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大陸的戰爭,使挪威這個北歐的瀕海小國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它不敢得罪交戰的任何一方。儘管大多數挪威人同情盟國的事業,但他們卻害怕納粹德國及其咄咄逼人的戰爭威脅。挪威人不希望捲入這場戰爭,但實際上這是幻想,其顯要的戰略位置,決定了英國和德國都不可能等閒視之。從埃格松到北角的漫長的挪威海岸線上,沿海島嶼和大陸之間有一條長達1000海裡的南北走向的隱蔽航道,這條航道被稱作挪威水道。自北歐海盜時代以來,它就是挪威的海上交通要道,如果它被德國利用,德國海軍艦艇越斯卡格拉克海峽後就可順著挪威水道北上,然後選擇時機突入北大西洋。假如德軍乾脆佔領挪威,不僅可以對英國的斯卡帕灣海軍本土艦隊基地形成翼側包圍,而且潛艇或水面艦艇從挪威港口出發前往破壞英國的海上交通線,要比從德國本土基地出發便利、安全得多。挪威還事關德國進行戰爭所急需的戰略物資——「鐵」。德國每年要進口1500萬噸鐵礦石,而其中1100萬噸來自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主要是瑞典,其次是挪威。這些鐵礦石夏季從瑞典港口經波羅的海運往德國,冬季波羅的海冰封后,鐵礦石只好從挪威北部港口納爾維克經過挪威水道運往德國,而冬季航線佔了鐵礦石年總運量的41%。
德國海軍雖然一直對挪威虎視眈眈,但無奈實力虛弱,根本無法保證在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的眼皮底下,將登陸部隊安全航渡數百海裡,送上挪威海岸。況且開戰後。使用為數不多的潛艇和水面襲擊艦破壞英國大西洋航運,切斷這個海上強國的生命線,是德國海軍的頭等重要任務。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元帥雖然很早就提醒希特勒注意挪威的局勢,但認為,在目前情況下,只有讓挪威保持中立立場並受到英國的尊重,德國才最為有利。然而1939年冬至194O年春,挪威地區的事態並未按照雷德爾所希望的軌道發展。
英國海軍大臣邱吉爾在開戰後不久便向內閣會議提交了一份備忘錄,指出要想發揮英國海軍的優勢,給德國以比較顯著的打擊,只有中止德國從斯堪地那維亞北部進口礦石和截斷其通往大西洋的航路。這時,芬蘭遭到蘇聯入侵的事件提供給盟國一個極好的藉口, 194O年2月5日,盟國最高軍事委員會決定以3個或4個法國師和英國師佔領納爾維克,通過給芬蘭提供軍事援助,讓順道經過的軍隊「光明正大」地去佔領瑞典北部的礦山。與此同時,英國外交部長還向挪威和瑞典駐倫敦大使宣布了盟國將禁止鐵礦石運往德國的意圖。法國總理達拉第也堅決主張儘快進兵挪威北部,以達到牽制西線德軍向法國發動進攻的目的。
正當德國海軍不斷獲得有關盟國對北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有企圖的情報時,又發生了令他們十分不安的「阿爾特馬克」號事件。「阿爾特馬克」號是德國袖珍戰列艦「施佩伯爵」號的補給艦,在拉普拉塔河口海戰前夕,它給「施佩伯爵」號補給了燃料和糧食,又載運著被袖珍戰列艦俘虜的300名英國船員在南大西洋隱蔽了近兩個月。194O年2月16日,它試圖衝出封鎖線返回德國,被一支英國驅逐艦分艦隊堵截在挪威領海的約星峽灣。艦隊指揮官在接到邱吉爾的登艦檢查的指令後,不顧在場挪威海軍炮艇的阻止,強行登上「阿爾特馬克」號檢查。英德兩國艦員發生激烈的肉搏戰,英國水兵最終控制了這條船,找到了被鎖在貯藏室內的英國俘虜。這一事件表明英國無視挪威的中立,而挪威當局卻態度曖昧。幾個月前,也在挪威領海,挪威放跑了被「德意志」號袖珍戰列艦捕獲的美國貨船「大燧石城」號。當英國打算在挪威水道布放水雷的跡象越來越明顯時,希特勒認為挪威已經倒向了英國,德軍必須先下手為強。
