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嬢,快進來坐哈,你看我家這房子亮不亮,對咯,我家的建房補助款下來了,正好我把錢還你了嘛。」說話的是趙恩學,百裡杜鵑管理區仁和鄉朝陽村貧困戶。我應承著高興地走到他家敞亮的堂屋四處打探著,聞著因剛粉刷不久而未散去的石灰味,心裡是說不出的舒服。
我叫黃麗克,是百裡杜鵑管理區仁和鄉社事辦負責人,2017年脫貧攻堅戰號角吹響,鄉黨委安排我到朝陽戰區開展扶貧工作,臨近50歲的我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相信大家都能幹好的我也能幹好。
一個星期的時間,通過走訪、交談、記錄,對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相關要求,我發現趙恩學、趙恩國兩戶因資金短缺,至今仍住在危舊房中,皮勇、皮煥平兩戶居住面積未達到人均居住面積,因資金短缺也尚未擴建……連住房都未保障,又從何談脫貧?
於是,我開始對這四家進行政策宣傳。起初,他們只說沒有錢,將就住也沒事。上門動員次數多了,拉家常還能說說笑笑,提修房子臉色就變了。我看單刀直入不行,就只能曲線救國,但始終沒有找到適合的契機說建房的事。正當我一籌莫展時,特惠貸的政策就來了,心想他們能利用這個貸款發展產業,說不定一高興就願意建房了。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向他們宣傳了特惠貸相關政策,他們頓時來了精神願意貸款發展,我當下就找到農商行楊經理,電話諮詢辦理需要的資料和注意事項。
一個星期左右,再路過這幾家人門口時,還能偶爾聽到牲畜叫喚的聲音。但始終未提建房事宜,眼看就要翻年了,我只得把他們聚在一起,開門見山地說建房,如果是缺錢,到底缺多少,好讓我心裡有個數。大家稍微合計了一下,趙恩國和趙恩學說因為是拆舊建新,一家需要10000左右;皮煥軍和皮勇說擴建二樓問題不大,但上去的樓梯錢湊不出來,大概一家要2000左右。聽了他們的話,我立即到農商行取了24000元趕回去,把每家需要的數額分配好後說道:「錢在這裡,我借給你們,還的時間你們就看著辦吧,快到冬天了,老房子安全隱患多,人多也不方便,儘快動起來,爭取年前搬新家過新年。」
看著擺在面前的錢,趙恩學說道:「黃孃這麼信任我們,為我們好,我也想趕緊住上新房子,上面補助款到了就立即還。」其他三個也紛紛答應立即開工。後來,我還幫助趙恩學、趙恩國兩戶爭取到「三改」政策,增添發展養殖產業信心。
如今,趙恩國還有了辦養殖場的打算,趙恩學家能繁母豬半年一窩賺得盆滿缽滿,皮勇的牛圈也添丁了,皮煥平還多買了一匹馬用來幹勞力活,四戶貧困戶平均年收入都在5萬以上,相信以後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監製:李 華
審核:萬 靜
編輯:秦 清
素材來源:黃麗克
整理:楊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