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口語「是眾多英語學習者的痛點,也是他們最想提高的一部分!那麼,對於沒有語言環境的人來說,該如何學好口語呢?那些無法到國外學習生活,身邊缺少外國交際圈,被高額的培訓費用拒之門外,卻真心想學好這項技能,該怎麼辦?
我的故事
大學時期,我的大學秉承」軍事化管理「,每天早上6點半是早操時間(大學生做早操的學校真的是稀有了)。我基本會在5點40左右趕到學校操場,找一個角落自認為密閉的角落,趁著同學們還沒集合,自己拿出一張提前準備好的小紙條。有時候是一個朗讀的小段落,有時候就是一個話題自己對著自己說。因為性格的原因,我總是害怕在公眾面前表現自己,所以我的早讀時間都是」偷偷摸摸「擠出來的。
在沒上大學之前,高二的時候,學校舉辦了一場交流會,邀請了來自揚大的美國外教。在會上的交流互動環節,身邊的同學都不太敢說,而我沒有浪費這次機會,我坐到了外教的旁邊和他英語交流。那一場交流下來,感覺特別的爽,不僅有同學羨慕的眼光,老師們的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擺脫了」英語啞巴「,那個時候突然發現英語學了那麼多年竟然可以這樣」說出來「。
高二那個時候英語口語不算好,只是會最基本的單詞發音,有一些單詞量。大學幾年的這種」訓練方法「,我受益頗多。由於家庭原因,無法到國外深造,也沒法選擇那種」培訓機構「的課程,身邊也幾乎沒有外國朋友,但這些都不是不學好英語的藉口。靠著自己的毅力和獨特見解,終於看到了口語提高的曙光。在畢業後的培訓課堂上,我也一直堅持」自言自語「方法的傳播者。因為有太多人問到我,」我沒有外語環境,怎麼學好它呢「。
monologue (自言自語)學習法:一個提高口語,最經濟而又易行有效的方式!
自言自語法:自己跟自己交流的方式,不受時間及其他因素的控制,自己對著自己用英語講。這是大家對它的普遍解釋。
於我而言,是」自言自語「學習法的受益者,也是它的傳播者。它是幫助我們創造練習口語的機會,從而克服害羞心理,提高語言的自信度,最終提高英語口語的流利度的有效途徑。
那麼,如何利用」自言自語「這個方法來提高口語呢?以下幾點是大家必須要了解的。
放下面子,臉皮要厚。想學好英語,就不要怕丟人,要大膽地學英語。所謂大膽,就是勇敢地提問題,大膽地說出來。很多人礙於面子,不好意思張口讀英語,甚至在自己的密閉空間裡也懶於動口。英語是一門發聲語言,我們必須利用聲覺來刺激語言敏感度,用聲覺來加強語言的流利度。創造環境。雖然我們說這個方法是隨時隨地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但要求學習者們能夠創造出環境來,要能夠快速融入這個氛圍中。比如,我們在晚飯公園裡散步時,根據情景設定一個主題,自己組織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在睡覺前,將一天所做的事情以及感受表達出來。在家裡我們可以對著鏡子說,這樣更有利於培養自信度。
3. 精選材料
材料可以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工作,興趣愛好等等,只要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都可以作為練習的材料。但要注意,我們的每一次表達都要注重質量,不要隨心所欲,用詞表達一定要有組織性條理性,這樣語言才有可能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除了說不同的話題之外,我們還可以選擇新概念的課文等材料進行朗讀,讀完之後用自己的話複述出來。我們在看外國電影和書籍時,同樣可以這個方法去複述。
4. 繪聲繪色
語言的交流與表達並不是輸出單詞詞組句子就夠了,生活對話是真實的,我們要訓練自己在說的過程中加入必要的手勢和神情變換。一方面,它可以增加我們的有效記憶,另一方面,可以輔助我們更好地表達思想。細心觀察,外國電影中的他們在說話時動作表情都很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