1940年3月1日,德國海軍總司令部接到德軍最高統帥部實施 「威悉河演習」,即入侵挪威和丹麥的最後命令。雷德爾海軍元帥意識到他將違背除突然襲擊這一條外的所有海軍作戰原則,德國海軍整個水面艦艇部隊和大部分潛艇將冒著受到世界上最強大海軍的攻擊的巨大危險,橫越大海,掩護陸軍部隊在極為分散的各登陸地點上陸,其中有些地點距離德國基地將近1000海裡。雷德爾估計海軍的一半艦艇將為此次冒險行動付出代價,特別是軍艦返航時,由於突然襲擊的隱蔽性已經消失,會比去挪威時更加危險。但是戰爭機器已經開動,軍令如山倒,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德國海軍總司令部迅速為「威悉河演習」組成了5個戰鬥群。第1戰鬥群前往納爾維克,包括剛服役的「沙恩霍斯特」號、「格奈森瑙」號戰列巡洋艦、10艘驅逐艦及2O00名士兵;第2戰鬥群前往特隆赫姆,包括 「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4艘驅逐艦及1700名士兵;第3戰鬥群前往卑爾根,包括「科隆」號、「柯尼斯堡」號輕巡洋艦,「牛虹」號舊式訓練巡洋艦,2艘驅逐艦,7艘魚雷艇及9OO名士兵;第4戰鬥群前往克裡斯蒂安桑和阿倫達爾,包括「卡爾斯魯厄」號輕巡洋艦、3艘驅逐艦、7艘魚雷艇及1400名士兵;第5戰鬥群前往奧斯陸,包括「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呂佐夫」號袖珍戰灣艦(原名「德意志」號)、「艾姆登」號輕巡洋艦、3艘驅逐艦、8艘魚雷艇及2000名士兵。
按預定計劃,德軍將於194O年4月9日凌晨在挪威海岸由北至南的各個港口登陸點同時登陸。陸軍部隊突擊上陸穩住陣腳後,海軍部隊建立起一條海上補給線,將物資由海上通過卡特加特海峽或斯卡格拉克海峽運至挪威南部港口奧斯陸。為保護這條補給線,德陸軍還須佔領丹麥,海軍則負責奪取哥本哈根港和大貝耳特海峽。這條運輸航道不僅航行距離相當短,而且靠近德國北部的空軍基地,英國海軍難以在這一個海區行動。
進攻前夜
對德國人磨刀霍霍的戰爭準備,英國政府早有察覺。稍有一點軍事常識的人,都能看出德國的下一個目標是挪威。挪威是中立國,而且懾於德軍的勢如破竹,他們暗地裡甚至有點討好德國。但嚴峻的現實又使挪威政府不得不保持警覺。英法兩國出於自身的利益,首先拋出繡球,表示願意在挪威海域為其布雷,以阻止德軍的大規模侵入。英國人幾近送上門來的便宜,挪威政府當然求之不得,挪威海軍甚至派出護衛艇和驅逐艦,迎接英國布雷艦船。4月初,英國皇家海軍派出「野狼」號布雷艦和「螢火蟲」號等4艘驅逐艦執行挪威海區布雷任務。8日上午,海上風急浪高,幾乎所有的水兵都暈船嘔吐。按常規,這樣的氣候條件,一般會停止布雷,但眼下形勢吃緊,德國艦隊已經臨近,布雷艦突破氣象條件限制,冒險出徵。大約1O時20分,擔任護航任務的驅逐艦「熒火蟲」號上一名水兵因顛簸不慎跌入大海中。也許是穿著救生的緣故,落海水兵沒有被大浪吞沒,而是在浪尖上拋上跌下。艦長魯普海軍上校馬上命令減速、調頭,組織營救。大約40分鐘後,落海水兵被救了上來,但「螢火蟲」號卻掉隊了。這一掉隊不要緊,厄運卻接踵而來。11點零7分,「螢火蟲」號驅逐艦發現了已進入視線的德國驅逐艦。雙方立即相互炮擊。這時,緊隨在德驅逐艦後側的「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前來增援德國驅逐艦,一發發炮彈飛向「螢火蟲」。激戰中,艦長魯普在望遠鏡中發現德軍艦隊正從側後包圍過來。海面上,實力懸殊,魯普自知難以脫身,不由得熱血衝上腦門。你德國巡洋艦厲害,我偏向你開刀。「左滿舵,全速迎上!」,魯普艦長作出了超乎常規的決策。