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大考古60年名家專訪⑦ | 宋治民:川大考古專業首次獨立完成的...
成博 靳曉沛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 吳夢琳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的第二代學術精英中,宋治民教授是年齡最大的一位,今年已有89歲高齡。10月31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89歲的老先生拄著拐杖前往見證這一盛會。
-
剛剛,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剛剛,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在川大考古系的老先生宋治民印象裡,川大考古從六十年代的一個考古學教研室,發展到考古系,現在要成立考古文博學院,不單單是行政上的變化,對於考古事業的發展意義很大,「經費、設備等各方面都有積極的意義。」他直言,隨著科技的發展,考古系向前發展需要和自然科學配合研究,需要經費,田野考古工作需要經費和設備。學院成立以後,有利于田野考古和考古學理論的發展。
-
川大考古60年名家專訪⑥|考古學家林向:懷著信念入了考古行業 深深...
靳曉沛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 吳曉鈴10月31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近90歲的考古學家林向,由於年歲已高、腿腳不便,本已深居簡出,這次也專程來到會場。
-
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將打造全國高校第二個碳十四實驗室
為慶祝川大考古學專業成立60年,10月31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召開。四川大學考古學科由著名考古學家徐中舒、馮漢驥創建,是全國首批開設考古學專業的三所大學之一。
-
這場考古國際學術峰會 助推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10月31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成都舉行,現場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此次大會是考古學界的高端學術峰會,現場除了祝賀與期望,專家們認為,在古蜀文明的保護和傳承、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以及學科建設等諸多方面,本次大會均具有「積極意義」。
-
川大考古60年|川大考古系創辦者徐中舒的學術貢獻
四川大學考古學科由考古學家徐中舒、馮漢驥於1960年創建,至今已有60年。傳統的形成與優秀的學者密不可分,「川大考古60年」專題,一方面回憶和紀念幾位為川大考古文博學科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先生,一方面也回顧川大考古的傳統以及一些特別的精神。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是徐中舒先生作系主任期間在五十年代末和著名考古學家馮漢驥教授共同創辦起來的。
-
...文化遺存……這場考古國際學術峰會如何助推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10月31日上午,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成都舉行,現場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此次大會是考古學界的高端學術峰會,現場「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大會現場現場:「群賢畢至,少長鹹集」10月31日上午,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川大江安校區舉行,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大會開幕後,到會代表集體合影,讓人不禁想到《蘭亭集序》中「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
這場高端考古盛會 助力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今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川大考古系原系主任李永憲教授在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四川大學考古系原系主任李永憲教授 圖據紅星新聞此次活動中,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大學等單位的各位專家學者,匯集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共同參與學術討論,為中國考古學的前沿發展提供智慧,是一場具有很高水準的國際性高端學術會議。
-
成都考古有多牛?考古學屆的這一國際前沿論壇在蓉啟幕
參與此次盛會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教授表示,過去20年,是成都考古的黃金時代,不斷湧現的考古新發現不僅有力推動了相關重大學術問題的研究進展,也證實了古代成都人令人讚嘆的成就。參加此次盛會的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院長趙賓福教授表示,成都考古人以持之以恆的學術追求,掘鏟指路、文物寫史的奮鬥故事,發掘出成都平原古代先民別具地域風格和時代特色的輝煌歷史。
-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成立 爭創世界一流學科
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式揭牌成立。「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未來的目標,是建設成為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爭創世界一流學科。」在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霍巍暢談到。四川大學考古學科由著名考古學家徐中舒、馮漢驥創建(1960年),是全國首批開設考古學專業的三所大學之一,如今的規模和影響居於中國高校考古學科前列,為中國考古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博士生黨支部組織「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
10月13日下午,吉林大學考古學院考古學博士生黨支部組織了題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的學習討論會。考古學院院長趙賓福教授參加了學習討論會。 會上,黨支部組織委員趙今同學帶領支部黨員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趙賓福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學習體會。
-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60周年大會舉行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60周年大會舉行 2020-11-04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川大教授霍巍、李永憲:我們與西藏考古的三十年
今天大川要為你介紹的,是本次四川大學考古隊的指導老師,歷史文化學院的霍巍教授與李永憲教授。從1990年開始,兩位老師在西藏進行田野考古工作與研究,至今已近三十年。川大與西藏,學科與人生,他們的故事是個人的經歷,也是考古學的歷史。我們與西藏考古的三十年。
-
校長張希到吉林大學夏縣田野考古實習基地調研考察
【文/攝 曲家偉】10月8-10日,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深化學校「師德學風」建設,加強田野考古實踐教學工作,吉林大學校長張希一行前往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調研吉林大學山西運城夏縣田野考古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情況,考察師村遺址田野考古實踐教學成果,慰問正在參加田野考古實習的考古學院師生
-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實驗考古活動成功主辦
原來,這是一次實驗考古活動,由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邛崍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為什麼要還原漢代冶鐵?漢代工匠是怎麼冶鐵的?今天大川和四川大學考古系一起為你解答。為什麼選擇邛崍?近年來,四川大學考古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日本愛媛大學三家單位的考古學者在古臨邛境內的邛崍、蒲江等地發現了大量漢代冶鐵遺蹟和遺物,出土了不少耐火磚、煉渣、鐵礦石等。前些年,三家聯合考古隊還在蒲江縣古石山遺址發現了一座中國南方地區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漢代煉鐵爐。
-
緣系小南山:孤獨中的堅守——記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校友、小南山遺址...
原創 請關注 吉林大學2020年5月5日,中國考古領域的最高獎項「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京揭曉,黑龍江省雙鴨山饒河小南山遺址成功入選。小南山遺址宛若天鵝頭冠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而為這顆明珠拂去蒙塵的重要學者之一便是我校考古學院2000級校友李有騫,作為小南山項目的領隊,他對於整個遺址的發現和發掘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李有騫,男,吉林大學2000級博物館學專業本科生,2009年博士畢業,本碩博均就讀於吉林大學。主要從事東北亞史前考古研究,現為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信息資料部主任。
-
浙江大學成立藝術與考古學院
學校領導與全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全國文聯副主席、浙江大學中國書畫文物鑑定研究中心主任陳振濂,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鮑賢倫,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長曹鴻,以及新成立學院院長白謙慎共同為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揭牌,見證一個新學院的誕生。儀式上,白謙慎、北京大學人文社科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渠敬東、許江、曹鴻分别致辭。
-
成都考古20年 原來成果這麼多!
黃金20年 成都考古碩果纍纍「近20年間,在全院考古人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努力下,考古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顏勁松直言。2001年,成都金沙遺址的發掘成為古蜀文明研究繼三星堆之後又一重大成果。
-
成都考古20年,原來成果這麼多!
黃金20年 成都考古碩果纍纍 「近20年間,在全院考古人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努力下,考古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顏勁松直言。 2001年,成都金沙遺址的發掘成為古蜀文明研究繼三星堆之後又一重大成果。
-
聽學考古的師兄師姐聊一聊:考古比《鬼吹燈》更迷人
日前,湖南耒陽女孩鍾芳蓉報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在大家看來,考古可以算是比較「冷門」的一個專業。那麼,考古學專業的學生們日常學什麼呢?從事考古相關工作的人,他們的日常工作狀態又是怎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