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華西二院院長劉瀚旻:醫生的身體不僅屬於病人,更屬於家人

2021-01-11 瀟湘晨報

劉夢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

00:00/00:00

100%

用戶鑑權失敗,請先 註冊成為百度雲用戶

百度雲

8月19日,中國醫師節。

今年,在這個特殊的時間裡,是白衣天使們負重前行,才換來了靜好歲月。

一名優秀的醫生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如何破解「看病難,看病貴」這一歷史難題?今年醫師節,記者對話四川大學第二醫院院長劉瀚旻。

記者:作為一名從醫超過30年的「老醫生」,您如何看待醫生這份職業?

劉瀚旻:1985年我進入大學學醫的時候,我認為醫生的職責是為了解除病人的病痛;後來,我發現醫生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行業;再往後,我認為醫生是一個需要奉獻的行業。

我認為醫生這個職業需要具備幾個特點:

首先,你要有高超的醫術,能夠為患者排憂解難;

第二,你必須是一個教授,你要為培養下一代而努力;

第三,你必須是一個研究者,科研對於你的學業成長和對於你所處的專業的學科技能非常重要;

第四,你必須是一個管理者,具備管理的本能和潛能。

記者:在醫師節之際,您想對醫生們說些什麼呢?

劉瀚旻:希望所有醫生朋友們都注意身體,不要用身體的透支來換取一時工作量的增加。因為,你的身體不僅僅屬於醫院,屬於病人,還屬於你的家人,我希望醫生們在繁忙工作的同時,享受到家庭的安寧、幸福、健康。

記者:今年是「華西」辦學110周年,「華西」在眾人的心目中意味著「希望」,您如何理解「華西精神」?

劉瀚旻: 在我的理解中,華西精神首先要具備「專業性」。華西很多醫生都是德才兼備,多才多藝 ,這得利於我們開闊的視野。實際上,這些看起來和醫學無關的技能,都蘊含著邏輯思維,個體的體驗,能夠幫助醫者在面對困難、疑難的時候,很好的進行冷靜思維判斷。其次是對於醫學的探索精神。

記者:「醫聯體」是當前的熱點,您認為醫聯體能夠帶給患者怎樣的就醫改變?

劉瀚旻:眾所周知,「華西」一號難求。曾經我們對排長隊看診的孩子做過一個調查,到底有多少孩子需要來華西二院看病?,調查結果顯示不到20%,大部分孩子可以通過其它辦法得到很好的處治。那時我們感覺到老百姓對華西這個品牌確實很認同,這也從側面上反映出老百姓對於基層醫療有一定的疑問,不信任。

在有限的醫療條件下,怎麼讓醫生有更多的精力從事該做的事情,讓兒科的這種醫療資源能夠更有效的分配好?

基於這點考慮,我們建立了「醫聯體」、「分體治療模式」,目的在於,幫助基層的社區醫生,掌握兒童常見的幾種疾病、症狀,讓一些輕症患者就近享受很好的醫療服務。對於症狀嚴重的兒童,家長也不需要擔心基層醫生不能醫治,「醫聯體」背後有強大的華西的整體醫療支撐和綠色通道,讓病人得到及時的治療。

記者:有觀點認為,華西第二醫院建立了很多醫聯體聯盟,醫療資源被稀釋,我們如何保證自身的實力不受到影響呢?

劉瀚旻:其實,我們並不是在稀釋華西二院的優質資源,而是通過這樣一種形式,讓資源合理化運用了,最終我們希望的是優質資源能用在刀刃上。

建立「醫聯體」,培訓基層醫生,是一種技術的輸出、品牌的輸出,讓廣大的老百姓相信這些醫生。這些醫生也會隨時與我們保持密切聯繫和溝通,我們也會定期檢查他們的治療質量,因此是完全可以信任的。

記者: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這個難題,華西二院有哪些辦法?

劉瀚旻:通過建立「醫聯體」,讓病人能就近就醫。以「高新婦兒聯盟」為例,通過現在的整體的運行的反饋來看,婦兒聯盟醫生是十分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稱號。所以,他們也會很好的應對日常的治療。

記者:您如何看待醫院的社會責任?

