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真的能預知地震嗎?地球:並不能

2020-11-25 騰訊網

群魚上岸,群蛙過路,地震雲等等似乎都跟地震聯繫在一起,真的有聯繫嗎?真的可以預測地震嗎?為何每每地震之後,都會出現疑似震前徵兆、津津樂道、廣為流傳的故事?

今天就來聊聊地震這點事,先說結論:所謂的震前徵兆並不能預測地震,最多就是預警。

地震的來源

地震是種物理現象。地球像調皮的小孩,誕生後46億年間,不斷在動,這是地球內部能量的作用。

板塊移動,喜馬拉雅山隆起,海洋誕生,溫泉等都是能量緩慢的結果。火山、地震則較為猛烈,能量快速釋放。

能量一部分來源於放射性元素的衰變,核電站就是利用放射性元素的鏈式反應不斷釋放能量,還有原子彈,威力之大。地下深處高溫高壓下,大量放射性元素不斷緩慢地釋放能量。

另一部分是地球的物質流動,輕浮於面,重則沉積,大元素物質日積月累下沉會與周邊物質發生摩擦產生能量。

還有一部分是行星之能,高速的小行星不斷聚集碰撞,動能轉化為熱能,行星雛形出現之後,太陽系大量隕石還未找到歸屬,一部分撞機找到地球,帶來了更多的能量與水源。

這些都是地震的能量來源。

地震源於地球活動

通過超聲波可以看到肚子裡尚未出世嬰兒,拍瓜聽聲,可知熟沒熟,通過地震波反饋地球大致的結構(後面具體說)。地球就像雞蛋一樣分為殼、清(地幔)、黃(核)。

地震能量爆發點一般在地殼,極少數在地幔中,而地幔頂部也由巖石構成,只是密度更大,總之地震都是發生在巖石圈層。

地球內部能量在地殼中的作用,按方向可以分為兩類:水平運動(相互擠壓),升降運動(隆起與下沉),這些作用可以在地質遺蹟中觀察到。

地質遺蹟的形成源於地球外部作用,它不斷通過對巖石的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再固結成巖,因此巖石圈是「一層一層」,疊加的,連續的。不過,地球內部作用會使它發生扭曲,甚至斷裂。

地震波透視地球結構

地震,即地球震動,能量釋放持續不斷,震動也持續不斷,小於3級的震動太輕微,所以一般不用在意。

巖石具有有一定剛性,扭曲擠壓到極致就會「嘣」斷裂,然後層層連續的結構就會錯位,在地質中叫斷層。日積月累積蓄的能量一瞬間找到宣洩口。

巨大能量會以兩種地震波的方式釋放。

水平方向上的擠壓所謂釋放的P波(壓縮波),簡單理解就是像彈簧一樣往前推,可以在固體與液體中傳播,速度更快,但只是對地殼的擠壓,不會出現較大的撕裂作用,殺傷力小。

另一種S波,源於巖石層扭曲想要伸展開來的形變能量的釋放,它會上下運動,就像體操運動員抖起手中的緞帶。S波是抖動介質的作用,遇到液體就無法繼續向前傳動,像回聲一樣有一定程度的回返,它振幅大,殺傷力大。

地球結構的探測就是根據P波與S波的性質不同。

(1)當地震發生,科學家發現S波無法貫穿地球,並且會出現反射,說明地內並非全固態,通過震源、波速及反射時間,地質學家古登堡最先計算出反射深度為2885km,深度之下就是地核,也就是雞蛋黃,外核為熾熱的熔融狀,主要為金屬鐵元素(內核為固態這裡不擴展了)。

(2)科學家發現有時震源更遠的地方反而先接收到P波,說明更遠的P波在地下完成了「超車」。基於密度越大,波的傳播速度越快,認定更深有密度更高的巖石層,這就是地幔。

更遠的波通過地殼傳入地幔再回到地殼,比只在地殼傳播的P波更快,波的傳播有一定角度,更遠的距離進入地幔的概率更大。

地震那些事解答

明白了地震的本質,地震的問題就有答案了。

地震只在巖石圈中作用,地殼就像棉被一樣把地球能量捂的嚴嚴實實,而地震雲屬於大氣圈層,因此與地震無瓜。

有些動物感知靈敏,例如蛇,緊貼地面更容易感知到人類難以察覺的P波。不過,這些都不能作為前兆,P波出現預示地震已經開始。不過可以起到預警作用,地震局也利用對P波的監測進行地震預警,所以你不用天天盯著你家狗,真來了電視、廣播與手機簡訊就來了。P波只是相對S波較快,只能為生命爭取幾秒鐘到幾分鐘。

震後故事,舉個例子有個單詞你總記不住,一天記單詞時發生了一件大事,每每你想起這件事,就會想起這個單詞。平常動物異常情況是一個獨立事件,但如果地震發生,異常的事就會在大腦中重構並加深印象,聯繫地震成為組合事件,這就成了比異常更異常的故事,引人入勝、容易流傳。