德國人沒想到這艘小小的英國驅逐艦如此難纏,命令所有炮火對其攻擊。魯普艦長利用煙幕作掩護,左衝右突,也把炮彈傾瀉給「希佩爾海軍上將」號。畢竟「螢火蟲」火力太弱了,27分鐘後,艦身已遭德艦重創,大概是距離太近了,近得連德國人的面孔都看得清楚。魯普艦長抱定必死決心,與其被其凌辱,不如拼個魚死網破。「衝上去!」他下令驅逐艦全速撞擊德軍巡洋艦。德國人沒料到英國驅逐艦會有這一手,連忙緊急避讓。但是晚了,小巧靈活的「螢火蟲」從側面撞了上去。只聽「轟」的一聲,艦身一陣劇烈震動,「螢火蟲」號上的船員幾乎全部倒地。「希佩爾海軍上將」號巡洋艦被撞開一個裂口,海水直往艦艙噴射,德艦上一陣手忙腳亂。劇烈的撞擊,「熒火蟲」號彈藥艙起火爆炸,很快被洶湧的海浪吞沒。
海上激戰未能阻擋希特勒登陸計劃的實施。4月8日晚上,德國袖珍戰列艦「呂佐夫」號、重巡洋艦「布呂歇爾」和巡洋艦「埃姆登」等艦隻,乘著暮色,分前後左右,掩護一支登陸輸送隊向挪威首都奧斯陸方向進發。
奧斯陸峽灣是挪威的大門,挪威海軍派出船艇在峽灣巡邏執勤。午夜時分,德國船隊進入峽灣,衝在最前面充當開路先鋒的是兩艘魚雷艇。德國人實在太猖狂了,在別國的海域橫衝直撞,居然還開著探照燈晃來晃去。一艘擔任峽灣巡邏任務的挪威武裝捕鯨船迎了上來。別看捕鯨船不大,但艦長卻很有點民族自尊心。見德艦太牛皮。他二話沒說,就向侵犯領海的德艦實施火力攻擊。德國魚雷艇沒把這條捕鯨船放在眼裡,兩條魚雷呼嘯而出,並不堅固的捕鯨船旋即斷成三截沉沒。
峽灣內的爆炸聲驚動了港內的挪威潛艇「U—2」號。透過潛望鏡,見海面上前呼後擁著一群艦船,「U—2」號立即發射魚雷。也許是太慌亂了或者什麼別的原因,魚雷竟沒有擊中目標。見港灣內有挪威潛艇,戰列艦和重巡洋艦上的深水炸彈發言了。循著潛艇可能脫離的水域,德艦投下一枚枚深水炸彈。見無路可逃,為免遭厄運,「U—2」號潛艇只好浮出水面向德軍繳械。
戰鬥並未結束。在港內執行保衛船塢的挪威布雷艇「奧拉夫」號和掃雷艇「勞馬」號見德艦衝進內港,也奮起抗擊。兩艘軍艦編成戰鬥隊形,集中火力猛烈轟擊運載兵員的艦船,先後擊沉3艘運兵船。這時,德艦「埃姆夫」號向「奧拉夫」號炮擊,炮彈擊中前後炮塔和指揮艙,「奧拉夫」號受重創後撤出戰鬥。
出擊
「T」時到,4月9日5時15分。天剛黎明,德國軍隊從不同海域、不同港口向挪威發動了進攻。儘管挪威政府由於種種原因,未能組織起有效的防禦。但挪威軍隊的許多將領和士兵,為了民族的尊嚴,仍然進行了殊死的抗爭,英國軍隊也伸出了援助的手。
奧斯卡堡要塞,位於奧斯陸峽灣最狹窄部份的南卡霍姆島上。這裡,距挪威首都奧斯陸近在颶尺。因為要塞海區水流湍急,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挪威軍隊在這裡駐有重兵。整個防守體系以要塞為依託,用280毫米火炮和15O毫米火炮交叉配置構成火力網,在要塞北側的北卡霍姆島上,挪威軍隊還布防了一個6發射管的魚雷發射陣地。守備官兵決心用生命和熱血捍衛祖國領土。
東方剛露出魚肚白,寂靜的峽灣就被隆隆的軍艦引擎聲驚醒了。德國海軍的「布呂歇爾」號、「埃姆登」號和「呂佐夫」號等組成了聯合登陸艦隊進入要塞海面。挪威軍隊沒有急於開火,靜候德艦進入險要地段。按希特勒的設想,挪威人的抵抗是極其有限的,甚至是象徵性的,因而德國軍隊可以大踏步地開進。希特勒的狂妄,在德國艦隊身上得到了充分印證。見要塞兩岸沒有動靜,德艦隊立即組織突防,前導艦「布呂歇爾」號率先向岸上作盲目射擊,以鎮住挪威軍隊。挪威守軍仍然不予理睬。德國人來勁了,以為挪威軍隊不戰自潰了,便放鬆了警惕,放膽往峽灣挺進。
