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值得敬佩的人,他們就像夜空中閃爍著耀眼光芒的星星,而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就是那顆最亮的星星。」說出這話的是陳留梅長女浦贊。
陳留梅是宣威市寶山鎮塘子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癱瘓多年的丈夫突然離世,讓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多年欠下的40餘萬巨額債務,讓破碎的小家更是不堪重負。想想這些,陳留梅想死的心都有。看著三個子女都還在上學,陳留梅不得不重拾信心,艱難謀生。
曲靖市二醫院駐村扶貧工作隊了解到陳留梅家的遭遇後,通過社會扶貧APP、動員醫院全體員工捐款、申請貧困助學金等方式,為這個不幸的家庭籌集了各類幫扶資金,緩解了燃眉之急。同時,還為陳留梅積極申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如今,陳留梅住著80平方米的新房,在新家附近果園打工,長女考上曲靖師範學院,二女兒和小兒子在宣威城裡接受優質教育,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
在宣威市寶山鎮廠房村和塘子村像陳留梅一樣通過各級黨委政府以及曲靖市二醫院的幫扶實現脫貧的還有很多。該醫院從2015年幫扶廠房村、2018年增加幫扶塘子村以來,在這片熱土上,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揮灑了辛勤的汗水、留下了動情的眼淚。
「通過遍訪群眾,我們發現有四分之一的貧困戶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對群眾「望聞問切」後,該醫院著力發揮醫療衛生部門的優勢,從衛生室建設、健康義診、村民健康教育、衛生環境整治、健康生活方式養成等方面入手,努力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曲靖市二醫院先後組織了五次大型義診,活動均由中山醫院對口支援的六名博士以及曲靖市二醫院的四名首席專家參加;為寶山鎮中心衛生院培訓了3名醫生;開展兒童「先心病」篩查;捐資20萬元,協調資金6萬餘元為廠房村新建了166平方米的標準化村衛生室,配備了電腦、聽診器、血壓計、藥櫃、消毒包、消毒櫃、標準病床等醫療設施設備及辦公用具;捐資20萬元,協調資金6萬餘元為塘子村新建了150平方米的標準化村衛生室,同樣也配備了各類醫療設施設備及辦公用具,並硬化了衛生室院內地板。
村衛生室民生健康工程的實施,最大限度的改善了村裡的衛生服務條件,提高了農村衛生服務能力,實現了「小病不出村、治療在當地」的目的,為解決貧困地區群眾看病遠、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通過衛健部門、醫保部門和曲靖市二醫院的共同努力,廠房村、塘子村重點人群、重點疾病全部得到家庭醫生籤約並服務,10人因患大病得到專項救治和管理服務,36戶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平時,工作隊隔三差五就過來看望我,現在專家又親自上門為我看病,太感謝你們了!」塘子村貧困戶高興燦老人打心眼裡感激。曲靖市二醫院駐村工作隊得知老人患有腦梗、心梗疾病後,積極協調優質醫療資源,讓老人得到最好的治療。義診活動開展的時候,該醫院專家還特意到老人家送醫送藥,並叮囑老人:「按時吃藥,適當運動。」在曲靖市二醫院專家和駐村工作隊的精心呵護下,老人的身體逐漸好轉。
做實健康扶貧,使各類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夯實農村健康扶貧的前沿陣地,這只是曲靖市二醫院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一朵浪花。經過五年來的艱苦鏖戰,該醫院掛包的貧困村在基層黨建、產業發展、教育助學、活動場所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如今的廠房村、塘子村基礎設施全面改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廣大群眾收入普遍增加,生活水平明顯提升。廠房村於2018年貧困村出列,脫貧85戶261人,貧困發生率由12.4%降為1.20%;塘子村於2019年貧困村出列,脫貧79戶221人,貧困發生率由10.1%降為1.14%,達到了預期目標。
就像浦贊說得那樣:「有了各級黨委政府和曲靖市二醫院的大力幫扶,有了工作隊叔叔們的鼓勵、關心和幫助,我不僅能繼續上學,我家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扶貧,給我們家帶來了希望,也點亮了我的人生!」
雲南網記者 張雯 通訊員 路文清 秦鳳賢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