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究竟是從哪來的?答案太複雜 要從宇宙起源說起

2020-11-26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你有沒有想過,瀑布中奔騰而下的水究竟從何而來呢?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水可謂無處不在,雨雪冰霜,江河湖海……我們身邊四處可見水的身影,但很少有人會問「水究竟從何而來」。而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十分複雜,恐怕要一直追溯到宇宙起源時期。

在宇宙大爆炸剛剛發生時,質子、中子和電子都在高達100億度的高溫下擠成一團。利用這些基本構件,僅僅過了數分鐘,氫原子和氦原子這兩種輕元素便開始成形,這一過程名叫「核合成」。較重的元素則出現得較晚一些,由輕元素在恆星內部和超新星爆炸期間的核聚變合成。隨著時間的流逝,恆星中誕生的重元素越來越多,包括氧在內的各種元素被源源不斷地送入太空之中,與更輕的元素相互混合。

當然,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的形成與後續水的形成完全是兩碼事。因為就算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混合在了一起,也需要能量的激發才能變成水。這是一個十分激烈的反應過程,目前科學家仍未找到在地球上安全合成水的方法。

那麼,地球上覆蓋的江河湖海又是從何而來的呢?科學家還不清楚答案,不過已經提出了一些設想。其中一種理論認為,大約40億年前,地球表面曾遭到過成百上千萬顆小行星和彗星的轟擊。看看月球表面密密麻麻的環形山,你就能大概想像出地球當時是什麼情況了。而該理論稱,擊中地球的這些小行星和彗星並不是普通的巖石,而是一種類似「海綿」的東西,裡面儲存的水分在撞擊地表之後便釋放到了地球上。

雖然天文學家已經證實,小行星和彗星中的確存在水分,但該理論還是遭到了部分科學家的質疑:地球海洋中的水量如此龐大,光憑小行星和彗星撞擊也許無法提供足夠多的水。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海爾·波普彗星中所含的重水(即由一個氫原子、一個氘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水分子)遠比地球海洋中多得多,這說明要麼撞擊地球的彗星與小行星和海爾·波普彗星大相逕庭,要麼地球上的普通水(即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水分子)另有來源。

而就在不久前,前一種猜想或許得到了天文學家的證實。利用同溫層紅外線天文臺(SOFIA),天文學家發現,當維爾塔寧彗星去年12月到達近日點時,向太空中排放的水蒸氣「與海水成分非常類似」。

維爾塔寧彗星是一顆「超活躍彗星」,該類型彗星會向太空中排放更多水蒸氣。研究人員通過比較蒸汽中普通水和重水的比例得出了這一結論。地球海洋中的重水和普通水有著一定的比例,而維爾塔寧彗星上兩種水的比例似乎與地球相同。由於地球大氣會造成阻礙,我們無法從地球上觀察紅外光波長,只能利用太空望遠鏡和位於大氣上層的同溫層紅外線天文臺對彗星開展可靠觀測。

還有一種理論認為,地球曾在青年時期受到過太陽內部形成的氧等重元素的「轟炸」,而這些氧元素藉助一種名叫「脫氣」的過程、與地球釋放的氫氣等氣體相結合,逐漸形成了地球上的海洋和大氣。

而一組日本科學家又提出了另一種理論,稱地表也許曾經被一層厚厚的氫氣所覆蓋,並逐漸與地殼中的氧化物發生相互作用,最終形成了海洋。

2017年的一次計算機模擬則為部分地表水的來源提出了另一種解釋,認為水可能是在地幔深處形成的,最終隨著地震來到了地表。

綜上所述,儘管我們還無法完全確定地球上的水究竟從何而來,但至少該為這個結果感到慶幸。(葉子)

