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次自然孵化成功的美洲紅䴉寶寶健康成長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深圳首次自然孵化成功的美洲紅䴉寶寶健康成長

    深圳野生動物園首次自然孵化成功的兩隻紅䴉寶寶發育良好,圖為灰黑色雛紅䴉與鮮紅色成年紅䴉毛色相差明顯。 李木生 攝

  中新網深圳8月12日電 (餘安琪 李木生 黃顯達)深圳野生動物園首次自然孵化成功的兩隻紅䴉寶寶,經過一個多月的悉心照料後,目前發育良好,其毛色由剛出生的灰色羽絨毛逐漸變為灰黑色羽毛,與成年鮮紅色的紅䴉相映成趣,給遊客另一番美的感受。

  據介紹,這兩隻紅䴉寶寶在6月22日先後順利破殼而出。出殼後的小紅䴉長有灰色的羽絨毛,紅䴉的幼雛是晚成鳥,要靠親鳥用喉嚨裡半消化的食物哺育一段時間後才能自己活動覓食。

  動物園飼養員介紹,剛出生的紅䴉的毛色會由灰色逐漸變成灰黑色、灰褐色、淡紅色直至成年變為鮮紅色。

  據悉,2012年8月,深圳野生動物園引進20隻尚未成年的美洲紅䴉。這20隻美洲紅䴉經過一年的健康成長,如今,它們由原來的未成年成長到成年,其毛色也同時從淡紅色變為鮮紅色,並成功繁殖後代。

  據了解,美洲紅䴉是世界上最瀕危,顏色最鮮紅的珍稀名貴鳥類之一,除了長喙呈灰黑色外,渾身上下包括腿和腳趾都呈鮮紅色。(完)

