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記憶裡,藏了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2020-12-06 中信出版集團

2020年,是一個巨變之年。站在2020年的末尾,我們將會如何回憶這漫長而又奇特的一年?

而如今回憶的方式,較過去而言,也發生了重要的改變。曾經相冊裡爺爺奶奶泛黃的老照片、童年裡上鎖的日記本、父母年輕時羞澀的通信……

現在我們則用手機儲存成千上萬張照片,在網站APP中留下各處痕跡,在這樣的時代,我們應當如何記憶?

有人說,記憶似乎變得更加廉價了。果真如此嗎?

「記憶」的時代

《記憶記憶》一書的作者瑪麗亞·斯捷潘諾娃也試圖去復原她的家族記憶,翻閱戰爭期間祖輩的書信,尋找族譜上血脈的源頭。

但同樣她在試圖找回記憶的過程中,也發現了重新拼湊記憶的不可能,甚至現實與記憶是那麼不同——在西伯利亞地區建設工程的父親曾在信中描述援建生活的美好,但當斯捷潘諾娃希望公開這些信件時,父親卻說其實他過得非常艱難。

因此,《記憶記憶》一書,也指出了記憶的不可靠。

當今的我們,尤其是她的母國俄羅斯,如果繼續沉湎於記憶之中,試圖重現昨日的榮光,將更難擁抱未來。

當代俄羅斯

「當代俄羅斯」對中國人來講,熟悉又陌生。

也許提到俄羅斯,你會感到莫名親切,從曾經同為社會主義國家的「蘇聯老大哥」,到當今流行的「戰鬥民族」「漂亮姑娘」「普京與熊」。

而提起「俄羅斯文學」,大家或許會想起那些文學泰鬥——託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高爾基。

但他們已經離「當代」有著一段遙遠的距離,如果要說「當代俄羅斯文學」,大家腦海中或許就會相對空白。也許你會想起阿列克謝耶維奇,但似乎當代俄羅斯文學難以再度生發「白銀時代」的光輝。

瑪麗亞·斯捷潘諾娃的《記憶記憶》一書就是當代俄羅斯文壇的傑作,不僅在2018年一出版便奪得了俄羅斯國內三項文學大獎:

俄羅斯國民級文學獎項「大書獎」(相當於國內「茅盾文學獎」)新文學大獎「鼻子獎」以託爾斯泰莊園命名的「亞斯納亞-波利亞納」之「讀者選擇獎」更難得的是,本書在歐洲也獲得了成功,不僅在兩年間迅速地被譯成了各種歐洲大陸的語言,引介到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更在德國成為了暢銷書——對於俄語文學來講,實在不亞於奇蹟。

瑞典版封面 圖片源自網絡

「記憶記憶」——記憶什麼?

那麼,這本書究竟講了什麼呢?

《記憶記憶》首先敘述了一個20世紀俄羅斯猶太家族的家族故事,作者通過族人們殘存下來的信件、照片、口述,以及追溯族人們過去生活的場所,逐漸拼湊出了顛覆「記憶」的家族歷史:

比如,原以為一直恩愛的外祖父與外祖母,幾十年來的婚姻生活竟是貌合神離,外祖父甚至還珍藏著婚外情對象的裸照;

原以為平凡無比的族人,其一支的先祖——一位「大資產家」,竟然載入了烏克蘭赫爾松的地方志,但地方志卻顯示此人並無後代;

另一位先祖,外祖父年輕的姨弟,僅僅20歲便犧牲在了波折萬分、殘酷壯烈的蘇維埃反納粹戰爭中,他在給家人的信裡,卻一直是「我很好,請別擔心」。

斯捷潘諾娃由此動搖了對記憶的信任,尤其是當她向父親徵詢當年父親在蘇聯遠東參與太空飛行器研發時候的快樂回憶時,父親近乎氣憤地拒絕:我並不快樂,給你們的信件之快樂是一種虛假。

集體記憶也未必可靠,斯捷潘諾娃深入到了20世紀歐美文藝界的思脈中——納博科夫、朗西埃、哈爾姆斯、桑塔格、夏裡亞賓、塔可夫斯基、普拉斯、霍夫曼,卻發現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也免不了被「誤讀」,在集體記憶中失去自我,為當今的思潮與價值觀念背書。

回到最初,關於我們對於記憶的迷戀,以及記憶——無論是個體殘餘的還是集體的——之不可信,或許正如斯捷潘諾娃所言:

記憶並非基於知識,而是基於體驗,比如感同身受,比如同情憐憫。

從另一方面來講,記憶的領域充斥著投射、幻想、扭曲,是將我們今天的幻影投向過去。

「今天的幻影投向過去」,我們所看到的過去,我們所記憶的事物,究竟是過去的真實,還是今天的寫照?

