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今天,海鹽縣人民醫院「牽手」浙大二院!「優質醫療夢」更近...

2020-12-01 澎湃新聞

好消息!今天,海鹽縣人民醫院「牽手」浙大二院!「優質醫療夢」更近了!

2020-11-25 2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融入長三角 海鹽在行動

今天上午,海鹽縣人民醫院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舉行緊密型合作協議籤約儀式。這是海鹽加快推進高質量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將加快實現「優質醫療夢」。縣委書記陳玲芳、縣政協主席孫雄偉等出席籤約儀式。

活動現場,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海鹽分院揭牌,陳玲芳為海鹽分院執行院長頒發聘書。根據雙方協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將圍繞緊密型合作、融合性發展,高水平輸入管理和技術團隊,高標準參與海鹽縣人民醫院的全面管理,從人才、技術、科研、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協助和指導,推進海鹽縣人民醫院的建設與發展。

陳玲芳指出,近年來,海鹽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持續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大公共衛生事業投入,醫療衛生健康事業不斷取得新進步、實現新突破,「健康浙江」考核位列全省第一。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紮實推進海鹽縣人民醫院醫共體和海鹽縣中醫院醫共體建設,大力推進基層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分別實施了婦保院和人民醫院遷建工程,加快提高衛生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

陳玲芳說,海鹽縣人民醫院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醫療合作項目是我縣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優質醫療夢」的一件大事。希望海鹽縣人民醫院抓住機遇,認真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學習精湛醫術、優質服務和良好作風,實現跨越式發展和全面提升,讓海鹽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省級優質醫療衛生服務,收穫更多的健康獲得感。希望合作雙方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有效構建「雙下沉、兩提升」的長效機制,把海鹽縣人民醫院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海鹽分院建設成為一個人才薈萃、技術先進、管理規範的示範型綜合醫院,打造全省縣域公立醫院改革的標杆。

據了解,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是浙江省西醫發源地,是全國首批三甲醫院、省內唯一「自然指數」全球百強醫院,技術力量雄厚,專家陣容強大,醫院口碑一流。

