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不斷轉涼,很多時候一個熱水澡就能夠讓我們全身心都得到舒緩,但是各位知道嗎,其實洗澡也是有著很多隱患的,尤其是孩子洗澡的時候,仍舊有著很多講究,那麼究竟有哪些狀況不能洗澡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1、洗澡水中加佐料
比較常見的,就是在洗澡水中加花露水,洗完以後會聞到寶寶皮膚上有清涼的感覺,而且據說還能防蚊蟲、防痱子……實際上,這些作用對寶寶來說一點好處都沒有。
寶寶的皮膚很嬌嫩,體溫調節能力較弱,所以頻繁地使用含酒精的花露水,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建議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只用清水,什麼東西都不加。
2、寶寶洗澡的時候水溫過高
要知道寶寶的皮膚層較薄,大人覺得剛好的水溫對寶寶而言就太燙了,家長一定不要以自己的「剛剛好」準備給寶寶。寶寶平常的洗澡水,在40度左右就是比較合適的了。
3、長時間浸泡
有些家長有泡澡的的習慣,覺得這樣可以泡掉身上的髒東西,讓整個人都感覺特別舒服,於是他們在給寶寶洗澡時,也會選擇讓寶寶在澡盆裡長時間的浸泡。
但因為他們的皮膚還比較嬌嫩,角質層相對於比較薄,因此長時間的浸泡只會對他們的皮膚造成傷害。並且寶寶長時間浸泡在水裡,也容易導致他們出現感冒等症狀。
4、劇烈運動後洗澡
孩子總是有無限的活力,尤其是在和小朋友玩耍的時候,往往會玩的精疲力盡,等到停下來時,就會發現孩子渾身都被汗水浸溼了,這時候媽媽都會要求孩子趕緊洗洗澡。
其實,孩子在劇烈的運動後,身上的毛孔都處於張開的狀態,這時候給孩子洗澡非常容易造成孩子感冒,還會導致孩子的免疫力下降,媽媽可以選擇讓孩子休息半個小時,下下汗之後再進行洗澡。
總之,孩子洗澡看似是一件小事,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如果孩子出現以上4種情況時,寶媽們可千萬不要給孩子洗澡哦,以防給孩子帶來身體的不適。
很多家長由於第一次當爸爸媽媽,所以對於育兒知識還不太了解。在這裡小編為大家推薦一本育兒書,《育兒知識大百科》將營養學、心理學、教育學和兒科學融會於家庭教育的實踐當中。
真誠地將此書推薦給年輕的父母,或即將成為父母的青年朋友們,整書章節清晰明了,內容淺顯易懂,一學就會。一看就懂的孕育知識,伴您輕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