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2020-11-30 澎湃新聞

剛剛,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2020-10-31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今天(31日)上午,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

剛剛,在大會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揭牌儀式前,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多位考古業內人士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現場

四川大學考古系原系主任李永憲介紹,成立考古文博學院是一個很長久的議題了。在他看來,成立考古文博學院,可以使學科更加完善,教學、科研以及學生的培養更成體系,「在一個單獨的學院,所有的教學資源能夠得到一個很好的整合,教師的配備也趨向完善。」另一方面,他介紹,凡是成立學院,對於師資力量、教學資源都要求成一定規模,國內開設考古文博學院的幾所大學裡,教師隊伍都在30人以上,「這也就是要求,教師教學的領域要有相當的覆蓋面。」

「考古文博學院涵蓋了考古、文物學、博物館學三個主要方向科。」李永憲認為,在當下文化遺產保護背景下,三個方向統合在一起,有利於人才培養和教學科研的更好組織。

在川大考古系的老先生宋治民印象裡,川大考古從六十年代的一個考古學教研室,發展到考古系,現在要成立考古文博學院,不單單是行政上的變化,對於考古事業的發展意義很大,「經費、設備等各方面都有積極的意義。」他直言,隨著科技的發展,考古系向前發展需要和自然科學配合研究,需要經費,田野考古工作需要經費和設備。學院成立以後,有利于田野考古和考古學理論的發展。

與宋治民一起被稱作考古系「五老」的張勳燎先生也認為,成立考古文博學院很有必要。但他也認為:需要明確的是,學院的成立並不意味著和歷史分開,「不是說獨立了,我們就可以離開歷史學,這是不科學的。」張勳燎先生力主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組成部分,他認為,考古學要和文獻結合,與歷史學、宗教學、古文字學、古漢語、民族學、民俗學等多學科知識交叉。

對於張勳燎先生的意見,王煜教授也表示贊同。他被李永憲稱作考古系的第四代教學和科研力量,也是國內考古院校中考古學專業最年輕的教授之一。據王煜的了解,從學院的角度來說,四川大學應該是第四個設立考古文博學院的高校。

「成立考古文博學院,是好事情。」王煜解釋,首先這意味著考古學科的壯大,「各大考古院校,尤其是考古學科具有比較強的實力和悠久傳統的院校,逐步的成立考古學院,應該說是考古學科的壯大。」另一方面,川大成立考古文博學院,意味著川大考古學科的壯大。

王煜介紹,他上學時學院裡考古的教師大約只有10人,且主要涉及傳統考古學,「現在有30多位,除了保持了傳統考古學的特色和優勢,最近一些年我們的實驗室、科技考古、博物館學都有很大的發展。」

在王煜看來,川大的考古學科在各方面都有一個質的提升,「所以成立考古學院也是順勢而為。」

不過他也表示,成立學院只是說明川大考古學科壯大,並不是說考古不屬於歷史學科了,「川大的傳統仍然強調考古學是歷史學科中的重要部分,梳理考古材料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去研究歷史,將考古材料和歷史研究結合的這個特色不能丟。」他認為,從學術上來說,考古和歷史應進一步加強融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施勁松是四川大學考古專業1986級本科、1990級碩士,在31日大會現場,他也作為校友代表致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施勁松表示,成立考古文博學院後,可以更好的總結傳統以及學術特色和優勢,在60年甚至更長久的歷史基礎上,借這次機會把川大考古學進一步的向前發展。在他看來,成立學院後,各方面的力量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目標更加明確,在更好的繼承過往傳統的同時,在未來也有更好的發展。」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彭亮 劉成夢 王拓

