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童木
眾所周知,最近一段時間,馬雲和他的螞蟻金服被推向風口浪尖;不管原因為何,其建立的網際網路金融帝國都是十分龐大的,這一點難有出其右者。如今人們的日常消費中,已經逐漸離不開二者旗下的支付寶花唄和借唄,花唄、借唄借出去的錢更是數以千億計——這麼多的錢,馬雲都是從哪來的?有人說,是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的錢;還有人說,是馬雲自己的錢——其實都不然,黃奇帆前段時間就對此進行了「揭秘」。
黃奇帆表示:花唄、借唄原本只有30多億資本,現在搞到了3000多億,放大了100倍,確實厲害。那麼這是如何操作的呢?首先馬雲的30多億本金,按照1比2點貸款,從銀行那裡搞到五六十億;如此以一來,馬雲就有了90億左右。接下來這一步就十分關鍵了:去資本市場上進行ABS。什麼是ABS呢?實際上就是一種融資模式,它以項目資產為支撐,進行證券化融資;至於融資保證,則是項目資產可能帶來的預期收益——花唄、借唄以及馬雲這樣的「金字招牌」,在資本市場上發債募資,可以說是手到擒來。
更為重要的是,對於一般小金融公司來說:貸款10個億,再去資本市場上ABS弄到10個億,過程可能需要一年左右;這樣循環幾次就過去了好幾年,原來的首輪資本早已經收了回來。然而花唄、借唄可就厲害多了,它們藉助網際網路平臺以及數億10億記的用戶體量,往往兩三天把錢發光了!接下去,馬雲只需要再弄90億貸款,然後再去資本市場搞ABS……如此循環往復40次,90億乘以40,就變成了3600億!
對於這種令人嘆為觀止的模式,銀行方面也很疑惑:放大的倍數確實高,不過我按照正常比例房貸,並沒有什麼毛病啊?證監會一度也參與了研究,結果發現:不管螞蟻金服怎麼操作,也沒有違反證券市場的ABS規定,因為根本就沒有規定過發多少次!也正是由於馬雲和螞蟻金服這種操作方式有點兒「嚇人」,上層一合計:以後就按照最多5次發吧!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對馬雲花唄、借唄的錢從哪裡來,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最初馬雲在重慶阿里小貸公司,放下了三四十億;然後通過銀行放貸,湊齊了90億、100億;接下來通過ABS搞到200多億——之後就按照這樣的「套路」,變成500億、1000億、3000多億……顯而易見,這麼搞風險不小,沒有一定的盈利能力著實有點兒「危險」。因此,這事也只有馬雲這種級別的人物能幹,因為支付寶用戶多,並且大家都相信馬雲。
那麼螞蟻金服賺錢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相對於很多忙裡忙外的大公司來說,完全是「躺賺」。僅在螞蟻金服剛剛起步的2015年到2017年的3年時間裡,其稅前利潤總和就超過了200億元人民幣。現在更不一樣了:支付寶在第三方支付市場中的份額已經高居第一,佔有率超過53%;可以說大量年輕人既要感謝「馬爸爸」,又在向其不斷繳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