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餘佳 丁香媽媽
當媽的都知道,給娃洗澡可是件麻煩事兒。
洗澡水溫到底多少度最合適?
洗澡室溫多高最暖和?
一周洗幾次最好?
總結起來就兩個字——糾結!
其實對於不同皮膚狀態、不同年齡段的寶寶,秋冬季節洗澡還是有一定講究的。
我們請來了皮膚科專家餘佳,聊聊寶寶洗澡這件「小」事,到底該咋整。
新生兒(< 28 天)
應該怎麼洗澡?
新生寶寶的皮膚特別嬌嫩,也很容易出現溼疹、奶癬等皮膚問題,需要爸爸媽媽更加細心的照顧哦~
1. 洗澡頻率:每天或隔天一次
新生兒的皮膚厚度不及成人,皮脂分泌比較旺盛。
很長時間不洗澡的話,油脂過度堆積在皮膚表面,寶寶容易有脂溢性皮炎、馬拉色菌毛囊炎、尿布疹等皮膚病。
所以,最好是每天或隔天用清水洗澡。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 洗澡溫度:水溫 38~39 ℃
新生兒洗澡,室溫在 26~28 ℃ 比較合適。水溫保持在 38~39 ℃,最好用溫度計測量,直接用手試水溫很可能會出現水溫過高的情況。
3. 洗澡時間:3~5 分鐘
不要在寶寶剛吃完奶的時候洗澡,可能會導致吐奶。推薦選擇在餵奶前 30 分鐘洗澡。
在給新生兒寶寶洗澡的時候,建議將孩子託在大人的右上肢上,再慢慢放入水盆了,浸泡大半身體,用柔軟的紗布巾或者小毛巾依次清潔孩子的頭皮、面部、頸部、軀幹、腋下、雙手、雙腿和外陰部位,時間控制在 3~5 分鐘左右。
在寶寶臍帶沒有脫落之前,要注意避開。
4. 洗澡清潔劑:1 周 1 次
如果新生兒寶寶沒有明顯奶癬或者胎脂殘留,一周使用 1 次嬰兒沐浴乳就行了。
如果寶寶頭面部油脂分泌特別旺盛,或者有明顯嚴重的持續存在的頭皮奶癬等(以前也被稱作新生兒痤瘡),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每周使用 1~2 次酮康唑洗液局部清潔,然後洗掉殘留藥物。
頭部的乳痂不建議過度清除,如果存在影響頭發生長的特別厚的痂殼,平常洗頭清潔不掉,可以洗澡前在頭皮上塗抹嬰兒油 3~5 分鐘,隨後洗澡時用軟刷清洗去除。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5. 洗澡後護理
新生兒皮膚屏障功能比較弱,給寶寶洗完澡後,別忘記塗抹潤膚霜哦。
不要用按摩油,因為油劑的保溼效果比較差。
嬰幼兒(> 28 天)
應該怎麼洗澡?
嬰兒期的寶寶皮膚依然很薄,需要通過一年左右的生長,皮膚才能逐漸完善屏障功能,接近成人皮膚的厚度。
1. 洗澡頻率:隔天 1 次或一周 2 次
在出生後 3 周~3 個月,會出現嬰兒脂溢性皮炎爆發的小高峰,所以 3 月齡以前的寶寶需要根據皮膚出油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每天洗澡,3 月齡以後的大寶寶可以適當減少冬季洗澡的頻率。
冬季一般隔天洗澡一次,或者一周洗兩次澡,在洗澡之後也要及時擦乾,並且給寶寶塗潤膚保溼霜。
2. 洗澡溫度
嬰兒期的寶寶,洗澡水溫在 37~38 ℃ 即可,室溫 24~28 ℃ 就行。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3. 洗澡時間:5~8 分鐘
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體重和身體發育情況,採取半躺或者坐位洗澡都是可以的,如果寶寶還不會獨坐,最好是半躺沐浴。洗澡時間建議控制在 5~8 分鐘。
4. 洗澡清潔劑
建議每周使用 1~2 次沐浴產品就行了。
5. 私處清潔
在洗澡的時候,通常男寶寶清潔外陰部位時需要注意提起陰莖,清潔陰囊下方。女寶寶要注意清潔大陰唇內側過多的分泌物。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特殊皮膚的寶寶怎麼洗澡?
1. 長溼疹的寶寶
寶寶有溼疹,主要是因為皮膚保溼沒做好。
如果寶寶的溼疹主要表現為乾燥紅斑,沒有流水結痂,那麼可以不用洗得那麼頻繁,每周 2 次左右就好。
同時要增強保溼,根據皮膚狀態和保溼產品的效果,每 3~4 個小時塗抹一次保溼產品,秋冬乾燥季節可以選擇質地更加稠厚的產品(比如夏天用乳液,冬天可以用霜或者膏)。
如果寶寶溼疹的部位還流黃水、結痂,建議每天至少用清水洗澡一次,這樣可以及時洗掉細菌、真菌,有助於溼疹的恢復。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外用藥物預防感染。
不要用肥皂等鹼性沐浴產品,採用盆浴的方法,洗澡水溫不要太熱,否則會加重寶寶的溼疹。另外,洗澡時間也不要超過 10 分鐘。最重要的是,洗完澡後擦乾,趁寶寶皮膚滋潤的時候,儘快塗抹保溼霜,充分按摩至吸收。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 紅屁屁的寶寶
紅屁屁的寶寶要注意保持屁屁的清潔,尿了拉了都要及時用清水洗乾淨,除了要立馬塗上保溼霜之外,每天還要用 1~2 次氧化鋅軟膏,或者含氧化鋅的護臀霜來加強局部護理。
如果女寶寶的外陰分泌物增多,在洗澡時要及時清潔,避免細菌或者真菌在局部皮膚過度繁殖、加重紅屁屁。
給寶寶洗澡,看似是一件很小的事,卻有很多細節之處。除了在頻率、溫度、洗澡時間等有講究之外,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那就是——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要留寶寶一個人在浴室,以免發生意外!
多花點心思,才能給寶寶 360 度全方位的呵護哦。
監製:momo
排版:芋頭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本文經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兒科碩士 周瑩 審核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