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光潤通看好量子傳輸未來50年可以傳輸人體

2020-11-26 光纖日報

11/20/2017,對於現在絕大多數人來講,網絡堪比空氣和水,可以與生理需求並肩擠進馬斯洛需求層次金字塔,成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新」底層需求,即人類在生理需求之下還有網絡連接的需求,可見科技對於生活的重要性。

   現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高科技時代,網絡科技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杭州開了無人超市,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實現了無人駕駛汽車而且都開上了北京五環,京東董事長劉強東的京東配送機器人已經在很多大學開始派件,這些東西可能還沒有普及,但是從此處可以看出未來必然還是走向更高更好的科技時代。

   人類發展史上來看,首先是掌握了火的運用,脫離了石器時代,一直到蒸汽機的發明也在火科技範疇之內(熱學);近現代也掌握了電的運用,進入了資訊時代;目前也熟練掌握了光的運用,而且光速也是目前最快的速度,20世紀初,愛因斯坦理論驗證光速的極限,及每秒186282英裡,約合每秒30萬公裡。但是到2007年,貝勒大學物理教授傑拉德-克利弗爾認為,在出現的「量子糾纏」中的實驗現象表明,量子的傳輸速度至少是光速的一萬倍,所以,未來可以說空間束縛將不復存在,甚至時間觀念也可能發生變化(相對論)。小編認為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量子傳輸科技了,而且國內第一網卡製造廠商光潤通科技,對量子傳輸也特別感興趣,並且大膽預言未來科技,在未來50年內可以實現用量子科技傳輸人體。聽說現在,他們已經在做這件事了,並且有自己的未來實驗室,和超前沿的科技人才,而且已經基本確定,在未來十年內,可以實現人體傳輸幾十米的距離,所以,在未來50年內,實現人體的自由傳輸,是沒有問題的,小編也是很期待,50年後,可以使用光潤通科技的傳人設備,和星際來一次親密的穿梭之旅。

   敢想像,敢創造,光潤通每一次的大膽創新對於所有的光潤通人而言,應該都是都是一次嶄新的體驗,他們從來不止於當下或過往技術領域的新成就。相信在未知而又可預見的未來,他們每一個場景想像力的放飛和創造,都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震撼。

   現在!在到達市場和行業創新領域的下一個風口前,光潤通這一群膽敢探索著科技與人之間全新關係的創造和變革者們早已出發。他們帶著不同的思考與創新緩緩而來,同時我們也相信:光潤通前沿的技術與強大的產品將帶給整個行業巨大的突破性與顛覆感。

