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十三五」」健康扶貧:讓貧困群眾病有「醫靠」

2021-01-13 湘湘帶你看社會

中國湘鄉網1月4日訊(湘鄉融媒記者:李方遒 吳明惠)「十三五」期間,湘鄉通過籤約家庭醫生服務、實施「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等一系列健康扶貧政策,讓貧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助力脫貧攻堅。

「你們來啦?快進屋坐。」這天上午,壺天中心衛生院業務院長謝毅來到與他籤約家庭醫生服務的直東村建檔立卡貧困對象付衛其家,對他進行例行的上門健康檢查。

剛一落座,謝毅就為付衛其量血壓、測血糖,仔細詢問他最近的身體狀況,向他講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知識,發放免費藥品,叮囑他按時吃藥。

71歲的付衛其患高血壓多年,並伴發心臟病,兒女又不在身邊,到十多公裡外的鄉鎮衛生院看一次病要費盡周折。自從籤約家庭醫生以來,醫生為他建立了健康檔案,每個季度上門巡診,提供健康指導,讓他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放心了許多。

鄉村醫生與村民線上簽約。

在我市,像付衛其一樣,身患高血壓、糖尿病、嚴重精神障礙、結核病四種慢病,享受家庭醫生上門巡診服務的建檔立卡貧困對象共有7118戶10896人,由醫共體牽頭醫院相關專家、鄉鎮衛生院醫護人員及鄉村醫師共1100人組成的125個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定期上門提供健康檢查,讓貧困群眾在家就能享受到貼心、暖心的醫療服務。

家庭醫生籤約制服務讓貧困患者得到了及時救治。「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制度的出臺讓貧困群眾看病少花錢。

毛田鎮羊古村64歲的建檔立卡貧困對象陳新國患有較嚴重的糖尿病,每年需要到醫院住院治療好幾次。以前陳新國每次住院治療,都需要到處借錢,籌足醫療費後才入院治療。出院後,他還要跑多個部門報銷醫療費用,過程繁雜。自2018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工作施行以來,大大方便了群眾。一個月前,陳新國因病情加重在二醫院接受治療,入院時不需要繳納住院費,住院11天,共花費醫藥費 7643元,實際繳納764元,報銷比例90%以上。「現在政策好,住了幾次院都是先住院再付費,減輕了負擔。」陳新國說。