「布呂歇爾」號的狂妄行徑,挪威岸炮部隊看得一清二楚。見德艦進入有效射擊距離。28O毫米火炮陣地怒吼了。正義的炮彈帶著死亡的激情,一古腦兒傾瀉在海面上,「布呂歇爾」號馬上燃起熊熊大火,濃煙嗆得艙裡的水兵直往甲板L竄。見岸炮陣地開火,德艦一面進行還擊,一面右轉向北卡霍姆島靠攏。這一靠攏正好鑽進了挪威人布下的陷阱。北卡霍姆島上的魚雷發射陣地亮起3道白光,3條魚雷在千鏈距離上飛出魚雷管,數10秒鐘後,有兩條魚雷擊中「布呂歇爾」號。其中一條擊中彈藥艙,頓時峽灣海面上連聲爆炸,德艦烈焰騰空。爆炸持續了27分鐘,「布呂歇爾」號沉入海底,1600名德艦士兵一命嗚呼。
「布呂歇爾」號沉沒,象當頭一盆涼水,把德國人澆醒了。在陌生海域,尤其在這快進不得快退不行的峽灣,軍艦強行突破岸炮封鎖線,十有八九要吃大虧。於是,德艦隊改變了戰術。不再讓軍艦強行突破。而讓運兵船就近靠岸,從陸路往奧斯陸突進。不過他們沒有忘記火力強大的挪威岸炮陣地。登陸部隊從兩翼包抄挪威岸炮陣地。挪威人沒料到德軍來了這一手,守衛力量薄弱的炮陣地迅即被突破。拔掉了前進路上的障礙,德艦再度突擊峽灣成功。奧斯陸落入德軍之手。幾乎在同一時間,德國海軍第4大隊在裡夫海軍上校指揮下,登陸艦隊進入挪威南海岸港口克裡斯蒂安桑,德國人決定在這兒登陸。
該港內側海面廣寬,但入口處卻很險要。右側是險惡的活動礁,漲潮時猶如一個個定時炸彈,倘不熟悉地形,冒昧闖入,後果不堪設想。退潮時,礁石露出海面,在海浪的衝擊下發出一陣陣轟鳴,著實令人望而生畏。艦隊怎麼也不敢闖入這條死亡通道。左側與奧德略島緊緊相依,是進入內港的唯一通道。為控制入口,挪威軍隊在島上作了精心部署。島上既有254毫米榴彈炮,又有304毫米平射炮,還有152毫米平射炮。德國人要強行闖關,也並非輕而易舉。
4月9日清晨,克裡斯蒂安桑地區下了一場大霧,把整個港口返得嚴嚴實實。裡夫海軍上校不敢貿然入港,只好推遲了進攻時間。上午8時許,大霧裂開了口子,德艦「卡爾斯魯厄」號率艦隊試探著往內港突襲。嚴陣以待的挪威炮兵見霧氣中有敵艦隊闖關,立即集火射擊,德軍碎不及防,有一艘驅逐艦還未打出一發炮彈,就被炮彈擊中,起火爆炸沉沒。另一艘運輸艦也被擊中鍋爐而爆炸,艦上登陸部隊連同運輸艦一起沉入海底。
領頭的輕巡洋艦「卡爾斯魯厄」號見勢不妙,趕緊鳴金收兵,可是晚了,一排榴彈炮打中艦身,甲板和艦舷被炸壞。裡夫上校趕緊組織火力壓制,才使「卡爾斯魯厄」免遭當場沉沒的厄運。不過,「卡爾斯魯厄」號最後也難逃脫懲罰。當它匆忙撤出戰區,想躲到克裡斯蒂安桑以南水域修理時,一艘英國潛水艇發現了它的魔影。隨即向已遭重創的「卡爾斯魯厄」號發射了兩枚魚雷。艦上的人還沒明白過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軍艦就斷為兩截沉沒。
初戰失利,裡夫海軍上校十分懊惱。正當他在指揮艙內一支接一支吸菸,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時,機要兵送來一份截獲的法國海軍打給挪威海軍的電報。電文內容並不重要,與德軍登陸作戰也沒多大聯繫。正在氣頭上的裡夫上校接過電報一看就火了。「這樣的情報有屁用,滾,給我滾得遠遠的!」他大吼著。嚇得機要兵一溜煙似地跑了。
怒氣發洩之後,裡夫上校突然有了一個主意。很快,機要兵被召到指揮艙。「你們是怎樣譯出法軍與挪威軍隊的電報內容的?」裡夫上校問。「上校先生,我們已掌握了他們的全部密碼!」機要兵大聲回答。「這麼說,我們也可以發一份電報給挪威海軍部羅!」裡夫自言自語。「我們發報給他們?」機要兵顯然不明白上校的意圖,十分詫異。「是的,馬上發一份電報給克裡斯蒂安桑海軍基地,當然是以法國海軍部的名義拍發,告訴他們,法國海軍有一隊驅逐艦正向該港增援,請他們的炮火注意鑑別。」裡夫上校臉上掠過一絲陰冷的笑容。
裡夫上校這一招果然狠毒,假電報使克裡斯蒂安桑基地指揮官欣喜異常。馬上命令岸炮部隊注意掩護法軍艦隊。大霧漸漸散盡,港灣內晴空萬裡。不久,5艘掛著法國旗幟的驅逐艦出現在入口處外側。艦隊編成戰鬥隊形,大搖大擺地進入峽口,兩艘在左側的德艦向艦隊開炮,掛著法國旗的艦隊也開炮還擊,海面上不時豎起一條條白色的水柱。