相關焦點

  • 宇宙起源並非只有大爆炸,還有兩種起源理論,你認同哪個?
    而在這些為數不多的終極問題中,「人類從哪來、未來到哪去」可以說是受到關注最多的一個問題。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文明發展的不斷進步,「人類從哪來、未來到哪去」這個問題,開始漸漸延伸為「世界從哪來、未來到哪去」。    顯而易見,這個問題並不是人類當下能夠解開的,但是人們並未就此停止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 哪一個最先被水裝滿答案是什麼 哪一個最先被水裝滿答案
    哪一個 被水裝滿答案是什麼 哪一個 被水裝滿答案時間:2017-02-09 00:1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哪一個 被水裝滿答案是什麼 哪一個 被水裝滿答案 哪一個 被水裝滿答案是什麼?
  • 宇宙從哪來?大爆炸如何發生?科學家的解釋或許會讓你恍然大悟
    ,還是宇宙本身的秘密更吸引人一些,尤其是關於宇宙的起源問題。按照目前主流的宇宙起源理論來看問題來了,如果大爆炸理論就是事實,那引發這場爆炸的能量從何而來呢?總不能是憑空出現的吧,它肯定會有一個「源頭」,這個所謂的「源頭」究竟在哪呢?
  • 宇宙物質是怎麼來的?科學家告訴你答案,不是無中生有!
    宇宙是非常龐大的,在這個龐大的空間內,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而地球只是其中一個渺小的天體。雖然人類當前所具備的能力已經非常強大了,但是人類對於宇宙依然還存在著很多未知。宇宙是浩渺無邊的,科學家曾經發現,宇宙是在不斷發生膨脹的,而人類目前可觀測到的宇宙只有930億光年,在930億光年以外的宇宙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人類也沒有答案,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宇宙環境是非常複雜的,在宇宙中存在有害射線、輻射等物質,這對於人類來說都是有致命的傷害的。那麼這些物質都是怎麼來的呢?是無中生有嗎?
  • 地球早期的水來自於哪裡?科學家猜測可能有三種起源
    而水是生命之源,地球早期的生命誕生於海洋,如果沒有水,可能也不會有生命的誕生和人類的誕生。對於我們來說,水是一種非常普通的物質,它無處不在,雨雪冰霜,江河湖海等,我們身邊處處可以見到水的身影。可是很少有人會去想這樣一個問題:「水究竟是從哪裡來的?」雖然我們普通人都沒有去思考這個問題,但是科學家們其實一直在研究探索地球早期水的來源。
  • 地球上的水究竟是從哪裡來的?科學家歷時20年終於找到正確答案
    地球雖然名字叫做「地球」,但是地球卻是一顆名副其實的「水球」,地球的表面為 5.1億平方公裡,其中有71%的表面被海洋覆蓋,海洋面積3.61億平方千米,而陸地面積僅為1.49億平方千米,在地球任何地方都存在水,因為水有幾種形態,分別是固態、液態和氣態。
  • 宇宙起源景象,與中國神話傳說情節相似,我們究竟從何而來?
    雖然我們無法了解其中的具體原由,但是根據科技發展的相關趨勢,未來人類可能更加接近探索宇宙的目標,我們甚至還會控制整個星系。總之科技能夠為我們帶來更多的便利條件,為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提供充足的支持。在科技並不發達的時候,人們對很多現象都無法解釋,只能發揮豐富的想像力,於是才有了無數奇妙的神話故事。
  • 重大突破,原始隕石或揭示生命起源、太陽系起源,答案在意料之中
    無論是哪一個答案,似乎都說得過去,而且是很有道理。這一個問題往深處想,會讓人想到,第一個生命是從哪裡來的?也就是生命的起源生命怎麼來的?宇宙的起源是怎麼樣的?太陽系又是怎麼樣的?這些千古難題確實是不好回答,因為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要有科學依據才能讓人信服,才能在在眾多猜測中站得住腳。
  • 《起源:萬物大歷史》:一個共同的宇宙演化而來的科學故事
    但我們有能力創製異常複雜的現實的簡易圖譜,足以讓我們了悟真實世界最重要的那些方面。比如,人們常見的倫敦地鐵全圖會略去大多數的彎道岔路,但這並不妨礙人們找到自己要乘坐的路線。與此類似,本書可謂提供了整個宇宙演化的一幅全圖。
  • 我從哪來?我要做什麼?我要到哪裡去?
    我從哪來?我要做什麼?我要到哪裡去?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做什麼?我要到哪裡去? 那麼關於人類生命還有宇宙的身世,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世界觀,也會給出不同的答案,西方信上帝的可能眼睛都不會眨一下,直接和你說是上帝創造了萬物,而我們理科出身的,可能會給你講一堆有關於宇宙大爆炸生物進化論等等的東西。
  • 地球上的水從哪來?這個故事要從39億年前說起……