原標題:《剛剛,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將打造全國高校第二個碳十四實驗室
    為慶祝川大考古學專業成立60年,10月31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召開。四川大學考古學科由著名考古學家徐中舒、馮漢驥創建,是全國首批開設考古學專業的三所大學之一。
  • 川大考古60年名家專訪③ |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院長趙賓福:川大考古...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10月31日,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60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紀念會上,「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式揭牌。60年來,川大考古學專業取得了哪些成果?新成立的「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在促進考古學發展上又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成立 爭創世界一流學科
    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式揭牌成立。「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未來的目標,是建設成為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爭創世界一流學科。」在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霍巍暢談到。四川大學考古學科由著名考古學家徐中舒、馮漢驥創建(1960年),是全國首批開設考古學專業的三所大學之一,如今的規模和影響居於中國高校考古學科前列,為中國考古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式揭牌
    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式揭牌。四川大學考古學科最早可追溯到1930年代華西協和大學博物館在三星堆遺址的首次發掘,是近代中國考古學的先驅之一,迄今已近90年的歷史。四川大學的考古專業由著名考古學家徐中舒、馮漢驥於1960年創建,是全國首批開設考古學專業的三所大學之一。
  • ...文化遺存……這場考古國際學術峰會如何助推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10月31日上午,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成都舉行,現場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此次大會是考古學界的高端學術峰會,現場「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大會現場現場:「群賢畢至,少長鹹集」10月31日上午,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川大江安校區舉行,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大會開幕後,到會代表集體合影,讓人不禁想到《蘭亭集序》中「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 這場考古國際學術峰會 助推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10月31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成都舉行,現場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此次大會是考古學界的高端學術峰會,現場除了祝賀與期望,專家們認為,在古蜀文明的保護和傳承、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以及學科建設等諸多方面,本次大會均具有「積極意義」。
  •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60周年大會舉行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60周年大會舉行 2020-11-04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川大考古60年名家專訪⑦ | 宋治民:川大考古專業首次獨立完成的...
    聽聞新成立的川大考古文博學院將在未來積極參與三星堆遺址發掘和研究工作時,老先生饒有興致地表示,他曾在1963年參與過三星堆月亮灣遺址的考古發掘,「那時候條件可真艱苦啊,但是大家很開心,也取得一定成果。如今三星堆祭祀區又重啟發掘,希望能夠解決三星堆遺留的諸多學術問題。」
  • 這場高端考古盛會 助力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李慧穎)10月31日報導「此次盛會本身以及考古文博學院成立,對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今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川大考古系原系主任李永憲教授在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川大原系主任李永憲:考古學與成都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建設聯繫緊密
    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這也表明川大考古專業進一步地發展壯大,同時將對成都市建設世界文化名城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成都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作為具有4000年大規模居住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且城址始終未移的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提出建設世界歷史文化名城,持續提升城市世界影響力。
  • 川大考古60年|川大考古系創辦者徐中舒的學術貢獻
    在長期的考古教學、科研與實踐過程中,為中國尤其是西南地區的考古文博事業培養了大量中堅力量,也形成了自身的研究風格與學術特色,在中國西南考古(包括西藏考古)、歷史時期考古(尤其是宗教考古、美術考古和歷史時期考古方法論)等領域具有深厚的傳統和強勁的實力,近年來也致力發展科技考古、實驗室考古等新興領域。
  • 成都考古有多牛?考古學屆的這一國際前沿論壇在蓉啟幕
    參與此次盛會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教授表示,過去20年,是成都考古的黃金時代,不斷湧現的考古新發現不僅有力推動了相關重大學術問題的研究進展,也證實了古代成都人令人讚嘆的成就。參加此次盛會的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院長趙賓福教授表示,成都考古人以持之以恆的學術追求,掘鏟指路、文物寫史的奮鬥故事,發掘出成都平原古代先民別具地域風格和時代特色的輝煌歷史。
  • 浙江大學成立藝術與考古學院
    學校領導與全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全國文聯副主席、浙江大學中國書畫文物鑑定研究中心主任陳振濂,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鮑賢倫,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長曹鴻,以及新成立學院院長白謙慎共同為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揭牌,見證一個新學院的誕生。儀式上,白謙慎、北京大學人文社科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渠敬東、許江、曹鴻分别致辭。
  •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實驗考古活動成功主辦
    原來,這是一次實驗考古活動,由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邛崍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為什麼要還原漢代冶鐵?漢代工匠是怎麼冶鐵的?今天大川和四川大學考古系一起為你解答。為什麼選擇邛崍?有了前期的考古工作和文獻梳理做基礎,川大考古系李映福教授主持的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研究團隊萌發了復原漢代冶鐵工藝的念頭。這不僅是一次科學復原,也是一次實驗考古教學,讓考古系師生能真正「與歷史對話」。5名博士(包括一名泰國留學生),17名研究生(包括一名馬來西亞留學生、一名日本留學生)、2名本科生參與到了工作中。
  • 吉大考古學院教師赴京參加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座談會
    考古前線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文博實踐工作隊在良渚博物院門前與國旗合影近日,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的30名學生在唐淼副教授的帶領下,來到我國最新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地——良渚古城,開始為期50天的教學實習實踐活動。
  • 湖北省新時代考古學建設共同體暨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成立大會舉行
    為建好、建強共同體和研究院,武漢大學將重點打造「四個一流」:打造一流的考古文博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一流的考古文博學科群落、推進一流的考古文博科學研究、實現一流的考古文化遺產展示與利用。  段天玲宣讀了國家文物局賀信。賀信指出,「新的徵程,任重道遠。
  • 聽學考古的師兄師姐聊一聊:考古比《鬼吹燈》更迷人
    日前,湖南耒陽女孩鍾芳蓉報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在大家看來,考古可以算是比較「冷門」的一個專業。那麼,考古學專業的學生們日常學什麼呢?從事考古相關工作的人,他們的日常工作狀態又是怎麼樣的呢?