醫保結算窗口。

從「先付費後診療」到「先診療後付費」,解決了貧困對象高額墊資、分別結算、手續繁瑣、流程複雜等問題,做到了應治盡治。自健康扶貧一站式結算平臺開通後,我市建檔立卡貧困對象總醫療費用2.4億,基本醫保報銷1.69億,縣域內住院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91%。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十三五」期間,我市秉承「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發展理念,朝著「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的目標,穩步提升醫療保障能力,有效解決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來源:湘鄉市融媒體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回眸十三五丨扎蘭屯市:脫貧路上有「醫」靠
    多少年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成為脫貧路上的「攔路虎」。自「十三五」以來,扎蘭屯市緊緊圍繞各級扶貧工作部署,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健康扶貧工程,讓貧困群眾有了「醫」靠。這麼說起「十三·五」期間的變化,家住成吉思汗鎮建設村的周寶華一家最有發言權。周寶華一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7個月大的小女兒芳靜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全面完成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國務院新聞辦今天(12月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介紹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
  • 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曲靖市二醫院夯實農村健康扶貧陣地
    癱瘓多年的丈夫突然離世,讓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多年欠下的40餘萬巨額債務,讓破碎的小家更是不堪重負。想想這些,陳留梅想死的心都有。看著三個子女都還在上學,陳留梅不得不重拾信心,艱難謀生。曲靖市二醫院駐村扶貧工作隊了解到陳留梅家的遭遇後,通過社會扶貧APP、動員醫院全體員工捐款、申請貧困助學金等方式,為這個不幸的家庭籌集了各類幫扶資金,緩解了燃眉之急。
  • 廣安鄰水:奮力書寫「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答卷
    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3339套,政策惠及全縣141個貧困村、234個非貧困村、10092人,老百姓住進新房子、過上好日子,天天喜笑顏開……這是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交出的「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答卷」。搬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源自鄰水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做得深做得細做得實。
  • 波瀾壯闊遷徙路 決戰決勝斬窮根——重慶「十三五」25.2萬貧困群眾...
    距離主城都市區數百公裡之遙的渝東北和渝東南地區,分屬於秦巴山、武陵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這裡山連著山,嶺靠著嶺,地形複雜、交通不便、貧困人口聚集,是全市脫貧攻堅必須啃下的「硬骨頭」。根據摸底調查,重慶60%以上的貧困群眾分布在生產生活條件極差的高寒山區、深山峽谷和石漠化地區。
  • 從《擺脫貧困》到精準扶貧——研讀《擺脫貧困》有感
    他在告誡我們,只要有貧困地區的存在,國家就是貧困國家;只要有貧困人口存在,民族就是貧困民族,因此,擺脫貧困不僅僅是貧困地區的問題,更是整個國家戰略發展的大問題。不僅僅是扶貧機構應該關注的問題,也是全黨、全國必須關注的問題。他提出「擺脫頭腦中的貧困」,其意義就在於進一步思想解放,堅持改革開放,迎接新的歷史機遇和挑戰。
  • ...故事」用行動為貧困群眾辦好每一件事|錦屏縣偶裡鄉扶貧工作站...
    為助力脫貧攻堅,讓幹部、群眾能充分了解各項扶貧政策,作為扶貧工作站站長,我深知扶貧惠農政策如果宣傳不到位、群眾的知曉率不高,群眾就可能存在被動享受各類惠農政策,這樣就不利於貧困群眾主動致富脫貧。為及時宣傳普及扶貧惠農政策,我多次調整、更新戶外宣傳欄,組織同事利用趕集天或走村入戶開展扶貧政策宣傳活動。
  • 「甘肅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 特別報導」全民攜手決戰...
    幾年前她專門學習了編織手工藝品這項技能,後來偶然一次機會接到了一筆訂單,但僅靠個人無力完成,便叫上姐妹們一起做完了這筆活計。自此她也萌生了成立手工作坊的想法。在政府的幫助下,2018年10月,巧姐手工作坊就業扶貧車間正式成立。
  • 精準扶貧關鍵在激發群眾主動性
    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貧困群眾的積極參與才是精準扶貧成功的關鍵。一些地區貧困群眾參與度不足,仍然是當前我國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短板,需要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千方百計調動貧困群眾參與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出精準扶貧的內生動力。加大政策宣傳力度 ?
  • 河北衡水精準扶貧工作綻放「衡水色彩」
    紅色:黨建引領激發精準扶貧強大動能  冬日的陽光灑在阜城縣張家莊村張佔強家的小院裡,牆上串串辣椒紅得喜人。「俺們脫了貧,全靠玉軍書記。」  2017年,在外創業有成的共產黨員張玉軍回村擔任黨支部書記,開展扶貧工作。經過市場調研,他決定帶領村民發展辣椒、玫瑰種植產業。
  • 人社扶貧面對面(3) | 許春昭:看到貧困群眾生活改善,我們付出的...
    繼《人社扶貧故事》系列報導之後,河北人社公眾號推出《人社扶貧面對面》專欄,關注大時代下人社扶貧的故事,總結人社扶貧的經驗。今天,讓我們與保定市曲陽縣人社局駐小蓋都村工作隊員許春昭「面對面」聊聊他所經歷的扶貧故事。
  • 2017年以來 南昌累計資助貧困學生27325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貧困家庭學生因故輟學的情況不見了,上得起學,上得到學,成為南昌貧困群眾最基本的保障,有效切斷了貧困「代際傳遞」。2017年以來,該市共資助貧困學生27325人次,發放資助資金3012.07萬元。
  • 湖南日報丨安居樂業奔小康——看發達地區扶貧的長沙縣模式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要讓搬遷群眾「穩得住」。 為啥當初自己不敢搬下山,貧困戶鄧蘭英其實有心結:「住在山上,有田地可種,至少基本生活有保障吧。下了山,一家人靠什麼過活?」鄧蘭英的疑問也是許多貧困戶的擔憂。 易地扶貧搬遷精準施策,就業、社保、教育等一系列政策及時跟進,打消群眾的顧慮。
  • 「學習明理」精準扶貧: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的新貢獻
    中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再次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為全球貧困治理提供了重要經驗。堅持黨的領導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保障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了一系列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的扶貧開發實踐,大致經歷了救濟式、開發式、精準扶貧三個階段。
  • PDCA模式在健康扶貧工作中的應用
    全面小康的前提是全民健康,健康扶貧攻堅戰作為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健康扶貧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健康扶貧是在提升醫療保障水平的基礎上,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疾病分類救治、疾病應急救助、醫療救助等制度,讓困難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防得住病,確保貧困群眾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報銷,大病有救助,對於構建科學有序的醫療秩序具有重要作用[4]。
  • 由淺入深,智雲健康駛入 5 億慢病患者的海洋
    2016 年 8 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總書記對「健康中國」建設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同年 10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2017 年 1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 年)。
  • 平壩:脫貧攻堅在路上 醫療扶貧暖人心
    十三五」以來,平壩區始終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聚焦民生關切,狠抓工作落實,圍繞健康平壩建設實施一系列利當前、惠長遠的重大舉措,著力解決老百姓看病難點、堵點問題,全區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醫療保障能力穩步提高、群眾健康獲得感不斷增強,衛生健康事業正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 國家發改委通報「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甘南州2集體3個人...
    國家發改委通報「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甘南州2集體3個人榜上有名 2020-11-30 14: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理論專題丨學習王新法 扶貧路上續輝煌
    經過多年的扶貧開發,我省的貧困面有所縮小,貧困程度有所減輕,但仍然是扶貧大省,全國15個重點扶貧片區佔了2個,目前還有49個扶貧重點縣、5871個貧困村、331萬貧困人口,要在4年時間裡實現全部脫貧,平均每年需減貧近百萬人,而且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越往後脫貧難度越大。同時,過來3年已經脫貧的352萬貧困人口還需要花大力氣鞏固防止返貧。
  • 「扶貧故事」宋思營:讓貧困幼兒感受陽光般的溫暖
    我的幸福,是用愛心溫暖童心,讓貧困幼兒更自信、更陽光!我叫宋思營,2011年畢業於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專業,因為熱愛幼教事業,從開始做這份幼教工作就一直堅持到現在,工作勤懇務實,善於學習,悟性較強,又注重個人成長,自2017年一直擔任苗苗幼兒園副園長一職。教育支持脫貧是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措施,我作為幼兒園的副園長,積極參與脫貧工作是我義不容辭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