全媒體記者:馬卓儀 柴麗婷

原標題:《好消息!今天,海鹽縣人民醫院「牽手」浙大二院!「優質醫療夢」更近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海鹽縣人民醫院「牽手」浙大二院 打造全省縣域公立醫院改革的標杆
    原標題:海鹽縣人民醫院「牽手」浙大二院 打造全省縣域公立醫院改革的標杆   昨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與海鹽縣人民醫院籤署緊密型合作協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海鹽分院揭牌成立
  • 共享優質醫療資源 浙大二院「牽手」海鹽開設分院
    浙大二院與海鹽縣人民醫院合作籤約以後,浙大二院將圍繞緊密型合作、融合性發展,高水平輸入管理和技術團隊,高標準參與海鹽縣人民醫院的全面管理,從人才、技術、科研、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協助和指導。「希望海鹽縣人民醫院抓住機遇,認真學習浙大二院的先進管理經驗,學習專家們的精湛醫術、優質服務和良好作風,實現跨越式發展和全面提升,讓海鹽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省級優質醫療衛生服務,收穫更多的健康獲得感。」海鹽縣委書記陳玲芳表示。
  • 浙大二院
    浙大二院成為自2009年開榜以來前進最快的醫院,位列全國第一方陣,是浙江省專科綜合排行前5、前10最多的醫院,也是浙江省科研學術排行進步最快的醫院。11月14日上午,在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百家爭鳴醫院學科建設論壇暨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發布會現場,浙大二院黨委書記王建安教授作為特邀點評專家,就高質量學科發展的內涵和管理傳播浙二經驗,強調「學科發展的靈魂就是創新」。
  • 最新丨浙大二院新院區規劃大調整 效果圖首次曝光
    去年落戶杭州市蕭山區南部新城的浙大二院新院區,規劃有些大變動。記者7月6日了解到,浙大二院新院區新址地塊控制性規劃調整正在公示,新院區效果圖也首次曝光。去年7月31日,蕭山區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籤約合作建設浙大二院新院區。根據合作協議,浙大二院新院區位於蜀山街道祝家橋社區,蜀山路東側、規劃南四路兩側。新院區建成後,浙大二院管理及技術主體力量將遷至新院區。
  • 浙大二院校醫院院區來了,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浙江大學為進一步深化校醫院體制機制改革、提升醫療服務與醫院管理能力,決定由浙大二院託管校醫院,增掛「浙大二院校醫院院區」,充分發揮浙大二院強大的管理和技術優勢,建立起浙大二院— 本著有利於全校師生、有利於校醫院發展的原則,浙大二院託管校醫院,旨在滿足全校師生日益增長的、高質量的、不同層次的醫療服務需求,使全校師生能在校醫院享受到浙大二院的精湛管理和醫療服務,為全校師生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 溫州濱海醫院與溫醫大附二院籤署醫療技術合作協議
    溫州網訊 近日,溫州濱海醫院與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籤署醫療技術合作協議,並在溫州濱海醫院增掛「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育英兒童醫院技術指導合作單位」牌子。  「近年來,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按照國家級開發區向城市綜合功能區轉型、省級產業集聚區加快提升發展系列要求,堅持產城人融合發展,深入實施『醫療資源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優質醫療資源『雙下沉、兩提升』,新建和改造提升了中心醫院、濱海醫院、濱城醫院、沙城衛生院等一批醫療基礎設施項目。」
  • 浙大二院援漢醫療隊「滿月」 98歲天文學泰鬥韓天芑出院
    一個月前的2月14日,由171名醫療骨幹組成的浙大二院援漢醫療隊飛赴武漢,整建制接管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即武漢協和腫瘤中心)的ICU。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日夜接力奮戰,累計收治69名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其中20名患者先後治癒出院,16名患者因有效救治,減為輕症,被轉移至普通病房。
  • 省人、浙一、浙二、邵逸夫醫院等今天開展第二批次醫務人員新...
    1月7日,根據接種工作安排,省人民醫院、浙醫一院、浙醫二院、邵逸夫醫院及其他在杭省級醫院開展了第二批次醫務人員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圖:新冠疫苗)「不要劇烈運動、不要喝酒……」登記、接種、留觀,下午兩點,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梁廷波完成新冠疫苗接種,他直言沒有不適的感覺。
  • 浙江大學二院校醫院院區揭牌
    11月30日,浙大二院校醫院院區在紫金港校區舉行揭牌儀式。校黨委書記任少波出席儀式,與浙大二院黨委書記王建安共同為院區揭牌,並就有關情況舉行座談。浙大二院院長王偉林主持揭牌儀式。
  • 寶安人民醫院智慧藥學服務平臺入選「5G智慧醫療」應用十大優秀案例