    模擬太陽系形成的模型估計,那些最靠近太陽的行星上應該很難找到水。而海洋幾乎覆蓋了地球表面,並使地球變得適合生命存在。地球上的水是從哪裡來的?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8月28日報導,科學研究指出,在39億年前,地球遭受了隕石和彗星的猛烈「轟炸」,它們帶來了水和有機物。又過了4億年,生命在這些條件下出現。
  • 生命起源要追溯到什麼時候?本質應在宇宙大爆炸後的3分46秒
    人,總有一死你要不要在死之前知道你為什麼會活著?上期我們說到:探索未知是深植在我們基因裡的原始呼喚。我們對萬事萬物都是如此,對我們自己也應如是。最簡單的一個問題:人類是怎麼來的?演化圖示我想,我們應該分為兩個時間段去討論這個問題,而這兩個時間段,應該是根據科學發展程度來劃分的。千百年前,人們並不知道物質的組成,也不知最初的人類究竟從何而來,可總要為人類的存在討個說辭,這便出現了許多「神話」、「文明」。
  • 水的起源——暑九寒天冰川水
    生命的起源一直是一個恆古未解之謎,地球的生命產於何時何地?是怎樣產生的,構成宇宙的氫、氧、氮、碳、硫五大元素是如何形成具有生命的細胞的,生命是來於海洋、太空還是陸地,在林林總總的生命起源假說中,較為主流的海洋起源說、化學起源說。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何種假說,水都表現出至關重要的作用。
  • CICC科普欄目 |淺談生命的起源-----從米勒實驗說起
    [昆植所]淺談生命的起源從米勒實驗說起資料來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萬物都有起源嗎?元素都是怎麼來的?
    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米利都學派的泰勒斯認為萬物的本源是水,因為水能以液態存在,也能以固態或者氣態存在,並且當洪水退去,平原上長出各種植物,雨水過後昆蟲成批湧現,一切都來自於水,泰勒斯認為除了水以外,還有火、土、氣等元素構成了宇宙萬物!
  • 從宇宙的起源與演化解讀生命與疾病
    吉姆·皮布爾斯的理論發現讓我們理解了宇宙在大爆炸後如何演化,而米歇爾·麥耶、迪迪埃·奎洛茲則在探索系外行星的過程中發現了地球的鄰居,他們的發現將永遠改變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生命新知》曾以宇宙的起源為線索,衍生出地球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人類的起源,並沿著這條線索對生命、健康與疾病進行了解讀。現與大家分享。
  • 宇宙究竟是怎樣的存在?愛因斯坦早已經給出了答案,宇宙是有限的
    自古以來人類對宇宙就充滿了嚮往之情,從古代的「把酒問青天」到近代的日心說,再到現代的登月、火星計劃,無一例外都在表明人類想揭開宇宙的真實面目,人類以為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可以很快的認識真實的宇宙,但是卻適得其反,近現代隨著航天技術的進步,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不斷加深。
  • 地球上的生命從哪來?地球生命到了其他星球還能存活嗎?
    那麼,你有就有想過,地球生命究竟從哪來?地球生命從哪裡來?很早以前,人們就被這個問題所困擾。生命就在自然界存在著,但卻沒有人知道它從哪裡來。關於生命起源,還有一種「宇宙發生說」。「宇宙發生說」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其實是來源於太空的。太空中的隕石隱藏著生命必需的元素,當隕石撞擊地球,這些生命元素就會灑落在地球上。因為地球環境比較適宜,這些生命元素就慢慢發展,最終成為了活靈活現的生物。雖然這種說法雖然聽上去很完善,但說服力並不大。生命究竟是偶然還是必然?這也是一個問題。
  • 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看完你還敢喝麼?探尋宇宙的起源
    有啊有能飛的恐龍,而且亞特蘭蒂斯文明自己有飛船,然後這個大洪水注入下來之後,亞特蘭蒂斯的一大部分人就跑了,坐他們的飛船離開了地球,到哪去了他們到金星去了。部分人到金星有一部人跑到更遠的地方去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月球是什麼?
  • 宇宙有邊界嗎?它究竟有多大?
    這是因為宇宙中的恆星,星系都距離我們太過遙遠,即便其中最近的那些,它們發出的光要抵達地球,也需要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年的時間。毫無疑問,宇宙浩渺無垠。但是,宇宙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或許並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