光纖在線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光纖在線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量子傳輸的倫理悖論,《星際迷航》的人體傳輸後你還是原來的你嗎
    電影《星際迷航》裡人類可以通過量子進行隱態傳輸,瞬間出現在另一地點,動畫片《哆啦A夢》裡的任意門可以瞬間到達任何地點。人類對於瞬間移動的幻想從未停止,大量的科幻和神話作品也一直有這方面的超能力存在。人類總是一步步地逐漸實現著夢想:照亮黑夜的電燈、高空飛行的飛行器、千裡之外面對面溝通的視頻通話等等,那麼瞬間移動能實現嗎?
  • 英萊斯特大學:人體完成一次量子傳輸需要4500萬億年
    看過《星際迷航》的朋友一定不會忘記這句經典的臺詞:斯科蒂,將我傳輸過去!其中涉及到量子隱形傳輸的技術,可以把物體從三維時空一處傳輸到另一處。
  • 如果將「量子傳輸」運用在人體,傳送的是靈魂還是肉體?
    筆者-小文在未來一百年內,科學家關注的重點仍然會是量子力學,它作為一種描寫微觀物質的物理學理論,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而在現實生活中,原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等等學科都是以量子力學為基礎進行的
  • 量子傳輸技術轉移一個人需要4500萬億年!
    看過《星際迷航》的朋友一定不會忘記這句經典的臺詞:斯科蒂,將我傳輸過去!其中涉及到量子隱形傳輸的技術,可以把物體從三維時空一處傳輸到另一處。但可惜的是,這種看著非常炫的技術或許根本無法實現。
  • 光—物質量子糾纏實現50公裡光纖傳輸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奧地利科學家創造了物質和光之間量子糾纏傳輸距離的新紀錄——首次用光纜將量子糾纏傳輸了50公裡,比以前的數字高出兩個數量級,可用於構建實用的城際量子網際網路。        量子網際網路有望提供絕對防竊聽的通信和強大的分布式傳感器網絡。
  • 光—物質量子糾纏實現50公裡光纖傳輸,量子網際網路要來了?
    光—物質量子糾纏實現50公裡光纖傳輸,量子網際網路要來了?但比起未來的量子網絡,這種飛躍不值一提——量子通信的傳輸效率將比5G的光纖信道高出上億乃至萬億倍。量子網絡是一個美好的前景:1秒內下載億萬部高清電影,不易被破譯竊聽,可以保證通信安全保密……然而,由於量子信息無法複製,因此人們不可能通過經典網絡發送這些信息。量子信息必須由量子粒子傳輸,為此,量子通信將需要特殊的量子接口。
  • 量子通信與傳輸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改變?
    量子力學實際上誕生於1900年已經是比較古老的一個理論了,不過在近幾十年與信息科學交叉產生量子信息的領域,而我們如今所說的量子通信主要指的是量子保密通信,是一種保密方法,其原理用到量子力學中的量子糾纏。
  • 「量子隱形傳態」實驗:能實現科幻中的超時空傳輸嗎?
    利用量子糾纏發展出的量子隱形傳態,可以將物質的未知量子態精確傳送到遙遠地點,就像孫悟空的『筋鬥雲』一樣,可以實現從A地到B地的瞬間傳輸。」專家解釋說,把粒子A的未知量子態傳輸給遠處的另一個粒子B,讓B粒子的狀態變成A粒子最初的狀態。注意傳的是狀態而不是粒子,A、B的空間位置都沒有變化,並不是把A粒子傳到遠處。
  • 量子傳輸取得重大突破,未來人類或可瞬間移動
    據每日郵報報導,「星際迷航」式的人類瞬間傳輸(Teleportation)還很遙遠,但科學家們已經在量子旅行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兩個研究團隊已經可以在城市光線網絡中將量子信息傳送出數公裡遠的距離。
  • 量子傳輸取得重大突破 未來人類或可瞬間移動
    兩個研究團隊已經可以在城市光線網絡中將量子信息傳送出數公裡遠的距離。這種突破可幫助創建更快的「量子網際網路」、更安全的計算機網絡,甚至可幫助人類瞬間移動(或稱量子隱形傳輸,Quantum teleportation)。
  • 中科大潘建偉項目組實現量子瞬間傳輸技術重大突破
    通俗地說,這一技術可以讓科學家在異地瞬間獲知粒子狀態,從而開啟了瞬間傳輸技術的大門。 5日的政協小組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潘建偉用一個比喻向《科技日報》解釋了這項研究:「從合肥帶到北京一個保險箱,鑰匙忘帶了。於是我請合肥的同事測量一下鑰匙,告訴我;我在北京複製它。」
  • 全新量子通信,「黑客」也無可奈何的傳輸加密方式
    通過物理原理的使用,量子通信在傳輸信息時變得更加安全,它使信息發送器和接收器可以通過量子共享加密的信息。量子密鑰在地面上的兩個站點之間轉移之前,實驗的最大距離可以達到100公裡,為了增加傳輸距離,最好的一個解決方案就是使用衛星。
  • 光—物質量子糾纏實現50公裡光纖傳輸,比以前的數字高出兩個數量級
    光—物質量子糾纏實現50公裡光纖傳輸,比以前的數字高出兩個數量級 來源:科技日報 • 2019-09-03 09:24:46
  • 量子傳輸重大突破,未來人類或可瞬間移動 | 極客早知道 2016 年 9...
    量子傳輸取得重大突破 未來人類或可瞬間移動來源:網易科技據每日郵報報導,「星際迷航」式的人類瞬間傳輸(Teleportation)還很遙遠,但科學家們已經在量子旅行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兩個研究團隊已經可以在城市光線網絡中將量子信息傳送出數公裡遠的距離。
  • 可以試試連愛因斯坦都不相信的量子傳輸
    ,即便是把人體分解為質子中子電子,那麼傳輸速度也不可能超過光速,要是達到三體的話,也得4.2年以上。,人體也不是波,要想穿過去,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人體分解為原子分子電子,那麼自然可以穿過牆壁的縫隙,穿過去之後再重新組合起來,不過,這種方法還是麻煩,既然能重新組合起來,何必還要求原子分子電子傳輸過去呢,反正牆壁那邊也有無數完全相同的質子中子電子,就用那邊的質子電子中子再組合出來一個人不就完了。
  • 超遠距離量子傳輸,我國已引領全球
    北京的新型量子計算機可以在200秒內解決數學難題,而這將需要當前的超級計算機花費數百萬年才能解決,其產生的效果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中國通過九章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實現了「量子至上」,上個月它的計算能力比最快的經典超級計算機快100萬億倍,超過了Google的Sycamore量子設備。這一事態發展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震驚。但是在這個消息被量子競賽中的競爭對手完全消化之前,北京宣布已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完全集成的量子網絡。本月初,上海和北京之間的衛星中繼和光纖電纜網絡能夠「傳送」大量數據。
  • 瞬間傳輸更近一步?科學家實現100公裡光子瞬移
    這項技術未來可能會在密碼學領域擁有應用前景,後者的主要目的便是實現對信息的安全傳輸,其中也包括地球與飛船之間的信息傳輸。「量子瞬間傳送」技術依賴的基礎是一種被稱作「量子糾纏」的現象。這是發生在兩個原子之間的相關性——即便相隔天涯,其中一個原子的變化也會瞬間影響到與其成對的另外一個原子。
  • 瞬間傳輸!中國科學家實現地星間量子隱形傳態
    提到「瞬間傳輸」,不少人腦子裡會浮現起《星際迷航》。雖然我們目前離瞬間傳輸人類還很遙遠,但中國科學家已經藉助量子科學衛星「墨子號」,實現了地星之間量子態的「瞬間傳輸」。北京時間8月10日凌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自然》報導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的兩項最新成果,其中一項就是地星之間的量子隱形傳態。
  • 如果「量子傳輸」一個人,轉移的是肉體還是靈魂?
    而且我們並沒有以超光速傳送A的狀態,因為經典信息不可能以超過光速的速度傳輸。那麼,可以通過這樣的手段來傳輸一個人嗎?在2018年墨子沙龍 「量子·密碼」 活動上,小記者們就量子隱形傳態相關的問題對三位量子通信領域的先驅進行了採訪。
  • 中科大實現量子瞬間傳輸技術重大突破
    (量子傳輸 資料圖)一去十萬八千裡,費時為零。「瞬間移動」的奇蹟,離成真又近一步。2月26日,《自然》雜誌發表封面文章,中國科技大學實現了「多自由度量子體系的隱形傳態」。5日的全國政協小組會上,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論文的通訊作者潘建偉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