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醫」靠!看病就在家門口

2021-01-08 澎湃新聞

原創 曲小薇 曲江新區

全文2277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著急看病打不著車?

看病就像「趕集」?

排隊兩小時?看病兩分鐘?

掛號「太難了」!?

在曲江,這些不是問題

曲江新區貫徹落實《關於全面建設健康西安打造高標準區域衛生健康中心的意見》,積極推動「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建成落地惠及轄區市民,讓優質醫療資源、醫療服務觸手可及,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水平優質醫療。讓市民有「醫」靠,這裡有的不僅僅是方便……

這家醫院:「便捷、親民、有溫度」

「醫術精湛、服務熱情、價格親民,心裡非常踏實,由衷感謝醫護人員……」

筆力挺秀俊逸、文字走心細膩,這是一封來自「硬核姥姥」毛筆書寫的感謝信。

寫信的張阿姨是負責照顧兩個孫女的專職姥姥,西安天氣驟變,大孫女、小孫女接連咳嗽感冒,這讓疼愛孫女的張阿姨心疼壞了。帶著孫女跑醫院,排隊、看診、掛號、拿藥……前前後後折騰了大半天。

在朋友的推薦下,張阿姨來到了家附近的曲江安仁醫院。「醫生很耐心、很細緻,護士帶著我跟娃化驗、檢查,楊大夫特別耐心的給我講解了娃的情況,又給開了藥,了解清楚情況心裡踏實多了。」

服藥沒多久,兩個孫女的病情有了好轉。這讓張阿姨心裡充滿感激,於是寫下了這封感謝信。「醫院離家不遠,方便不說,還有護士全程引導,一點兒不慌亂。楊東紅大夫的細心、耐心讓我覺得安心,家門口有個貼心的醫院,好得很!」

曲江安仁醫院位於北池頭二路與芙蓉東路西南角,鄰近地鐵三、四號線,交通非常便利。據安仁醫院工作人員黃鴿介紹:「醫院覆蓋周邊十幾座居民小區,服務於方圓3公裡內數萬人口。居民來這兒看病第一個就是方便,另外我院是集醫療、康復、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醫院,包含全科室、多病種服務,覆蓋全面,可以滿足居民日常診療需要。為了更好的惠及周邊居民,我們也會經常舉辦一些義診、講座活動。」

內科醫生劉媛媛有著多年的從醫經驗,「社區義診活動面向的老年群體多些,老年人注重身體健康但經常有一些錯誤的用藥習慣,我們除了基礎的血壓測量、內科檢查、運動康復理療等,也會給老人們進行科學的用藥指導,態度誠懇,建議有效,周邊居民都很信任我們。」總結起社區醫院的工作經驗來,她提到,「耐心、細緻了解患者情況,追蹤患者用藥以及身體動態,能有更準確的診斷,療效加倍。」

74歲的白奶奶近日身體有些不適,早上十點多她一個人來到安仁醫院。「出門前打電話預約,醫院的工作人員還說要來接我,我狀態還行,而且步行十分鐘就到了,就自己走過來了。平時兒女在外地上班,我一個人住,這兒的醫護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樣,特別貼心,自己家門口的醫院,看個病都覺得溫暖!」

地址:曲江新區北池頭二路與芙蓉東路交叉口

工作時間:工作日 08:00--19:00 ;周末08:00--17:00

諮詢電話:400-8816-120

家門口的醫療服務,不只有健康,還有溫情……

這家醫院:「高端、專業、細節控」

坐落於西安唐城牆遺址公園九區西側的西安曲江強森醫院,也是曲江新區第一社區醫院。寬敞乾淨的空間,家庭式的裝修風格,暖色調的色彩搭配,打破了傳統醫院的冰冷,這裡多了分暖融融的舒適與溫馨。

