論兩個階段。開幕式上,大會主席王天然院士致開幕詞。他借用孔子的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歡迎並感謝各位專家在秋高氣爽的九月共聚瀋陽,開展泛在信息化製造的學術交流。
  •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潘國輝研究組招聘博士後、助理研究員
    ▎學術經緯/報導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是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的科研事業單位,目前已成為具有雄厚基礎、強大實力和廣泛影響的綜合性微生物學研究機構。
  • 瀋陽生態所揭示植物性狀對極端乾旱事件的響應規律
    瀋陽生態所揭示植物性狀對極端乾旱事件的響應規律 2019-09-18 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瀋陽生態所中國北方草地生態系統氮循環研究獲進展
    氮素作為生物生存必須的元素之一,常常是限制生態系統功能的主要因子,因此研究氮素在乾旱區域的循環對於預測未來氣候變化下陸地生態系統養分循環及生態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2012年7月至8月,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組織了針對我國北方乾旱、半乾旱區東西樣帶的科研調查,完成了約4000公裡草地的土壤和植被採樣工作(圖1)。
  • 2018中科院瀋陽生態所東北生物標本館招聘公告
    因工作需要,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東北生物標本館擬招聘科研秘書1-2名,主要負責標本館及課題組財務管理及日常事務,組織、策劃各類科普活動和中小學生研學教育活動。一、任職條件1. 熱愛祖國,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行為端正,遵紀守法。2.
  • 科學時報:中科院瀋陽應用生態所研究員朱教君、姜鳳岐認為:四大...
    本報瀋陽10月8日訊(記者畢偉 通訊員李坤)防護林是人為途徑實現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的最普遍、最有效的生態工程,其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到生態恢復的質量和進程。我國是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以國家運作方式開展大尺度防護林建設的國家。
  • |複合肥|瀋陽|肥料...
    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和國家穩定性肥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主辦,吸引了國內100多家優秀化肥生產企業和流通商的參與,會議圍繞減肥增效技術、企業產品和服務創新等話題開展深入交流。會上,中科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石元亮詳細介紹了他們研究所歷經幾代科學家研究的成果——穩定性肥料技術,該技術具有肥效長,養肥利用率高,農作物增產明顯,環境友好無殘留,成本低等特點,已獲得了50多項國家授權的技術專利。中科院瀋陽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石元亮同時,針對我國常規化學肥料養分利用率低下,農業面源汙染嚴重等問題,中科院瀋陽生態研究所研發了聚穀氨酸肥料。
  • 2018年穩定同位素技術應用交流會圓滿成功
    祝賀2018年穩定同位素測量技術及應用學術交流會圓滿成功   五月的北京,陽光明媚美好,樹木鬱鬱蔥蔥。2018年5月15日,2018年穩定同位素測量技術及應用學術交流會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成功召開。
  • 中科院瀋陽金屬研究所孫明月,榮獲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瀋陽廣電記者:秦懿】中國科學院近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5項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6位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瀋陽金屬研究所的孫明月研究員,榮獲陳嘉庚青年科學獎。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孫明月研究員及其團隊突破了大鍛件「以大制大」的思路局限,在國際上率先提出金屬構築成形思想。
  •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肖文交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副所長肖文交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2013年8月30日,肖文交在甘肅北山地區野外考察)肖文交,男,1967年12月生,中科院地質所沉積學專業博士。2003年於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擔任研究員,2011年擔任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中國稀土鋼純淨化製備技術問世
    :孫靜波     12月1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發布消息稱,該所科研人員研製出稀土鋼純淨化製備技術,推動中國鋼鐵產業邁上全球價值鏈高端。
  • 瀋陽生態所在腫瘤靶向超級抗原的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生態課題組依託瀋陽市超級抗原研究重點實驗室,致力於超級抗原生物大分子構效關係研究、結構改造和免疫抗腫瘤藥物開發。近期,瀋陽生態所研究員徐明愷創新性的將腫瘤靶向穿膜肽iRGD與活性增強的超級抗原改構體ST-4以基因工程的方式融合,構建出全新的腫瘤靶向超級抗原ST-4-iR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