相關焦點

  • 鄭州市動物園美洲紅䴉家族首次「添丁」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林 通訊員 李文悅  10月29日,鄭州市動物園傳來好消息,鳥語林的四隻美洲紅䴉寶寶馬上滿月啦!這是鄭州市動物園紅䴉家族首次「添丁」,對園區內美洲紅䴉種群數量的擴大,和紅䴉種群的健康穩定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 鄭州市動物園美洲紅䴉寶寶馬上滿月啦
    近期,鄭州市動物園傳來好消息,鳥語林的四隻美洲紅䴉寶寶馬上滿月啦!這是鄭州市動物園紅䴉家族首次「添丁」,對園區內美洲紅䴉種群的數量的擴大,和紅䴉種群的健康穩定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另外由於在美洲紅䴉的繁殖季,我們本地的氣候要比它們的原產地美洲寒冷不少,平均溫在12—24℃之間,這一點也給它們的繁殖帶去了不小的挑戰。為了讓美洲紅䴉家族順利「傳宗接代」,鄭州市動物園在今年在溫度適宜的三月中旬才將它們轉移到了戶外籠舍。戶外籠舍提前做好了環境丰容,植被蔥蘢茂密,很適合敏感膽小的它們築巢隱蔽。
  • 鄭州市動物園的美洲紅䴉寶寶滿月啦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悅生 近期,鄭州市動物園傳來好消息,鳥語林的四隻美洲紅䴉寶寶馬上滿月啦!這是鄭州市動物園紅䴉家族首次「添丁」,對園區內美洲紅䴉種群的數量的擴大和紅䴉種群的健康穩定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美洲紅䴉屬於鸛形目,䴉科,美洲䴉屬,是Ⅱ級保護動物。
  • 美洲紅䴉的人工飼養與繁育技術
    近年來,美洲紅䴉被廣泛引種到世界各地進行人工飼養繁育。成功的人工繁育既可減少對美洲紅䴉野生種群的捕獲和幹擾,又達到了保存種源的目的,對美洲紅䴉的可持續性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國內外關於美洲紅䴉人工飼養的研究報導極少,無法對養殖者提供適當而成熟的技術指導。
  • 30隻世界瀕危美洲紅䴉「安家」河南鄭州
    【解說】8月22日,30隻美洲紅䴉「安家」河南省鄭州市動物園並與遊客見面。據了解,美洲紅䴉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鳥類,也是最瀕危的鳥類之一。雛鳥為灰色及白色,成年時,全身發紅,是世界上顏色最紅的鳥類之一。
  • 溫州動物園紅䴉首次繁殖成功
    日前,溫州動物園傳來了喜訊,該園紅䴉首次繁殖成功,孵化出一隻紅䴉寶寶,紅䴉爸爸媽媽正日夜不離地對它精心呵護。想知道這對世界上「最紅夫妻」是如何撫育寶寶的,市民不妨來溫州動物園看看。而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的紅䴉,由於缺少大自然某種微量元素,因此羽毛沒有野生紅䴉來的紅豔,不過這一身「紅裝」還是很漂亮。早在一個多月前,飼養員就注意到了一對紅䴉「夫婦」的變化,它們開始用籠舍內掉落的小樹枝進行築巢,很快一個圓形的漂亮鳥巢就完工了。不久這對紅䴉夫婦就成功產下2枚蛋,夫婦會輪流孵化,不辭勞累。
  • 美洲紅䴉雛鳥養成記
    大家都知道醜小鴨變天鵝,那麼美洲紅䴉小時候是什麼樣的呢?它生下來就是紅彤彤的嗎?今天小動就帶大家一探究竟!上海動物園的美洲紅䴉每年在6、7月產卵,每窩產3~5枚。卵由繁殖場進行人工孵化,孵化期通常持續19~23天。
  • 來自美洲的紅色大長腿們——粉紅琵鷺 美洲紅䴉和美洲紅鸛
    這就是第二位登場的美洲大長腿----美洲紅䴉美洲紅䴉與粉紅琵鷺同屬鵜形目朱鷺科,但它是美洲䴉屬。它們體型較小,身長在60釐米左右,重650克,除了翼端為黑色的,全身都是鮮豔的紅色美洲紅䴉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熱帶地區和特立尼達島。
  • 浙江這對世界「最紅夫妻」竟生了個「黑寶寶」
    9月30日溫州動物園傳來了喜訊該園紅䴉首次繁殖成功孵化出一隻紅䴉寶寶紅䴉爸爸媽媽正日夜不離地精心呵護它記者從溫州動物園了解到,該園於去年3月引進了紅䴉。紅䴉是極具觀賞性的鳥類。早在一個多月前,溫州動物園的飼養員就注意到了一對紅䴉「夫婦」的變化,它們開始用籠舍內掉落的小樹枝進行築巢,很快一個圓形的漂亮鳥巢就完工了。不久,這對紅䴉「夫婦」就成功產下2枚蛋,「夫婦」會輪流孵化,不辭勞累。
  • 美洲紅䴉首次亮相寧波 每隻價值2.8萬元(圖)
    美洲的美洲紅䴉,東南亞的彩虹鸚鵡、大黃兜吸蜜鸚鵡……  17種300多隻小動物,十一期間要亮相雅戈爾動物園啦!  昨天,記者探訪雅戈爾動物園,先跟這些小夥伴們見了個面。工作人員說,園裡還新增了彩蜜谷、仙鶴灣、遊禽驛站、精靈群島、孔雀玉立等五大展區,讓大家在國慶假期時能和小動物們近距離接觸啦。
  • 首次人工孵化!深圳動物園非洲禿鸛寶寶安全降臨人間
    12月 22 日,深圳野生動物園一隻小非洲禿鸛在32℃的保溫箱裡憩息,看到前來的飼養員,它精神抖擻地伸直脖子,嗷嗷待哺。這是該園首次人工孵化出殼,並且由人工哺育成功的小禿鸛。經過飼養員10多天的悉心照料,小禿鸛體重由剛出殼的 100多克長到目前的1000多克,發育良好。
  • 「十一」去瀋陽鳥島看美洲紅䴉
    「十一」去瀋陽鳥島看美洲紅䴉 民生熱點 │ 2020-09-30 11:03來源:遼寧日報 作者:
  • 廣州長隆度假區創客流高峰 世界最紅鳥類美洲紅䴉賀年
    廣州長隆度假區創客流高峰 世界最紅鳥類美洲紅䴉賀年 2015-02-22 20:02:58劉衛勇 攝    廣州長隆集團引進世界上最紅的鳥類--美洲紅䴉,在鱷魚公園展出賀新年。22日年初四,廣州長隆集團通報,春節假期以來,旗下度假區客流屢創高峰,其中珠海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單日遊客量超過10萬人次。
  • 深圳野生動物園首次人工成功哺育非洲禿鸛
    12月22日,深圳野生動物園一隻非洲禿鸛寶寶經過該園飼養員10多天的悉心照顧,其身體發育良好,健康活潑,體重由剛出殼的 100多克長到1000多克。這是該園首次人工孵化出殼,並且由人工哺育茁壯成長的小禿鸛。在深圳野生動物園育幼中心,小禿鸛在保溫箱裡憩息,保溫箱顯示32℃左右。
  • 如何促進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呱呱墜地之後,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健康康地成長。要想促進寶寶健康成長,家長們越早注意對寶寶越有利。具體應注意什麼呢?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儘量母乳餵養 母乳中含有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全部營養和免疫因子,是嬰兒成長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母乳餵養的寶寶,不容易生病,抵抗力更強一些。
  • 活性因子,助力寶寶健康成長
    活性因子,預防寶寶多種疾病很多人都了解母乳的好處,尤其對於成長初期的寶寶來說,母乳是不可替代的,究其原因,就在於母乳裡面蘊含的神秘力量——活性因子,比如有益菌和人乳低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能夠有效的幫助寶寶抵禦成長初期可能出現的感染問題、顯著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幫助寶寶體內器官進行更好的發育。
  • 深圳野生動物園首次人工哺育非洲禿鸛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陳錫明通訊員李木生12月 22 日,深圳野生動物園一隻非洲禿鸛寶寶經過該園飼養員10多天的悉心照顧,其身體發育良好,體重由剛出殼的 100多克長到1000多克。這是該園首次人工孵化出殼,並且由人工哺育的小禿鸛。
  • 馬來西亞首次成功孵化跳巖企鵝
    2007-09-17 12:50:49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李雯   馬來西亞「蘭卡威海底世界」日前宣布,他們已成功孵化出
  • 深圳野生動物園迎來鵜鶘寶寶
    11月16日,深圳野生動物園一隻白鵜鶘寶寶走出巢穴活動,鵜鶘「父母」一直在其身邊守護。  據了解,這隻鵜鶘寶寶自然孵化出殼後由「父母」悉心照料下茁壯成長,目前一個多月大,是該園今年自然繁殖的第5 只鵜鶘寶寶。
  • 西南內陸首次孵化兩隻巴布亞企鵝
    企鵝寶寶的名字將由遊客投票決定 近日,成都浩海立方海洋館成功孵化出兩隻巴布亞企鵝,這是南極企鵝首次降生在中國西南內陸地區。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成都浩海立方海洋館也是我國第五家孵化出企鵝的海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