「最近降溫,有點兒感冒了,其實家門口也有社區醫院,但聽朋友介紹,這附近新開了個醫院,環境好、服務品質好,就特意開車10分鐘來這兒了。」

64歲的路先生已經打了一天針,說今天狀態好多了。聊起對曲江強森醫院看病的感受,他說:「醫療設備先進,衛生環境乾淨,服務態度熱情,裝修風格很溫暖,雖說是看病,但體驗感確實不錯。」

地面兩層、地下一層,面積近4000平方米,診療環境寬敞舒適,醫療設備高端先進,診療專業門類齊全……強森集團的醫療總監喬曉萍向小薇介紹:「醫院開設了內科、外科、兒科、婦科、口腔科等數十種門類,並提供健康體檢、綠色轉診等服務。破除了大醫院『排隊兩小時,看病兩分鐘』的緊迫,『10分鐘問診』讓醫生耐心傾聽患者病況,作出清晰細緻的解釋,做好充分溝通。」

小薇在現場發現,這家醫院還是個「細節控」。考慮到病人隱私與照護需要,醫院給每個診區都設立了相對獨立的空間,而且每個角落都設有休息區,也確保客戶和家屬在等待就醫的間隙得到休憩。房間的家具和設備都碼得整整齊齊,連床位上的被子都被疊出了「豆腐塊」……

曲江強森醫院院長石亞玲介紹道,「醫技護團隊均畢業於國內知名醫學院校、來自三級、二級甲等醫院,臨床經驗豐富,專業技術過硬。我院還引進了美國GE、偉倫、荷蘭飛利浦、邁瑞、聯影等國內外一線品牌的診療設備,高端設備同步三甲。另外,強森醫療貫徹了「醫養結合」的理念,依託曲江新區唐城牆遺址公園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為患者提供康復療養、心理輔導、營養膳食、輔助治療等方面康養服務,目前配備66張康養住院床位。」

強森集團醫療總監喬曉萍補充道:「醫療服務規範優質,我們的收費標準也是公開、合理、透明,為中國家庭和企業提供優質、便捷、安全的全科診療與家庭醫生服務,解決『最後一公裡』就醫難現狀也是我們探索的方向。」

地址:曲江新區芙蓉東路唐城牆遺址公園九區

工作時間:08:00--22:30

諮詢電話:029-89669797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關乎老百姓健康的「大事兒」