劉瀚旻:我認為作為一所公立醫院,社會擔當應該放在首位,如果我們只滿足於自己醫院的發展,能夠收越來越多的病人,這是好事。

可是,放在社會去看,每個醫生能夠看的病人真的有限。如果我們能在政府正確的領導下,發揮我們的才智,讓我們的醫療理念,播散到社會各層的醫院,真正讓各級各層的醫生能夠一起協調起來。實際上,我想會有更多的、成倍的病人從中受益。

【來源:川報觀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川大華西醫院自製超聲數字人當「教材」 醫生易學病人...
    >川大華西醫院自創超聲數字人當「教材」「沒有解剖學,就沒有醫學。」2000年後,宋海波來到川大華西醫院,遇到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眾人有一致看法:超聲影像技術不僅僅是超聲科醫生需要掌握的技術,也是臨床醫生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術。超聲被臨床醫生有效應用,須建立在堅實的解剖學基礎上。以麻醉醫生進行腰神經根的阻滯為例,要求醫生必須掌握腰椎椎板、關節突、橫突、椎體的骨性結構,椎間孔與神經根的關係,腰動脈的分支走形等等。
  • 西南首家「CRT植入培訓中心」在川大華西醫院授牌
    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10日訊(記者 劉佩佩 攝影報導)10月10日,全國首批、西南唯一「CRT植入培訓中心」在川大華西醫院授牌。據了解,隨著人口老齡化,心力衰竭(以下簡稱心衰)發病率在不斷增加,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對有適應症的病人,不僅能改善症狀和心功能,而且還可以降低死亡率。
  • 華西新院開建!正宗的「華西醫院」到底有幾家?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李為民院長表示,該院區將「以疾病系統為中心,以病人為中心」為辦院理念的綜合型現代化醫院,採用條塊結合一體化的多院區運營管理模式,其醫療技術力量及管理團隊將全部出自主業務院區,與主院區享有同質化醫療、管理、運營水平。
  • 西南地區首家ALSO培訓中心落戶華西二院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長照助產」ALSO挪度培訓中心(以下簡稱「ALSO培訓中心」)暨全國示範性基地授牌儀式於10月9日下午2點在醫學模擬中心進行。該院是西南地區首家ALSO培訓中心,同時是全國首個示範性基地。
  • 在家門口可享優質醫療服務 川大華西第二醫院青白江婦女兒童醫院揭牌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青白江婦女兒童醫院效果圖(華西第二醫院提供)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7日訊(記者 胡旭陽 戴璐嶺 攝影報導)7月7日,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青白江婦女兒童醫院揭牌暨書記、院長任職儀式在成都市青白江區舉行。
  • 華西醫院又開「分店」,正宗的「華西醫院」到底有幾家?
    在開工現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李為民院長介紹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錦江院區是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投資建設。 這麼一個寶藏醫院在成都人心中的分量自不用多說,因此成都很多醫療機構都明裡暗裡宣稱跟川大華西醫院有關係
  • 山醫大二院腫瘤科上演爆款電影現實版——病房裡,醫生給病人送上...
    山醫大二院腫瘤科上演爆款電影現實版——病房裡,醫生給病人送上一朵小紅花 2021-01-10 2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專注婦兒健康管理 華西第二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今日開診
    6月22日,由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和成都天府新區投資集團,聯合打造的華西第二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正式開診。四川省衛健委、成都天府新區、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成都天府新區投資集團等相關領導以及醫學專家在華西第二醫院管理中心天府院區參加了本次開診活動。
  • 一個莆田醫生的自白:總有辦法讓病人花錢
    原標題:一個莆田醫生的自白:總有辦法讓病人花錢 知乎網友魏則西因滑膜肉瘤在武警二院接受免疫治療一個曾經混跡「莆田醫院」的醫生朋友因一條評論,跟我聊起那段不堪回首的記憶。 2014年,劉某經老同學的介紹,來到某省會城市的一家公安醫院的腋臭科室,在工作了26天後毅然辭職,因為往病人傷口上捅刀子的事情,實在是下不去手。 這家公安醫院的大部分科室都被「莆田系」承包,腋臭科室是其中的一個。腋臭就是俗話說的「狐臭」,目前普遍採用的治療方法是腋臭微創清除術。
  • 川大華西醫院眉山醫院「拆彈專家」利用新技術成功解除...
    四川新聞網消息(張宗銀 杜佩聰 文/圖)近日,川大華西醫院眉山醫院神經介入組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張昌偉教授通力合作,利用國內先進技術,成功完成眉山市首例頸內動脈海綿竇段大型動脈瘤,成功解除顱內血管破裂危機,取得良好的療效。
