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研製出可以吃的大米吸管,網友:老闆,給我來斤吸管

2020-12-03 綠松鼠

當下,環保問題受到各國的廣泛關注。據媒體報導,今年8月韓國開始試行禁塑令。為取代塑料吸管,有企業用大米和木薯粉作為原材料,研發出了一款可以直接吃掉的大米吸管。據了解,這款吸管單根的批發價僅9分錢,現在的單月產量已達到3億根左右。

圖片來源/CCTV2經濟新聞聯播截圖

從外形來看,大米吸管和普通的塑料吸管沒有太大差異。據大米吸管開發者金佖介紹,吸管採用的原料中,有70%是大米,30%木薯。木薯是珍珠奶茶中用來製作珍珠的原材料,而用木薯主要是為了讓吸管結實有韌性,表面也更加光滑。據說,這款大米吸管可以在熱水中浸泡3小時以上,在冷水中則可以浸泡更久。就口感來看,這款吸管吃起來和大米鍋巴差不多,稍微有一點硬。

圖片來源/

CCTV2經濟新聞聯播截圖

由於生產工藝並不複雜,目前這款大米吸管已經在韓國進行大規模量產,單月的產量已增至3億根左右,計劃為韓國的上百家咖啡館和部分高檔酒店供貨。值得注意的是,大米吸管的價格並不貴,目前單根批發價為15韓元,折合人民幣約9分線。

因此,這款吸管也引發了網友的關注,有不少網友表示自己願意嘗試,並且希望大力推廣。而有的網友則設身處地思考了一下使用這款吸管可能出現的情況:

@幻想家one:我怕是飲料還沒有喝完,吸管已經被我吃掉了。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Trd梨子醬:老闆,給我來一斤吸管。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不過,也有網友擔心吸管暴露在空氣中很長時間後會沾上灰塵,又經過店員的手、自己的手,可能會被汙染。對於這款吸管,你怎麼看呢?