「向德艦射擊,掩護法國艦隊進港!」基地指揮官發出命令。傾刻間,一排排炮彈飛向正在追擊法國軍艦的德艦。德艦不敢再度靠近,法國艦隊乘勢衝進內港。見德軍艦隊退出攔截,岸上基地炮兵馬上停止射擊,除少數值班人員外,大家湧向登陸灘頭,迎接遠道趕來增援的法國艦隊。基地指揮官還準備了大批犒勞的食品。
5艘掛著法國旗的軍艦徐徐靠岸。挪威人沒有想到,驅逐艦艙裡蹲著的全是德軍登陸隊。還沒等挪威人明白過來,數以千計的德軍就衝上海岸,從背後兜了挪威炮兵的老底。砰!一發紅色的信號彈躍上峽灣上空。「馬上攻擊!」裡夫海軍上校發出命令。德軍停泊在入口處的艦隊迅速投入戰鬥,快速向內港突進。
見岸上情況有變,停泊在內港的2艘挪威登陸艇緊急啟動。已經佔領炮兵陣地的德軍馬上調轉炮口,向挪威軍艦抵近射擊,炮彈擊中主機艙,失去動力的驅逐艦馬上在海面上打起轉來,水兵們紛紛跳入大海。德軍聯合艦隊在無火炮攔截的情況下,很快佔領內港。基地的艦船和潛艇盡數被德軍俘獲。
4月9日拂曉,另一路德軍奉命攻佔挪威重鎮卑爾根。指揮戰鬥的海軍少將施穆恩特是個急性於。艦隊剛剛靠近卑爾根,港內情況還沒弄清楚,就下令突襲港口。清晨,太陽剛剛露出半邊臉,遠方的海水一片桔紅。德軍輕巡洋艦「科降」號和「柯尼斯堡」號及火炮訓練艦「牛蛇」號就協同驅逐艦和魚雷艇突入內港。
迎著朝陽,隱蔽在內港一側的挪威魚雷艇突然衝出來,迅即對德軍驅逐艦實施魚雷攻擊。跑在頭裡的一艘德軍驅逐艦立即起火爆炸。德軍巡洋艦馬上包抄過來,企圖對挪威魚雷艇實施炮擊。這時,挪威岸炮開始射擊。密集的炮彈在狹窄的海灣內爆炸,不時有炮火擊中德艇。不到10分鐘,「柯尼斯堡」號和「牛虹」號先後受傷,數以百計的德國水兵和登陸兵死於非命。
戰鬥最激烈的時刻,德軍轟炸機部隊趕來支援登陸。低空盤旋的轟炸機上傾下數十噸炸藥。許多岸炮被炸毀。飛機轟炸支援,給遭受打擊的德軍登陸部隊贏得了喘息的機會,很快,登陸部隊衝上陣地,卑爾根失守。
正當德軍激戰卑爾根的辰光,在距卑爾根100海裡外的英軍本土,艦隊司令福布斯海軍上將奉命增援卑爾根。救兵如救火,為贏得時間,福布斯上將指派萊頓海軍中將率「曼徹斯特」號、「南安普頓」號、「謝菲爾德」號等5艘巡洋艦和7艘驅逐艦對卑爾根實施快速突襲。
然而,英軍的增援行動被德軍情報部門截獲,德國統帥部派出轟炸機攔截英國艦隊。波濤洶湧的海面,英軍聯合艦隊分組列成戰鬥隊形,全速向卑爾根衝擊。德國飛機發現了艦隊,立即攔阻射擊。海空大搏殺僅僅進行了25分鐘,就有1艘驅逐艦被擊沉,「格拉斯哥」號和「南安普敦」號巡洋艦被炸傷。4架德軍「容克爾」88式轟炸機被擊落。
這時,英軍統帥部傳來卑爾根已陷落的消息。萊頓中將只好放棄了對卑爾根的襲擊。不過,英國人沒有放棄復仇的行動。英國航空母艦編隊從奧克民群島派出15架「大鷗」式俯衝轟炸機,襲擊已被德國人佔領的卑爾根港。大型巡洋艦「柯尼斯堡」被炸彈擊中,蔓延的大火引爆了彈藥艙,致使底艙斷裂,巡洋艦在港內沉入海底。
卑爾根港亂成一團,剛剛清醒過來的德軍立即組織防空火力還擊,英軍飛機大功告成後迅即消失在海天深處。納爾維克港硝煙瀰漫,英德艦隊激烈的海上拉鋸戰,掀起一道道血與火的狂敘,濁天的濤聲,仿佛是為海底的冤魂呼號。
「準備出擊!」邦特海軍準將抬腕看看手錶,又瞄了一眼罩在晨曦中的挪威北部重要港口納爾維克港。
「為元首獻身!」一隊德軍官兵向納粹旗行軍禮,一臉虔誠。
4月9日晨,希特勒規定的「T」時,2000餘名德軍海軍陸戰隊和山地步兵分乘10艘新式驅逐艦航渡登陸,衝擊納爾維克港。
德國人知道這塊骨頭不好「啃」。倒不是擔心挪威海軍有多強的實力。而是擔心英國海軍的幹預。一旦英軍插手,即使佔領了港口,也不會有德國人的安寧日子過。事實上英國人插手已成必然。只不過邦特準將一廂情願地企盼英國海軍不來找他的麻煩。