就是曲江新區發展的「心事兒」

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水平

精準對接人民群眾健康需求

助推「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建成落地

曲江新區一直在努力……

點擊標題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原標題:《有「醫」靠!看病就在家門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讓百姓看病更有「醫」靠
    看病難、看病煩、看病貴,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這樣子的體會,相信不少去過醫院的人都有過。但對於路橋的陳慶烈老人來說,看病早已有了不一樣的體驗。「以前看病買藥都要跑到路橋區第二人民醫院找王醫生,現在不用了,在家門口就能看好了,而且醫生護士的態度都非常好,也很有耐心。」提起衛生院的改變,陳慶烈是讚不絕口,直豎大拇指。八年前,陳慶烈老人從金清鎮搬回了老家蓬街鎮居住。因為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他需要長年吃藥,一個月至少要往醫院跑一次。「一直以來我都是在路橋二院找王醫生看病的,搬回蓬街後,還是會回來找他看病開藥。」
  • 海南日報:就近看病 更有「醫」靠
    (本報石碌12月26日電)相關報導:海南日報:昌江居民李文珍不出縣城,接受支架植入手術,就近看病 更有「醫」靠 【來源:海南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輝煌「十三五」」健康扶貧:讓貧困群眾病有「醫靠」
    中國湘鄉網1月4日訊(湘鄉融媒記者:李方遒 吳明惠)「十三五」期間,湘鄉通過籤約家庭醫生服務、實施「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等一系列健康扶貧政策,讓貧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助力脫貧攻堅。「你們來啦?快進屋坐。」
  • 在家門口可享優質醫療服務 川大華西第二醫院青白江婦女兒童醫院揭牌
    在不久的將來,青白江的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來自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優質的醫療服務。儀式現場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院長劉瀚旻介紹,推進醫療資源下沉是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更好實施分級診療和滿足群眾健康需求的重要舉措,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作為全國婦兒類醫院的領頭羊,順應國家醫改政策,深化落地分級診療。
  • 專訪李慶:醫者高高在上換不來患者真心,得靠「多此一舉」
    醫改進入「攻堅期」「深水區」,但網絡上偶爾爆出的醫患衝突事件,甚至暴力傷醫事件,讓人揪心。一方面,部分患者對醫療服務不滿意,認為一些診療過程中存在程序性冷漠,候診一小時,看病十分鐘;另一方面,醫院一些一線職工訴苦薪酬低,甚至整個科室集體申請轉崗。管理好一家醫院,為什麼這麼難?建設一所高質量的醫院,最關鍵的是什麼?
  • 男子自製天文望遠鏡 可在家門口清楚看木星(圖)
    架起一個長1米、直徑400毫米的「大炮筒」,坐在家門口就能清晰看到木星表面的溝壑縱橫……如果你還在約妹子肉眼看星星,和譚魏比起來就弱爆了——這位80後的天文發燒友自己動手磨鏡片、拼零件,純手工打造了湖南最大的一架天文望遠鏡!昨日,記者在湖南省天文愛好者協會會長譚魏家裡,見識了由他和小夥伴聯手製作的這架天文望遠鏡。
  • 在家門口來一場「星際穿越」是什麼體驗?
    在家門口來一場「星際穿越」是什麼體驗?相關信息:玩唄星球地址:嘉定區盤安路與勝竹路交叉口開放時間:全天免費開放撰稿:秦建攝像:張曉冬原標題:《在家門口來一場「星際穿越」是什麼體驗?》
  • 送別江學慶校友:我們的「60分貝暖醫」走了
    送別江學慶校友:我們的「60分貝暖醫」走了 2020-03-02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煥禎:社會辦醫的餅,「看得到,吃不著」
    說起看病,一般人總習慣去公立醫院。全國9成以上就診量在公立醫院,日門診量過萬人的醫院已不罕見。其實,看病難,主要是指在公立醫院看病難,就診體驗不好,服務質量不高。解決看病難,改善看病體驗,必須鼓勵社會辦醫,滿足人們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鼓勵社會辦醫。
  • 生病先問手機醫生頻「掉線」初步診斷僅靠照片