相關焦點

  • 藏在手指長度裡的秘密
    藏在手指長度裡的秘密 2018-11-09 02:57:00 2018年11月09日 02:57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藏在手指長度裡的秘密
  • 都說伊巴卡有28那麼長,他的尺寸裡藏著什麼秘密?
    都說伊巴卡有28那麼長,他的尺寸裡藏著什麼秘密?   NBA的球員不僅身材高大  連「尺寸」也不小  看看老科穿上緊身褲後  褲襠藏雷
  • 一個人在不在乎你,他的「眼神」藏有答案
    與人交談時,對方一直注視著你,聽你講話,通過眼神的交流,我們自己也有說下去的欲望。認真地交談始於眼神在對方的身上,重視不重視此次的面談,就看能不能從眼神的交流中擦出火花。判斷一個人是否撒謊,就看他是否能正視你的眼神。目光閃爍,其間多半摻著不真實的內容。一個人的眼神是真實的,你內心在想些什麼,眼神當中多少會透露出些什麼。
  • 越是熟人關係,這2種秘密或許越是不能說,說了也許會讓自己後悔
    人這一生,不論外界怎樣喧囂繁華,終歸是一個人度過!每一個人的內心皆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孤獨,無法與人傾訴,並非不想,而是不可以!南懷瑾大師說:「一個人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易經》中:「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還有讀到《處世懸鏡》中也說:「藏者盛」。關係再好,這二種秘密也不要說,是因為說了就容易招禍。越是熟人關係,這2種秘密越不能說,說了就會後悔!
  • 到底霍金知道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時間簡史,黑洞理論,外星人文化,霍金他到底知道多少。我第一次聽說霍金這個名字,是在我讀初中上物理課的時候,我的物理老師一直在說他是偉大的人。第一次看到霍金的照片卻是在上歷史課的時候。照片中他癱坐在輪椅上,他大部分的肌肉都已經萎縮了,全身只有3隻手指可以動。
  • 地表最強《不能說的秘密》即將在澳門開演
    去年,周杰倫的經典作品《不能說的秘密》音樂劇版誕生了,在北京、上海、武漢、杭州完成了首輪巡演,今年上半年更是走出國門,在新加坡連演12場。而今年12月,這部備受好評的作品又將再次在澳門威尼斯人開演,這一次可千萬不能錯過了!
  • 有一種深愛,叫沉於心底,有一種想念,是藏在心靈深處的秘密
    有一種情,叫心一動便認定一生,有一種想,叫未開口就已泣不成聲,紅塵裡淺淺的遇見,卻是深深的相知相愛,這是廝守一輩子都不會厭倦的情——有一種深愛,叫沉於心底,明明是深愛卻註定不能完美,有一種想念,是藏在心裡深處的秘密,明明想念卻不能在一起,愛著想著,獨自站在窗前遙望遠方,寂寞的人捲縮在回憶裡,沉浸在愛的煙雨中輕輕地呢喃細語,閉上雙眼的那一瞬間,眼淚便忍不住的流出來,想你,疼了一次又一次的心,明知想念是一個空空的世界,卻依舊飛蛾撲火一樣的義無反顧,真愛的情從心動開始,就已經是覆水難收!
  • 蒙娜麗莎畫像背後的秘密,你了解多少?畫中還藏著4隻動物
    被大眾熟識的《蒙娜麗莎》也不例外,是達文西對一個人樣貌的再次呈現。但是關於這幅畫背後的秘密卻在逐漸浮出水面,讓人越發感覺費解。《蒙娜麗莎》在畫中的樣子是面帶微笑、目光柔和地,展露著人性的色彩。她的動人之處在於眼神是目視前方的,這在宗教畫作中是禁忌般的存在。不少人在研究這幅畫後紛紛感慨畫中蘊藏著巨大的秘密,這幅畫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 你不知道藏在熱帶雨林的秘密
    你們都很疑惑裡面不知道藏了多少的新奇物,確實是這樣,熱帶雨林裡有許多你不知道的秘密。熱帶雨林是個很清晰的世界,當你厭惡了城市的喧囂和汙染。那熱帶雨林會給你一篇原生態的世界,森林茂密、水體清澈、自然和諧。我們人是一種生命體,熱帶雨林裡還有許多的生命體。
  • 一個人的底氣,藏在他讀過的書裡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自己的資料裡寫上「愛好讀書」,但其中很多已經很久沒有碰過書了。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愛讀書,聊十分鐘就知道。李雪琴曾在自己的短視頻裡說:我從小讀文學作品,文學作品裡的人物形象都是非常鮮明的,作家本身也是很有性格的。他給我的影響就是,你要創造,你要不一樣,你要跟別人有區別,你要做你自己。這種不一樣不一定能贏得滿堂彩,但是我不能低頭。
  • 過目不忘的秘密---學會利用記憶類型提高學習效率