奧弗特峽灣是進攻納爾維克港的必經之路,德軍艦隊大兵壓境,挪威海軍四面出擊,別說沒有戰略預備隊,就連正面設防的力量也遠遠不夠。納爾維克地勢平坦,沒有任何天然屏障,無險可守。挪威海軍只部署了2艘岸防裝甲艦、2艘護衛艦和2艘潛艇。力量之懸殊,純粹是象徵性地設防,顯然無法與德軍艦隊抗衡。
天剛蒙蒙亮,德軍艦隊開進了奧弗特峽灣。對面開來2艘挪威護衛艦。但不知為什麼,這2艘護衛艦未放一槍一彈,就乖乖地避讓到一邊,仿佛是充當夾道歡迎角色的。邦特準將沒有理睬這兩艘挪威護衛艇,指揮艦隊繼續挺進。
5分鐘後,艦隊遇到挪威岸防裝甲艇「艾茲沃爾德」號的阻擋。邦特進攻心切,命令艦隊繼續全速開進,同時派出聯絡官勸降。希望他們象前頭的護衛艇一樣,充當識時務者的俊傑。然而,裝甲艦艦長卻不吃這一套。當它企圖進行抵抗時,德驅逐艦先發制人,一條魚雷飛向裝甲艦,裝甲艦彈艙起火爆炸沉沒。
魚雷爆炸聲驚動了納爾維克碼頭的另一艘岸防裝甲艦「諾格」號。見「艾茲沃爾德」爆炸沉沒,又見德艦闖進港內,「諾格」號裝甲艦不敢怠慢,立即開炮還擊。2艘德國驅逐艦被擊傷,喪失戰鬥力。裝甲艦一招得手,立即故伎重演,全速衝向另一艘德軍驅逐艦。見對方來勢兇猛,隱蔽在另一側的一艘德軍驅逐艦發射了兩條魚雷,裝甲艦避讓不及,被擊中底艙沉沒。
2艘岸防裝甲艦被擊沉後,兩艘挪威潛艇潛入水底。溜之大吉。此後,德軍艦隊未遭任何抵抗,即攻克納爾維克。德軍在納爾維克登陸成功,柏林統帥部狂喜不已,希特勒通電嘉獎邦特準將和他指揮的艦隊。4月10日,邦特在港內慶賀勝利。投降的挪威納爾維克衛戍司令也應邀出席酒會。
邦特準將高興得太早了點。
德軍艦隊佔領納爾維克和其它5個港口的消息傳到英國,英國內閣大為震驚。必須馬上採取行動,抑制德國人的進攻勢頭。英國海軍部深知納爾維克港的重要意義,立即作出了襲擊納爾維克港的部署,計劃擊沉或俘獲一艘已進入納爾維克的德國驅逐艦,給德國人點顏色瞧瞧。
派誰去打這一仗呢?英國海軍部撥拉來撥拉去,最後盯上了擔負納爾維克海域布雷護航任務的沃伯頓一李海軍上校指揮的英國皇家海軍第二驅逐大隊。沃伯頓一李以敢打硬仗而聞名於英國皇家海軍,接到英國海軍部命令後,剛剛完成第一雷區布雷護航任務的沃伯頓一李馬上回電海軍部:「吾擬於10日凌晨殺進納爾維克」。
這是一場近似虎口拔牙的硬仗。4月9日夜,正當邦特準將在納爾維克港大禮堂舉行慶賀酒會的時刻,一支英國驅逐艦分隊悄悄開進了納爾維克海區。不巧黃昏時天氣急劇變壞,海面上濃霧瀰漫,風雪交加,能見度不到400米。英國海軍部電令艦隊在附近港灣避風,等天氣轉好後再實施突襲。但沃伯特一李上校卻沒有耐心等待。他想,德軍剛剛攻下港口,必然忙於港內和岸上清理,不會想到英艦會偷襲港灣。
決心既下,艦隊頂著海上濁天巨浪,沃伯頓一李海軍上校乘坐「勇敢」號驅逐艦一馬當先,緊隨在後面的是「獵人」號、「哈沃克」號、「霍特斯珀」號和「敵愾」號。惡劣的氣候條件給艦隊帶來了麻煩,但呼嘯的海風和漫天的飛雪也掩護了這支艦隊的行蹤。艦隊駛入奧弗特峽灣。德軍也沒有發現即將進港的不速之客。
「衝進去,先攪他個亂七八糟!」沃伯頓一李上校安排「霍特斯珀」號和「敵汽」號佯攻岸炮陣地,掩護另外3艘驅逐艦進港。英艦隊分兩個行動小組出擊,德國人的探照燈發現了「敵愾」號。「敵愾」號和「霍特斯珀」號將計就計迎著燈光靠上去,隨即一排炮彈飛向岸炮陣地,頓時,德軍剛剛佔領的炮陣地上火光沖天,喊聲大作。
乘德軍陣地亂成一鍋粥時,「勇敢」號等3艘驅逐艦悄悄摸進港區。令沃伯頓一李上校大吃一驚的是港內停泊著不是預告的1艘德軍驅逐艦,而是5艘驅逐艦。原來,在這次登陸作戰中,邦特準將手下共有10艘驅逐艦,為預防突發事件,邦特下令將軍艦分散駐守在3個地方,納爾維克港大,邦特準將放了5艘。
事到如今,沃伯頓一李上校已是小卒過河,只能進不能退。他站在指揮艙眼睛一瞅,首先發現了德軍旗艦「威廉·海德坎姆」號驅逐艦。擒賊先擒王。沃伯頓一李上校馬上下令發射魚雷,旋即3條魚雷直撲「威廉·海德坎姆」號。幾乎是同時,艦炮也打出一排炮彈。緊接著,又有4條魚雷飛向停泊在港口的德軍其它四艘驅逐艦。