地震是地球內部的物理作用,人類對地球內部的認知是很膚淺的,我們可以預報天氣,卻無法時刻監控地底各處能量變化,人類無法預測地震,天氣、動物同樣不能。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動物能預知地震,聽到地震前的次聲波恐慌逃跑
    地震是地球上對人類威脅最大的一種自然災害,每一次發生在城市中的地震都有無數人遇難,而對於動物來說,許多動物能夠提前預知到地震的到來,提前逃跑進而減少傷亡
  • 廣東上千條魚跳上岸,動物真的能感知地震嗎?
    近幾年,世界各地的自然災害地震、火山爆發、颱風等很明顯比晚年增加不少,但伴隨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被人們所預知的。但是在古時候可是沒有這些高科技,還不是一樣可以快速感覺到。很簡單,那時候人們就流傳下來,通過牲畜,魚類的奇怪反應來做出判斷。
  • 東漢時期,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真的能準確預知地震嗎?
    除此之外張衡還是一位發明家,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盛傳為他所發明的地動儀,相傳此儀器能夠檢測地震。根據傳說,地動儀主體為筒狀物,有八條龍接於其身,分別在八個方向,龍嘴中含有金屬球。每張龍嘴下方為一張口蟾蜍。但凡任何方位發生地震,則金屬球便會從龍嘴中落入蟾蜍口中,以此來監測到地震。《後漢書》中記載,地動儀曾經多次準確預知當時各地的地震情況。
  • 動物行為怪異,或天上出現地震雲,能預測地震發生時間嗎?
    正如當年高達11度地震烈度、8.3Mw芮氏規模的汶川大地震,其地震波更是圍繞地球環繞了6圈之多,受傷人數超過了37萬,死亡和失蹤人數也超過了8萬之多,這次唐山大地震之後傷亡嚴重的地震,相信汶川人、乃至四川人和全國人民至今都清晰的記得那一次地震發生時自己身在何地、以及經歷了些什麼。
  • 動物真的能預測地震嗎?
    每次地震發生,對當地的人來說都是災難。生命和財產的喪失,讓人們自然而然地產生一個想法:要是能預測到地震多好。而這幾分鐘,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員的傷亡; 但對地震說帶來的災難來說,就顯得杯水車薪了。那麼,我們能找到一種更好的預測地震的辦法嗎?比如,利用動物。因為對所處的環境做出適應性的進化,很多動物在一些感知方面比人類要靈敏的多。就對地震的感知言,也同樣如此。早在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就有動物在地震發生前出現異常行為的記錄。
  • 闢謠:動物能夠預測地震?而人類卻不能?你可能高估了動物
    到目前為止,無論是人還是其他動物都沒有提前預測地震的能力,因為地震其實就是地殼運動,而地殼的運動是沒有任何規律可循的。那麼,是什麼讓人有了動物能夠預知地震的認知呢?為什麼人不能預知地震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在臺灣,狗狗預知地震幫主人逃過一劫,原來狗狗真的可以預知地震!
    過了幾分鐘,地震發生了,架子上擺放的東西掉了下來,這次地震造成的傷害相對較小。不過,浴室的玻璃門已經被震碎,弄了一地玻璃渣。很明顯,二十預測到地震的到來。關於動物可以預知地震這個說法,很早以前就有研究,其實有一些狗狗的確可以利用聽覺預知地震。
  • 動物異常行為、地震雲預測地震真的靠譜嗎?
    首先下結論:地震雲不能預測地震,倒是動物們可能會對地震前釋放的特殊物理信號敏感(主要是輕微的震動),從而表現出異常行為,但是依靠動物的異常行為來預測地震,這也是不靠譜的,具體的原因請聽下文解讀。這類「地震雲」有時候呈條帶狀、有時成輻射狀、形態各異與普通的雲不相同,但是這些真的與地震扯不上關係。有人會說為何那些地震雲學者每次都能依據地震雲來預測地震在何時發生呢?其實,對於這些支持地震雲學說的人來說,他們預測地震的方法就是先放上一張圖,然後說未來一段時間會發生地震,具體地點不詳。
  • 「地震雲」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
    包括在我國四川九寨溝出現一次地震的時候,朋友圈源源不斷地湧出一批「事後諸葛亮」們,聲稱各地民眾碰巧拍攝到的「放射雲」「排骨雲」「魚鱗雲」就是能夠預測地震的「地震雲」。那麼,「地震雲」真的存在嗎?很明顯也只是弄虛作假,根本沒有的事情。後來氣象中心也來給說明了,沒有充分的事實證明地震與天氣之間具有內在關聯性,所以並不能通過衛星雲圖來準確預測地震發生。
  • 「地震雲」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
    地震雲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包括在我國四川九寨溝出現一次地震的時候,朋友圈源源不斷地湧出一批「事後諸葛亮」們,聲稱各地民眾碰巧拍攝到的「放射雲」「排骨雲」「魚鱗雲」就是能夠預測地震的「地震雲」。那麼,「地震雲」真的存在嗎?很明顯也只是弄虛作假,根本沒有的事情。