  • 愛迪眼科被評為「成都市眼科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華西眼科專家...
    「西南眼底病一把刀」「華西醫院眼底玻切手術奠基人」胡玉章教授親任院長;「中華眼科學會眼底病組副組長」「中華眼科學會獎」得主,川大華西醫院眼科博士生導師張軍軍教授擔綱業務院長;中華眼科學會白內障學組委員、川大華西醫院碩士生導師劉誼教授擔綱白內障首席手術專家。
  • ...合作共建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廈門研究院
    我們一定嚴格履行協議內容,把華西廈門醫院、華西廈門研究院項目納入全市重點項目總盤子,用心用情推動項目建設,全力以赴加快項目進度,義不容辭做好服務保障,讓華西醫院「厚德精業、求實創新」的院訓在廈門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相信雙方以此次籤約為新起點,一定能夠把合作基礎打得更牢、把紐帶系得更緊,把視野放得更寬,在不斷鞏固深化醫學領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基礎上,建立更加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係,結出更多豐碩成果。
  • 川大考古60年名家專訪③ |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院長趙賓福:川大考古...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院長趙賓福教授對此,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院長趙賓福教授表示,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成立「經過六十年如一日篳路藍縷的艱苦努力,今天的川大考古已經成為了中國高校考古學科第一方陣中走在前排的重要力量。相信在各級政府和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川大必將與時俱進、再創輝煌,不斷整合新資源、不斷取得新成果,不斷開創新局面。」60年的發展歷程中,川大考古始終由中國考古界的大師掌舵前行。
  • 馬蜂兇猛 華西醫院國慶收診6例蜂蜇傷 有人被蜇身亡
    國慶8天長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科接診了6例蜂蜇傷,剛剛過去的9月,接診蜂蜇傷患者28例,「根據統計,每年8月到11月,是蜂活躍期,我們接診的蜂蜇傷病人也比較集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科主治醫生蔣臻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國慶期間接診的一位病人因病情嚴重,多器官衰竭,搶救無效去世。
  • 川大聘副校長10選8名單出爐 8人來自川大
    據悉,這10人中,有8人來自川大,其中有2人為川大現任副校長;另有2人1人來自國內高校,1人來自海外高校。  十名候選人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石堅(現任四川大學校長助理、外國語學院院長。述聘崗位:人事和外事)孫衛國(現任四川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述聘崗位:本科教學)李虹(現任四川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述聘崗位:醫學教育)李光憲(現任四川大學科技處處長。
  • 「今日作家」郭秀江/生命的守護——記華西醫院呂青醫生(散文)
    生命的守護——記華西醫院呂青醫生文/劉玉偉一、初診印像2014年春,我在家庭住地的醫院查出了乳腺癌,並已晚期。當時心裡的驚恐可以想見。從兒子同事的同學那裡,知道了華西醫院呂青醫生的大名,便千裡迢迢,由黑龍江來到四川,奔呂醫生而來。初診那天,我們清晨6點出發,早早地排隊掛號,還是沒能掛上。
  • 2020全國百名優秀院長榜單揭曉,成都愛迪眼科醫院院長上榜
    大會決定授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等5人突出貢獻獎,授予成都愛迪眼科醫院院長張遊等100人全國優秀醫院院長稱號。全國優秀醫院院長和突出貢獻獎評比是經國家衛健委批准,由中國醫院協會主辦,針對全國醫院管理者的大型評比表彰活動,旨在表彰醫療衛生行業科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文化建設、學科人才隊伍建設等新舉措,樹立行業領軍人物典範。
  • 搶救新冠患者的日日夜夜 ——訪阜陽市二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危重...
    來源:阜陽日報     【摘要】 從開始接手治療新冠肺炎患者,每嘗試一種新的治療方式,我們都得慎之又慎,因為這不僅關係著一個病人的病情,還關係著所有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
  • 醫生:她太不注意自己身體...
    「「年僅32歲卻是晚期腫瘤,回天乏術病情在12小時內急劇加重就像一朵鮮花逐漸凋零」」9月9日,浙醫二院腫瘤科主治醫生王達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讓人唏噓不已近日,記者聯繫上了王達醫生。四個月前,小尹下班回家,突然腹痛,痛得直不起腰來,後被家人馬上送到了當地醫院就診。(圖文無關)當時醫院馬上給小尹做了B超和CT,顯示腹部有一個大包塊,醫生認為病人這樣年輕,且月經剛過,疼痛部位在右下腹,考慮是卵巢囊腫破裂,把她收治入院。」王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