炮彈的呼嘯聲,魚雷的爆炸聲,與暴風海濤的怒吼聲,交織成令人恐怖的戰場交響樂。開完慶賀酒會不久回到旗艦上的邦特準將奔到艦橋上觀察敵情,剛巧「勇敢」號上打來的一發12O毫米炮彈落在「威廉·海德坎姆」號的艦橋上,邦特準將當即斃命。已中魚雷的「威廉·海德坎姆」號又連連被炮彈擊中,海水湧進艦艙,漸漸沉沒。
見「勇敢」號首戰告捷,「獵人」號和「沃爾克」號也當仁不讓。夜空中,炮彈拖著長長的火焰,6向德艦。魚雷貼著海面奔騰,緊緊咬住對手。德國艦隊官兵見邦特準將陣亡,群龍無首,頓時亂了陣腳,驅逐艦「勒德爾」號被炮火擊中,在一陣巨大的爆炸聲中沉沒。「施米特」號驅逐艦被2條魚雷擊中,為免遭沉沒的危運,拼死向岸邊淺海搶灘坷惜晚了,海水進入艙首,淹沒了主機,「施米特」也向海龍王報到去了。
午夜時分,撤出戰鬥的沃伯頓一李上校似乎餘興未盡,決定乘其不備,再闖虎穴一次。德國人這回又失策了,他們以為英國人見好就收,早已溜之大吉了。就沒有馬上組織第二波次的有效防守,只是在清掃戰場,營救傷員。英軍驅逐艦隊的「回馬槍」把德國人搞慘了。又有兩艘停泊港內的德國商船被擊沉。大批尚未來得及卸下的作戰物資進了水晶宮。
英國艦隊殺回馬槍的情報傳到停泊在港灣另一側的德軍驅逐艦隊。艦隊副帥米脫危急眼了。他命令兩艘軍艦在左側設伏,自己則率3艘軍艦正面迎戰。德國人也夠狠毒的,「切斷英軍退路,確保在內港消滅!」米脫尼的戰術思想十分明確。
英艦隊再度撤出內港。如果沃伯頓一李上校立馬撤退,德國人只能幹生氣。夜色蒼茫,德國艦隊絕不敢到外海追擊英軍艦隊。然而,沃伯頓一李上校作出了一個錯誤的決策:第3次殺進內港。
這一回,沃伯頓一李上校打錯了算盤。如果說他剛才殺回馬槍還稱得上高明的話。那他第三次再殺進內港卻有點愚蠢了。因為這畢竟是在德軍佔領的海區作戰,對德軍的具體兵力部署並不了如指掌。而且明知退路一旦被切斷,就很難殺出重圍。當時,他的一位部屬對沃伯頓一李的決策持異議。他固執得象條牯牛,一意孤行。勝利衝昏了頭腦,加上邀功心切,釀成了他自身的滅頂之災。
5艘英國驅逐艦第3次衝進港區,只見港區一片火海,「勇敢」號再次向剩餘的德軍商船發射魚雷,又有幾艘商船被擊沉。
「撤!」沃伯頓一李上校心滿意足地得勝回朝。可他突然發現,退路已被切斷。3艘德國驅逐艦從北面的赫簡斯峽灣直逼過來。沃伯頓一李上校沒有慌張。他一邊指揮軍艦拉開距離,一邊部署打擊敵艦。在雙方相距190O0碼時,「勇敢」號首先向對方開炮,隨即調頭鑽進東南方的另一峽灣,想殺開一條血路突圍。沃伯頓一李南撤,準備從巴蘭根峽灣撤出。沒料到德軍早有預謀,還沒等英軍艦隊全部進入峽灣,2艘藏在暗處的德軍驅逐艦斜刺裡衝出來,一發發炮彈飛向「勇敢」號。「勇敢」號艦橋和艦首被德艦「蒂勒」號炮彈炸毀,在艦橋上觀察敵情的沃伯頓一李上校陣亡。
又是一陣密集的炮火,負傷的「勇敢」號抗不住敵艦連續的炮擊,終於沉沒了。佔著攻擊位置優勢的德艦「蒂勒」號轉過身來,又向「獵人」號驅逐艦連發4條魚雷。「獵人」號爆炸起火,打著轉兒陷入巨大的漩渦中。另外三艘英艦一邊將魚雷悉數發射出去,一邊奪路衝出重圍。
第一次納爾維克海戰,儘管互有傷亡,但畢竟還是英國人佔了便宜。僅僅相隔72小時後,4月13日,英國增援艦隊「厭戰」號戰列艦和9艘驅逐艦趕到納爾維克海區。
沃伯頓一李上校率領的艦隊取得的驚人戰績和陣亡消息令英國朝野震驚。增援部隊是專為尋仇而來。不過現在德國人警覺了。在奧弗特峽灣的入口處,德國人已派出「庫納」號和「克勒納」驅逐艦晝夜巡邏,要想神不知鬼不覺再度闖進內港幾乎不可能。
英國艦隊報仇心切。這天,納爾維克海域細雨靠靠,英國艦隊冒雨向戰區突進。在峽灣人口處一側,英國前導艦「伊卡洛斯」號首先發現「庫納」號並向它開炮射擊。被炮彈擊中的「庫納」號不敢戀戰,趕緊發出警報向東撤退。見德艦受傷想逃,英艦死死咬住不放。見英艦從兩側包抄過來,「庫納」號艦長在退到赫簡斯峽灣時,自知已無退路,自鑿沉沒。