  • 「易特網」動物真能預測地震嗎?
    人們通常會問:「是否動物能夠預測地震?網際網路一些報告顯示動物具有這樣的特殊能力。」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有學術研究機構評估了700多份研究報告,這些研究報告涉及130多種動物的獨特行為,其中包括:昆蟲、鳥類、魚和哺乳動物(主要是貓、狗和牛)。
  • 夢境真的可以預知未來嗎?
    夢境真的可以預知未來嗎?>emmm我們先不要關注大毛掛科的事情這不重要說起做夢能不能預知未來這事吧其實很多人都蠻感興趣的今天我就從科學的角度講一下首先說一個概念「預知夢」
  • 什麼情況下地球會走向毀滅?12級地震能摧毀地球嗎?
    引言:多大的地震能毀滅地球?12級地震不算什麼,會給地球生命帶來重大影響,但對於地球而言,只是撓痒痒。那麼,導致地震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是否能夠提前預知地震或阻止地震來臨?一般來說,火山爆發、小行星撞擊、地殼運動等都可能引起地震。其中,最常見的為地殼運動。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人類暫時無法預知地震來臨,也無法阻擋地震的腳步,我們能做的只有日常安排地震演習,讓人們了解更多地震知識及地震來臨時的自救方法,以提升大家的安全意識。
  • 提前20小時預知地震!科學家給動物裝傳感器,證實它們能感知地震
    ,聯合在《動物行為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表示通過實驗,在高靈敏儀器的幫助下,他們發現牛、羊、狗等動物,在地震到來前的數小時,的確會感知到,不過因為數據不足,目前還不能明確證明動物們真的可以預測海嘯和地震。
  • 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 地球科學說
    前兩天上課的時候,有同學問起地震預測的問題,當時還留了一道思考題,但是一直沒跟同學們詳細探討,現答覆如下。地震能預測嗎?簡單說,不能。地震是指大地的震動,儘管火山、塌陷和水庫也能引起地震(如廣東新豐江水庫曾引起6.1級地震),但最常見的地震成因還是地殼運動,即地質體受力發生斷裂後引起的震動。地震的預報涉及三個要素:時間、地點和震級,這三個參數缺少任何一個都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預報。
  • 狗能聽到地震來臨前的次聲波,如果真用動物來預測地震,科學嗎?
    但究竟是什麼原因會讓動物們能提前知道地震的來臨。還有這方法科學嗎?而地震來臨時都帶有次聲波,頻率多集中在1~20HZ,能量強大,傳播遠,低於20赫茲的次聲波人類的耳朵恰好不能被聽到,幾乎所有的大地震發生前數天至數分鐘內,都有或大或小的次聲波的異常發出。很多的動物的聽力都比人類更加的靈敏。比如狗能聽到15赫茲的聲波、大象能聽到1赫茲、水母能聽到8赫茲。
  • 2020年2月3日四川成都再次發生地震,地震到底能不能提前預測?
    一、地震到底能不能提前預測告知我們?1.預測的難點在於地震發生在地殼深處幾公裡甚至幾十公裡之下,現代科學技術和儀器難以涉及這個深度,當地震儀測到有地震波時,說明地震已經發生了。此外,地震不是發生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是板塊之間的運動,地球很大,地殼之下的地質結構很複雜,地震的發生部位誰也說不準。
  • 地震局到底能不能預測地震?
    小桔有一個熟人,常玩微博的朋友應該也認識,他就是「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江湖人稱——震長。震長最近跟我講了他的一些煩心事,比如說每次地震的時候,圍觀群眾總是會因他不能預報地震而口誅筆伐!小桔聽後,坐不住了!一定要為震長說句公道話!
  • 人類的磁性第六感首次被證實,第六感能預知未來嗎?
    似乎擁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非常神奇。那這些奇妙的經歷,究竟是巧合,還是人們真的有預測未來的能力?科學家把這種直覺稱為第六感。第六感的學名是超感官知覺,又叫心覺,也就是說,除了我們現有的五感(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外,身體還能利用其它的感官來收集信息,並預知即將要發生的事情。第六感是否真的存在,人們看法不一。
  • 根據動物行為可以預測地震嗎?
    幾乎在每次大地震過後,倖存者們回憶地震發生前的種種跡象,似乎都有動物異常行為的報告——魚亂跳,雞不下蛋,蜜蜂不回巢,各種寵物焦躁不安… 全球每年平均發生能被儀器紀錄的地震超過50萬次、人可以感知的地震10萬餘次、破壞性地震100多次。從唐山大地震到坂神大地震到臺灣921大地震,直至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嘯,這地球的顫抖給人們帶來了太多的恐懼和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