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1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今天(31日)上午,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
剛剛,在大會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揭牌儀式前,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多位考古業內人士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現場
四川大學考古系原系主任李永憲介紹,成立考古文博學院是一個很長久的議題了。在他看來,成立考古文博學院,可以使學科更加完善,教學、科研以及學生的培養更成體系,「在一個單獨的學院,所有的教學資源能夠得到一個很好的整合,教師的配備也趨向完善。」另一方面,他介紹,凡是成立學院,對於師資力量、教學資源都要求成一定規模,國內開設考古文博學院的幾所大學裡,教師隊伍都在30人以上,「這也就是要求,教師教學的領域要有相當的覆蓋面。」
「考古文博學院涵蓋了考古、文物學、博物館學三個主要方向科。」李永憲認為,在當下文化遺產保護背景下,三個方向統合在一起,有利於人才培養和教學科研的更好組織。
在川大考古系的老先生宋治民印象裡,川大考古從六十年代的一個考古學教研室,發展到考古系,現在要成立考古文博學院,不單單是行政上的變化,對於考古事業的發展意義很大,「經費、設備等各方面都有積極的意義。」他直言,隨著科技的發展,考古系向前發展需要和自然科學配合研究,需要經費,田野考古工作需要經費和設備。學院成立以後,有利于田野考古和考古學理論的發展。
與宋治民一起被稱作考古系「五老」的張勳燎先生也認為,成立考古文博學院很有必要。但他也認為:需要明確的是,學院的成立並不意味著和歷史分開,「不是說獨立了,我們就可以離開歷史學,這是不科學的。」張勳燎先生力主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組成部分,他認為,考古學要和文獻結合,與歷史學、宗教學、古文字學、古漢語、民族學、民俗學等多學科知識交叉。
對於張勳燎先生的意見,王煜教授也表示贊同。他被李永憲稱作考古系的第四代教學和科研力量,也是國內考古院校中考古學專業最年輕的教授之一。據王煜的了解,從學院的角度來說,四川大學應該是第四個設立考古文博學院的高校。
「成立考古文博學院,是好事情。」王煜解釋,首先這意味著考古學科的壯大,「各大考古院校,尤其是考古學科具有比較強的實力和悠久傳統的院校,逐步的成立考古學院,應該說是考古學科的壯大。」另一方面,川大成立考古文博學院,意味著川大考古學科的壯大。
王煜介紹,他上學時學院裡考古的教師大約只有10人,且主要涉及傳統考古學,「現在有30多位,除了保持了傳統考古學的特色和優勢,最近一些年我們的實驗室、科技考古、博物館學都有很大的發展。」
在王煜看來,川大的考古學科在各方面都有一個質的提升,「所以成立考古學院也是順勢而為。」
不過他也表示,成立學院只是說明川大考古學科壯大,並不是說考古不屬於歷史學科了,「川大的傳統仍然強調考古學是歷史學科中的重要部分,梳理考古材料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去研究歷史,將考古材料和歷史研究結合的這個特色不能丟。」他認為,從學術上來說,考古和歷史應進一步加強融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施勁松是四川大學考古專業1986級本科、1990級碩士,在31日大會現場,他也作為校友代表致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施勁松表示,成立考古文博學院後,可以更好的總結傳統以及學術特色和優勢,在60年甚至更長久的歷史基礎上,借這次機會把川大考古學進一步的向前發展。在他看來,成立學院後,各方面的力量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目標更加明確,在更好的繼承過往傳統的同時,在未來也有更好的發展。」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彭亮 劉成夢 王拓
原標題:《剛剛,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