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編輯 夏丹 校對 何燕

相關焦點

  • 可以吃的吸管來了!網友:老闆,上一盤大米吸管嘗嘗鹹淡
    今天沒有農家美食,也沒有街邊小吃;但是呢,今天八戒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最新研製出的吸管的文章,這可不是普通的吸管哦,而是一款可以食用的吸管,一起來看看吧!隨著全球的環保意識增強,韓國於8月份開始試行「禁塑令」,禁用一次性塑料杯等塑料製品。這不僅喚醒了人們的環抱意識,也帶來了新一輪的環保商機。據央視報導,在韓國有企業利用亞洲盛產的大米,研製出了一款可以吃掉的大米吸管。
  • 韓國大米吸管不算啥,這些更牛!網友:老闆,一杯奶茶加50根吸管
    吸管居然也是能吃的東西?最近韓國一種可食用的大米吸管火了,由此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空心菜、義大利麵、香菜莢等吸管也紛紛吸引著大家的關注!但是這些都不算啥,肯德基與中國這些可食用包裝更牛!先來說說韓國這個大米吸管,主要是由七分大米、三分木薯製成的,成本大概在0.09元一根,而且量化生產也比較簡單。所以,大米吸管無疑是「禁塑」時很好的選擇。當然了,還有其它很多可食用吸管,也早就出現了。
  • 韓國大米吸管走紅,你能猜到圖5啥做的?老闆,奶茶加50根吸管!
    大家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吸管的使用率是很高的,但是畢竟是塑料,還是很汙染環境的。韓國有一個公司發明了大米吸管,成分包括70%的大米和30%的木薯,吸管可以在熱飲中浸泡2到3個小時,在冷飲中堅持的時間可以更長呢,真的是管喝管吃還沒汙染!
  • 韓國開始生產大米吸管了,可以吃的吸管即將風靡全球
    韓國開始生產大米吸管了,可以吃的吸管即將風靡全球!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越來越關注環境汙染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大工程,需要從自己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限塑令從頒布到現在,在我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塑料汙染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關注。
  • 可以吃的吸管來啦!!!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必刪面對這樣的問題,今年8月,韓國開始試行禁塑令,有企業繼而研製出可以吃的大米吸管,成分包括70%的大米和30%的木薯,吸管因此表面光滑,結實有韌性,可在熱飲中浸泡2到3小時,在冷飲中堅持的時間更長。
  • 吸管竟然能吃了!韓國研發大米吸管:味道像鍋巴
    韓國於8月份開始試行「禁塑令」,禁用一次性塑料杯等塑料製品。這不僅喚醒了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帶來了新一輪的環保商機。據央視報導,有企業就利用亞洲盛產的大米,研製出了一款可以吃掉的大米吸管。外觀上,大米吸管看起來和普通塑料吸管差不多,喝飲料吸起來很容易,味道也沒有受到影響。
  • 韓國下達禁塑令帶來商機 可以吃的大米吸管單月產3億根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欄目)今年8月,韓國開始試行禁用一次性塑料杯等禁塑令,不僅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帶來了新一輪的環保商機。有企業就利用亞洲盛產的大米,研製出了一款可以直接吃掉的大米吸管。財經頻道特約記者李艾興:我面前這款白色的吸管就是大米吸管了,外觀看上去和普通的塑料吸管差不多。讓我們喝飲料來感覺一下,飲料呢吸起來非常容易,而且味道也沒有受到影響。那麼吸管本身的味道怎麼樣呢?有點兒硬,口感上和大米鍋巴比較像。
  • 韓國發明大米吸管 喝完飲品可直接吃掉
    韓國發明大米吸管 喝完飲品可直接吃掉 2018年12月05日 17:04作者:楊錦豐編輯:楊錦豐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近日,韓國某企業成功研發出可食用吸管
  • 為減少塑料垃圾,韓國開始使用大米吸管,成本只要9分錢
    以前就有過可以吃的勺子、可以吃的碗等等,現在很多地方都開始出產食物做的吸管,韓國最近就研發了一種大米吸管,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十分有意思的吸管吧!大米吸管韓國現在發布了禁塑令,因此,就有企業發明了一種可以食用的大米吸管,這個大米吸管百分之七十的成分是大米,百分之三十是木薯。
  • 可以吃的「吸管」發明出來了,你能想到是啥做的不?網友:不夠吃
    當然是吸管,沒有吸管的奶茶是不完整的,但是,使用吸管又不那麼環保,咋辦?沒關係,就在最近,可以吃的「吸管」發明出來了,你能想到是啥做的不?網友:不夠吃!吸管的作用有多大,自從有了它,喝水都方便很多。不管是追劇的時候,還是打遊戲的時候,都不能少那一根吸管。沒有吸管的奶茶是不完整的,不管是星巴克的還是其他的,都不行。
  • 「大米吸管」進入溫哥華 吸完飲料當飯吃
    溫哥華近月開始出售一種最新發明的「大米吸管」。有趣的是,這種吸管用完後,可以烹煮變成「米粉」,端盤上桌。溫哥華遲早會實施「限塑令」,逼迫市內商家四處物色塑料吸管和餐具的替代品。一家溫哥華公司認準商機,近月開始出售一種最新發明的「大米吸管」。
  • ​原 創:|拒絕 「白色汙染」 可以吃的吸管了解一下,真的太太太神奇!
    陸陸續續的其他國家也都開始研發了可食用的吸管就比如這個韓國企業研製的表面光滑、結實有韌性的可食用吸管成分包括70%的大米和30%的木薯吃起來脆脆的,像鍋巴 這個吸管在韓國已經開始量產了目前單月產量已增至3億根左右計劃為韓國的咖啡店和酒店供貨
  • 吸管都可以吃了?偷偷告訴你這樣做連杯子都可以吃
    今年8月,韓國開始試行禁塑令,有企業研製出可以吃的吸管,成分包括70%大米和30%木薯。吸管表面光滑、結實有韌性,可在熱飲中浸泡2-3小時,在冷飲中時間更長。價格也比較便宜,一根吸管約合人民幣9分錢,並且外觀與普通吸管並沒有太大差別。
  • 除了韓國大米吸管,中國糯米紙和肯德基可食用包裝,你吃過幾個?
    韓國大米吸管忽然走紅網絡,作為一種用大米和木薯做出來的環保吸管,吃貨們不僅可以用來喝奶茶,還可以連吸管一起吃掉,可以說是相當方便了!但是,除了韓國的大米吸管,下面這些早就出現的可食用包裝,你都吃過幾個呢?
  • 可以吃的吸管來啦!你想試試嗎?還有這些腦洞大開的發明
    厲害了吸管也能吃!!
  • 新玩意「大米吸管」,吃完還能嗦粉吃
    有網友表示:為了環保,以後要自帶不鏽鋼吸管出門了。限塑禁塑早已是全球議題,不過很多人並未考慮到吸管上。眼下,隨著餐飲巨頭的接連表態,人們忽然發現,世界就要開啟「無吸管時代」了。平時喝可樂、果汁、酸奶等一系列飲料的方法,似乎要改一改了。用不用塑料吸管似乎只是一件小事,不就是那麼小的一根嗎?
  • 飲料沒喝完,吸管先溶化了?韓國人發明可食用吸管,吃起來像鍋巴
    用吸管來喝飲料方便了許多,簡簡單單一根吸管也能玩出很多花樣來,彩色的吸管、打結的吸管,還有奇葩的吸管,比如這種把飲料掛在安全帽上,拉下來一根像水管一樣的吸管。一般的習慣都是塑料做的,人們對塑料製品的依賴正給環境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 吸管末路的危機和商機
    在美國的眾籌平臺kickstarter上,加拿大可摺疊吸管FinalStraw和新加坡初創企業推出的環保吸管Chew不謀而合,在不鏽鋼吸管兩端組合了矽膠,讓消費者可以像使用塑料吸管一樣放心吸、任性咬。 號稱「可以被吃掉」的網紅吸管也屢見不鮮。在韓國2018年8月開始試行「禁塑令」前,一家韓國企業研製出了用大米和木薯混合製成的可食用吸管;紐約新創公司LOLIWARE也設計出了海藻吸管。
  • 吸管可以「吃」?!你別不信,快來看看這根環保的可食用澱粉吸管!
    你是不是也難以想像,一根吸管竟然會跟澱粉扯上關係!來來來,吸管妞來揭秘啦!雙童「可以吃的吸管」來啦!不僅可以用來喝飲料還可以煮成麵條吃哦!是不是很好奇?快來看看吧!「雙童」可食用澱粉吸管完全採用小麥、大米、玉米、木薯、土豆等天然農作物澱粉,經高溫、高壓、熟化、擠出、烘乾精製而成!
  • 吸管還能做成意面?義烏這家知名企業研製出可食用澱粉吸管
    ,而且選擇什麼顏色的吸管,飲料就能變成什麼口味,這是否過於神奇?近日,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研發出了一款以小麥等天然農作物澱粉為原料的可食用吸管,它還可以短時間內在任何生態環境下完全自然化解。據悉,「雙童」可食用澱粉吸管採用小麥、大米、玉米、木薯、土豆等天然農作物澱粉,經高溫、高壓、熟化、擠出、烘乾精製而成。吸管在冷飲中能保持基本形態2小時,使用後可以餵養牲畜,解決汙染問題的同時節約糧食,即使丟棄在任何生態環境下也可短時間內完全自然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