正當4艘英艦追擊「庫納」號德艦時,其餘英艦徑直往峽灣入口挺進。這時,另一艘德軍驅逐艦「克勒納」一直隱蔽在一塊巖石後面,企圖出其不意地襲擊進入峽灣的英艦。這時,「厭戰」戰列艦上的一架水上飛機起飛,飛機在「庫納」號自沉的海區轉了一圈後飛進峽灣,儘管雨霧影響了視線,但飛行員還是發現了隱蔽在巖石後面的德艦。水上飛機的情報既挽救了英軍艦隊,又使德艦「克勒納」遭殃。按照飛行員引導的方位,英國驅逐艦連發5條魚雷,「厭戰」號戰列艦上的38O毫米火炮也對準「克勒納」射擊。準備偷襲的「克勒納」在剛才同伴遇難時也不肯露面,一心想後發制人。不料偷雞不著蝕把米,還沒有打出幾發炮彈,就被英國人打得千瘡百孔,見回天無力,艦長只好下令棄艦。
納爾維克海峽入口處英德雙方激戰,德軍內港基地迅即派出由海軍第4驅逐艦大隊司令員伊海軍上校率領僅存的6艘驅逐艦增援。見德軍驅逐艦大隊來勢洶洶,英軍也不敢大意。「厭戰」號火炮射擊距離大於德軍驅逐艦,所以,德軍艦隊尚未靠近,「厭戰」號就猛烈射擊。這時,英國水上飛機的飛行員在空中把兩枚燃燒彈從空中丟在德軍驅逐艦上,頓時,德艦「阿尼姆」號上燃起沖天大火,僥倖未被燒死的船員紛紛跳海逃生。
戰鬥持續了90分鐘,貝伊海軍上校見難以取勝,只好下令向唯一沒有攔截的倫巴克斯峽灣撤退。貝伊上校不知道,這條全長9公裡的峽灣是一條死胡同。德艦在前,英艦在後,雙方邊打邊進。等到貝伊上校發現艦隊走進死路之後,只好無可奈何下令鑿沉軍艦逃生。在整個挪威海戰中,兩次納爾維克海戰,是德軍損失最為慘重的。
尾聲
在德國人心中,納爾維克港一役是英雄式的慘敗,他們還頒發了特殊勳章來紀念此事。德國海軍在納爾維克港與英國海軍的兩次戰鬥,惟一的好處是德軍在納爾維克港區域的地面部隊增員了。納爾維克戰區陸軍司令戰爭指揮負責者愛德華·迪特爾將軍把逾20O0名倖存海軍收編起來,組成一支步兵旅。當時德軍的確亟需這批由海軍轉為陸軍的救兵,因為英、法、波三國聯軍與德軍在納爾維克酣戰,不讓這個戰略重鎮落人德國人手中。5月27日,三國聯軍佔領納爾維克港,但迪特爾的軍隊仍然在四周山區緊緊包圍港口。三國聯軍意識到自己永遠守不住這個港日,於6月8日撤離。德國陸軍又奪回港口控制權。
盟軍登陸奪回特隆赫姆港和其餘德軍登陸點的戰役,均因盟軍內部缺乏合作而失敗。英國皇家海軍甚至要從陡峭的挪威海岸把遠徵軍逐個吊下來,然後用船把他們送回英國。
盟軍從挪威全線撤退,這對於德國人來說無疑是一大勝利,也給了雷德爾一個取得海上全勝的機會。雷德爾的姊妹戰列艦格奈澤瑙號和沙恩霍斯特號駛至納爾維克港以西的大西洋公海,巧遇英國航空母艦光榮號,其時英航空母艦隻有兩艘驅逐艦護航。這對德軍來說真是千載難逢的進攻機會。當時能見度很高,且光榮號航速極慢,艦上載著48架艦載機以及英國皇家空軍的幾架戰鬥機。
德艦把船首的大炮高高升起,在約16英裡處開始發炮,炮彈落點非常準確。光榮號還未來得及使一架飛機起飛,德艦發來的炮彈已炸掉炮塔。炮彈威力非常巨大,把航空母艦的鋼鐵裝甲整塊撕開,德國艦隊司令威廉·馬歇爾稱之如「掀開蓋子一般」。在德艦的猛烈火炮攻擊下(沙恩霍斯特號竟發了212枚炮彈),英國的航空母艦及其驅逐艦很快就沉沒了。德艦也在戰事中受傷,英國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中沙恩霍斯特號船尾;幾天後,在附近遊大的一艘英國潛艇發射魚雷,擊穿了格奈澤瑞號的船頭。為此,兩艘德艦在隨後的數周內不得不返回幹船塢修理。
總的來說,德國在侵挪一戰中取得了較大的戰績,但是海軍因此損失慘重——3艘巡洋艦、10艘驅逐艦、4艘U型潛艇以及其他船隻,但雷德爾和希特勒都認為值得。憑藉此役,第三帝國不僅保有了德國至關重要的鐵礦石運輸線,鞏固了德國北側的防守,還獲得了眾多的重要戰略據點,德國可利用這些基地對英國海軍發動連串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