    僅2020年上半年,就有215家網際網路醫院掛牌,而2019年全年的新增總量也不過223家。醫聯網際網路醫院華北青島辦事處經紀人劉晟表示,醫聯目前在全國的實名認證醫生已達90萬人,僅青島醫生的註冊量就突破了1萬人,覆蓋島城三級醫院、二級醫院、診所和社區醫院。「只要有醫師資格證、職業證、職稱證三證其一和身份證,就符合我們的入職要求。」
  • 長輩說這幾種花不吉利,養在家門口寓意差,再也不養了
    長輩說這幾種花不吉利,養在家門口寓意差,再也不養了 在家門口養花是很有講究的,不能只看花卉植物的顏值,還要考慮到它背後的含義。尤其是一些家裡的長輩,對這樣的說法特別注重,覺得有些花養在家門口特別不吉利。
  • 出國看病 隨身攜帶藥品有哪些官方規定?
    專注腫瘤等重大疾病的出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介紹,患者出國看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去美國後並不能馬上接受治療,因此有些藥品在出國看病前需要攜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和美國運輸安全局(TSA)對藥品入境有著嚴格的管理制度。那麼,我國出國看病患者攜帶藥品有什麼規定呢?
  • 市政協送醫送文化下鄉
    11月30日下午,由市政協主辦的「送醫、送文化下鄉」活動在亭湖區舉行,市政協副主席管亞光出席。活動期間,在與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座談時,管亞光表示,「送醫、送文化下鄉」是政協組織服務人民群眾的有力舉措,要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坐享優質的醫療專家服務和文化惠民紅利。記者 姜琰
  • 男子在家門口種植貓薄荷,第二天卻變成了這樣,網友:檸檬精上線
    貓薄荷其實很多鏟屎官相當熟悉的一個存在,因為貓咪對於貓薄荷是有特殊的反應的,而且大部分的貓對於貓薄荷都相當的喜愛,所以很多鏟屎官就會常備一些貓薄荷,因為這對於貓咪的心情似乎有很好的調節作用。但是有的時候也會產生一些不一樣的效果,男子在家門口種植貓薄荷,第二天卻變成了這樣,網友:檸檬精上線。這個男子子啊門口種植貓薄荷,是想要給自家的貓的,但是沒想到二天,門口就吸引了一群的貓。整個地板都鋪滿了貓,估計是有幾十隻,而且都很慵懶的躺在家門口,感覺這附近的貓咪是都被勾搭來了吧,很多網友就檸檬精上線了,畢竟誰不想有擁有如此長貓的貓薄荷,雖然這些貓咪最後還是要回家的。
  • 看病不花錢 鄭州協和醫院涉嫌騙保
    本報記者 劉啟平報導近年來,看病難、看病貴飽受社會詬病。
  • 珠海金灣:百姓家門口「免費」看中醫
    「我這腰痛持續好幾年了,每次復發到醫院看病都得花不少錢。現在每天在家門享受免費中醫理療,又方便又省錢。」家住珠海金灣的付澤文開心地說。昨日,記者從珠海市金灣區獲悉,隨著中醫門診在該區22個村居全覆蓋,居民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免費的中醫理療服務,這項百姓點單、人大代表票選出的民生實事得到老百姓由衷點讚。
  • 2020到日本體檢、看病、微整的小夥伴,這些先了解一下
    「醫療旅遊」,略有耳聞的小夥伴應該不少吧。簡單來說就是醫療和旅遊相結合,去日本看病、體檢和旅遊之類的。為啥要大老遠跑日本醫療?那當然是有原因的了。▌日本醫療旅遊優勢——高水平醫療技術。眾所周知,日本的醫療水平是居於世界高端。前段時間,日本的東芝公司還宣布了將在明年正式啟動「滴血測癌」的實證試驗。如果真能成功,這對於醫療界無疑又是一個重大成就。
  • 「小毳談」有一種能給魚看病的魚叫做飄飄
    在動物界,會給其他生物看病診斷的動物還真不多,好像只有人類這樣的現象表現明顯,今天我介紹的這種魚,就是魚類的醫生魚,養過海水魚的應該對此魚很是熟悉,由於此魚遊姿隨波飄動,所以我們也習慣的叫它「飄飄」。醫生魚很多魚友也經常養條醫生魚在水族箱裡,以備為自己的愛魚清理和療傷,但是最後往往都是一個結果,就是醫生魚沒有把自己醫好先其它魚而去了
  • 安徽:智慧醫療,讓看病「觸手可及」
    2019年底,安徽省立醫院(中國科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肥京東方醫院,作為安徽省首批掛牌成立的5家網際網路醫院,為患者提供電子病歷查詢、智能預約問診,患者在家即可與醫生進行圖文及視頻對話;醫生為患者快速開立處方,並由藥劑師審核生成電子處方,患者點一點指頭即可享受快遞送藥上門服務;患者通過手機、電腦等行動裝置
  • 「無良醫館」僱醫託在西京醫院忽悠患者
    稱他母親在西京醫院排隊看病時,一名50歲左右女子自稱是患者,主動靠近老人聊病情。醫託騙來眼疾老人記者前來求診卻被勸離5月14日下午2時30分,在西安未央康城堂中醫門診門口,記者看到一輛計程車上下來3人。兩位中年女子扶著一位有眼疾的老人下車來到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