    >由寶安人民醫院(集團)聯手相關企業研發的「基於5G+Wifi6、雲審方及AI技術的智慧藥學服務平臺」日前獲得中國醫院物聯網「5G智慧醫療」應用十大優秀案例獎,是深圳唯一獲獎項目10月的一天,寶安人民醫院(集團)二院下屬一家社康中心醫師為病人開了一盒「硝呋太爾制黴素陰道軟膠囊」,平臺系統攔截了處方,原因是無抗菌藥物使用指徵,該藥的適應證與醫師給出的「異常子宮和陰道出血、宮內節育器」臨床診斷不相關,可能存在超適應證用藥,或診斷描述不全等。隨後,醫師未修改處方,而是選擇提交人工審核。
  • 雲南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健康扶貧工作紀實
    2015年8月,雲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曲靖市二院)按照曲靖市委「掛包幫,轉走訪」工作部署和要求,開始對曲靖市宣威市寶山鎮廠房村的掛鈎幫扶,提出「發揮行業特色,實施健康扶貧」的方案,並選派53名副科以上黨員幹部為幫扶責任人、6名駐村工作隊員,多措並舉,多管齊下,積極作為,充分利用醫療資源助推健康扶貧工作。
  • 浙大二院上線數字影像服務——X光片「裝進」手機裡
    9月5日上午,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下稱浙大二院)做完腦部磁共振的蒲女士,在工作人員指導下,通過掃描門診報告單上的二維碼,手機便收到了報告結果和所有原始影像材料。一直以來,一打影像報告、一個牛皮紙袋,是許多人的就醫「標配」。在浙大二院老年科主任劉進的門診室內,一位老病號就拎了成斤的影像報告前來複查,一些報告都已粘連在一起,嚴重幹擾了醫生的診斷。
  • 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讓百姓看病更有「醫」靠
    「以前看病買藥都要跑到路橋區第二人民醫院找王醫生,現在不用了,在家門口就能看好了,而且醫生護士的態度都非常好,也很有耐心。」提起衛生院的改變,陳慶烈是讚不絕口,直豎大拇指。八年前,陳慶烈老人從金清鎮搬回了老家蓬街鎮居住。因為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他需要長年吃藥,一個月至少要往醫院跑一次。「一直以來我都是在路橋二院找王醫生看病的,搬回蓬街後,還是會回來找他看病開藥。」
  • 浙大二院專家發明銀銅結合的納米凝膠 有望殺滅眼內「超級細菌」
    本以為是小事,第二天他才在社區醫院找醫生做了簡單的處理。誰知第三天,不但疼痛加劇,畏光流淚,視力還急劇下降,幾乎看不到光亮了,小李急忙到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求診。檢查發現,感染已經導致了角膜穿孔,是典型的外傷引起的細菌感染。加上沒有及時進行抗細菌治療,角膜已經嚴重感染,只能進行角膜移植保住眼球。
  • 浙大城市學院超常規建設全國百強
    「昔言求是,實啟爾求真」,浙大文脈,一直是這片校園裡師生們的遵循與嚮往。  董凌峰,浙江最早馳援湖北的男護士;餘賽婷,則是浙大二院主動請纓上前線的「最小的娃」……日前,四位護理學專業校友回到母校,分享了他們奔赴抗擊疫情一線的故事和心路歷程。像他們這樣日夜穿梭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校友有數十位,都是浙大——城院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培育出的精英。
  • 連續十年領跑浙江 浙大二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再創新高
    9月27日,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醫學部發榜,浙大二院喜報頻傳,獲批項目數再創歷史新高!這是醫院各學科帶頭人及學科骨幹長期努力付出及醫院「精益求精、上下求索」的基金文化的成果和縮影,也是醫院「緊扣百姓需求,以疾病為導向,立足臨床,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時代擔當的具體體現!經過多年培育,醫院形成了「以臨床問題為導向」積極開展科研創新的濃厚氛圍。
  • 川大華西二院院長劉瀚旻:醫生的身體不僅屬於病人,更屬於家人
    劉夢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00:00/00:00100%用戶鑑權失敗,請先 註冊成為百度雲用戶百度雲8月19日,中國醫師節。今年,在這個特殊的時間裡,是白衣天使們負重前行,才換來了靜好歲月。一名優秀的醫生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如何破解「看病難,看病貴」這一歷史難題?
  • 速讀長三角:滬社區醫院實施「延時服務」, 雙休日門診全覆蓋
    (新民晚報)上海力推高質量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近日,從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在公利醫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海正大力推進區域性醫療中心,首批確立的覆蓋全市16個區、25家區域性醫療中心正全力投入高質量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結合各自「區位」特色、自身優勢,做好「中段醫院」這篇大文章,答好分級診療這道醫改大題的關鍵點:讓老百姓看病「不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