    過目不忘的秘密-----學會利用記憶類型提高學習效率記憶是我們大腦中儲存信息的地方,同時也為我們提供已存信息。我們有時能夠提取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的信息,卻不能提取昨天發生的一些信息。為什麼呢?因每一個信息在記憶時的方式不一樣,導致有些事終生難忘,而有些事剛剛發生卻沒有印象。記憶力一個簡單的分類: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一、瞬時記憶:通過感官(如眼睛看、鼻子嗅、耳朵聽)獲取信息,信息在大腦神經系統裡保持很短的時間的一種記憶,保留時間不足1秒。
  • 《慶餘年》太平別院湖底藏著什麼秘密?葉輕眉為何不想讓範閒知道
    比如葉輕眉曾在信中表示,範閒如果要真正弄清身份的來龍去脈,在太平別院的湖底藏有機關,他只要打開機關,真相就能揭開。但同時葉輕眉也不鼓勵範閒去查看其中的真相,因為真相可能並不是範閒能接受的。太平別院湖底到底藏著什麼秘密呢?
  • 「小逄觀星」沂蒙山藏下多少秘密
    沂蒙山到底藏下多少秘密,誰又能數得清?作為後人,我的選擇是:盯緊一個個溫暖的細節。盛夏時節,我來到沂蒙,實地考察抗戰文化村落,在苗家莊,這個當年赫赫有名的抗戰堡壘村,走出了著名詩人苗得雨,在他的故居裡,我看到一個老杌子。這就是苗得雨經常在文章中提到的「大杌子」。
  • 網友:不能說的秘密!
    最近總有不少人問我,1999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情,其實我也很無奈,因為作為一個實打實的95後,我表示真的不能亂說。不過實在扛不住你們一次次的請求,我還是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那次轟動全宇宙的事件說出來。1999年事件的詳細經過: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成為了首次登月的太空人,從此以後的30年裡,人類的宇航探索進入了噴井期,在太陽系各個星球進行資源勘探以及太空偵察,並將探索範圍逐漸深入到了整個銀河系。
  • 外星人的秘密竟藏在了金字塔裡
    隨著考古學家對金字塔的發掘和探索,最終發現,金字塔竟藏有外星人的秘密!金字塔藏外星人的秘密此外,考古人員還在生活區內發現了勞工們的集體宿舍等生活設施的遺蹟。通過對這些遺蹟測算,只有大約25000名勞工參與建造金字塔,這就意味著希羅多德有關金字塔由百萬名工匠建造的論斷是不準確的。
  • 《不能說的秘密》影評:抓住彼此的手,一起共至光年
    周杰倫的出演的電影很少,但每部都成為了經典,例如《頭文字D》,再例如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這部《不能說的秘密》。這是周杰倫首次擔任導演的作品,而他大膽的將這部影片設置為科幻元素的文藝愛情片。葉湘倫從小與父親長大,母愛的缺失並沒有影響他成為一位鋼琴天才,葉湘倫和小雨的初次見面是一場美麗的邂逅,他被那悠揚的琴聲吸引,來到了並不起眼的舊琴房,她與他就這樣相識了。
  • 俄羅斯14歲女生在家秘密分娩後將嬰兒藏在冰箱裡,新生兒已被凍死
    據報導,俄羅斯14歲的女學生阿納斯塔西婭(Anastasia)在家秘密生下一名男嬰,並告訴醫護人員,她在家中將「嬰兒藏在冰箱裡,不讓大人看到」。據俄羅斯媒體報導,這位14歲的俄羅斯女生在懷了前男友的孩子後,秘密分娩生下了一個男孩,然後將他放在家裡的冰箱裡等死。這名女孩名叫阿納斯塔西婭,她的母親在聽到女兒整夜的「呻吟」後,開始擔心女兒的健康,隨後將其送往醫院。她擔心女兒患了闌尾炎,於是叫了救護車,結果發現女兒在大出血。
  • 500個來自陌生人的秘密:不管經歷什麼,你永遠不是一個人
    原創 簡單心理APP 簡單心理大家周一好哇~昨天的消息發出後,我們收到了500多條秘密。每一條背後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故事,我們不敢怠慢,雖然因為篇幅原因不能一一放出,但想跟你們說一句:我們都看到了。
  • 蒙娜麗莎背後的秘密有多少?達文西花了十二年完成,奧秘藏在畫中
    蒙娜麗莎背後的秘密有多少?達文西花了十二年完成,奧秘藏在畫中本文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蒙娜麗莎》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的作品,是義大利文藝復興著名代表達文西創作的,它被作為世界名畫而被收藏,而且這幅畫中據說還隱藏了不少秘密。
  • 植物為何碰上它就繳械投降秘密藏在口水裡
    為了對付「超級害蟲」煙粉蝨,浙大科學家收集了幾萬隻蟲子的唾液來研究——  植物為何碰上它就繳械投降秘密藏在口水裡  面對害蟲  植物本會大聲說「不」  自然界中,植物會受到多種昆蟲和病原菌的持續危害。「其實植物也會反抗。」王曉偉說,植物在識別侵害後,能夠通過激素啟動相應的防禦,就像在說:「走開!不要吃我!」  例如,多數植物會分泌一種叫做茉莉酸的激素,這種激素是一種殺蟲物質,讓蟲子知難而退,這興許能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